试谈人类学知识与大学通识型人才的培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fuhai59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类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我国综合国力水平极不相称,大学生对于人类学知识的了解也极为有限,不利于高层次通识型人才培养。人类学的知识和理念,有助于学习不同文化间的相处之道,有助于拓宽人的视野,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 人类学 大学通识型人才 文化修养
  
  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学问,它从生物和文化两个角度对人类进行了全面研究,虽然是一门年轻的社会科学,但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类学发轫于西方,今天在西方国家相当发达,可称为一门显学。以美国为例,在今天美国几千所公立和私立大学里,除几百所大学设有专门的人类学系之外,几乎每一所大学都开设有人类学或相关的课程。在美国大学,人类学是每一个学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大学必修课程,几乎就是常识的代名词。人类学在美国大学通识性基础课程,其地位类似中国大学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然而我国目前只有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等少数综合性大学及部分民族院校设有人类学的教学研究机构。在人类学界,人们发现了这样的事实,一个国家人类学的学科发展程度与其经济发达程度往往是对等的,人类学学科发展现状与我国综合国力水平很不相称,我国大学生对于人类学知识的了解也极为有限,这不利于我们培养高层次人才。为何美国等西方国家如此重视人类学这一年轻的学科?美国的教育家认为人类学知识对于大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两者密不可分。
  一、人类学的诞生
  人类学,英文为Anthropology,字源上可追溯到古希腊语的Anthropos 和logia,Anthropos是“人”的意思,而logia是“研究”之意,合起来也就是关于人的学问的研究。与人类学有关的知识和学问起源很早,例如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传世之作《历史》中就大量记载了亚欧不同地区和文化的风俗、语言、宗教信仰等;中世欧洲纪不少的旅行家和传教士留下了许多异族文化的社会生活和风物人情;我国古代众多古籍中如《山海经》、《史记》等均描述了大量人类学起源和民族风俗。人类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则产生于十九世纪中叶,作为一门研究异文化的学问,一开始是因了解殖民地土著们的风俗习惯及民情之需要,对奇风异俗的兴趣,后来渐渐形成专门学问,其学科开端虽然带有着殖民化意味,但为更好地保存土著文化贡献了力量。从学术名称来看,人类学又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人类学是体质人类学的意思,广义上大致可以分为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前者是从生物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研究的学科,后者是从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的研究。
  二、人类学的基本理念
  人类学倡导人类文化的相对的理念,全世界不同种族不同民族不同群体的文化都是平等的存在,每一种文化都具有其自身的文化逻辑和文化意义,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创性和价值,因此评价一种文化需要立足于其固有的标准,从本文化的立场来审视,而不能用一种文化体系来贬低或批判另一种文化体系。换言之,人类文化作为相对的存在是无高低贵贱的。著名的文化相对论代表人物是美国人类学家赫斯科维茨,他认为:“文化相对主义的核心是尊重差别并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种社会训练,它强调多种生活方式的价值,这种强调以寻求理解与和谐共处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毁那些与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东西。”(王海龙、何勇,1992)以澳大利亚土著为例,曾经这是被认为世界上最为古老原始的族群之一,可是人类学家的研究表明,澳洲土著却拥有世界最为复杂的亲属称谓和精致的两合组织,足以说明土著文化并不劣于欧洲文化。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我们若不能相对地看待这个文化,就很难理解这个文化,他若不理解实践这个文化的人也是人,就很难理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王铭铭,2002)
  三、人类学知识与人才的培养
  美国是多元文化的大熔炉,以前长期奉行的是民族同化政策,各文化之间曾经因为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而产生矛盾与摩擦。据介绍,美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对于印第安人的治理一度陷入僵局,后聘请研究印第安文化的人类学家作为顾问,从而成功协助行政当局化解了因文化误解而造成的纠纷。今天的不少西方国家就采取多元文化主义的政策来处理族群关系和民族冲突。当今世界大部分的动乱和恐怖活动都与种族冲突或宗教冲突有某种关联,对于与不同文化的民族和国家的相处之道,人类学的理念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对于民族团结有益的启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人类文化理解上, 提出“各美其美, 美人之美, 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 的社会和谐观点,认为在同异族相处时应持“和而不同”的理念。费孝通先生在此为我们描述出一个文化兼容、价值多元的世界图景。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在于建立文化对话的共识及培养一种对“他者”的文化容忍态度。也就是说,人类学的理念对于消除中心主义、种族主义和狭隘的民族主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人类学理念的灌输,大学生认识到承认并尊重不同的文化是一种文化修养,学习人类学知识也是人才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注重跨文化比较法和田野调查,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跨文化比较法倡导从广阔的视野去分析和比较,基于某一文化得出的结论往往不一定可以应用于全世界各个文化,因此,对于大学生克服民族自我主义,拓宽眼界有重要意义。
  人类学十分强调实地研究,田野调查要求研究者参与当地人的生活,设身处地地了解当地人的文化,人类学的知识可使大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判断避免价值判断的良好素质,所谓的价值判断是指研究者对研究对象的研究过程中带着个人本身固有的价值取向,带着这种价值取向对研究的对象作出判断,这些研究者本人的主观价值(例如个人天赋、知识背景、宗教信仰,等等)渗透到研究对象,必然干扰研究结果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人类学强调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主观臆测。人类学另一重要的作用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避免空谈,号召大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野,大大促进大学生的实际调查能力和动手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田野调查需要研究者长时段地进入异文化中,尽可能学习当地人的语言,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访谈融入当地生活,可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决心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练就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基本素质。
  人类学的知识和理念,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拓宽人的视野,有助于提高人的素质,有助于学习不同文化的民族和国家的相处之道,创建和谐社会。人类学知识有助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民族凝聚力,学习人类学知识,对于培养人才的文化修养、创新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有重要意义。台湾著名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认为:“人类学作为一门学问、一门学科提供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知识,它同时是一种观点,一种视野——对于人类跟他的文化的一种看法。”(李亦园,1996)因此我们应该认识人类学对于年轻一代大学生培养的重要意义,增加人类学通识性课程,如《人类学通论》《人类学概论》,纳入大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框架,以便更大范围地普及人类学知识和理论。
  
  参考文献:
  [1]王铭铭.人类学是什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黄淑娉,龚佩华.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哈尼族疾病信仰与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项目号:10XMZ0022),云南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哈尼族原始宗教信仰与医疗实践的医学人类学研究”(项目号:2010Z008)前期理论成果。
其他文献
研究了以氧化镉(CdO)和硒(Se)粉为前驱体,在三辛基膦(TOP)和油酸中合成无机半导体量子点(quantum dots, QDs)CdSe.研究了在不同的反应温度下粒子的生长,通过紫外吸收光谱(UV-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伴随着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心
<正>宫颈癌最常选用的治疗方式是手术与放化疗,但是患者在同步放化疗时常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有些患者甚至因为某些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而中医中药在改善肿瘤患者各种伴随症状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电化学实验和失重实验研究了热处理对化学沉积Ni-Zn(Fe)-P合金结构、显微硬度、表面形貌和耐蚀性的影响.镀态镀层由
班级文化作为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位学生,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精神风貌,它是班级的灵魂所在,具有凝聚、约束、鼓舞、同化的作用。良好的班级文化是师生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