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高效的中学历史课堂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hu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师授课方面
  
  要想设计一堂高效的中学历史课,教师的引导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之一,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史态度。中学教师面对的学生,是正在成长和发展中的人,他们的思想不成熟,对社会的感知参差不齐,对历史学习态度也存在很大差异。所以教师对其历史学习态度有必要进行引导,使其树立正确的学习历史的态度。而如何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必须积极思考。比如通过单独谈话、集体讨论、组织辩论赛、收看历史纪录片等,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利用适当时机解释当前我国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理解教育的动机和目的。尤其要让学生明白的一点是,我国当前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并行不悖的,通过考试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能力、形成历史思维才是历史学习的目的。
  其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这是实现高效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任何事物都不是完美的,按新课标编写的高中历史教材也同样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按新课标编写的教材专题性十分强,但缺乏对系统的时间体系的构建。为弥补这一不足,教师应想方设法使学生在头脑中构建起时间框架,减小他们的学习阻力。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尝试使用旧版教材的方法:制定历史大事年表、记忆朝代歌等,并使其成为工具性的辅助资料。
  再次,教师要利用好乡土文化素材,进行社会实践式和体验式教学。各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拥有一些富有地方文化特色的教学素材,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遗迹等。利用好这些特有的乡土文化资源,对促进高效的历史教学有重大意义。但教师在课前一定要精心设计,上课时要耐心引导,课后让每一位学生写相关的报告或小论文。只有这样,利用实物教学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最后,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需注意:第一,利用多媒体教学须有所选择,对于内容多、课时有限的课,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加快教学进度;或内容相对较少且较乏味的课也适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第二,教师一定要将多媒体与教材结合起来授课,否则过于依赖多媒体而忽视教材也产生不了预期的效果。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完全抛弃了教材。上行下效,一节课下来学生也未曾翻开过教材,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第三,多媒体容量大,教师在制作PPT时须有所选择,不要让那些可有可无的图片信息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即利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合理分配课堂时间。
  
  二、学生参与方面
  
  新课程教学理念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即历史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形成有效的互动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又一重要环节。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预习。预习的环节向来是实现高效历史教学的重要步骤,也是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第一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习呢?笔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是指定一种质量较好的练习册(其中有预习的环节),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预习部分内容,这样上课时教师就会有的放矢。二是针对不同的课,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和搜集一些资料。三是给学生介绍一些历史学习网站,比如在讲人教版必修1“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时,让学生登录“中国历史学信息资源网”,看一些有关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的研究论著、图片资料,以加深他们的印象,使其对整个事件发生的大背景有初步的了解,然后在课堂中教师给予引导。这样学生会更容易地理解相关历史事件,从而实现高效的历史教学。
  其次,教师巧妙地进行问题设置。比如在讲人民版选修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时,当讲到孝文帝迁都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孝文帝,你为什么迁都?”然后让学生进行尝试性回答。这个问题设置通过人物角色转换,拉近了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学生的参与热情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了。诸如此类问题的设置,一般会引起学生较大的好奇心,他们会积极主动地思考,并渴望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这就达到了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目的。
  最后,设置高质量的作业是打造高效历史课堂的终极步骤,电是学生参与课堂的延伸。传统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师一般把课后习题作为学生的作业,而一般课后习题都是对有关历史事件原因、意义、影响等的再提问,这样的问题缺乏新颖性。学生做这样的习题时只会一味照搬教材中的说法或教师讲义的内容,没有任何独立思考的空间。因此教师在进行作业设置时务必要考虑如何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举个例子:美国世界史中有这样一道试题:如果成吉思汗的继承人窝阔台当初没有死,欧洲会发生什么变化?试从政治、经济、社会三方面分析。这里且不论学生针对这样的问题如何作答,单从问题设置本身来讲,这样的习题就给了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且问题新颖,自然而然会引发学生主动去思考。问题无固定答案且可以调动学生已储备的历史知识进行思考,所以这样的问题设置无疑是成功的。
  总而言之,打造高效的中学历史课堂就是实现教师有效的“教”和学生高效率的“学”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学生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只有这样才可能最终实现这一目标。
其他文献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致力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人文精神的综合性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这一点,还一如既往地按老套路上课:教师面孔冷冰冰、教学内
目的:研究微小RNA(microRNA,miR)-218-5p对脂多糖(LPS)诱导的牙周膜干细胞(PDLSCs)增殖、凋亡和炎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PDLSCs,用LPS处理PDLSCs细胞建立炎症模
在虚拟机场仿真中,为了实现机场画面的真实感,场景光照是绘制的重要部分。场景的绘制要求能实时模拟白天的光照场景和夜晚灯光光照场景。为实现24小时场景光照的实时变化,采用Blinn-Phone光照模型结合修改的Rayleigh散射环境光照纹理生成白天建筑物和运动物体的光照,同时通过纹理记录的夜间局部灯光的光照数据生成夜间的局部实时光照,早晨和黄昏的光照则依据白天光照和夜间光照纹理数据融合生成对应的光照
胡锦涛同志曾经指出:“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人才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智慧能量和社会财富的源泉。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是当前教改的当务之急。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动力源泉  1.用丰富、鲜活的新闻分析吸引学生,提高
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实施几年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新了,教学组织方式活了,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多了,极大地改变了原来课堂的面貌以及在学生心目中古板、无趣的印象。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形式与内容、活动与实效背离的问题,伴随新课程的推进和教师认识的提升,教师们越来越不满足于形式的花哨,越来越看重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也就这一话题与同事们一起反复探讨与实践,形成了一些共识。  一、提高文本重构能力,理清教
农村家庭财产继承制度是中国社会中涉及面广泛,影响深远的一种家庭经济制度。二十世纪上半期的中国经历了历史的剧变,由于封建土地制度的制约,农村家庭财产继承权没有像社会政治
随着现代化教学“武器”的普及,电化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巨大潜力,它以直观、形象、便于理解的优势深受师生欢迎。那么,如何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授课效率、优化课
元朝,在赋税保管中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既吸收了唐、宋、金等前代政权的统治经验,当时不仅各级财税管理机构的设置有所创新和发展,会计监察与审计制度日趋完备,而且对赋税管理官吏及
日本在世界舞台上占据显要地位已有一个多世纪了,这个亚洲东部的小小岛国,两千年来一直步中国后尘,虔诚以中国为师。但明治维新以后,中日两国的景况发生了历史性的大逆转,日本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林,中国在戊戌变法之后,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的深渊,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吞食、瓜分的对象。现在,让我们从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讨论这两个政治运动的主要区别。  首先,就两国进行社会变革的内部条件而言:  1
一、开放式学习环境创设的意义长期以来,初中历史教学突出死记硬背,教师、学生在教与学中越来越感到历史无味。历史教学的出路在哪里呢?有关学习动力心理测验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