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醒脑静临床应用效果分析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sx2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分析医院醒脑静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通过到医院神经内科对醒脑静在脑血管疾病的应用情况评估其治疗效果。结果:醒脑静与其他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药物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疗效更佳且不良反应减少,在治疗急性脑血管疾病与急性酒精、药物中毒方面应用良好。
  【关键词】 醒脑静;脑血管疾病;联合用药
  脑血管疾病是指由于脑部血管发生病变或全身血液循环紊乱所致的脑组织供血障碍而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醒脑静注射液是由安宫牛黄丸改制的水溶性注射液。主要成分是麝香,冰片,桅子,郁金等。具有减少钙超载,减轻脑水肿,改善脑组织水电介质代谢,降低颅内压的作用。
  1  成分分析
  药物组方:天然麝香、栀子、郁金、冰片
  2  临床研究
  2.1 中风治疗的临床研究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同时治疗组配合醒脑静注射液
  静滴:对照组配合清开灵注射液静滴,10—14天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后按患者意识障碍的改善程度予以疗效评定,治疗组显效为56.1%,总有效率为84.9%,对照组显效率为44.8%,总有效率为79.3%,两组对照P<0.05。[1]
  研究结果表明:醒脑静治疗中风患者意识障碍程度愈轻,则疗效愈显著,意识障碍重疗效相对较差,其疗效明显优于清开灵,是治疗中风伴意识障碍较为有效的药物,用药较为安全。
  2.2  治疗脑梗塞 将符合入选标准60例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醒脑静组和对照组。醒脑静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欧洲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原发病、既往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血塞通、阿司匹林、脑蛋白水解物及基础疾病等内科综合治疗。醒脑静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醒脑静注射液5ml*4支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滴注,1次/d,10-14d为1个疗程,共两个疗程。研究表明:醒脑静较好地改善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症状,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3  联合用药
  3.1 治疗脑出血的联合用药 (1)尼莫地平与醒脑静:研究结果显示,尼莫地平与醒脑静联合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急性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使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轻,血肿量减少,从而进一步起到神经保护作用,比常规治疗效果好,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2)依达拉奉与醒脑静:实验显示,所有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及预后,明显优于常规组,表明醒脑静联合依达拉奉通过多种途径显著减轻脑出血后脑水肿,加快血肿吸收和血肿周围水肿的消除,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3.2 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联合用药 (1)治疗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镇静催眠药具有抗焦虑、镇静及催眠作用,口服此类药吸收快,1h后血药浓度达到高峰。此类药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起抑制作用,主要抑制呼吸中枢及心血管系统。中毒后在大脑内释放大量的β-内啡肽,β-内啡肽与阿片受体结合抑制大脑的兴奋状态,引起脑功能障碍,导致嗜睡、昏迷状态。醒脑静注射液中的麝香具有良好的开窍、醒脑作用,用辛香走窜的冰片助麝香以通窍,配以郁金化痰外窍,通窍醒神协同二药开窍通络,故醒脑静注射液具有抗昏迷,开窍醒神等作用。另外有文献报道,醒脑静注射液具有特异性吗啡受体拮抗剂作用,使β-内啡肽血浆水平下降而起到醒脑开窍作用。通过对本组病例的比较和总结,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比单用纳洛酮治疗效果更理想,且无不良反应。
  (2) 治疗急性抗精神病药中毒:急性抗精神病药中毒易降低抽搐阈值,加之存在脑缺血,脑水肿,体温异常等更易发生癫痫,传统中枢兴奋剂,用于严重呼吸抑制患者,小剂量常无效,大剂量易导致惊厥、抽搐、呼吸加快及耗氧量增加等。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不仅能改善血管通透性,增强脑血流,保护神经元,进一步缩短苏醒时间;兴奋呼吸中枢,改善通气功能,提高动脉血氧分压以及提高血压、增强心肌收缩力,同时能减少或减轻抽搐发作,减少心律失常发生率。两者联合应用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醒脑静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抗精神病药中毒患者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疗效快,效果好,值得推广。
  3.3  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的联合用药:急性酒精中毒时脑内β-内啡肽含量明显增加,而给予阿片受体拮抗剂纳洛酮后,β-内啡肽含量下降。静脉用纳洛酮能迅速逆转阿片样物质的作用,拮抗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介导的各种效应,使交感神经及肾上腺髓质分泌释放儿茶酚胺,前列腺素增加,呼吸兴奋,血压上升,促进患者清醒[2] 。
  纳洛酮、醒脑静注射液联合能有效快速解除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体征及使重度中毒患者的呼吸、循环障碍迅速得到改善,且不良反应少,是抢救急性酒精中毒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 台立稳,张祥建,薛新.尼莫通治疗脑出血周围水肿前瞻性临床研究.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6):369-371.
  [2] 王一镗.纳洛酮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J].中国急救医学,1984,4(3):29.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对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患有急性胰腺炎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6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两组,平均每组48例。分别采用奥曲肽和奥曲肽与清胰汤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儿用药治疗后所取得的综合效果明显优于A组患儿;该组患儿在治疗后一段时间病情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儿;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没有出现由于药物原因所导致的并发症。
期刊
【摘要】 经方乌梅丸出自《伤寒论》,临床现多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且疗效确切,重复性好。本文从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的不同角度试以阐发乌梅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内在机理,使其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治疗。  【关键词】 乌梅丸;溃疡性结肠炎;机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不明,主要以直肠和结肠的浅表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变为主的消化道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侵
期刊
【摘要】 目的:通过对临床路径在昏迷病人急救中的应用研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以更好指导临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中心74例昏迷中病人,分成A、B两组,A组32例为对照组,行传统的看护和急救方法流程;B组42例为治疗组,我中心指定相应的临床路径进行治疗。结果:B组患者重症监护时间少于A组,治疗后GCS分数高于A组,总用费少于A组,并发症概率小于A组。结论:对昏迷病人采用临床路径进行急救,患者意识恢复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与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1年5月我科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分别采用左氧氟沙星序贯疗法治疗(左氧氟沙500mg+NaCl 250ml,给予静脉滴注,Qd;转换用药:左氧氟沙星500mg,po,Qd )和阿奇霉素治疗(阿奇霉素500mg+NaCl 250ml,给予静脉滴注,Qd;转换
期刊
【摘要】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对BV(细菌性阴道病)的认识,明确诊断及治疗,降低复发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妇科门诊277例有阴道分泌物增加或有异味的患者进行BV筛查。方法:取阴道分泌物,用Amsel’s标准法诊断,(1)阴道壁黏附均质稀薄的分泌物(2)阴道PH值大于4.5(3)氨实验呈阳性(4)查见线索细胞 结果:BV患者120例,患病率43.3%,其中合并滴虫感染36例,念珠菌感染31例。结论:
期刊
【摘要】 目的 评价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肌瘤剥除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34例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的资料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47.4±9.21)分钟,术中出血量(65±13.5)ml,术后疼痛0-2级[1]4例,占12.5%,肛门排气时间(19.57±7.42)小时,下床活动时间(19.5±10.4)小时,住院时间(4.3±1.7)天
期刊
【摘要】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85例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1例,对照组34例,分别给予泮托拉唑与西咪替丁联合奥硝唑及左氧氟沙星静点5-7天。结果治疗组显效率92.2%,对照组显效率76.5%。两组的显效率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泮托拉唑联合左氧氟沙星及奥硝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有显著性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我院接诊的86例痰培养阳性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居多,86例患者病原学检测阳性中副流感嗜血杆菌34例(39.5%)。结论:嗜血杆菌属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有效治疗,尽量控制患者住院及卧床时间,按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是治疗的重点。  【关键词】 
期刊
【摘要】 目的:探究胆囊切除术后的临床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5月~2011年5月期间对28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进行观察并发症情况,并给予相应处理。结果:286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有29例患者中转行开腹手术,占10.14%。术后并发症共16例,占5.59%,结论:对于胆囊切除术后并发症,在术前应做好相应预防,术中严格操作,术后严密观察,对于术后并发症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住院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方法。方法 通过对82例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临床病情观察、治疗的经验。结果 实验组患者平均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性缩短(P<0.05),停药一周后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TNF-ɑ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改性壳聚糖+活性炭纤维联(艾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