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倡导对教学方法实施改革。从《材料分析方法》课程的特点、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特点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在石油类院校《材料分析方法》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以及实施案例教学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材料分析方法;案例教学法;实践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8-02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常用于法学、医学、金融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张民杰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借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关秋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上两者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入手去诠释案例教学。贺芬则认为案例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应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去探讨,认为案例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提供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意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看待案例教学,它都有着特定的应用背景、适用对象和操作流程,是一种寻找理论和实际结合点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材料分析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为在有限的学时中增强教学效果,本课程小组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一、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1.材料分析方法课程的特点。材料分析方法是理工科高等学校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X射线衍射法、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以及红外、紫外、核磁共振等现代材料观察分析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测试结果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相分析、结构分析、形貌分析等材料研究方法的一般手段,获得进入材料微观领域的钥匙,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开展材料研究检测工作及材料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课程从基本原理入手,以实例为媒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材料分析理念,掌握具体分析方法的机理及应用。梅塞斯博士认为案例教学在理論和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提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协同提升。案例教学法适合材料分析方法的课程特点,有利于学生通过这样一座“桥梁”到达理解理论知识的彼岸。本课程要求学生针对特定的结构或形貌,学生能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采用正确的试样制备方式,选择恰当的仪器附件等,采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系列问题的综合能力。
2.人才培养定位及学生特点。本专业响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即具有较强的一线操作能力,强调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从生源来讲,非重点本科专业学生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秉承因材施教的宗旨,多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但缺点在于划分层次的标准比较随意,处理不当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培养为研究型人才,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强烈,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勇于发表看法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稍差的学生虽然学习惰性大,不求甚解,但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较强,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汲取知识的精华,亲身参与的过程比“满堂灌”的模式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扮演了“导演”的角色,师生需要互动,教师要引导,也要总结与归纳,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既是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思考,也是在过程的基础上得到知识的升华,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储备理论知识。
二、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不等于举例教学。案例是展现现实生活场景的、真实而又典型的、含有问题的事件,突出一个主题,它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在编制案例时,首先要注重目的性。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写案例。其次是生动性。案例是学生参与讨论的主题内容,要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集中注意力,要避免参与度不高、冷场等现象。再次是启发性。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因此案例要能够有代表性,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案例是经过精心设计编排,具有典型性。例子是举例教学的工具,用来敲开理论的大门,例子的举出具有随意性,可能在教案中备注,也可能出自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刹那的灵感。在案例教学中例子是主体,教学围绕例子展开,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例子中分析讨论,得出结果,案例教学倾向于自主式教学。举例教学则属于传统的讲授法范畴,教师举出特定的例子对原理、规律进行形象的说明、解释,以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2.教学方式运用的灵活性。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内容既有原理性的知识点,也有实践性的操作,内容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领域。与数学、物理相关的推导,传统的板书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娓娓道来,一目了然;多媒体的运用加强了直观性,实验设备图片或动画、文献中的资料图片、测试结果图谱等都可以呈现,教师对照多媒体展示一一讲解,保证了准确性和全面性。传统的讲授法运用以上多种手段可以保证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分析与讨论中强化学生基本原理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学生的讨论会占据大量的时间,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比较困难。因此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应适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认真策划准备,以保证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3.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目前多基于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主观肯定案例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贡献和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成效,缺乏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去测定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以教学过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用考试分数一项指标去衡定,而教学改革中常用的“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模式也不能反映案例教学效果。学生是案例教学最直接的受体,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感受对教学进行分解和描述,充分吸收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提炼归纳。通过学生的参与,如学生编写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多视角多方面的讨论总结,教师也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综合理解情况。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如搜集知识信息、发表意见看法、评估总结、分组合作情况等,学生的方案定稿、作业等也作为评价因子,体现对教学实施过程的考核,降低考试分数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坚持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案例教学对实践型人才培养是否有贡献,贡献有多大等等,采用质化评价,但目前评价的方式较为单一,如用人单位的反馈等。材料分析方法常运用于毕业设计、科研学术、实验管理等多种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分至各科研小组协助测试工作,由指导教师或研究生对学生做出评价,或在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中协助实验教师,由相关教师及主管做出评价,以上措施都可以构成质化评价指标,但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测定,进而扩大至整个课程的评价,还需要继续实践和探索。
案例教学法源远流长,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研究,不断总结,以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2006.
[2]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20).
基金项目:2010年四川省本科高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罗玉梅,工学硕士,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研室,讲师。
关键词:材料分析方法;案例教学法;实践型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8-0168-02
案例教学法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C.C.Langdell于1870年首创,20世纪80年代引入我国,常用于法学、医学、金融学等实践性较强的学科领域。张民杰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借由案例作为教学材料,结合教学主题,通过讨论、问答等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让学习者了解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概念或理论,并培养学习者高层次能力的教学方法。关秋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围绕教学目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对呈现的典型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归纳总结,从而培养其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以上两者从教学方法的角度入手去诠释案例教学。贺芬则认为案例教学是由多种教学要素构成的综合体,应从教学模式的角度去探讨,认为案例教学是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提供案例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合作意识,加深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模式。不管从什么角度去看待案例教学,它都有着特定的应用背景、适用对象和操作流程,是一种寻找理论和实际结合点的有效的教学方式。材料分析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为在有限的学时中增强教学效果,本课程小组尝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完善。
一、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可行性
1.材料分析方法课程的特点。材料分析方法是理工科高等学校材料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学习X射线衍射法、电子显微分析、热分析以及红外、紫外、核磁共振等现代材料观察分析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及测试结果分析方法,使学生掌握物相分析、结构分析、形貌分析等材料研究方法的一般手段,获得进入材料微观领域的钥匙,为毕业设计以及今后开展材料研究检测工作及材料科学研究奠定基础。课程从基本原理入手,以实例为媒介,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材料分析理念,掌握具体分析方法的机理及应用。梅塞斯博士认为案例教学在理論和实践的沟壑之间架设了一道桥梁,提倡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协同提升。案例教学法适合材料分析方法的课程特点,有利于学生通过这样一座“桥梁”到达理解理论知识的彼岸。本课程要求学生针对特定的结构或形貌,学生能选择适当的测试方法,采用正确的试样制备方式,选择恰当的仪器附件等,采用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解决系列问题的综合能力。
2.人才培养定位及学生特点。本专业响应“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人才培养定位为应用型人才,即具有较强的一线操作能力,强调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从生源来讲,非重点本科专业学生呈现出的突出特点是两极分化严重,秉承因材施教的宗旨,多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但缺点在于划分层次的标准比较随意,处理不当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品学兼优的学生可培养为研究型人才,对知识的渴求欲望强烈,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搜集,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了与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同时勇于发表看法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基础稍差的学生虽然学习惰性大,不求甚解,但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高,思维活跃,求新求异意识较强,案例教学法运用于课堂,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得学生都参与进来,在民主自由的气氛中汲取知识的精华,亲身参与的过程比“满堂灌”的模式更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可忽略的一点是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扮演了“导演”的角色,师生需要互动,教师要引导,也要总结与归纳,并做出公正的评价,既是对案例教学过程的思考,也是在过程的基础上得到知识的升华,使学生积累实践经验,储备理论知识。
二、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引入案例教学法的问题
1.案例教学不等于举例教学。案例是展现现实生活场景的、真实而又典型的、含有问题的事件,突出一个主题,它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教师在编制案例时,首先要注重目的性。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明确每堂课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编写案例。其次是生动性。案例是学生参与讨论的主题内容,要生动有趣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容易集中注意力,要避免参与度不高、冷场等现象。再次是启发性。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式,因此案例要能够有代表性,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案例是经过精心设计编排,具有典型性。例子是举例教学的工具,用来敲开理论的大门,例子的举出具有随意性,可能在教案中备注,也可能出自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刹那的灵感。在案例教学中例子是主体,教学围绕例子展开,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从例子中分析讨论,得出结果,案例教学倾向于自主式教学。举例教学则属于传统的讲授法范畴,教师举出特定的例子对原理、规律进行形象的说明、解释,以利于学生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
2.教学方式运用的灵活性。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内容既有原理性的知识点,也有实践性的操作,内容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多学科领域。与数学、物理相关的推导,传统的板书具有明显的优势,教师娓娓道来,一目了然;多媒体的运用加强了直观性,实验设备图片或动画、文献中的资料图片、测试结果图谱等都可以呈现,教师对照多媒体展示一一讲解,保证了准确性和全面性。传统的讲授法运用以上多种手段可以保证课程知识的系统性和条理性。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为主,师生互动,易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分析与讨论中强化学生基本原理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不利于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同时学生的讨论会占据大量的时间,有限的课时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比较困难。因此要根据教学目标,对应适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认真策划准备,以保证按时按质完成教学任务。
3.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案例教学效果的评价,目前多基于这种教学方式的特点,主观肯定案例教学对课堂教学的贡献和对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成效,缺乏一种客观有效的评价体系去测定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以教学过程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不能用考试分数一项指标去衡定,而教学改革中常用的“评教”与“评学”相结合的模式也不能反映案例教学效果。学生是案例教学最直接的受体,也是参与教学的主体,要发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的感受对教学进行分解和描述,充分吸收学生的建议和意见,提炼归纳。通过学生的参与,如学生编写案例,并对案例进行多视角多方面的讨论总结,教师也可以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整合和综合理解情况。坚持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如搜集知识信息、发表意见看法、评估总结、分组合作情况等,学生的方案定稿、作业等也作为评价因子,体现对教学实施过程的考核,降低考试分数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坚持量化评价与质化评价相结合,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如案例教学对实践型人才培养是否有贡献,贡献有多大等等,采用质化评价,但目前评价的方式较为单一,如用人单位的反馈等。材料分析方法常运用于毕业设计、科研学术、实验管理等多种活动中,可以将学生分至各科研小组协助测试工作,由指导教师或研究生对学生做出评价,或在大型精密仪器的管理中协助实验教师,由相关教师及主管做出评价,以上措施都可以构成质化评价指标,但要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对案例教学的效果进行测定,进而扩大至整个课程的评价,还需要继续实践和探索。
案例教学法源远流长,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实际应用中要注意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研究,不断总结,以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民杰.案例教学法:理论与实务[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2006.
[2]关秋,陈梅.案例教学的理论研究综述[J].教育与职业,2011,(20).
基金项目:2010年四川省本科高校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罗玉梅,工学硕士,西南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教研室,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