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称谓语,“老师”一词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不仅在现代汉语中有着特殊的语义色彩和词义属性,并且发展出语义泛化的情况,这反映了现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巨变。
关键词:老师;称谓语;称呼语;语义泛化
目前,从“老师”、“教师”、“先生”几个词入手研究语义泛化现象的文章很多,比如王娥、扬清、李树新、侯涛、周延松等学者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对这一职业的称谓语泛化原因大致可总结为两点:一是社会称谓语的缺失,二是词汇特有的文化意义可以起到人们想要的交际效果。本文通过对“老师”一词的使用的历时研究,探讨其泛化的原因与影响。
一、“老师”一词的词义发展演变
中国人自古对称谓十分严谨,对称谓语的定义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1]从王侯将相到平民百姓,时代、等级、职业都决定着对称谓语的选择。称谓不仅仅代表了不同的人,也说明了不同人之间的等级与关系。从古至今,“老师”的称呼也十分丰富:有“师”、“师傅”、“师父”、“师长”、“博士”、“司业”、“山长”、“西宾”等。
(一)本义
“老师”本义是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其中“老”原指年老辈尊,唐朝开始作为表名词的前词缀开始使用,和表军队的“师”组成“老师”一词。 在发展过程中,“师”与“老”曾组成派生词“师老”。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有文“祭酒。礼云。饮酒必祭。尊其先也。孙卿在齐。最是老师?。故三称祭酒。”但清代周广业注称“‘老师 ’,旧作‘师老’,据史记及类聚改。”[2]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名词前缀的“老”和“师”组成为“老师”,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二)转义
1.对僧侣的尊称。唐朝时佛教传入中国,并有了极大的影响,佛教中的经师或禅师就称作“老师”,这一用法尤其在口语中非常盛行。如唐代诗人王建的《寻李山人不遇》:“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峯问老师。”,宋代《罗湖野录》中“妙喜老师 [癸-天+虫]尝为源见知。”,这种用法一直延续下来,《金瓶梅词话》中可见“那普静老师跏趺在禅床上敲木鱼,口中念经。”
2.传授文化、技艺的人。如《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中,“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3.明清两代,生员、举子称主试官和学官为老师。王世贞《觚不觚录》:“至分宜当国,而谀者称老翁,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儒林外史》中“这学里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
(三)泛化
实义中的“老师”主要表示本义中“授业”这一义项。“老师”发展到现代,与教育有关的人员即便不直接参与教学也会被称作“老师”,“老师”一词从最开始的具有“师”的实际意义到逐渐向无“授业”的意义发展,往往作为不表职业的称谓语出现。记者、演员、主持人、技术人员或者公职人员,都可称为老师。比如“主持人:要采访赵忠祥老师,因为他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岁月缤纷》,您看过吗?杨澜:非常抱歉,我知道赵老师的新书要出,但是忙得忘记了,没想到已经出了。”[3]
二、“老师”一词泛化原因
(一)称谓语缺失
现代汉语的称谓语缺失是引起称谓语泛化的主要原因,汉语曾经使用“先生”来称呼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清末民初也用来称呼有知识的女性,但是在文革对教师职业的打击后,“老师”逐渐代替“先生”更为普遍的为人们使用,而“先生”则成为对男性的称谓语。
对比其他语言,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中“先生”是“Mr.”单指男性,“老师”是“teacher”作为专业名词并且不可做称谓语,人们是用“Mr.”加姓氏的形式称呼男性教师,也可以用这个方法称呼一般男性;而法语中,“先生”是“monsieur”(敬语),同样单指男性,教师是“professeur”,从小学到大学教授都可以称呼成professeur,但一般情况下直接称呼男性教师“monsieur”而一般男性称为“sieur“(非敬语)。
日语作为受过汉语一定影响的语言,现在仍使用“先生(せんせい)”称呼老师,同时根据昭和 59 年(1984 年)出版的《広辞苑》对“先生”的解释,“先生”还可以称呼先出生的人,或者是具有精通某一学识、艺术的人,比如某方面的专家、律师以及国会议员等指导者地位的人。一般男性则不可以称呼为“先生”,而是直接在姓后加“さん”。
和现代汉语相比,法语、英语、日语一般情况下都不以人们的职业称呼他人,而是选择更有“针对性”的词。但是现代汉语中由于称谓语系统逐渐缺环,已经无法准确、得体的称呼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只能从现有的称谓语中选择有特点的词进行泛化,许多职业名词都成为了称谓语,“张大工”、“李护士”、“王院长”。
(二)语义表达中的特殊性
现代汉语的称谓语缺失使人们迫切需要更合适的称呼进行交际,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只有双方都认可这一称呼,交际才能够良好的发展下去,这一称呼也就约定俗成为新的称谓语。现代汉语的称谓语缺失使人们迫切需要更合适的称呼进行交际,人们渴望有一个称谓可以拉近不熟的人之间的距离,既能抬高他人的社会地位,又能不显得俗气、刻意,“老师”一词正符合这个特点。
针对于“老师”所带有的特殊性,还有一种另类的使用方法,就是调侃或讽刺,用“老师”来调侃与教师职业相差很多的人。比如“1999年9月19日上午9点我和徐帆女士结为夫妻。婚后我称她为徐老师。......我的许多良好习惯都是在徐老师的严格管理下逐渐培养成的”[4]在这里,冯小刚将自己太太调侃称呼成了“老师”。 这样使用“老师”进行调侃、讽刺的现象近几年逐渐增多,像日本AV女星苍井空,被许多中国网友调侃为“苍老师”。这类与原本语义不相符的使用方式,反向利用了它的特殊性,也体现出“老师”的泛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三)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
就教师这一职业来说,无论在历史的发展中还是现代社会细致的工作分化里,都有许多种称呼,比如“导员”、“教授”、“导师”等等。他们和泛化前的“老师”一样,是专门称呼教师的称谓语,但人们并未选择这些词汇。
这是因为在同类含义的名词中,“老师”但语义指向十分明确具体,只能指向此类通过对经验的概括和提出技术原则来从经验中截取知识的人群,而“老师”则具有其他称谓的某一方面共性,同时教师所依据的专业知识不一定是遵循客观规律或者某种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也不一定是通过课堂就能全部传授的知识。经过中一次次的发展与转变,“老师”一词始终保持词义色彩上的积极性,和职业高尚的职业的隐性含义。这也是它词义的模糊性和充分的概括性带来的。
交际中,称呼一个不那么熟络的人为“老师”,可以抬高对方的社会地位,使自己处于谦虚的位置,同时也充分承认了对方与教师相媲美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知识内涵。这样表示出敬意的同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交际语境也就会被带入更轻松自然的方向,泛化的方便作用也就表现出来了。
三、“老师”一词泛化的影响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交流工具,忠实地记录着社会的变化,它的发展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词汇作为语言的核心部分也就突出的敏感。词语的泛化与说话者的心理、听话者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中国人喜欢在称呼对方时带给对方一种“抬高对方,放低自己”的感觉,这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交际特点。同时新词新义一旦产生,会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使用的人群迅速扩展,并且新词数量不断增多,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很快就会成为时下语言使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语言生活的重要现象。在称谓语缺失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职业或地位的人不好称呼,“老师”的词义泛化也为人们的日常交际提供了一个方便、礼貌的称呼,使社会交际更加融洽自然。
另一方面,文革以来虽然教师的地位大大恢复,然而和曾经古时儒家所讲究的尊师重道又相差甚远。现在的中国社会中,教师有时仅仅作为教授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工具,教师的地位也就自然在人们心目当中降低了许多。同时,由于曾经的独生子女政策、西方讲民主讲个性的风气的传入、某些教师无法为人师表或不负责任的一切向“钱”看的做法等多方面的因素,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对“老师”的不信任感、逆反心理也日益增长。这些表现和影响使得中国的教育以及教育改革变得更加举步艰难。时至今日,在日本、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对老师的尊重程度都要远远超过我国,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种表现。
四、余论
语言的泛化多出现在称谓语当中,而称谓语的泛化往往是悄悄变化的,它们与一些流行的社会泛称一样,逐渐出现又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它们的出现赋予“旧”的称谓以新的意义,使这些称谓重新活跃于语言历史的舞台上,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包括“老师”一词在内,许多词汇的泛化都是为了更委婉的、更含蓄的表达说话人的意图,使听话者觉得更舒服,也使双方更容易交际。近些年一些贬义的、生硬的、对人缺少尊重的词语逐渐退出了大家使用的范围,相应的一批带有积极性的词就自然涌现出来,比如“减肥”被“瘦身美体”代替,“厕所”被“洗手间”代替,“妇女”被“女士”代替,使这些词听起来更文雅,其他像“差生”、“落后”、“下降”等等这些听起来就带有负面效果的词也被“后进生”、“欠发达”、“负增长”等一一代替,降低了负面色彩,听话者也更容易接受。这种词语的泛化现象趋势逐渐明显,并且不断持续,也正说明了人们对于人际交际更和谐、文明的语言追求。
斯大林说,“实际上语言的发展,不是用消灭现在的语言创造新的语言的方法,而是用扩大和改造现存语言基本要素的方法。”[10]称谓语与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社会关系的变化一定会导致称谓语的变化。其变化的结果要么是改用新的称谓,要么是启动旧的称谓,也可能是给旧的称谓以新的内涵。那么“老师”等这些称谓的泛化现象也正是体现出了这种扩大和改造。社会委婉语的逐渐发展、称谓语以及科学术语的逐渐平民化都是称谓语发展的结果,语言的泛化现象起到了很大作用。
然而,语言泛化现象是不稳定不成熟的,时刻处于变化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的语言泛化都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尽管“老师”一词现在成功插足了社交称谓,在称谓语市场中独占鳌头成为了典型,但是这也说明了称谓在社会的改变下一时的惊慌失措,时下语言的不成熟也就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词典[M].第六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06.
[2]应劭撰,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01.
[3]新浪读书.赵忠祥做客新浪:杨澜深情忆老师〔J/OL〕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7-10-31/1616223180.shtml,2007-10-31
[4]冯小刚.我把青春先给你[M].第一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07.
[5]张国霖.从“老师”称谓的泛化现象说开去[J].基础教育,2012,2.
[6]周延松.“老师”泛化的文化意蕴[J].阅读与写作,2006(03).
[7]谢静静,赵英杰.浅议“老师”称谓的泛化[J].科技风,2010(19).
[8]宋朋伶.浅析日常语境下“老师”这一称呼的泛化[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09.
[9]扬清,王娥彭.“老师”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J].汉字文化,2005,02.
[10]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
关键词:老师;称谓语;称呼语;语义泛化
目前,从“老师”、“教师”、“先生”几个词入手研究语义泛化现象的文章很多,比如王娥、扬清、李树新、侯涛、周延松等学者都进行过这方面的研究。对这一职业的称谓语泛化原因大致可总结为两点:一是社会称谓语的缺失,二是词汇特有的文化意义可以起到人们想要的交际效果。本文通过对“老师”一词的使用的历时研究,探讨其泛化的原因与影响。
一、“老师”一词的词义发展演变
中国人自古对称谓十分严谨,对称谓语的定义为:人们由于亲属和别的方面的相互关系,以及身份、职业等而得来的名称。[1]从王侯将相到平民百姓,时代、等级、职业都决定着对称谓语的选择。称谓不仅仅代表了不同的人,也说明了不同人之间的等级与关系。从古至今,“老师”的称呼也十分丰富:有“师”、“师傅”、“师父”、“师长”、“博士”、“司业”、“山长”、“西宾”等。
(一)本义
“老师”本义是指年老资深的学者,年老辈尊的传授学术的人。其中“老”原指年老辈尊,唐朝开始作为表名词的前词缀开始使用,和表军队的“师”组成“老师”一词。 在发展过程中,“师”与“老”曾组成派生词“师老”。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中有文“祭酒。礼云。饮酒必祭。尊其先也。孙卿在齐。最是老师?。故三称祭酒。”但清代周广业注称“‘老师 ’,旧作‘师老’,据史记及类聚改。”[2]大多数情况下,作为名词前缀的“老”和“师”组成为“老师”,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田骈之属皆已死,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
(二)转义
1.对僧侣的尊称。唐朝时佛教传入中国,并有了极大的影响,佛教中的经师或禅师就称作“老师”,这一用法尤其在口语中非常盛行。如唐代诗人王建的《寻李山人不遇》:“从头石上留名去,独向南峯问老师。”,宋代《罗湖野录》中“妙喜老师 [癸-天+虫]尝为源见知。”,这种用法一直延续下来,《金瓶梅词话》中可见“那普静老师跏趺在禅床上敲木鱼,口中念经。”
2.传授文化、技艺的人。如《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崔棁》中,“其乐工舞郎,多教坊伶人、百工商贾、州县避役之人,又无老师良工教习。”;元好问《示侄孙伯安》:“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儿,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3.明清两代,生员、举子称主试官和学官为老师。王世贞《觚不觚录》:“至分宜当国,而谀者称老翁,其厚之甚者称夫子。此后门生称座主俱曰老师。”;《儒林外史》中“这学里老师是朝廷制下的,专管秀才,你就中了状元,这老师也要认的。”
(三)泛化
实义中的“老师”主要表示本义中“授业”这一义项。“老师”发展到现代,与教育有关的人员即便不直接参与教学也会被称作“老师”,“老师”一词从最开始的具有“师”的实际意义到逐渐向无“授业”的意义发展,往往作为不表职业的称谓语出现。记者、演员、主持人、技术人员或者公职人员,都可称为老师。比如“主持人:要采访赵忠祥老师,因为他最近出了一本新书《岁月缤纷》,您看过吗?杨澜:非常抱歉,我知道赵老师的新书要出,但是忙得忘记了,没想到已经出了。”[3]
二、“老师”一词泛化原因
(一)称谓语缺失
现代汉语的称谓语缺失是引起称谓语泛化的主要原因,汉语曾经使用“先生”来称呼教师这一职业的人,清末民初也用来称呼有知识的女性,但是在文革对教师职业的打击后,“老师”逐渐代替“先生”更为普遍的为人们使用,而“先生”则成为对男性的称谓语。
对比其他语言,作为国际通用语的英语中“先生”是“Mr.”单指男性,“老师”是“teacher”作为专业名词并且不可做称谓语,人们是用“Mr.”加姓氏的形式称呼男性教师,也可以用这个方法称呼一般男性;而法语中,“先生”是“monsieur”(敬语),同样单指男性,教师是“professeur”,从小学到大学教授都可以称呼成professeur,但一般情况下直接称呼男性教师“monsieur”而一般男性称为“sieur“(非敬语)。
日语作为受过汉语一定影响的语言,现在仍使用“先生(せんせい)”称呼老师,同时根据昭和 59 年(1984 年)出版的《広辞苑》对“先生”的解释,“先生”还可以称呼先出生的人,或者是具有精通某一学识、艺术的人,比如某方面的专家、律师以及国会议员等指导者地位的人。一般男性则不可以称呼为“先生”,而是直接在姓后加“さん”。
和现代汉语相比,法语、英语、日语一般情况下都不以人们的职业称呼他人,而是选择更有“针对性”的词。但是现代汉语中由于称谓语系统逐渐缺环,已经无法准确、得体的称呼每一个社会成员,所以只能从现有的称谓语中选择有特点的词进行泛化,许多职业名词都成为了称谓语,“张大工”、“李护士”、“王院长”。
(二)语义表达中的特殊性
现代汉语的称谓语缺失使人们迫切需要更合适的称呼进行交际,在社会交际的过程中,只有双方都认可这一称呼,交际才能够良好的发展下去,这一称呼也就约定俗成为新的称谓语。现代汉语的称谓语缺失使人们迫切需要更合适的称呼进行交际,人们渴望有一个称谓可以拉近不熟的人之间的距离,既能抬高他人的社会地位,又能不显得俗气、刻意,“老师”一词正符合这个特点。
针对于“老师”所带有的特殊性,还有一种另类的使用方法,就是调侃或讽刺,用“老师”来调侃与教师职业相差很多的人。比如“1999年9月19日上午9点我和徐帆女士结为夫妻。婚后我称她为徐老师。......我的许多良好习惯都是在徐老师的严格管理下逐渐培养成的”[4]在这里,冯小刚将自己太太调侃称呼成了“老师”。 这样使用“老师”进行调侃、讽刺的现象近几年逐渐增多,像日本AV女星苍井空,被许多中国网友调侃为“苍老师”。这类与原本语义不相符的使用方式,反向利用了它的特殊性,也体现出“老师”的泛化愈演愈烈的趋势。
(三)词义的模糊性和概括性
就教师这一职业来说,无论在历史的发展中还是现代社会细致的工作分化里,都有许多种称呼,比如“导员”、“教授”、“导师”等等。他们和泛化前的“老师”一样,是专门称呼教师的称谓语,但人们并未选择这些词汇。
这是因为在同类含义的名词中,“老师”但语义指向十分明确具体,只能指向此类通过对经验的概括和提出技术原则来从经验中截取知识的人群,而“老师”则具有其他称谓的某一方面共性,同时教师所依据的专业知识不一定是遵循客观规律或者某种逻辑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也不一定是通过课堂就能全部传授的知识。经过中一次次的发展与转变,“老师”一词始终保持词义色彩上的积极性,和职业高尚的职业的隐性含义。这也是它词义的模糊性和充分的概括性带来的。
交际中,称呼一个不那么熟络的人为“老师”,可以抬高对方的社会地位,使自己处于谦虚的位置,同时也充分承认了对方与教师相媲美的科学文化素养和知识内涵。这样表示出敬意的同时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交际语境也就会被带入更轻松自然的方向,泛化的方便作用也就表现出来了。
三、“老师”一词泛化的影响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人们的交流工具,忠实地记录着社会的变化,它的发展变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词汇作为语言的核心部分也就突出的敏感。词语的泛化与说话者的心理、听话者的心理都有一定的关系。中国人喜欢在称呼对方时带给对方一种“抬高对方,放低自己”的感觉,这也是中华文化中的交际特点。同时新词新义一旦产生,会显示出更强的生命力,使用的人群迅速扩展,并且新词数量不断增多,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很快就会成为时下语言使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已经成为当前我国语言生活的重要现象。在称谓语缺失的社会大环境下,很多职业或地位的人不好称呼,“老师”的词义泛化也为人们的日常交际提供了一个方便、礼貌的称呼,使社会交际更加融洽自然。
另一方面,文革以来虽然教师的地位大大恢复,然而和曾经古时儒家所讲究的尊师重道又相差甚远。现在的中国社会中,教师有时仅仅作为教授知识和技能的一个工具,教师的地位也就自然在人们心目当中降低了许多。同时,由于曾经的独生子女政策、西方讲民主讲个性的风气的传入、某些教师无法为人师表或不负责任的一切向“钱”看的做法等多方面的因素,老师与家长、学生之间的矛盾日益增长,对“老师”的不信任感、逆反心理也日益增长。这些表现和影响使得中国的教育以及教育改革变得更加举步艰难。时至今日,在日本、英国、法国等许多国家对老师的尊重程度都要远远超过我国,这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流失的一种表现。
四、余论
语言的泛化多出现在称谓语当中,而称谓语的泛化往往是悄悄变化的,它们与一些流行的社会泛称一样,逐渐出现又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它们的出现赋予“旧”的称谓以新的意义,使这些称谓重新活跃于语言历史的舞台上,充斥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实,包括“老师”一词在内,许多词汇的泛化都是为了更委婉的、更含蓄的表达说话人的意图,使听话者觉得更舒服,也使双方更容易交际。近些年一些贬义的、生硬的、对人缺少尊重的词语逐渐退出了大家使用的范围,相应的一批带有积极性的词就自然涌现出来,比如“减肥”被“瘦身美体”代替,“厕所”被“洗手间”代替,“妇女”被“女士”代替,使这些词听起来更文雅,其他像“差生”、“落后”、“下降”等等这些听起来就带有负面效果的词也被“后进生”、“欠发达”、“负增长”等一一代替,降低了负面色彩,听话者也更容易接受。这种词语的泛化现象趋势逐渐明显,并且不断持续,也正说明了人们对于人际交际更和谐、文明的语言追求。
斯大林说,“实际上语言的发展,不是用消灭现在的语言创造新的语言的方法,而是用扩大和改造现存语言基本要素的方法。”[10]称谓语与社会的关系十分密切,社会关系的变化一定会导致称谓语的变化。其变化的结果要么是改用新的称谓,要么是启动旧的称谓,也可能是给旧的称谓以新的内涵。那么“老师”等这些称谓的泛化现象也正是体现出了这种扩大和改造。社会委婉语的逐渐发展、称谓语以及科学术语的逐渐平民化都是称谓语发展的结果,语言的泛化现象起到了很大作用。
然而,语言泛化现象是不稳定不成熟的,时刻处于变化的过程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的语言泛化都处于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尽管“老师”一词现在成功插足了社交称谓,在称谓语市场中独占鳌头成为了典型,但是这也说明了称谓在社会的改变下一时的惊慌失措,时下语言的不成熟也就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吕叔湘,丁声树,等.现代汉语词典[M].第六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06.
[2]应劭撰,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4,01.
[3]新浪读书.赵忠祥做客新浪:杨澜深情忆老师〔J/OL〕http://book.sina.com.cn/author/subject/2007-10-31/1616223180.shtml,2007-10-31
[4]冯小刚.我把青春先给你[M].第一版,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07.
[5]张国霖.从“老师”称谓的泛化现象说开去[J].基础教育,2012,2.
[6]周延松.“老师”泛化的文化意蕴[J].阅读与写作,2006(03).
[7]谢静静,赵英杰.浅议“老师”称谓的泛化[J].科技风,2010(19).
[8]宋朋伶.浅析日常语境下“老师”这一称呼的泛化[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2013,09.
[9]扬清,王娥彭.“老师”称谓的泛化及其原因[J].汉字文化,2005,02.
[10]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