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邱昭良 钱钟书先生说过:凡显学,皆为俗学。当“学习型组织”变得无所不包、无所不能时,它的生命力也就被彻底扼杀了。
在繁荣与泡沫的边缘……
1990年,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的巨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经出版,便迅速成为全球商业类畅销书。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领域,学习型组织都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关注。
这股热潮也波及到了中国,并且在中国得到了最为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实践领域。学习型组织理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最初只是少量研究者与爱好者在推动,少数先锋企业进行了探索性试验。在“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倡导下,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实践典型,如:莱钢、江淮汽车等。而近两年来,全国各地更是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府机关”……但不可忘记,繁荣与泡沫之间的距离可能只有一线之遥。此时我们或许有必要提醒:切莫让学习型组织在中国走向“泛虚”(即“泛化”和“虚化”)。
“学习型组织”无所不包?
先谈“泛化”倾向。在理论研究方面,学习型组织的内涵不断扩大,从最早的“组织学习”扩展到知识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心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其内容越来越庞杂。一方面,这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体系发展的脉络,有利于它的完善;但另一方面,过度扩展它的范围,也有可能使学习型组织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一旦失去自己的特色,也就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泛化”的倾向在实践中的表现,是挪用概念,将其范围不适当地延展,什么都被贴上“学习型组织”的标签,这包括:培训、企业文化建设、战略规划与业务流程优化、信息技术应用、“送温暖”活动、兴趣小组、读书会等等。学习型组织建设固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如果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被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学习型组织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学习型组织”是面子工程?
再说说“虚化”倾向。
“虚化”在实践中的表现为,很多组织把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形式化、表面化,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与企业的业务相结合;只当成领导者个人的“政绩”到处去“炒作”,实际上则是敷衍了事;更不要说一些人连学习型组织是什么还没有搞清楚,就一窝蜂地开始搞学习型组织。后果,可能将导致其内在价值的“提前稀释”,从而影响学习型组织的深入健康发展。
学习型组织“炒风”何时休?
除了这两种倾向以外,我们还要警惕如下几种不良倾向:
1.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没有深入研究与实践学习型组织,就冒充专家,提出所谓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或全面解决方案,“浑水摸鱼”。
2.片面复古,什么东西都要从“老祖宗”那里找到出处,或者片面强调中国国情或本土化,不能吸收、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
3.盲目崇洋,什么都是西方的先进,照搬照抄,或者将西方的理论教条化。
4.片面注重包装、宣传或“炒作”,很多单位进行了几次培训或理论宣讲,就开始总结所谓的“创建模式”与经验,大肆进行宣传。总结、提炼固然必要,适当的宣传也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士气,但肤浅的总结、过度的炒作只会助长组织的浮躁心态,而失去对现状的清醒认识和踏实行动的耐心。
5.更有甚者,部分单位只是为了争取荣誉而开始搞形式、走过场、拉关系,急功近利,完全忽视了扎扎实实的努力。从2005年开始,全国“创争”活动将开始评选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先进单位和知识型职工标兵,这将可能更加助长这种倾向。
6.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盲目跟风,或把创建学习型组织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这就难免最终蜕化为形式主义。
“学习型组织”如何拨乱反正?
那么,“泛虚”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止学习型组织的“泛虚”呢?
“泛虚”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与内涵。或望文生义,以为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大家读读书,每个人都来学习;或将学习型组织理解为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将导致行动中的“走样”或“变味”。因此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如下几方面的关系:
1.既充分认识学习型组织的价值和功效,及其所具有的一定理想化色彩,又要看到学习是组织一项基本职能,它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遥远,不能将其神秘化、神圣化、僵化。学习型组织不是对其它组织管理理论和功能的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和增强。
2.既要将学习型组织创建融入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实践中,又不能将其庸俗化。学习型组织不应该是孤立的“另外一项工作”,而应该融入组织的日常实践,要防止学习型组织“泛虚”以及模式化、方案化。 事实上,当学习融入实际工作中,成为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时,它并不易被人们单独认识到,甚至也不会被公开提及。
3.既要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不能陷入不可知论,无所作为。在实践中,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可以从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入手,争取落到实处,有重点地突破;同时,要看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生态化的生成与演进过程,需要周密组织、持续推进。
4.既要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又不能忽略阶段性里程碑和成果。长期的创新与应变能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特征,但短期的利润率、生产率等指标也需兼顾。
在繁荣与泡沫的边缘……
1990年,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教授彼得·圣吉的巨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一经出版,便迅速成为全球商业类畅销书。无论是企业界,还是学术领域,学习型组织都得到了人们更广泛的关注。
这股热潮也波及到了中国,并且在中国得到了最为迅猛的发展,尤其是在实践领域。学习型组织理论20世纪90年代中期传入中国,最初只是少量研究者与爱好者在推动,少数先锋企业进行了探索性试验。在“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倡导下,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实践典型,如:莱钢、江淮汽车等。而近两年来,全国各地更是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学习型城市”、“学习型政府机关”……但不可忘记,繁荣与泡沫之间的距离可能只有一线之遥。此时我们或许有必要提醒:切莫让学习型组织在中国走向“泛虚”(即“泛化”和“虚化”)。
“学习型组织”无所不包?
先谈“泛化”倾向。在理论研究方面,学习型组织的内涵不断扩大,从最早的“组织学习”扩展到知识管理、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心理学、信息技术等领域,其内容越来越庞杂。一方面,这是学习型组织理论体系发展的脉络,有利于它的完善;但另一方面,过度扩展它的范围,也有可能使学习型组织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杂烩”。一旦失去自己的特色,也就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泛化”的倾向在实践中的表现,是挪用概念,将其范围不适当地延展,什么都被贴上“学习型组织”的标签,这包括:培训、企业文化建设、战略规划与业务流程优化、信息技术应用、“送温暖”活动、兴趣小组、读书会等等。学习型组织建设固然是一个系统工程,但如果企业的每一项活动都被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学习型组织将会是一番什么景象?
“学习型组织”是面子工程?
再说说“虚化”倾向。
“虚化”在实践中的表现为,很多组织把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形式化、表面化,只停留在口号上,没有与企业的业务相结合;只当成领导者个人的“政绩”到处去“炒作”,实际上则是敷衍了事;更不要说一些人连学习型组织是什么还没有搞清楚,就一窝蜂地开始搞学习型组织。后果,可能将导致其内在价值的“提前稀释”,从而影响学习型组织的深入健康发展。
学习型组织“炒风”何时休?
除了这两种倾向以外,我们还要警惕如下几种不良倾向:
1.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没有深入研究与实践学习型组织,就冒充专家,提出所谓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式或全面解决方案,“浑水摸鱼”。
2.片面复古,什么东西都要从“老祖宗”那里找到出处,或者片面强调中国国情或本土化,不能吸收、借鉴国际先进企业的实践经验。
3.盲目崇洋,什么都是西方的先进,照搬照抄,或者将西方的理论教条化。
4.片面注重包装、宣传或“炒作”,很多单位进行了几次培训或理论宣讲,就开始总结所谓的“创建模式”与经验,大肆进行宣传。总结、提炼固然必要,适当的宣传也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士气,但肤浅的总结、过度的炒作只会助长组织的浮躁心态,而失去对现状的清醒认识和踏实行动的耐心。
5.更有甚者,部分单位只是为了争取荣誉而开始搞形式、走过场、拉关系,急功近利,完全忽视了扎扎实实的努力。从2005年开始,全国“创争”活动将开始评选创建学习型组织的先进单位和知识型职工标兵,这将可能更加助长这种倾向。
6.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盲目跟风,或把创建学习型组织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这就难免最终蜕化为形式主义。
“学习型组织”如何拨乱反正?
那么,“泛虚”是如何产生的?如何防止学习型组织的“泛虚”呢?
“泛虚”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正确认识学习型组织的本质与内涵。或望文生义,以为学习型组织就是组织大家读读书,每个人都来学习;或将学习型组织理解为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这些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将导致行动中的“走样”或“变味”。因此要正确认识并处理如下几方面的关系:
1.既充分认识学习型组织的价值和功效,及其所具有的一定理想化色彩,又要看到学习是组织一项基本职能,它就在我们身边,并不遥远,不能将其神秘化、神圣化、僵化。学习型组织不是对其它组织管理理论和功能的替代,而是相互补充和增强。
2.既要将学习型组织创建融入企业的运营与管理实践中,又不能将其庸俗化。学习型组织不应该是孤立的“另外一项工作”,而应该融入组织的日常实践,要防止学习型组织“泛虚”以及模式化、方案化。 事实上,当学习融入实际工作中,成为工作必不可少的要素时,它并不易被人们单独认识到,甚至也不会被公开提及。
3.既要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又不能陷入不可知论,无所作为。在实践中,需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可以从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入手,争取落到实处,有重点地突破;同时,要看到创建学习型组织是一个生态化的生成与演进过程,需要周密组织、持续推进。
4.既要认识到创建学习型组织需要付出长期艰巨的努力,又不能忽略阶段性里程碑和成果。长期的创新与应变能力是学习型组织的根本特征,但短期的利润率、生产率等指标也需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