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美国电影《苜蓿地》的表现形式与文化内涵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xingyuan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DV影像的纪录风格之于创作痕迹的主观暴露 《苜蓿地》借助一次朋友聚会的DV记录,巧妙地将冲突性事件穿插进来,给人一种真实的感觉,就好像事件是偶然发生的正好被DV机捕捉到,而影片中摇晃的镜头、不断插入的以往记录的视频碎片又增加了这种真实性。如果将电影中的以往记录的视频碎片的插入和DV故障(故意而为的机器故障)造成的影片断裂,视为DV磁带和机器的内在因素,那么,我们可以将整部影片视为一个完整的记录过程,也就是一个镜头。
  需要指出的是,这样的方式并非真的是完全客观真实的,它其实带有非常明显的创作者的主观痕迹。
  首先,摄影机每时每刻紧跟主要角色,失去了自己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在影片中,摄影机是被一个当事者哈德操控。他被罗伯的弟弟杰森临时找来做聚会的记录者,但他却本无意于此,只是由于自己心仪的女生也会过来,所以他才接手这个工作。哈德很本分,他忠实地记录聚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尽心尽力。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事件发生后,哈德依然本本分分地做着自己记录者的工作,而全不理会自己和家人的安危,依然忠实地记录,如果将此放在现实逻辑中来考虑,难免有些不近人情了。此时的哈德,已然成了创作层面上的摄影师,他完全是在以人物为中心表现事件、表现人物命运,此时,我们分明感觉到了创作者的存在。
  其次,所用元素的适时出现,都违反了现实事件的复杂性,体现出强烈的主观编排效果。影片中所有的中心事件都是在摄影机下发生的,两者的结合所造就的只能是创作痕迹的流露。这样一来,影片在真实记录的外表之下,暴露出了创作人员的精巧安排。
  二、旁观式的间接观赏变成参与式的直接体验
  在传统电影中,我们总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出现,始终保持一种旁观者的心理进行观赏。这有观众与银幕之间的距离的原因,当然也有摄影机的原因。在以往电影中,摄影机始终是以事件的记录者理性存在着,它总是居于事件之外,以调度者的姿态对镜头前的事件进行安排。尽管也有画外空间等表现手段的运用,但我们总会觉得事件的展现就是拘于银幕的“画框”之中。
  而在《苜蓿地》中,并不是事件在镜头之前,而是镜头在事件之中。摄影机成了事件过程中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它变成了事件参与者的“眼睛”,镜头展现的就是“眼睛”看到的。“眼睛”的背后除了剧中的角色人物哈德之外,更多的当然是观影的群众。通过这种形式的达成,观众一下子由局外人变成了当事者,观众不再像以往的电影中那样舒舒服服地坐在座位置上,一边吃东西喝饮料,一边观赏影片,流露着旁观者清的娱乐心理,而是成了事件的参与者,仿佛摄影机就是他们的眼睛,正经历这场事件。摄影机展现的是“眼睛”看到的,而摄影机没展现的,也不像以往的电影中那样不存在,在人们心理印象中,整个事件是一个宏大的场面,“眼睛”融入了整个事件之中,正随着事件记录它能记录的。由此,《苜蓿地》将以往旁观式的间接观赏变成了参与式的直接体验。在这种参与式的形式中,剧中人物哈德隐藏在了“眼睛”之后,却出现在了观众之中。观众就随着哈德一起经历这次灾难事件。
  三、文化层面上的英雄主义没落
  一部好的电影总是在叙述故事的时候承载着创作者的意图,也就是思想内涵,它不可能仅仅作为娱乐的工具来供人们取乐。虽然,在电影早期出现过美国梅里埃的魔术影片,在中国也出现过张石川“处处唯兴趣是尚”的观念。[1]但是,电影最终还是回归到“文以载道”的正途。
  《苜蓿地》虽是一部很明显的商业影片,帅哥、美女、怪兽、军队、灾难、拯救等等,无不透露着浓重的商业意味,成为深深地吸引观众的元素。但是,作为商业影片的《苜蓿地》,并不排斥艺术元素,更不排斥思想内涵的表达。
  一直以来,美国都是一个标榜自由、独立,崇尚英雄主义的国度,在以往的美国电影中,处处充斥着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超人》、《蜘蛛侠》、《终结者》,这些商业片中,都是对个人英雄主义的表现,这与美国的国民情结是分不开的。美国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高度发达的物质条件,极具自由的独立精神,崇尚英雄的民族情结,构成了美国的文化基础。[2]也使得美国人民从心里有一种强烈的优越感。
  在很多影片中,美国都是以拯救世界的姿态出现,它领导世界走向自由与和平,如《后天》、《2012》等。但随着“9·11”恐怖袭击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之后,美国人民突然感觉自己生活的环境并不是和平与安全的,他们陷入了恐惧之中,社会上也弥漫着恐慌的气氛,人们感觉生活在一个不稳定的充满危机的社会里。
  《苜蓿地》就是以这种社会情绪为创作背景的,影片中人们面对事件的第一反应就是“恐怖袭击”,这无疑直指“9·11”事件给美国人民的心理阴影。同时,影片一改以往电影中美国的高大形象,取而代之的是面对困难也有所不能的美国。影片中的人们面对着灾难,显得混乱、无助,更重要的是,在以往影片中经常以拯救者的身份出现的警察或者主要人物最后都没有逃脱灾难的捉弄,他们也“束手就擒”了。尤其是在影片结尾处,罗伯和自己的女朋友都以一种即将赴死的形象出现,将以往影片中的拯救者的英雄人物形象颠覆了,理想中的英雄主义走向了没落。
  参考文献:
  [1]胡文谦.关于早期中国电影研究几个问题的思考[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1):57.
  [2]秦宁.浅议美国电影中英雄情结的现实特征[J].大众文艺,2010(24):133.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公路桥梁建设的投资力度加大。现阶段,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施工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其不但能节省施工材料,而且能有效提升公路桥梁的安
60集电视连续剧《麻雀》自今年9月初播出后,一直以超高收视率一路领跑,让谍战题材再次掀起影视热潮。本剧讲述了地下工作者陈深在汪伪政权潜伏多年,历经了理智与情感的博弈,
根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元月发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5.8%,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亿,手机端各类应用发展势头迅猛,成为2013年中国互联网发展的一大亮点。”6.18亿,这个庞大的数字充满了无限的商机,这个商机同时又为出版社的快速转型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出版业转
公路软基的处治技术是进行公路建设时需要熟练掌握的关键技术。本论述依据软基地质特性,提出了公路软基成因,并与公路路基处治工艺相结合,分析了在公路路基软基处治过程中填
“那些年和这些年”虽然今天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知道,非法下载电子书是不对的,但是在几年前,在一个消费者可以随意下载各种资源的网络江湖里,要读者去保护出版社和作者的合法权益
<正>[油炸绿番茄]Fried Green Tomatoes(美国:1991)一次偶然中,失意的艾弗林在养老院里结识了老人妮妮,妮妮为她讲了一个关于女孩爱姬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的艾弗林受到了爱
中国公民在法学阅读上,有很大的空白。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公民的法律意识淡薄,鲜有主动学习了解法律的动机;二是在出版环境中,谈及法律,大多都是专业的法律教材
人文社会科学论文能否发表,涉及的不仅仅是论文本身的学术质量问题,更多受到评审主体、评审制度等更深层次因素的影响。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采用新制度经济学方法对构建同行专
【作者简介】郭淑梅,女,内蒙古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助教,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  一、英国文学、美国文学特点分析  英美文学能够体现出美国民众以及英国民众对于现实生活的审美观念。通过英语这种很强表意功能的语种工具,展现出英美文学灵活多变的风格,例如有的粗犷似野马奔腾,有的似少女窃窃私语,有的高雅似阳春白雪,有的粗俗似下里巴人,有的含蓄似弱柳扶风。“英国文学在演变过程中也受到了文学
约稿是非核心期刊提升刊物质量、扩大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手段。论文质量折射出作者的学术心态,透过学术心态又能发现其存在的深层原因。以非核心期刊的约稿为考察对象,通过扫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