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聚苯胺复合膜电极的电化学制备及其表征

来源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1 mol/L硫酸作为介质, 扫描速度为100 mV/s, 扫描电位为-0.2~0.8 V, 用循环伏安法在纳米二氧化钛(Nano-TiO2)膜电极上实现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 借助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 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对制得的Nano-TiO2/聚苯胺(Nano-TiO2/PANI)复合膜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 复合膜的生成、峰电流的大小受溶液浓度、扫描速度以及扫描电位的影响, 成膜速度随溶液浓度增大而加快, 但膜稳定性降低, 峰电流随扫描速度和电位增大而提高, 可逆性降低, 复合膜中TiO
其他文献
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研究1420合金时效-回归-再时效析出δ'相的行为。结果表明,再时效处理5h后析出的δ'相与基体问存在明显的过渡界面层,再时效48h后过渡界面层消失,时效80
当光线通过梯度折射率(GRIN)介质中两个固定点和两个GRIN介质界线上的可动尖点(光线轨迹方程的不可微点)时,由费马原理和变分法运算推得传输光线的轨迹方程与两种不同GRIN介质的界
利用化学萃取法研究长春市土壤重金属化学形态,分析其化学形态与土壤负荷水平、理化性质的关系表明,土壤中Pb和Cu主要以残渣态和有机结合态为主;Cd主要以残渣态和交换态为主;
研究在一定条件下一类非线性伪抛物方程的第一初值边值问题古典解的存在性和惟一笥。
利用水溶液法制备了Au纳米粒子水溶胶,透射电镜观察,Au纳米粒子的平均粒径为29 nm.将此溶胶滴至干净的单晶硅(110)表面上,Au纳米粒子自组装形成分形结构.通过控制温度,所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