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1
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度的提升,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为了满足广大患者的不同需求,护理在内容与程序上逐渐趋于全面化、系统化、多样化以及规范化。同时广大医学工作者在管理理念、工作理念以及思想理念也在随之不断地革新。为了有效的提升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加强麻醉师与手术室护士的配合至关重要,下面本文将就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具体配合的情况做详细探讨,并对其治疗成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566例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其中男性患者321例,女性患者345例,患者年龄13-70岁,平均年龄为45.6岁,患者198例来自妇产科、78例来自骨科、126例来自泌尿科、164例来自普外科,对患者所行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了神经组织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
1.2方法
主要从麻醉前、中、后几个阶段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2.1麻醉前的护理配合
1.2.1.1术前的心理干预
患者在进行麻醉手术前,往往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尤其是年龄偏小的患者,为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安和恐惧,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与手术的前1d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并将术中的注意事项、与相关护理人员的配合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麻醉方案的选择以及注意事项等情况向患者详细的阐述,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与麻醉师和护理人员积极地配合,提升治疗成效。
1.2.1.2环境的护理
在进行手术之前,将手术室的湿度调节到50%-60%,将温度调节到18-22℃,借此来维持患者在术中的正常体温。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进行术前将注射阿托品药物,患者会因此产生一些不适反应,如体温升高以及口干舌燥等,由此可见,对温度和湿度的调节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处于低温环境下,进而引起的肺部感染以及呼吸道疾病产生。
1.2.1.3准备麻醉药品以及相关仪器设备
在进行麻醉前,麻醉师对使用药物的有效期、剂量以及名称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核查,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同时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还将麻醉中所需的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等设备准备齐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2.1.4建立静脉通道
对急危重症急诊患者在进行麻醉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至少两条以上,使麻醉用药具有有效性、快捷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挣得抢救的时间。同时尽可能建立中心静脉通路以及颈外静脉输液,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得以维持。
1.2.2麻醉中的护理配合
1.2.2.1对查对制度进行严格执行
护理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对患者术前的用药情况、发生反应情况以及药物皮试情况等进行核查,将患者口腔内的义齿取出,同时将身上佩戴的装饰物去除,宽解患者衣物,对静脉用药情况进行仔细核对,标记药物,避免药物使用混淆。
1.2.2.2麻醉使患者的体位
根据患者解剖结构以及生理的特点,尽可能地使患者保持舒适。手术室护士将患者体位摆正确的情况下,实施各种麻醉操作。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手术室护士应该将硬膜外导管固定完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帮助麻醉医师将患者的体位摆好,暴露术野,使其维持机体的呼
吸通畅,同时防止神经以及皮肤受骨突出部位的压迫。再者就是对行全麻的患者,由于肌张力丧失,在进行体位摆放的过程中,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将患者的头颈部以及气管插管保护好,避免受伤、脱落或者是扭曲现象的发生。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搬动时,压要保护好胃管静脉留置针以及尿管,待体位固定之后,再将其固定。
1.2.2.3全麻的配合
一般全麻分为诱导、维持和苏醒几个时期,麻醉师在全面掌握用药方法、性质、剂量、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的情况下实施全身麻醉,避免对患者的迷走神经造成损伤,同时将唾液的分泌量减少。在麻醉期间,针对患者的麻醉情况追加药量,使镇痛效果以及血流动力的稳定得以维持。在患者的苏醒阶段,需对体位进行调整,借此来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痰液易于吸出。
1.2.2.4输血和输液的配合
由于患者在进行麻醉和手术治疗前处于进水和进食的状态,进而导致行麻醉的部位出现血管扩张的现象,进而导致血压降低 [3]。故而,手术室护士需在麻醉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输液,使血容量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得以稳定,但是在输注的量上必须严格把握。对于术中的出血情况,必须严格掌控,并以此作为输血的依据。输入的血液做加温处理,使其与机体内部温度保持恒定,并对是否发生输血反应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
1.2.2.5对病情变化情况的观察
基于麻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故而在进行麻醉时,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两者需积极配合,并对患者的出血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
1.2.2.6在抢救过程中的密切配合
作为手术室护士,对于各种抢救技术必须全面的掌握,同时识别和观察病情,当出现危险情况时,及时的告知麻醉医师,并做抢救处理,如抢救全脊髓麻醉患者,并使抢救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对抢救时使用的药物及剂量等系统掌握,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1.2.3麻醉后的护理
对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期经常会出现呻吟、疼痛、肢体乱动等情况。护理人员必须帮助患者尽快苏醒,保证患者的安全,并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
2 結果
经调查显示,以上566例患者在我院治疗围手术期,麻醉师与临床护士紧密配合,使麻醉的风险大大的降低,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缩短了麻醉操作的时间,同时也将麻醉的并发症减少,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 结论
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临床关系也越来越和谐,操作也日趋成熟化。并且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在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能够有效的提升安全系数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麻醉风险,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医疗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虹.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02)
[2]许萍.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24)
[3]王红.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7
目前随着人们对健康重视度的提升,对医疗卫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为了满足广大患者的不同需求,护理在内容与程序上逐渐趋于全面化、系统化、多样化以及规范化。同时广大医学工作者在管理理念、工作理念以及思想理念也在随之不断地革新。为了有效的提升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治疗效果,加强麻醉师与手术室护士的配合至关重要,下面本文将就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具体配合的情况做详细探讨,并对其治疗成效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566例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在我院接受手术麻醉治疗的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其中男性患者321例,女性患者345例,患者年龄13-70岁,平均年龄为45.6岁,患者198例来自妇产科、78例来自骨科、126例来自泌尿科、164例来自普外科,对患者所行的麻醉方式主要包括了神经组织麻醉、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以及腰硬联合麻醉。
1.2方法
主要从麻醉前、中、后几个阶段进行探讨,具体情况如下:
1.2.1麻醉前的护理配合
1.2.1.1术前的心理干预
患者在进行麻醉手术前,往往会产生紧张和焦虑的心理,尤其是年龄偏小的患者,为了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不安和恐惧,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与手术的前1d对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并将术中的注意事项、与相关护理人员的配合方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麻醉方案的选择以及注意事项等情况向患者详细的阐述,使患者对手术治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进而与麻醉师和护理人员积极地配合,提升治疗成效。
1.2.1.2环境的护理
在进行手术之前,将手术室的湿度调节到50%-60%,将温度调节到18-22℃,借此来维持患者在术中的正常体温。其主要原因是患者在进行术前将注射阿托品药物,患者会因此产生一些不适反应,如体温升高以及口干舌燥等,由此可见,对温度和湿度的调节至关重要,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处于低温环境下,进而引起的肺部感染以及呼吸道疾病产生。
1.2.1.3准备麻醉药品以及相关仪器设备
在进行麻醉前,麻醉师对使用药物的有效期、剂量以及名称等情况进行全面的核查,保证用药的准确性。同时手术室护士与麻醉师还将麻醉中所需的监护仪、吸引器、麻醉机等设备准备齐全,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1.2.1.4建立静脉通道
对急危重症急诊患者在进行麻醉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至少两条以上,使麻醉用药具有有效性、快捷性和安全性,为患者挣得抢救的时间。同时尽可能建立中心静脉通路以及颈外静脉输液,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得以维持。
1.2.2麻醉中的护理配合
1.2.2.1对查对制度进行严格执行
护理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之后,对患者术前的用药情况、发生反应情况以及药物皮试情况等进行核查,将患者口腔内的义齿取出,同时将身上佩戴的装饰物去除,宽解患者衣物,对静脉用药情况进行仔细核对,标记药物,避免药物使用混淆。
1.2.2.2麻醉使患者的体位
根据患者解剖结构以及生理的特点,尽可能地使患者保持舒适。手术室护士将患者体位摆正确的情况下,实施各种麻醉操作。在进行硬膜外麻醉时,手术室护士应该将硬膜外导管固定完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帮助麻醉医师将患者的体位摆好,暴露术野,使其维持机体的呼
吸通畅,同时防止神经以及皮肤受骨突出部位的压迫。再者就是对行全麻的患者,由于肌张力丧失,在进行体位摆放的过程中,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将患者的头颈部以及气管插管保护好,避免受伤、脱落或者是扭曲现象的发生。并且在对患者进行搬动时,压要保护好胃管静脉留置针以及尿管,待体位固定之后,再将其固定。
1.2.2.3全麻的配合
一般全麻分为诱导、维持和苏醒几个时期,麻醉师在全面掌握用药方法、性质、剂量、作用以及注意事项等的情况下实施全身麻醉,避免对患者的迷走神经造成损伤,同时将唾液的分泌量减少。在麻醉期间,针对患者的麻醉情况追加药量,使镇痛效果以及血流动力的稳定得以维持。在患者的苏醒阶段,需对体位进行调整,借此来使呼吸道保持通畅,痰液易于吸出。
1.2.2.4输血和输液的配合
由于患者在进行麻醉和手术治疗前处于进水和进食的状态,进而导致行麻醉的部位出现血管扩张的现象,进而导致血压降低 [3]。故而,手术室护士需在麻醉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输液,使血容量以及水电解质平衡得以稳定,但是在输注的量上必须严格把握。对于术中的出血情况,必须严格掌控,并以此作为输血的依据。输入的血液做加温处理,使其与机体内部温度保持恒定,并对是否发生输血反应情况进行严密的观察。
1.2.2.5对病情变化情况的观察
基于麻醉药物作用于人体的各个系统,故而在进行麻醉时,麻醉医师与手术室护士两者需积极配合,并对患者的出血量、血氧饱和度、血压、呼吸以及脉搏等情况进行严密监测。
1.2.2.6在抢救过程中的密切配合
作为手术室护士,对于各种抢救技术必须全面的掌握,同时识别和观察病情,当出现危险情况时,及时的告知麻醉医师,并做抢救处理,如抢救全脊髓麻醉患者,并使抢救工作做到有条不紊,对抢救时使用的药物及剂量等系统掌握,及时的挽救患者的生命。
1.2.3麻醉后的护理
对于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在苏醒期经常会出现呻吟、疼痛、肢体乱动等情况。护理人员必须帮助患者尽快苏醒,保证患者的安全,并将呼吸道分泌物吸出。
2 結果
经调查显示,以上566例患者在我院治疗围手术期,麻醉师与临床护士紧密配合,使麻醉的风险大大的降低,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缩短了麻醉操作的时间,同时也将麻醉的并发症减少,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3 结论
目前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临床关系也越来越和谐,操作也日趋成熟化。并且通过以上探讨,我们可以看出,在围手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能够有效的提升安全系数和患者的满意度,降低麻醉风险,提升工作效率,保证医疗卫生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虹.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2(02)
[2]许萍.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24)
[3]王红.循证护理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