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张大江
执行/陈志音 张欢 孙静 王义军 刘娜
美术/黄静
[开篇词]
音乐改变生活30年
30年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更是由单一色调走向了姹紫嫣红。音乐一定是对应时代、呈现生活的。30年音乐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也记录了我们的生活。
音乐改变了我们叙事的语言。从“黄色歌曲”的批判到通俗歌曲的争论,最后我们用抒情、摇滚、说唱、民谣不同形式的流行歌曲呈现我们的生活。信天游的西北风、崔健的摇滚语言、校园的城市民谣改变了我们在不同时代的语言,改变了我们口号语录的语言方式,让我们语言更接近我们的思想。
音乐改变了我们感情的表达。李谷一的《乡恋》、程琳的《小螺号》、邓丽君的《甜蜜蜜》、苏芮的《跟着感觉走》、中国唱片出版的《红太阳》,无论是婉约甜美还是高亢深情,让我们感情不再被禁锢,在革命情怀的沉重中找回了情意缠绵、柔情万缕的人性本真。
音乐改变了我们生活的风尚。手提式录音机、街头流行喇叭裤还有带标签的蛤蟆镜,张明敏的中山装、费翔的舞姿和发型,韩流的哈韩族;“三洋立体声手提录音机”、“红绵吉他”和今天“苹果IPOD”一样成为流行生活的组成部分,音乐每次带来的生活流行都能迅速蔓延,改变着生活里的风尚。
音乐改变了我们消费的方式。1979年广州出现了音乐茶座,1988年卡拉OK引进国内,改变了我们在歌谱图书、磁带歌页里的哼唱,卡拉OK与MTV歌声画面结合,钱柜、麦乐迪这样舒适自由的歌唱方式的风靡彻底改变了我们的音乐消费方式。
音乐改变了我们的审美视野。打开国门我们听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1979年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斯特恩、梅纽因,小泽征尔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卡拉扬和柏林交响乐团访问演出拓展了我们音乐审美的视野,让一代年轻人立志投身中国交响音乐的事业。
音乐改变了我们国民的素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让既有才华又有生活经历的年轻人走入校园,成为影响我们时代的音乐家;音乐考级百万琴童不仅诞生了郎朗、李云迪钢琴音乐家,更是普及提高了一代人的音乐素质。
音乐更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进步,黑胶薄膜唱片、盒式录音机、随身听、CD唱机目不暇接地改变了我们的聆听方式,网络时代MP3、MP4的席卷而来,我们聆听音乐的方式怎么也赶不上音乐变化的脚步。
那些改变我们的音乐媒介,8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创办请您录音节目,央视开办青歌赛,北京晚报的新星音乐会,上海文艺社出版《中外抒情歌曲300首》,他们在引导音乐流行。
白天鹅、太平洋音像出版社的成立开始了中国音乐的规模生产,大地唱片、红星音乐生产社带来了流行歌手的制作,美卡、京文还有普罗更为我们引进了国外经典的聆听。
“音乐改变生活三十年”系列报道将通过流行音乐、影视歌曲、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总结音乐出版、歌手包装的商业运作模式的经验,结合社会文化现象回顾1978年至2008年30年的音乐生活。
在此本报向读者征集30年来音乐影响您的生活、工作的故事,篇幅600—800字。也希望您为本报提供音乐30年的话题和线索。
■执行总编辑 张大江
执行/陈志音 张欢 孙静 王义军 刘娜
美术/黄静
[开篇词]
音乐改变生活30年
30年改革开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上的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更是由单一色调走向了姹紫嫣红。音乐一定是对应时代、呈现生活的。30年音乐不但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且也记录了我们的生活。
音乐改变了我们叙事的语言。从“黄色歌曲”的批判到通俗歌曲的争论,最后我们用抒情、摇滚、说唱、民谣不同形式的流行歌曲呈现我们的生活。信天游的西北风、崔健的摇滚语言、校园的城市民谣改变了我们在不同时代的语言,改变了我们口号语录的语言方式,让我们语言更接近我们的思想。
音乐改变了我们感情的表达。李谷一的《乡恋》、程琳的《小螺号》、邓丽君的《甜蜜蜜》、苏芮的《跟着感觉走》、中国唱片出版的《红太阳》,无论是婉约甜美还是高亢深情,让我们感情不再被禁锢,在革命情怀的沉重中找回了情意缠绵、柔情万缕的人性本真。
音乐改变了我们生活的风尚。手提式录音机、街头流行喇叭裤还有带标签的蛤蟆镜,张明敏的中山装、费翔的舞姿和发型,韩流的哈韩族;“三洋立体声手提录音机”、“红绵吉他”和今天“苹果IPOD”一样成为流行生活的组成部分,音乐每次带来的生活流行都能迅速蔓延,改变着生活里的风尚。
音乐改变了我们消费的方式。1979年广州出现了音乐茶座,1988年卡拉OK引进国内,改变了我们在歌谱图书、磁带歌页里的哼唱,卡拉OK与MTV歌声画面结合,钱柜、麦乐迪这样舒适自由的歌唱方式的风靡彻底改变了我们的音乐消费方式。
音乐改变了我们的审美视野。打开国门我们听到了外面的精彩世界,1979年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斯特恩、梅纽因,小泽征尔和波士顿交响乐团,卡拉扬和柏林交响乐团访问演出拓展了我们音乐审美的视野,让一代年轻人立志投身中国交响音乐的事业。
音乐改变了我们国民的素质。改革开放恢复高考让既有才华又有生活经历的年轻人走入校园,成为影响我们时代的音乐家;音乐考级百万琴童不仅诞生了郎朗、李云迪钢琴音乐家,更是普及提高了一代人的音乐素质。
音乐更让我们感受到科技的进步,黑胶薄膜唱片、盒式录音机、随身听、CD唱机目不暇接地改变了我们的聆听方式,网络时代MP3、MP4的席卷而来,我们聆听音乐的方式怎么也赶不上音乐变化的脚步。
那些改变我们的音乐媒介,80年代,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创办请您录音节目,央视开办青歌赛,北京晚报的新星音乐会,上海文艺社出版《中外抒情歌曲300首》,他们在引导音乐流行。
白天鹅、太平洋音像出版社的成立开始了中国音乐的规模生产,大地唱片、红星音乐生产社带来了流行歌手的制作,美卡、京文还有普罗更为我们引进了国外经典的聆听。
“音乐改变生活三十年”系列报道将通过流行音乐、影视歌曲、古典音乐、民间音乐,总结音乐出版、歌手包装的商业运作模式的经验,结合社会文化现象回顾1978年至2008年30年的音乐生活。
在此本报向读者征集30年来音乐影响您的生活、工作的故事,篇幅600—800字。也希望您为本报提供音乐30年的话题和线索。
■执行总编辑 张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