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培养国际贸易与物流企业所需的高素质毕业生,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势在必行。文章结合国际贸易与物流的业务特征、依据国际贸易与物流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的特色建设。
关键词:电子口岸;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一、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及电子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进出口操作“无纸化”应用推广,传统的国际货物进出口操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进出口监管,国家海关总署于2004年在我国各主要港口推行电子口岸操作系统。电子口岸操作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国家职能管理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实现进出口相关管理部门间与大通关流程相关的数据共享,为外贸及物流企业提供了报检、报关、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等“一站式”服务功能,企业在该系统上可以快速便捷地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极大地提高了货物进出口操作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电子口岸操作系统在国内各大口岸已运行了10多年,各地方口岸的进出口操作均是在地方电子口岸操作系统中完成,所以各外贸企业、物流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必须能认识该系统并熟练操作。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多外贸及物流类实训室还是传统的单一功能的实训室,很少创建能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实训室,毕业生就业很难从事对口专业,即使有少数毕业生从事了对口专业也是在企业岗前培训中恶补才基本适应岗位要求。单一功能的实训室只能解决国际贸易或物流整个流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模拟操作,而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与物流操作流程的概念,学生在这种实训室的所学与企业岗位所需所用存在着较大的结构性差异,这不仅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造成诸多资源浪费。而“一站式”服务的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
二、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的目标及规划
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是校企合作的深耕试验田,其建设目标为:一是为了与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与物流行业操作零距离接轨,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与物流专业的实训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 “一站式”服务的进出口货物实训操作平台,根据行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实现国际贸易与物流相关专业群的一体化实训教学平台。三是使实训室成为企业员工培训及科技研发场所,成为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将根据进出口货物操作参与主体进行模块项目化,在每一个模块下,根据业务操作流程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每一岗位上都定制相应的业务操作训练。所有操作训练都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模块项目化设计,这种设计既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又适合国际贸易与物流专业群课程体系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使教学过程项目化成为可能。
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设计项目实训方案,每一个项目实训均是以企业实际进出口业务为背景,并由多年企业操作经验的师傅做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实现学生由“适应能力”向自我“创造能力”的战略性转变。
三、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的特色建设
(一)模拟实训室的模块化设计
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是集国际贸易与物流一体化的专业群实训平台,业务参与主体有出口商、包装公司、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拖车行、仓储公司、报关行、港口码头公司、航运公司(船公司或航空公司)及进口商等相关企业,每个企业设置相应的业务部门和岗位,每一个岗位上设置1~2台电脑,一个企业设为一个模块,企业内的操作岗位就是该模块下的子模块;每个模块安装相应的业务操作系统模拟软件;设置一台总服务器作为本实训室各模块的数据处理与交换的中心。学生实训操作时,无论其在哪个岗位上操作,其业务数据都会汇总到总服务器,其他岗位上的操作人员通可以共享这些数据资源。如果该岗位的操作不正确,系统就不通过,也就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操作,所有操作均“无纸化”。这种将国际贸易与物流相关的模块放在同一个实训室内,按业务流程顺序安排操作岗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业务操作概念。
(二)模拟实训室的内涵建设
1.模拟实训软件开发与优化
参照目前外贸企业和物流企业业务操作中所用的各类软件,由专业实训导师、企业师傅与教学软件开发公司联合开发“九成电子申报系统”、“H2000系统”等各模块业务所需的模拟实训软件,以实现国际贸易货物进出口业务;将开发出的模拟软件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给予检验,发现问题后再给予优化。
2.实训室文化建设
实训室文化是师生在实训室建设、管理、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不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口岸实训室文化建设将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群特点进行设计,从实训室的内外同时进行,以形成具有进出口货物操作特色的文化氛围。
实训内张贴国际航运地理地图、进出口货物操作流程图等,以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张贴各岗位员工职责的字画以体现企业管理文化,营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室就能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熏陶。
3.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训室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是发挥实训室效能的必要保障。电子口岸模拟实训指导教师团队将由校内专业老师和企业一线的师傅组成。为提高专业老师的“双师素质”价值,将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兼职,将请企业专家定期在电子口岸实训室为专业课教师授课,安排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观摩、考察学习,关注相关学科理论与生产实用技术的新进展,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从而不断增强实训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 此外,鼓励实训指导教师承接或参与横向课程研究,结合电子口岸实训室的功能研究企业实务操作中的一些难题,并将研究成果在实训室里进行孵化,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企业的技术,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用,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使校企合作深入化。
4.实训模式和方法探索
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采用项目模块化设置,每一个模块实训项目均以企业实际业务为背景,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研讨后设计的实训项目,并编辑到实训教学软件中,形成表态实训项目;有些模块岗位上的实训项目则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开放的实训操作,这类动态实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信息整合及随机应变能力。
实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课程教学方法的补充,实训教学方法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实训室效能发挥。每个实训项目均根据企业岗位业务特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设计,不同的实训项目也将采用不同实训方法,所有这些实训的宏观设计和具体到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微观设计均都要经专业教学委员会讨论,最后由教学管理主任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
四、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功能开发与利用拓展
传统意义上的实训室只是在上课时间内供学生实践教学之用,实训室的使用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使用范围小、效率低,更缺乏社会效益。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必须是开放式的,只有在开放状态下建设与管理实训室的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并及时得到优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是校企共建的实训室,本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将突破传统的静态建设与封闭式管理,采用开放式的动态建设与创新管理,对其功能进行拓展。在校生可以在实训系统中创建一个账户后便可在校园内任何一个地方登录进行实训操作,实训指导教师在线指导,从而实现全天候服务于学生;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将建成为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基地、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及专业技术孵化地。这种特色建设与创新管理将使电子口岸实训室具有更强的市场活力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神红玉.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新探[J].价值工程,2011,(30).[2]席云.论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7).[3]李秀峰.关于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1,(7).[4]侯明.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探析[J].才智,2013,(30).
[5]杨鹏强,林青.电子口岸实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6]王骏.充分发挥校办产业优势,促进高等职业教育[J].继续教育,2013,(12).
【责任编辑:郭延彬】
关键词:电子口岸;实训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一、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进出口贸易量的增加及电子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进出口操作“无纸化”应用推广,传统的国际货物进出口操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为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进出口监管,国家海关总署于2004年在我国各主要港口推行电子口岸操作系统。电子口岸操作系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进出口业务电子底账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国家职能管理部门可以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实现进出口相关管理部门间与大通关流程相关的数据共享,为外贸及物流企业提供了报检、报关、加工贸易、出口退税等“一站式”服务功能,企业在该系统上可以快速便捷地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极大地提高了货物进出口操作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
电子口岸操作系统在国内各大口岸已运行了10多年,各地方口岸的进出口操作均是在地方电子口岸操作系统中完成,所以各外贸企业、物流企业的一线操作人员必须能认识该系统并熟练操作。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多外贸及物流类实训室还是传统的单一功能的实训室,很少创建能够为进出口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综合实训室,毕业生就业很难从事对口专业,即使有少数毕业生从事了对口专业也是在企业岗前培训中恶补才基本适应岗位要求。单一功能的实训室只能解决国际贸易或物流整个流程中的某一个或几个环节的模拟操作,而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与物流操作流程的概念,学生在这种实训室的所学与企业岗位所需所用存在着较大的结构性差异,这不仅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造成诸多资源浪费。而“一站式”服务的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正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
二、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的目标及规划
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是校企合作的深耕试验田,其建设目标为:一是为了与目前我国国际贸易与物流行业操作零距离接轨,优化传统的国际贸易与物流专业的实训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 “一站式”服务的进出口货物实训操作平台,根据行业岗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专业人才。二是实现国际贸易与物流相关专业群的一体化实训教学平台。三是使实训室成为企业员工培训及科技研发场所,成为产、学、研一体的实践基地,提高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建设将根据进出口货物操作参与主体进行模块项目化,在每一个模块下,根据业务操作流程进行科学的岗位设置,每一岗位上都定制相应的业务操作训练。所有操作训练都是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模块项目化设计,这种设计既符合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模式,又适合国际贸易与物流专业群课程体系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使教学过程项目化成为可能。
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设计项目实训方案,每一个项目实训均是以企业实际进出口业务为背景,并由多年企业操作经验的师傅做指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解决业务中的实际问题的兴趣,实现学生由“适应能力”向自我“创造能力”的战略性转变。
三、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的特色建设
(一)模拟实训室的模块化设计
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是集国际贸易与物流一体化的专业群实训平台,业务参与主体有出口商、包装公司、国际货运代理公司、拖车行、仓储公司、报关行、港口码头公司、航运公司(船公司或航空公司)及进口商等相关企业,每个企业设置相应的业务部门和岗位,每一个岗位上设置1~2台电脑,一个企业设为一个模块,企业内的操作岗位就是该模块下的子模块;每个模块安装相应的业务操作系统模拟软件;设置一台总服务器作为本实训室各模块的数据处理与交换的中心。学生实训操作时,无论其在哪个岗位上操作,其业务数据都会汇总到总服务器,其他岗位上的操作人员通可以共享这些数据资源。如果该岗位的操作不正确,系统就不通过,也就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操作,所有操作均“无纸化”。这种将国际贸易与物流相关的模块放在同一个实训室内,按业务流程顺序安排操作岗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业务操作概念。
(二)模拟实训室的内涵建设
1.模拟实训软件开发与优化
参照目前外贸企业和物流企业业务操作中所用的各类软件,由专业实训导师、企业师傅与教学软件开发公司联合开发“九成电子申报系统”、“H2000系统”等各模块业务所需的模拟实训软件,以实现国际贸易货物进出口业务;将开发出的模拟软件用于实际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给予检验,发现问题后再给予优化。
2.实训室文化建设
实训室文化是师生在实训室建设、管理、教学与科研活动中不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训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子口岸实训室文化建设将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群特点进行设计,从实训室的内外同时进行,以形成具有进出口货物操作特色的文化氛围。
实训内张贴国际航运地理地图、进出口货物操作流程图等,以营造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张贴各岗位员工职责的字画以体现企业管理文化,营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良好环境,使学生一走进实训室就能受到浓郁的职业环境熏陶。
3.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训室内涵建设的核心任务,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实训指导教师队伍是发挥实训室效能的必要保障。电子口岸模拟实训指导教师团队将由校内专业老师和企业一线的师傅组成。为提高专业老师的“双师素质”价值,将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或兼职,将请企业专家定期在电子口岸实训室为专业课教师授课,安排专业教师定期或不定期到企业观摩、考察学习,关注相关学科理论与生产实用技术的新进展,更新专业教师的知识体系,从而不断增强实训指导教师的职业素养。 此外,鼓励实训指导教师承接或参与横向课程研究,结合电子口岸实训室的功能研究企业实务操作中的一些难题,并将研究成果在实训室里进行孵化,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企业的技术,带来更大的社会效用,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使校企合作深入化。
4.实训模式和方法探索
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采用项目模块化设置,每一个模块实训项目均以企业实际业务为背景,由专业教师与企业师傅研讨后设计的实训项目,并编辑到实训教学软件中,形成表态实训项目;有些模块岗位上的实训项目则是在互联网上进行开放的实训操作,这类动态实训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搜索、信息整合及随机应变能力。
实训教学方法的设计是课程教学方法的补充,实训教学方法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实训室效能发挥。每个实训项目均根据企业岗位业务特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及课程标准进行设计,不同的实训项目也将采用不同实训方法,所有这些实训的宏观设计和具体到每一个实训项目的微观设计均都要经专业教学委员会讨论,最后由教学管理主任签字确认后方可实施。
四、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功能开发与利用拓展
传统意义上的实训室只是在上课时间内供学生实践教学之用,实训室的使用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使用范围小、效率低,更缺乏社会效益。随着社会进步和技术更新速度的加快,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必须是开放式的,只有在开放状态下建设与管理实训室的功能才能得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并及时得到优化、不断注入新的活力。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是校企共建的实训室,本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将突破传统的静态建设与封闭式管理,采用开放式的动态建设与创新管理,对其功能进行拓展。在校生可以在实训系统中创建一个账户后便可在校园内任何一个地方登录进行实训操作,实训指导教师在线指导,从而实现全天候服务于学生;电子口岸模拟实训室将建成为企业员工岗前培训基地、专业师资培训基地及专业技术孵化地。这种特色建设与创新管理将使电子口岸实训室具有更强的市场活力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神红玉.高职院校实验、实训室建设的新探[J].价值工程,2011,(30).[2]席云.论高职院校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创新[J].经济研究导刊,2013,(27).[3]李秀峰.关于高职院校实训室建设与管理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1,(7).[4]侯明.高职院校实训室文化建设探析[J].才智,2013,(30).
[5]杨鹏强,林青.电子口岸实务[M].北京:中国海关出版社,2010.
[6]王骏.充分发挥校办产业优势,促进高等职业教育[J].继续教育,2013,(12).
【责任编辑:郭延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