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数学教学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老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学生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缺乏生命活力。我们面对面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跃起来呢?在这方面我作了尝试性的探究。
  一、诚面对学生,还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一) 平等、合作、交流
  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放下“架子”来看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放下老师的身架,心灵也要放下,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唯有师生平等。才能调动起师生合作的积极性,才有利于师生的交流,使课堂成为合作学习交流的场所。
  (二) 虚心倾听,赏识和鼓励
  新课程重视了科学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这对于向来认为“隔行如隔山”的学科型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怎么办?这就要求老师要从一个教人者转化为学习者,真诚的学会倾听,和学生共同探究,共同发展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唯有此,学生才能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再者教师还要做个性张扬的激励者,让每个学生在教师个性张扬的激励氛围中得到技术尊重,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真正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用爱教育学生
  (一)“爱意”充满课堂
  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理想课堂。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意”,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教师才会轻松地教,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课堂有了“爱意”,师生之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塞给学生,学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意”,教师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更多地关注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的存在,如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可以说“你行的,再好好想想!”遇到不愿回答的学生,不妨满期待地说“你试试,轻轻地说给老师听听”“我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多响亮!……在教师暖暖的爱意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
  (二)“创意“引领课堂
  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从才会提出一些极具创新思维的问题。如我在教学分类整理房间这一内容时,按新课改的设想,以游戏活动引入课文:把“多功能文具盒”发给学生,两人一组,把盒内的图形进行分类(盒内有:圆形、三角形、有方形,还有木棒)顿时课堂热闹起来。在老师提示下进行分类,学生分得不亦乐乎,然后老师总结分类方法,让学生对照分得是否正确。接着引导学生再看课文上的彩图。房间里的东西凌乱。同学们怎样进行去分类整理好房间。由于有刚才游戏的基础,学生都能提出怎样去把东西分类,整理好房间。我们再做一个游戏“折衣服比赛”。
  同学们把各自带的一套衣服拿出来放在桌上。
  当老师开始时,课室顿时热闹起来。有的先折衣裳有的先折裤子,忙得不亦乐乎。老师宣布结束时,摆放在课桌的衣服,什么形式都有。老师进行讲评,并示范如何折衣服,学生看到自己折的衣服都笑起来。这个游戏与整理房间有关,本课的内容也得到解决。学生在愉悦中学到了知识、本领。
  学生在这种无拘无束的氛围下,学生有了自主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了他们快乐学习的原因,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生活融于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玩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兴趣源泉”。
  (一)生活实例融入教学
  结合身边的实例融入到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课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大起来。如教学《认识大括号、问号》。我采用买苹果,买梨,买文具等实例让学生回忆去商店购物的情景:买5个苹果,4个梨,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求总数,并出现图形,让学生观察思考,再列式计算。
  (二)数学问题回归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造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我在教学“乘车”的混合运算的内容时,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第一步:先叫3个学生,接着又叫2个学生,再叫4个学生同时站到讲台前,分批排队,让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再学生写出算式,学生很快就能说出:3+2+4=9。第二步:让9位学生排成一排,依次叫2个、4个学生回到座位,提问:讲台前还有几倍学生?学生亦能很快说出答案。
  由于结合学生实际进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了对本节新知识的巩固、理解。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既对数学知识进行拓宽,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递延,而是折射出“高智慧学习”方式和能力的一面镜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使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富有活力。难道这不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课堂魅力吗?
其他文献
课堂练习,是教学流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学生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从中获得反馈信息,及时进行纠错和指导,课堂练习成为我们教师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合理的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数学练习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该如何看待
期刊
一 引言  近年来的高考作文也很注重考查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笔者以为,实现这一目标要特别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教材是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最主要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鲜活的语言。课文题材广泛,体裁多样,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美国作家德尔文·G·舒伯特说过,教科书所编写的阅读文章是写作素材的集散地,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这
期刊
根据语感的心理学定义,我们发现培养语感的关键在于让学生形成语感图式。所谓语感图式,就是主体在言语实践中预先存在的以有关言语经验、言语知识的体系,即以言语为信息载体的心理结构。语感图式的动态表现分两种可能,一种是顺向输入,即语感图式同化言语对象,将新的言语信息整合到原有的图式之中。另一种是逆向输入,即语感图式顺应言语对象,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派生或者重新组建新的图式。  明白了语感图式同化顺应的建构过
期刊
建设开放、民主的历史教学环境,进行民主教学,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那么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下如何进行民主教学呢?笔者认为要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建设开放、民主的历史学习环境。  1、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素质。  要建立开放、民主的历史学习环境,教师更新观念是首要的。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充分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要求人们不只是掌握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期刊
一说到写习作学生们个个都眉头紧锁,面露难色;一说到批改习作,老师们就怨声载道,唉声叹气。习作俨然已成了让我校老师和学生都头疼棘手的课题。为了让学生不再害怕写习作,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打好习作基础,要注重低年级时写话的训练,  虽然识字、写字是小学一二年级的主要教学任务,但是习作也并不是一定要等到三年级才开始学习训练,从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就可以进行一些习作的启蒙教育。习作不是一朝一
期刊
教学情境是教师为了支持学生的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教学环境。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新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容易掌握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去。实践证明,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不仅是一个富有情趣的动力车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为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
期刊
马克思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造东西的”。文学作品是作家对现实生活的艺术掌握的最好的结果,是作者按照美的规律来制成的产品,这就决定了它(课文、作品)具有美的教育作用,是一种与美感作用相结合的教育作用。它同时影响人的理智和感情,影响人的整体精神,对人进步的政治思想和崇高的道德情趣修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列宁称这种作用为“教导人、引导人、鼓舞人”。  那么如何在初中新课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规律,
期刊
创新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智力资源,而创新与发展是相辅相承的。中学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造性人才的需要,在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尤其中学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建立创新思维的关键。中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化学教学中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一、营造氛围,给于学生创新空间  营造氛围,就是营造一个
期刊
众所周知,写作文相对于学生来说,一直被视为一项艰巨的任务。有人甚至笑喻其为便秘,憋足了劲,却始终不见有任何感觉。虽是笑称,却又何尝不是如此。其痛苦可见非一般。如何解除学生写作之苦呢?我想,古往今来无论是各位一线教师还是教育学者们,定是作过研究探讨实行,也肯定有相当的收获。正好本人也对此颇有兴趣,结合教学实际,故此言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干什么,有了兴趣就是有了极大的动力,有了兴趣就达到了成功的
期刊
(一)记叙文(含散文、小说)整体阅读的主要考点  1.正确理解能体现人物性格、思想情感和文章主旨的重要词句。  2.理解和分析记叙的材料对表现人物和中心的作用,概括记叙的内容、人物的思想性格和文章的中心。  3.体会各种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描写、抒情)、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等)、表现手法(联想、象征、对比、衬托)、结构特色、详略安排、语言艺术的表达作用。  4.体验文章的思想感情,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