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深的写生山水画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nt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写生是岭南画派创作和革新的主要手段之一。身为岭南画派的杨善深,对写生尤为重视,其写生足迹遍布宇内,在山水画的写生上成绩尤为突出。其作品博采众长,融汇古今,独具个人风貌。要全面了解他的绘画艺术,就要分析其独具风格的山水画,而要解析其山水画风格的形成就需从其写生山水画开始谈起。
  关键词: 杨善深 山水画 写生 岭南画派
  一、岭南画派传人
  杨善深(1913—2004),字柳斋,广东台山人,1930年移居香港,在岭南画派第二代传承人中被誉为“岭南画派四大家”之一。曾在高剑父的鼓励下赴日本留学,其创作兼擅山水、花鸟、人物。杨善深一生专事绘事,积累了深厚的传统绘画功底,而后周游世界,不断写生,并从古今中外绘画中汲取精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山水画独具个人风貌。
  岭南画派承于居巢、居廉,“二居”画风秀美恬淡,擅于写生,山花庭草、珍禽野趣无不入画,开岭南地域写生之先河。开拓者“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和陈树人。其中高剑父和陈树人都曾师从居廉,受居氏影响颇深,亦长于写生。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在写生创作上投入精力很大,致力于“新国画”的探索,足迹踏遍全国甚至东南亚各国,写生对象十分广泛,众多题材是前人不曾用传统笔墨形式表现过的。他在教学和研究中,都有提及写生的重要性,经常带学生深入农村搜集素材,教育学生注意观察,多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生态。而陈树人的画作上常题有“树人抄景”,可见他亦强调写生,欲表达他想通过写生的方式革新中国画的意图。后来写生就成了岭南画派创作和革新的主要手段之一。岭南画派画家对写生的态度很明确,认为写生是革新中国画的重要环节,现在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岭南画派之所以能在近代中国美术史上占有不可小觑的地位,与其重视写生、善于从自然对象中汲取养分有很大关系。
  二、写生手法
  “写生要有取舍”是画画者普遍认同的观点,杨善深同样依据这样的绘画准则,到处游历写生,但无一景是照搬描摹再现。他的山水画,在数量上可能不及花鸟画,但他的山水画独辟蹊径,古拙苍润,纯朴清新,个人面貌突显。从“二居”至“二高一陈”,再到“岭南四家”,在花鸟画的师承上有着较明显的痕迹,而杨善深的花鸟画在本质上与岭南各家并无太明显区别,反倒是其山水画,在秉承传统的同时,融入其特有的皴染笔法,形成苍古清华的艺术特色,有别于岭南山水画那种恬淡舒缓、云云晕染的面目,呈现出自己独特的风貌。之所以有此番突破,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师法自然的妙造和枯笔野辣的书法线条。所以,要全面了解杨善深的绘画艺术就要深入分析其山水画风格,要解析其山水画风格的形成就需从其写生山水画开始探讨。
  杨善深早年读过私塾,12岁开始临摹古画,22岁东渡日本师从堂本印象(堂本印象是竹内栖凤的学生),竹内栖凤曾两度到中国大陆写生,可见其对中国的兴趣及对写生的态度。1945年杨善深归香港,把原画室名“瀛曦廔”改为“春风草堂”,随后几年便开始设馆授徒,同时他提出自己的教学理念:“一、坚持绘画应该从写生入手,熟练到能够分辨出动物、山川、人物的不同特征,再以最简洁之笔触写出;二、以育人为主,以哲学、文学围绕艺术来教学……”从这可以看出,杨善深对写生极为推崇。他曾说“重视写生、用色复杂、杂取撷取西画养分、讲究线条,正是岭南画派的风格”。写生,是画家观察自然、掌握对象形神的必要过程,所以杨善深将写生视为重要的学习和创作过程,身体力行,足迹遍布海内外,有记录的国内有山东、北京、江苏、杭州、延安、甘肃、黄山、泰山、曲县、兰州、炳灵寺、酒泉敦煌、玉门关、阳关、三峡、昆明、云冈、雁门关、五台山、恒山、湘西青岩山、神农架、武当山、台湾等地,国外有美国、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伊朗、意大利、瑞士、奥地利、匈牙利、卢森堡、比利时、荷兰、丹麦、英国、澳洲、韩国、墨西哥、法国、德国、新加坡、日本、埃及、约旦、希腊、南非、南美、古巴等地,其足迹所及令人惊讶且慕羡。他每到一处必提笔写之,或速写勾勒或水墨点染,其写生稿多过万帧,这些写生素材的积累为他的绘画注入了鲜活的血液,也为其山水画风格的形成提供了养分。
  杨善深的写生山水画,呈现两种表现手法:
  其一是墨笔勾勒类速写,如《金田村洪秀全故居》(见图一),此画是1999年11月16日与霍宗杰、容绳祖游花县参观洪秀全故居时所画。作品以毛笔速写而成,采用西方的焦点透视表现手法,以干笔勾勒,枯墨皴擦,线条松动有致,是典型的速写型写生作品。再有其1996年写生于古巴的《夏湾拿》(见图二),是一幅带有异域风情的中国画写生之作,画面以干笔勾勒、焦墨皴擦为主,肌理感强,构图新颖。另外,还有一些以速写为主的写生如《黄山写生册》、《夔门峡写生册》、《雁荡山写生册》等,这类写生作品,往往都有大量题记,强调记录、写景和素材的积累,虽然在手法是类似速写或白描,但其轻松的用笔、灵活的构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杨善深的审美意趣和创作风格,是研究和探寻其笔墨样式的重要参考。
  其二是水墨点染式创作,如《陶渊明故居》和《长生殿遗迹》,《陶淵明故居》(见图三)是杨善深在陶渊明故居栗里写生时所作,长卷式的构图,连绵的山体上几棵松树浓重而显眼,山体用笔勾勒较少,几乎全用散锋皴点,些许借鉴西方的立体感,在晕染时尤其注意到了山体的体面结构。而树木用他惯用的表现手法,墨色氤氲,似在画树的剪影但并不单薄,骨、肉、血俱全。《长生殿遗迹》是其写生于长生殿遗迹之作。长生殿,唐都长安城郊的皇家园林,即今西安市临潼区的华清池。如今的长生殿,已经成了唐代文物与遗址资料的历史陈列展厅。此幅虽为写生之作,可画面中的人物却为布衣长袍,来源久远。远处空荡的山垣上一群落雁起起落落,尽显悲凉,犹如唐代诗人刘希夷诗句中所描绘的“但看旧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带有很强的创作意图。写生作品往往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隨机性,所以对画面的考虑并不会太全面,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而导致有背画理的现象,如杨善深的另一幅写生作品《西施故乡》(见图四),原画面主体显得过于居中,上部分割的空间过于均等,作者通过长长的题款来补充了画面,让前景画面中树的势拉向左侧,避免过于居中,将画面的中心引至树木其后。透过前景的大树,房屋、人物、竹林、小舟,寥寥几笔,且松动有致。杨善深先生喜欢题跋,主要也源于他善书法。他对汉碑、汉摩崖刻《西峡颂》、《石门颂》等碑帖的大量临摹,使得他的书法天真烂漫,雉拙有趣,且独具个人风貌。
  三、写生对象的特点
  在杨善深的写生山水画中,还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杨善深的写生山水画中,以名人故居为写生对象的作品数量众多,除上文中的《陶渊明故居》、《金田村洪秀全故居》、《西施故乡》外,还有如《杜甫故乡》、《王安石故居》、《曹雪芹故居》等。其中《王安石故居》描绘的是王安石在变法失败后居住的地方。作品用较雉拙的笔墨勾勒、点染借鉴了西画的表现手法,注重了物象的体积感,构图也较奇特,分上下两段。他用长篇的题款补充画面右下侧的空白,以使画面更加整体、完整,而这大段的题款是叙述王安石隐退于此的原因。另一幅《曹雪芹故居》则采用俯视的角度,主要刻画了故居的屋舍、树木,以及屋顶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筒瓦。画面虚实、疏密有致,形成较强的对比和空间感。杨善深喜欢画历代名人故居,有游历的偶然性,也有选择的必然性,也许在杨善深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这些名人的敬仰之情和共鸣之意。
  二是在其众多的写生山水画中可以看到两个熟悉的人物形象,一个是老者,一个是童子。老者或拄拐前行,或骑驴行游;童子则或挑书在后,或煮茶在旁。皆旧时衣冠,给原本写生当下的山水营造出了古意。这画面中的老者应是杨善深本人的真实写照,他更愿寄情山水,荡游期间,怀着一颗对传统的敬畏之心,感受着自然造化,采用独特的笔墨样式记录着现实,表达着内心情感。在自然山川中既陶冶了自我性情,又驱动了笔墨的变革,这也许就是杨善深山水画风格的独特之处吧。
  参考文献:
  [1]广州艺术博物院编.广州艺术博物院珍藏丛书·杨善深艺术馆藏品[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00.
  [2]卢延光,韦承红.岭南画派大相册[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
  [3]张素娥.杨善深传[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07.
  [4]广州艺术博物院编.杨善深画册[M].广州:岭南美术出版社,2010.
  [5]陈伟安.杨善深动物画的艺术特色[J].中华书画家,2015(09).
其他文献
【摘要】 软交换,为下一代网络NGN,它的特点就是把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分离,业务与承载分离,软交换设备,作为传统PSTN网络的替代产品,不仅完全兼容PSTN网络的业务,并通过和应用服务器配合,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增值服务。  【关键词】 软交换 SSC.SG.MG.IP终端  一、软交换系统一般情况下由以下设备组成  1.软交换控制设备(ssc:sOftSwitch Controllcr):下一
电信收入增幅再超GDP增幅、移动互联网热火朝天、宽带建设全面提速、中国3G用户破亿、云计算产业风生水起、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方兴未艾、微博客发展如日中天、移动支付揭开新
道岔转辙机部分是由两根基本轨、两根尖轨、各种连接部件及转辙机械组成。道岔转辙部分与电务设备直接相连,其养护质量、状态标准对电务设备的运用质量、安全可靠度起着关键作用。但是电务设备本身和工务病害造成的电务故障占较大比重,因此对道岔病害的解决特别重要。  一、道岔“四毫米锁闭”的病害  产生道岔“四毫米锁闭”病害的主要原因和解决办法:(1)第一连接杆前后三根枕木腐朽及基本轨三道缝造成基本轨横向锁定不良
由于缺乏语篇意识,学生在翻译练习中经常逐词对译,出现汉化英语和洋化中文现象.因此提出,将语篇分析理论引入英语翻译教学,从语篇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动态翻译视角,并帮助学生利
10月22日,继2005年在北京举办“光耀东方——中国服装荣誉品牌联演”,以及今年9月20日在上海滨江大道举办“星映江天——中国服装荣誉品牌联演”活动后,中国服装协会再度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