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承了国际化的DNA加上后天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德赛西威在26年源源不断的积累之后,终于等到了薄发的时刻。
2012年2月1日,狮城新加坡高温夹杂着少许的雨,人们匆匆地走过高楼大厦、工业园区,作为亚洲的桥头堡,这个城市依旧在稳定而有序地运行着,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商人和企业,就在这天,来自中国广东惠州的德赛西威汽车电子公司在这里迈出了它全球化的第一个脚步。
这家听起来似乎不那么知名的德赛西威,其实是一家已经拥有26年研发制造实力的汽车电子企业,目前产品涵盖车载多媒体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器、仪表等方面,它们的产品广泛运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是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产品“零缺陷”已在不少德赛西威的配套厂商中成为佳话。
国际化DNA
德赛西威前身为“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1月。2010年3月,德赛集团收购外方的全部股份,公司成为德赛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正式更名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从外资控股的合资厂摇身一变成为自主品牌,德赛西威可谓是走了一步险棋,面对着客户对于质量和效率的担忧与质疑,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春霖以实际行动来回应,他特意邀请了通用、大众、神龙等企业代表来公司实地考察。客户过来视察以后,发现这家经历了大变动的企业人心非常齐,包括整个制造方面的人员都没改动。
陈春霖说:“从合资到自主,这是企业发展过程的惊险一跳,德赛西威之所以成功跳过,关键在于原来的团队保持了稳定,这是收购过来的最大资产。”他进一步指出,这支团队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团队核心成员的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市场运营经验,而这些宝贵经验,均来自于他们之前合资企业时期的国际化DNA。
陈春霖说,通常看来,合资企业的技术、制造、品质管控都有外方作保证,中方人员可以坐享其成,但德赛西威的中方团队并没有满足于此。无论是与飞利浦还是与西门子威迪欧合作时期,德赛西威的中方人员都全力与外方一起开展技术研发,为了让新产品更加符合中国市场,外方也鼓励中方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充分合作的模式培养了德赛西威良好的国际化DNA,也是德赛西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
持续后天努力
古语有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若单纯依靠先天优良的基因,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汽车电子产品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并非易事。因此,陈春霖说道:“公司一定要掌握产品开发的前期研发,如果不掌握这个技术的话,公司永远都只能追着人家的技术跑。”
目前,德赛西威公司大约有1300名员工,而占公司总人数40%的竟然是研发团队。陈春霖说,公司每年会拿出销售收入的7%~8%搞研发,这在国内同行业中也是少有的。
德赛西威拥有全球一流的技术中心和得到大众、通用等跨国企业认可的实验中心,并自主掌握包括汽车总线技术、导航引擎及软件、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全自动空调控制器及组合仪表的算法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与此同时,在硬件的投入上,德赛西威也从不吝啬。数条高速生产线和中速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配置光学检测仪,同时,一小时4万片元器件,7-14分钟转线速度的生产线,世界级的生产设备在设计阶段就把质量点包含在内,配备国际一流的精益生产方式既保证了德赛西威的产品质量,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库存。
正是因为德赛西威后天在研发以及硬件的持续投入,使得德赛西威的产品在质量上有了充足的保障,德赛西威出品的每一款产品都会在实验室经过诸如EMC电磁辐射与抗干扰性等150项测试以及路试实验,截至目前,路试总里程已超过60万公里,收集到的数据量已超过20GB。这些苛刻的实验标准确保德赛西威的所有产品完全符合“车规级”标准。
正是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严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德赛西威早在2008年就创造性的在售后市场提出了“2年六万公里”的品质保证。把“2年六万公里”的整车级品质承诺用于汽车售后市场的产品,在中国,德赛西威是第一家。即便到了今天,能有底气这样做的企业仍然寥寥可数,这充分说明了德赛西威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也是德赛西威对消费者的承诺。
“走出去”战略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骨子里的国际化DNA,让德赛西威不甘局限于国内市场。
当别的汽车电子企业在国内市场大打价格白刃战的时候,陈春霖及时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陈春霖说:“要坚持‘两条路’的发展,德赛西威未来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销售比例为7:3。”外销可以让企业更快地了解整个国际形势、国际要求和价格,促进技术的发展。
如开篇一幕,德赛西威已经在新加坡建立国际化的研发中心,作为亚洲的桥头堡,并于4月在德国建立欧洲分公司。另外,其公司已在巴西等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与当地有实力的客户进行深度合作,从客户变成合作伙伴,互惠共赢,同时,关注俄罗斯、印度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
厚积而薄发
继承了国际化的DNA加上后天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德赛西威在25年源源不断的积累之后,终于等到了薄发的时刻。
其中,雪佛兰科鲁兹案子的胜出至今仍让德赛西威人感到骄傲。雪佛兰科鲁兹从2009年开始上市一年销量就超过15万辆,平均每3.5分钟就有一个科鲁兹车主诞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车内娱乐系统配置显得稍微单一,连顶配车型都少有原装导航配置,这样一块肥肉必然引起汽车后装市场腥风血雨般的抢夺,众多厂家纷纷卷入这场不平凡的战争中。
德赛西威汽车电子中国售后事业单元历时4个半月时间,终于在2011年9月推出第一波全新平台的科鲁兹导航样机,凭借着产品的好品质和高匹配度,德赛西威在科鲁兹车主圈引发讨论、改装热潮,并一跃成为广大科鲁兹车主们首选品牌,2012年3月,科鲁兹月销量18,678辆,德赛西威导航售出1380套,保有量为7.4%,面对后装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价格压力巨大,德赛西威改装导航保有量始终高于5%,也被业内定义为“科鲁兹现象”。
除此以外,德赛西威与手机巨头HTC展开深度合作,在2012年推出新一代车联网应用系统SiVi LINK,就能将手机中的智能导航、网络收音机、音乐、视频、游戏、即时资讯等海量应用一键同步至车机上,营造个性化的汽车娱乐系统环境,让车主轻松享受快乐"云"驾驭。SiVi LINK的出现打破此前车机产品操作不流畅、界面欠美观、应用功能少、系统不稳定等问题瓶颈,颠覆了目前的车载GPS产品市场,让传统汽车电子产业的“春天”提前到来,跨步进入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新时代。
迄今为止,德赛西威与包括大众、通用、雪铁龙在内的知名汽车制造商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连续多年被众多汽车厂商评为“最佳供应商”。现在的“成绩单”给了德赛西威人肯定和认可,但远远不是满足。
陈春霖说道:“德赛西威是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德赛西威要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标准制订者。我相信,这一天不会遥远。”
2012年2月1日,狮城新加坡高温夹杂着少许的雨,人们匆匆地走过高楼大厦、工业园区,作为亚洲的桥头堡,这个城市依旧在稳定而有序地运行着,以开放的姿态迎接着南来北往的商人和企业,就在这天,来自中国广东惠州的德赛西威汽车电子公司在这里迈出了它全球化的第一个脚步。
这家听起来似乎不那么知名的德赛西威,其实是一家已经拥有26年研发制造实力的汽车电子企业,目前产品涵盖车载多媒体信息娱乐系统、空调控制器、仪表等方面,它们的产品广泛运用于乘用车、商用车、工程机械等领域,是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制造厂商的重要合作伙伴,产品“零缺陷”已在不少德赛西威的配套厂商中成为佳话。
国际化DNA
德赛西威前身为“西门子威迪欧汽车电子(惠州)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11月。2010年3月,德赛集团收购外方的全部股份,公司成为德赛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正式更名为“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从外资控股的合资厂摇身一变成为自主品牌,德赛西威可谓是走了一步险棋,面对着客户对于质量和效率的担忧与质疑,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春霖以实际行动来回应,他特意邀请了通用、大众、神龙等企业代表来公司实地考察。客户过来视察以后,发现这家经历了大变动的企业人心非常齐,包括整个制造方面的人员都没改动。
陈春霖说:“从合资到自主,这是企业发展过程的惊险一跳,德赛西威之所以成功跳过,关键在于原来的团队保持了稳定,这是收购过来的最大资产。”他进一步指出,这支团队最有价值之处,在于团队核心成员的国际化视野和丰富的国际市场运营经验,而这些宝贵经验,均来自于他们之前合资企业时期的国际化DNA。
陈春霖说,通常看来,合资企业的技术、制造、品质管控都有外方作保证,中方人员可以坐享其成,但德赛西威的中方团队并没有满足于此。无论是与飞利浦还是与西门子威迪欧合作时期,德赛西威的中方人员都全力与外方一起开展技术研发,为了让新产品更加符合中国市场,外方也鼓励中方人员提出自己的看法。这种充分合作的模式培养了德赛西威良好的国际化DNA,也是德赛西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秘密武器。
持续后天努力
古语有言“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若单纯依靠先天优良的基因,想要在竞争激烈的汽车电子产品行业占据一席之地并非易事。因此,陈春霖说道:“公司一定要掌握产品开发的前期研发,如果不掌握这个技术的话,公司永远都只能追着人家的技术跑。”
目前,德赛西威公司大约有1300名员工,而占公司总人数40%的竟然是研发团队。陈春霖说,公司每年会拿出销售收入的7%~8%搞研发,这在国内同行业中也是少有的。
德赛西威拥有全球一流的技术中心和得到大众、通用等跨国企业认可的实验中心,并自主掌握包括汽车总线技术、导航引擎及软件、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全自动空调控制器及组合仪表的算法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
与此同时,在硬件的投入上,德赛西威也从不吝啬。数条高速生产线和中速生产线,每条生产线配置光学检测仪,同时,一小时4万片元器件,7-14分钟转线速度的生产线,世界级的生产设备在设计阶段就把质量点包含在内,配备国际一流的精益生产方式既保证了德赛西威的产品质量,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了库存。
正是因为德赛西威后天在研发以及硬件的持续投入,使得德赛西威的产品在质量上有了充足的保障,德赛西威出品的每一款产品都会在实验室经过诸如EMC电磁辐射与抗干扰性等150项测试以及路试实验,截至目前,路试总里程已超过60万公里,收集到的数据量已超过20GB。这些苛刻的实验标准确保德赛西威的所有产品完全符合“车规级”标准。
正是基于多年的技术积累以及严谨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德赛西威早在2008年就创造性的在售后市场提出了“2年六万公里”的品质保证。把“2年六万公里”的整车级品质承诺用于汽车售后市场的产品,在中国,德赛西威是第一家。即便到了今天,能有底气这样做的企业仍然寥寥可数,这充分说明了德赛西威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也是德赛西威对消费者的承诺。
“走出去”战略
“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骨子里的国际化DNA,让德赛西威不甘局限于国内市场。
当别的汽车电子企业在国内市场大打价格白刃战的时候,陈春霖及时把目光投向了海外。陈春霖说:“要坚持‘两条路’的发展,德赛西威未来在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销售比例为7:3。”外销可以让企业更快地了解整个国际形势、国际要求和价格,促进技术的发展。
如开篇一幕,德赛西威已经在新加坡建立国际化的研发中心,作为亚洲的桥头堡,并于4月在德国建立欧洲分公司。另外,其公司已在巴西等有潜力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初步的成功,与当地有实力的客户进行深度合作,从客户变成合作伙伴,互惠共赢,同时,关注俄罗斯、印度和土耳其等新兴市场。
厚积而薄发
继承了国际化的DNA加上后天持续的研发投入以及走出去的战略眼光,德赛西威在25年源源不断的积累之后,终于等到了薄发的时刻。
其中,雪佛兰科鲁兹案子的胜出至今仍让德赛西威人感到骄傲。雪佛兰科鲁兹从2009年开始上市一年销量就超过15万辆,平均每3.5分钟就有一个科鲁兹车主诞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车内娱乐系统配置显得稍微单一,连顶配车型都少有原装导航配置,这样一块肥肉必然引起汽车后装市场腥风血雨般的抢夺,众多厂家纷纷卷入这场不平凡的战争中。
德赛西威汽车电子中国售后事业单元历时4个半月时间,终于在2011年9月推出第一波全新平台的科鲁兹导航样机,凭借着产品的好品质和高匹配度,德赛西威在科鲁兹车主圈引发讨论、改装热潮,并一跃成为广大科鲁兹车主们首选品牌,2012年3月,科鲁兹月销量18,678辆,德赛西威导航售出1380套,保有量为7.4%,面对后装市场竞争对手众多,价格压力巨大,德赛西威改装导航保有量始终高于5%,也被业内定义为“科鲁兹现象”。
除此以外,德赛西威与手机巨头HTC展开深度合作,在2012年推出新一代车联网应用系统SiVi LINK,就能将手机中的智能导航、网络收音机、音乐、视频、游戏、即时资讯等海量应用一键同步至车机上,营造个性化的汽车娱乐系统环境,让车主轻松享受快乐"云"驾驭。SiVi LINK的出现打破此前车机产品操作不流畅、界面欠美观、应用功能少、系统不稳定等问题瓶颈,颠覆了目前的车载GPS产品市场,让传统汽车电子产业的“春天”提前到来,跨步进入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新时代。
迄今为止,德赛西威与包括大众、通用、雪铁龙在内的知名汽车制造商都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连续多年被众多汽车厂商评为“最佳供应商”。现在的“成绩单”给了德赛西威人肯定和认可,但远远不是满足。
陈春霖说道:“德赛西威是一个有梦想的企业。德赛西威要成为汽车电子领域的标准制订者。我相信,这一天不会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