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的冷静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前两年,“新水墨”以交易可观、展览频繁、代表艺术家价格指数迅速上升吸引了众多关注。然而从2014年秋拍开始,“滑铁卢”效应显现,“新水墨”的从“热”到“冷”,让一些刚刚对其萌生出兴趣的收藏投资者大呼“看不懂”。这种快速转换的变化,也从创新、挖掘等角度为市场提供了不小的借鉴意义。
  异军突起
  一二级市场的“倒置”,向来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这一点在“新水墨”的身上表现也不例外。可以说,早几年从拍场上传出的“动向”,无可厚非地是让“新水墨”以“黑马”姿态进入人们视野的重要推手。
  例如2012年春拍,中国嘉德逆市隆重推出了新水墨作品专场“水墨新世界”,53件拍品成交率达92.45%,其中有4件拍品超过100万元成交;同年,北京保利推出了“中国当代水墨中坚力量”等三个当代水墨专场;北京荣宝推出的“新人新水墨”专场则以当代中国画坛中坚力量与新锐艺术家为主体;香港天成国际拍卖的秋拍也以“当代文人”作为主题专拍,推出当代水墨,战绩不俗。
  熟悉这些年拍卖市场行情的人士都知道,其实在2012年以前,“新水墨”艺术作品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基本上是看不到的。而随着2012年国内艺术品拍卖市场逐渐呈现出向调整期靠拢的状态,各大拍卖公司需要并且都在寻找新的拍卖门类以应对市场的变化,于是“新水墨”开始占据了众人的视线,从发展基础与成长空间分析,其在当时确实能被视为一支“潜力股”。
  国内拍场的突出表现使得“新水墨”这一领域自然也吸引了国际拍卖巨头的关注——2013年3月的纽约亚洲艺术周上,纽约佳士得就推出了一场名为“阅墨——中国当代水墨画展”的私人洽购展,据悉,这也是佳士得首次在纽约举办的私人洽购中国新水墨展览;随即,苏富比也在纽约举办了“SHUIMO水墨:中国当代水墨展售会”。此外,香港苏富比为庆祝苏富比在亚洲成立40周年,还推出了两场当代中国水墨艺术收藏展及展售会。2014年春拍,香港苏富比特别推出名为“聚——当代文人艺术”的专场,将赏石、盆景、根雕摆件等与当代水墨相融合。专场囊括了蔡小松、刘丹、彭薇等艺术家的作品。最终,该专场成交额达5145万港元。其中,徐累的《岛石》拍出了340万港元的佳绩。
  拍场上气氛火热,一级市场也有着同样的“争先恐后”,尤其是美术馆成为了推动“新水墨”的另一个重要力量。据了解,早两年在艺术品市场发展相对成熟的京沪地区,与“新水墨”相关的展览层出不穷。而在2013年底,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首次推出的大型中国当代艺术展—“水墨艺术:当代中国的过去作为现在”,更是被国内相当一部分业内人士视为某种“风向标”意味。
  从热到冷
  对于“新水墨”的突然发力,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破茧成蝶”或许是一个最为适当的形容。实际上,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水墨”艺术就出现在中国艺术领域中;上世纪90年代,这些处于油画和传统国画间的实验水墨非常受批评界的重视。而单从市场的角度分析,市场研究人士曾指出,2007年,苏富比和佳士得这两大国际拍卖巨头率先在纽约掀起了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巨浪,但也就是维持了一年多时间情况开始发生转变,之后反而是中国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在“接力”,直到2010年起当代艺术明显回落,至今仍给人“不振”之感。
  市场需要新热点,资本的进入需要新题材,而题材还得兼顾东西方文化,于是市场各方在“中国新水墨”上获得了共识:“新水墨”从上世纪80年代起,历经20多年的实验和追问,发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新水墨”能在最大程度上引发西方人对于颠覆传统绘画观念的艺术遐想,同时也满足了中国人对于国画创新的最大容忍度。
  之前,中国当代艺术虽然“高举高打”,但总在文化上同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距离较远,而这个距离绝不是在短期内、由资金狂热所能克服。有意思的是,由于能借鉴传统水墨的禅宗方式、新文人画的内在东方气质、新工笔画的神秘悠远气息、水墨实验和水墨行为特有的书写性等,对传统的颠覆,巧妙地建立在一种东方逻辑上,“中国新水墨”被市场接受有着潜在的认同性。因此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新水墨热”一方面是市场应对调整期做出的反应,更重要的另一方面则是水墨这种带有东方质感的、独特的表达方式更能代表中国的艺术语言;“新水墨”热可以看作是对以水墨为标志的中国艺术的重新定位。
  对此,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坦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评价中国当代艺术的标准还在西方,中国当代艺术没有与西方当代艺术区分开来;而以中国为核心的中国水墨影响着日本、韩国甚至东南亚国家的艺术创作,最能够代表东方美学的话语体系。
  从文化艺术角度分析,东西方之间虽然有着一些差距,但是亚洲艺术以强劲的势头在发展。而21世纪的亚洲艺术是以中国为中心,并扩散到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在这种扩散中,“新水墨”这一题材恰好能以最平衡的状态反映当代亚洲的面貌,是亚洲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表达方式。纵观水墨画的发展,在历史上是以中国为中心向其他亚洲国家扩散,在“新水墨”的表现上同样如此。
  更有市场人士认为,“新水墨”早两年火热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国内的艺术市场对于近现代水墨与当代水墨市场出现状况后的调整。受大环境的影响,当代一些官员艺术家或者在政界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的绘画不再是“刚需”,那些被市场认可的传统水墨艺术家的作品价格也普遍偏高,市场普及度也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受前些年中国当代艺术“高举高打”的影响,一些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水分”过高,甚至作品价格与其学术地位并不能匹配。
  快速回调
  不过,从今年拍场的表现数据来看,“新水墨”似乎已经开始出现由异军突起,转向大有冷静回调之势。
  例如,今年香港佳士得“中国当代水墨”专场成交额为2677.5万港元,相比去年秋拍的6067万港元明显减少;苏富比北京“卧游”专场中也有20件作品流拍。
  不可否认,“新水墨”如今已经进入了快速的市场调整期。有分析认为,从2012年至2014年秋的新水墨,实际上内在缺少系系统的学术梳理,如批评家的理论参与、学术界研讨等。它是在少有重要的美术馆展览陈现,以及一级市场的大量挖掘、开拓等各方面的专业艺术培养下,仅仅由于市场需要在新的艺术板块寻找亮点而快速走热的。此况从“新水墨”的市场价格变化就能看出其端倪——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很多画家的作品便完成了从几千元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的快速成长。
  这无异于是让“新水墨”揠苗助长,也是造成自2014年秋拍开始至今,“新水墨”在二级市场上的遇冷并波及到一级市场的主要原因。“当然,此中也有艺术品交易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我看来,2015年秋拍的‘新水墨’依然会延续降温状态,这些现象是需要引起藏家警醒的。”偏锋新艺术空间负责人王新友认为。
  从艺术市场发展规律来看,容易被市场淘汰的,往往是艺术功底和基础不扎实、创新能力又不强的创作者。必须承认,当前国内一些水墨艺术家的创作力很弱,他们的创作量非常大,但让人很难判断究竟是在进行艺术创作还是仅仅复制而已。与此同时,水墨艺术家对画廊运作的意识也非常淡薄,当代水墨艺术家中有艺术史诉求的很少,艺术家缺乏艺术生涯规划、学术推广等,这些都是制约“新水墨”前行的“拦路石”。
  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新水墨”之所以为人所知,一方面得益于传统对国人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传统的艺术市场中种种劣迹,也很快在这个市场的新生儿身上开始发酵。快速成交的价格往往吸引的是投资者,如果无法在较短周期内找到有力的接盘者,市场变冷也在情理之中。
其他文献
中外名人手迹近年来备受市场关注,并屡屡有佳绩诞生。作为率先在市场上推出中外名人手迹专场拍卖的公司,西泠印社2015年春拍即将于7月4日至7日在浙江世贸君澜大饭店举槌。本次春拍,中外名人手迹部分囊括了三大专场,其中“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纪念专场”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要文物——胡鄂公上款名人书札专场”是为今年特别推出的纪念专场,而“中外名人手迹专场”中的一批国际化藏品也十分吸睛,尤其是特别推
期刊
近期,备受关注的缅甸翡翠公盘已经结束,其整体呈现出原料增多、成交价降低、中国商人减少等特点。不少业内人士认为,翡翠公盘已经告别“疯狂”时代,这种从源头降温的趋势,对国内翡翠市场影响深远。  公盘出现新变化  2015年第52届缅甸珠宝交易会于7月上旬落下帷幕。据缅甸政府公盘主办方介绍,今年的翡翠公盘供应翡翠原石数量为8943份,其中明标335份、暗标8608份,相较上一届公盘的7454份原石多出1
期刊
不久前,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英国牛津大学的阿什莫林博物馆通过募资,成功将一幅英国国宝级画家透纳的油画《牛津高街》留在馆内供公众欣赏,而避免了其流失海外。  这幅作品创作于1810年,1997年该画的收藏者将其租借给阿什莫林博物馆,不过近日这幅画的继承人决定将其捐赠给英国政府以抵充遗产税264万英镑,阿什莫林博物馆必须花钱购藏《牛津高街》,否则这幅画就会被送上拍场,并很有可能流失海外。经估价后,该作约
期刊
5月30日晚举槌的香港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晚间拍卖”被看作是亚洲20世纪及当代艺术板块的市场风向标和数据指标。不过,此次佳士得夜场从“泛亚洲”策略出发,对拍品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整体缩量,而日韩艺术家基本占据了半壁江山。最终,本场94件拍品成交80件,成交率约为85%,总成交额约为5.95亿港元。  中国20世纪油画成顶梁柱  5月30日晚,“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期刊
今年古玩艺术品一级市场冷暖如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和新动态……5月底6月初在香港举行的2015国际古玩展成为业内观察市场的一扇窗口。    5月29日晚6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5层展厅里虽然冷气强劲,但人头攒动的热闹气氛令人丝毫不觉得“寒冷”—备受期待的2015国际古玩展于当晚拉开了帷幕。在3天的展销中,场馆内人潮涌动,成交状况也不错,不少参展商都露出满意的笑容。在艺术品市场整体回调的背景下,本届古玩
期刊
编者按:作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馆长,夏季风这几年关注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水墨。每年举办30多个展览,而其中肯定会有一部分与水墨有关。在他看来,目前的市场状况,以及藏家的理性心态,都表明水墨市场正在成熟。  虽然从2014年秋拍开始,水墨的二级市场进入了一个调整期,但作为一家优秀的画廊,它应该做的就是以自己确立的学术方向为指导,试图去影响市场的收藏趣味,而不是跟着市场走。  在2014年,蜂巢共举办了8
期刊
市场成就了当代水墨,让它在短期内异军突起,光环四射。但似乎市场也毁了它,使它过于膨胀,忽视了学术的积淀。这种由“热”及“冷”的快速转换,让收藏投资者是否还看好当代水墨?作为一级市场的画廊主们最有发言权。  埃斯肯纳兹:西方藏家有着旺盛需求  10月,一场名为“变形的回声:刘丹近期作品展”的展览将在伦敦开展,这是继去年“盛展双秀:中国雕塑 公元500年-1500年 李华弌的瀑布·山石与竹子”之后,埃
期刊
在一向风靡藏界的军事题材收藏中,1951年至1956年间发行的“回乡转业建设军人资助粮兑换现金券”和“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生产资助金兑取现金券”,以及后续的“复员建设军人生产资助金兑取现金券”等系列套券,多受珍宠。这不仅因其套券极其少见,而且更因其发行的历史背景风云多变。  故此,藏界也多有研究文章,并较全面地阐述了上述系列兑取现金券的身世和价值。但笔者如今所撰此文,立志以另类视角深度剖析此系列兑取现
期刊
水墨这种延续千年的艺术形态似乎拥有强大的新陈代谢能力,不断地以变形、更名等方式演绎着自身命运多舛的变革之路。在『当代艺术』大行其道的当下,『水墨』这门古老而充满魅力的艺术又以『新』字打头再次出场,一时间『新水墨』这个响亮的名号引来业内外无数关注的目光。但这并不像是一场艺术革命,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它在学术领域发生变革的任何动机,仅仅是市场给了它存在的空间。我们试图从拍卖机构、藏家和艺术家三个维度进行观
期刊
编者按:虽然“新水墨”所展现的“当代性”多为美术界和市场看重,但“新”之所指不明,创作中又多雷同、模仿、媚俗、光怪陆离……市场表现也多波动,在偏锋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王新友眼中,新水墨的未来还需要更多方面的努力和成熟,才能真正拥有其应有的学术和市场地位。  在我个人看来,水墨的当代性,主要体现在反映当下人的生活、精神状态和时代、价值观的变化。  新中国美术史上杰出的人物画大师周思聪曾是一代水墨新风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