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数学教学能够提高幼儿的逻辑能力。教师要在生活中让幼儿获得发展,在发展中让幼儿更好地生活,为幼儿创造健康、丰富多彩的生活和数学活动环境,让幼儿更好地进行学习。数学教学活动生活化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境因素,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是幼儿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的生活化有利于使幼儿更好地融入到数学环境中,让幼儿发现数学的趣味之处,进而更有兴趣去学习和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提高幼儿应用数学处理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生活化
幼儿园数学教育注重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发现并思考数学的源头,教师要应用生活现象来建构幼儿基本的数学思维。针对幼儿认知与思维的特点,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思维,要用生活化且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幼儿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激发幼儿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地促进数学教育生活化,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模式,本文對幼儿园教师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找出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让幼儿从自身日常生活寻找数学知识,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处理问题,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的意义。若脱离日常生活,数学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它要求教师关注生活,生命教育是幼儿对生活的熟悉,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数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向家长告知数学活动的目的,让家长帮助幼儿完成数学活动,有效形成教育合力,使数学活动延伸至家庭,充分拓展幼儿的数学空间。例如,在教幼儿认识图形时,活动前幼儿先在家中寻找图形宝宝,将找到的图形宝宝拍照或带回幼儿园。在收集的过程中,幼儿对图形的认知程度较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多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如让幼儿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幼儿学会分类。吃饭时,请幼儿帮忙分餐盘,每个幼儿一个碗、一个汤匙、一双筷子,可以让幼儿了解相对应的数学知识。这些数学信息或分散或隐藏,但都切切实实地存在于幼儿的身边。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力、记力忆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数学,激发了他们探寻数学世界的欲望。
教师应该让幼儿们在感受生活时建立数学概念。创造数学概念的过程,就是幼儿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了解和描述四周世界的过程。当数学概念与客观事物相结合时,则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比如,在幼儿的眼里,他们以前所见的树、房子、汽车等具体的东西,一旦建立了数学概念,幼儿对习惯性的东西突然有了数的意义,他们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和描述四周的世界。用观察、发现的方法使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便会成为幼儿观察和思考的基本的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
二、教师用生活化的学具,帮助幼儿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是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数学化。因此需要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发现数学学习的方法。只有幼儿自己发现数学化了,数学才能更好地理解,也更容易掌握数学的奥妙和规律。教师教幼儿了解分、角、元,可以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课程,先教幼儿认钱,告诉他们分、角、元之间的关系,然后让他们扮演售货员、购书者。通过幼儿的亲身经历,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买卖的过程,也学会了如何用钱来锻炼他们在数学上对加减法的应用。与此同时也能让他们发现原来找零钱是那样的有趣,用一张就能换几张,从而发现数学的规律发现奥妙。教师要使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如教幼儿辨别不同事物的颜色,在学画画的过程中幼儿使用彩色蜡笔,教师就可以让幼儿根据不同事物画出不同的颜色,再数一数所画东西的数量,从而培养他们对不同事物的颜色的了解,也让他们对数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把数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中,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涉及数学内容的活动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些活动一般而言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而且经常重复出现,这对幼儿的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有着潜在的影响。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学习与解题情境。幼儿对于四周世界基本的结构和秩序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把握,幼儿教师要巧妙地抓住一天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随机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来园、吃、玩、睡、离园等各个生活环节中进行时间提示,引导幼儿认识钟表,让幼儿有意无意地观察四周的钟表。幼儿在反复观察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地认识时钟,并从中对数学知识有初步的认知。另外,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餐盘、碗筷的形状来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为了提高数学活动的质量,教师需要把日常生活或游戏中的真实情景模拟到幼儿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这对幼儿理解数学概念是很有帮助的。另外,由于数学活动的模式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情景,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便具有较高的情绪化情绪,从而有利于实现快乐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模式,使幼儿对学习有更大的欲望,从而促使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把生活情境导入数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日常生活情境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环节渗透幼儿数学教育。
总之,在现实生活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应用数学知识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开展幼儿数学教育时,教师应应用真实的情境来感染幼儿,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思考问题。数学来自日常生活,要让幼儿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发现数学、建构数学和应用数学。对幼儿而言,正是这些具体的生活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数学的材料,反过来,数学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数学时,应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幼儿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幼儿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具体,使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在教师的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还要增强幼儿对数学的敏感性和应用意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善于用数学的方法处理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景华丽.幼儿数学教幼儿活化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1):68-68.
[2] 冯光丽.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68-68.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新蕾幼儿园)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生活化
幼儿园数学教育注重引导幼儿从日常生活发现并思考数学的源头,教师要应用生活现象来建构幼儿基本的数学思维。针对幼儿认知与思维的特点,在现实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数学教育思维,要用生活化且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让幼儿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数学课堂中来,激发幼儿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为了有效地促进数学教育生活化,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和数学模式,本文對幼儿园教师进行生活化的数学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找出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
让幼儿从自身日常生活寻找数学知识,学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处理问题,是数学教育的基本的意义。若脱离日常生活,数学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它要求教师关注生活,生命教育是幼儿对生活的熟悉,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数学活动开展前,教师应充分利用家长教育资源,向家长告知数学活动的目的,让家长帮助幼儿完成数学活动,有效形成教育合力,使数学活动延伸至家庭,充分拓展幼儿的数学空间。例如,在教幼儿认识图形时,活动前幼儿先在家中寻找图形宝宝,将找到的图形宝宝拍照或带回幼儿园。在收集的过程中,幼儿对图形的认知程度较高。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幼儿多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多体验生活中的数学。如让幼儿整理好自己的玩具,幼儿学会分类。吃饭时,请幼儿帮忙分餐盘,每个幼儿一个碗、一个汤匙、一双筷子,可以让幼儿了解相对应的数学知识。这些数学信息或分散或隐藏,但都切切实实地存在于幼儿的身边。幼儿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力、记力忆等方面得到了锻炼,也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数学,激发了他们探寻数学世界的欲望。
教师应该让幼儿们在感受生活时建立数学概念。创造数学概念的过程,就是幼儿从一个不一样的角度来了解和描述四周世界的过程。当数学概念与客观事物相结合时,则有着不一样的意义。比如,在幼儿的眼里,他们以前所见的树、房子、汽车等具体的东西,一旦建立了数学概念,幼儿对习惯性的东西突然有了数的意义,他们也能够从更多的角度了解和描述四周的世界。用观察、发现的方法使数学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便会成为幼儿观察和思考的基本的方式,这本身就是一种主动学习的过程。
二、教师用生活化的学具,帮助幼儿深层次理解数学知识
数学是幼儿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把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来数学化。因此需要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发现数学学习的方法。只有幼儿自己发现数学化了,数学才能更好地理解,也更容易掌握数学的奥妙和规律。教师教幼儿了解分、角、元,可以设计一个非常有趣的活动课程,先教幼儿认钱,告诉他们分、角、元之间的关系,然后让他们扮演售货员、购书者。通过幼儿的亲身经历,不仅让他们了解了买卖的过程,也学会了如何用钱来锻炼他们在数学上对加减法的应用。与此同时也能让他们发现原来找零钱是那样的有趣,用一张就能换几张,从而发现数学的规律发现奥妙。教师要使幼儿了解数学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关系,如教幼儿辨别不同事物的颜色,在学画画的过程中幼儿使用彩色蜡笔,教师就可以让幼儿根据不同事物画出不同的颜色,再数一数所画东西的数量,从而培养他们对不同事物的颜色的了解,也让他们对数量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三、把数学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中,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目前已有的研究表明,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涉及数学内容的活动占了非常大的比例。这些活动一般而言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而且经常重复出现,这对幼儿的数学学习和问题解决有着潜在的影响。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说存在着大量的数学学习与解题情境。幼儿对于四周世界基本的结构和秩序需要有一个基本的认知和把握,幼儿教师要巧妙地抓住一天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情景,随机地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例如,教师可以在来园、吃、玩、睡、离园等各个生活环节中进行时间提示,引导幼儿认识钟表,让幼儿有意无意地观察四周的钟表。幼儿在反复观察的过程中,可以自然地认识时钟,并从中对数学知识有初步的认知。另外,在进餐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餐盘、碗筷的形状来加深对几何图形的理解。
为了提高数学活动的质量,教师需要把日常生活或游戏中的真实情景模拟到幼儿的数学教学活动中,这对幼儿理解数学概念是很有帮助的。另外,由于数学活动的模式来源于日常生活的情景,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便具有较高的情绪化情绪,从而有利于实现快乐教学、个性化教学等模式,使幼儿对学习有更大的欲望,从而促使幼儿更加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促进幼儿学习成绩的提高。所以,把生活情境导入数学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日常生活情境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环节渗透幼儿数学教育。
总之,在现实生活过程中,教师要多鼓励幼儿应用数学知识处理日常生活的各种问题,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开展幼儿数学教育时,教师应应用真实的情境来感染幼儿,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思考问题。数学来自日常生活,要让幼儿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去发现数学、建构数学和应用数学。对幼儿而言,正是这些具体的生活问题,为他们提供了学习数学的材料,反过来,数学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世界。教师在指导幼儿学习数学时,应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使幼儿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幼儿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具体,使陶行知的生命教育思想在教师的数学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还要增强幼儿对数学的敏感性和应用意识,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善于用数学的方法处理现实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幼儿数学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景华丽.幼儿数学教幼儿活化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7(11):68-68.
[2] 冯光丽.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68-68.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新蕾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