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母”.昆曲艺术博大精深,对其唱腔的研究一直举足轻重.rn笔者学习昆曲小生多年,大学期间系统学习音乐理论以及我国民族声乐技能技法,也曾大量阅读过有关戏曲特别是昆曲的文献以及前辈们的理论著作.基于此,笔者得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昆曲小生的唱腔应是采用真声(本嗓)演唱,偶尔用假声演唱.而我们现在听到的用假声(小嗓)演唱的唱腔,严格来说应该是昆剧小生的唱腔,是京剧化了的唱腔.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之一,被誉为“百戏之母”.昆曲艺术博大精深,对其唱腔的研究一直举足轻重.rn笔者学习昆曲小生多年,大学期间系统学习音乐理论以及我国民族声乐技能技法,也曾大量阅读过有关戏曲特别是昆曲的文献以及前辈们的理论著作.基于此,笔者得出一个观点,那就是昆曲小生的唱腔应是采用真声(本嗓)演唱,偶尔用假声演唱.而我们现在听到的用假声(小嗓)演唱的唱腔,严格来说应该是昆剧小生的唱腔,是京剧化了的唱腔.
其他文献
庄学本出生于上海郊县,少年时因贫困辍学.一九三○年,正在公司实习的他和几个青年组成全国步行团,在前往北京的路上沿途考察.知行合一的少年心气解释了庄学本在日后的选择.日军侵华后,响应国民政府“到边疆去”的号召,庄学本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在川滇甘青的民族地区旅行.除了与考察有关的文字外,庄学本以边疆为主题的影展在四十年代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解放后,他在《民族画报》的编辑工作持续到六十年代,一生拍摄的上万幅照片因“文革”大半遗失.国内学者和媒体在最近二十年试图重新发现这个几乎被遗忘的人物.在一片赞誉声中,庄学本被视为
一rn就一门手艺来说,鲁迅谈得最多的是翻译,比起谈写作,可谓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只涉及“译文”的,如为翻译作品或者集子作序跋,鲁迅全集里可能多达近二百篇,其中会不同程度地说到译文和引用译文;真正涉及翻译这门手艺本身的文字,有十多篇,也算很多了,最早的应该是《不懂的音译》,开篇就明明白白地说:“翻译外国人的名字用音译,原是一件极正当,极平常的事,倘不是毫无常识的人们,似乎决不至于还会说费话.”然而,迟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仍有混了点名声的译家津津有味地谈论外国人的译名问题,长篇大论,可惜常识不够,基本上是“费
京剧传统经典剧目《四郎探母》取材自《杨家将演义》,讲述宋将杨四郎(延辉)因战败被擒,流落辽邦十五年与铁镜公主成婚后,因思念母亲家人,在公主的帮助下盗取令箭,回宋营探母进而引发的一系列有关忠、孝、义之间矛盾的故事.rn对于接触京剧甚少的广东观众来说,《四郎探母》几乎就是京剧的代名词,剧情未必所有人都熟悉,但是里面的很多唱词必是耳熟能详的.除了经典的唱段外,这出戏里还有齐全的行当、丰富的人物关系和复杂的感情纠葛,在短短三个小时内要把各个方面处理好,非常考验演员的表演功力、配合能力以及剧团整体水平.
湘西、四川、广西北部都处于中原进入云南的通道的连接地带,是中原王朝时代西南治理的重要战略依托.从进入云南的官道状况,可看出这一特点.郑天挺在抗战时期写的《历史上的入滇通道》梳理了入滇的主要通道:《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楚威王派将军庄蹻人云南,循沅水至且兰(今贵州平越)上岸,走的路线是由湘西经贵州入滇,这是古代入滇的东道;从西江—洵江—郁江—盘江,盘江的源头都在云南境内,或者由郁江到右江,右江上源西洋江由广西百色上达云南剥隘,是古代入滇的南道;公元前一○九年汉武帝发巴蜀兵到云南,诸葛亮渡泸,都是从四川到云南
2021年12月27日至28日,由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主办的“薪火相传——艺术院校京剧专业中青年教师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展演”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举办.此次展演共有五所院校展示了《遗翠花》《扯旨破金》《盗宗卷》《马鞍山》《太白醉写》等五出传承剧目.
“我愿意用我的生命去捍卫党的声誉,粉碎敌人的阴谋!”当斩钉截铁的誓言响彻在耳边时,我被这句共产党员的豪言壮语深深感动.rn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1950年2月24日,云南宣布全境解放.各族人民彻底解放的伟大胜利,翻开了云南历史崭新的一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云南各族人民踏上了团结建设新云南的伟大征程.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下,各艺术院校展开了线上授课网络教学.对于戏曲专业来说,这是新的教学方式和尝试.其中,戏曲武戏专业教学在由“线下”改为“线上”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困境,努力寻找相应的突破路径成为了戏曲教学人员需要攻克的难关.
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有一位95岁的老共产党员、老医生胡兆富,他60多年来深藏功名,淡泊名利,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医者仁心获得了无数山乡村民的崇高敬意,用自己的朴实纯粹、对党忠诚书写了精彩的人生轨迹,其传奇经历令人震撼,其先进事迹使人感动,他是当代社会人人崇敬的“浙江骄傲”和“时代英杰”!
寻常之物配拥有历史吗?那些熟悉到我们视而不见的事物,在历史中宛如即逝的浮尘,湮没在金戈铁马的嘶鸣中,消散在烟雨楼台的旧影里.然而,如果静下心来去探索寻常事物的历史,那么历史的书写者似乎可以在生活的点滴中感受到时间的流淌,或在往昔的烟尘中找寻到飘零在当下那似散未散的余音.作为都市生活的日常背景,行道树在纵横交织的人影间伫立,在星星点点的夜灯里屏息.很少有人过问它的曾经,又何尝思考过我们与它共同的未来?
李零曾说:“如果我们把古书的发展比作一条龙,那么战国秦汉的古书就是\'龙头\',魏晋隋唐的纸本古书就是\'龙身\',宋元以来的刻版古书就是\'龙尾\'.”(《简帛古书与学术源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四年版,11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简帛古书成批出土之前,人们对古书的认识通常是“神龙见尾不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