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诗帖(节选)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tiedaoxue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世界上,在我们身陷遗忘的地方
  我们只是此刻的我们的投影。
  ——费尔南多·佩索阿 《在这个世界上》
  1
  此去梓潼,路途遥远,一千四百零四公里
  风声化为马蹄,踏碎多少露珠和苦旅人的愁肠
  “将岁月,像一张衰黄的纸张一样翻转”
  隔着一块梓潼酥饼①,我与远方的阿多尼斯
  谈论诗歌的永恒,与落难的玄宗,在上亭铺
  打探返回长安的蜀道,一出阳戏已经开锣
  提线上的木偶,刚刚从我的掌纹深处回到故乡
  神在这里栖居,点七星灯的汉子裸露着上身
  其前额、胸部和背上,悬挂着明晃晃的油灯
  为戏神文昌擦亮牌位,为众生照亮朝觐的道路
  善大于美,悔过月亮,就等于救赎了自己
  在梓潼阳戏的唱腔里,我的嗓子卡着一节金牛道
  把漫山的野花,咳嗽成霜粒上的药汁
  (注:①,梓潼酥饼又名“薄脆子”、贡饼。唐天宝年间安史之乱,玄宗避难入蜀,途经梓潼上亭铺,有人以该饼进贡,玄宗尝后大加赞赏。)
  2
  川主、土主、药王和文昌②,神居四位
  天戏和地戏,把三百里翠云廊唱醒了,唱哭了……
  我还没有学会对山川赞美,长卿山古庙上的一块石阶
  已在女儿的水彩画中发芽,断阕的诗生了青苔
  世界逐渐安静下来,住在我四楼的女孩
  还在弹钢琴,而楼下的菜畦,悄悄铺上了寒霜
  潼江依然止不住哭泣,月亮寒薄,仿佛江水的诘问
  通往梓潼的门槛,被五丁力士轻轻推开
  今夜,我甘愿迷失在梓潼的崇山峻岭间
  让一条古驿道,扶着我的影子,踉踉跄跄
  (注:②,川主、土主、药王、文昌“四圣”被梓潼阳戏奉为戏神,并有一整套祭祀仪式和演出剧目。)
  4
  黄昏,我想用毛笔给梓潼写一封书信
  但提笔时,耳畔却响起琅珰驿上的铃声③
  为爱情而诞生的诗句那么多,从古代到今天
  鸿雁一次次被良辰错失,我要取剑门关上的朗月一盏
  作为这封信的永恒邮戳。如果七曲山的桃花开了
  正好可以作为落款,用暗香去酬谢琴瑟和酒浆
  于纸张上缓行百步,在蒲辅周④的一帖药方里
  剑泉水又流回我的心中,一半用来煎药
  另一半用来涤荡砚台,八百里加急的快鞭啊
  抽空了我骨子里的卑贱,却没有将爱情和苦难抽开
  形销骨立的字体,是唯一令蜀道愧怍的伤痕
  (注:③,琅珰驿,又名上亭驿,传为唐明皇奔蜀时到达此地,闻铃声而怀念杨贵妃的地方。④,蒲辅周,1888年生于梓潼县城西西溪沟,被誉为“国医圣手”。)
  6
  在梓潼望水亭,我第一次感到水的善和清是对等的
  我想学学张亚子⑥,在七曲山的某个山岚
  眺望水势,然后跪拜庙里的文昌,他拯救的那些黎民
  草木和房屋,复活在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后
  对亲孝、对民慈,这是望水亭赐予后人的教谕
  水的一生只有两种流向,一种往天上流淌
  一种往人心里流淌,而潼江两者兼之
  杜甫在梓潼写下“多少残生事,飘零任转蓬”
  里尔克说,诗人哭喊是为了更多
  而蜿蜒曲折的潼江,她哭喊,则是为了放弃
  它宁愿容纳所有残生,也要放弃臆想和虚假的泡沫
  登望水亭,看果树、农舍和群山在梓潼大地
  慢慢涂抹着光阴的调色板,看一条大江
  在春夏秋冬的桌布上,填补时间的沟壑
  (注:⑥文昌帝君姓张名亚子,当年为救父母,从龙安大河借来江水淹没许州,为掌控水情,张亚子便在七曲山濒临潼江的山头瞭望水势,以便适时导水外泄而拯救父母和黎民。后人于张亚子瞭望水情的地点修建祭祀亭,取名“望水亭”。)
  7
  从汉中出发,八百里快骑即使日夜兼程
  也赶不上李太白的剑步,磨斧砺刀,削枝斫桠
  砍下的柏树,并不比城楼下滚落的人头少
  浓荫匝地,蝉鸣声落在古柏的年轮深处
  久久没有回音。所谓天下,就是用一条驿道的鞭子
  不断抽打陡峭而寒凉的人心。有人细雨骑驴入剑门⑦
  有人请求免官回故里⑧,不仅仅需要一匹快马和奏折
  更需要一缕烽火的灰燼,为桂香殿里的铸铁像加冕
  拦马墙上,我愿意将诗句掺杂上石灰和糯米
  塞进历史的罅隙里,一眼望不到边的白
  时刻提醒着游人:蜀道的未来,仍然有待于
  更多的笔墨去想象。当笔杆变成錾子,刀笔吏
  换作关楼上的哨兵,当金鸡不再报晓
  当税管不再贪念银两,我愿意怀抱一根撑柱石
  举起金牛道上失忆的石栈,让人间从此多出一道
  凝固的闪电,为江山描出淡眉
  (注:⑦,宋代陆游诗句,陆游曾在三十六岁至七十五岁之间三次路过剑南——成都至阆中一带,对梓潼更是特别留恋。⑧,是指景毅,东汉益州太守,字文坚,梓潼人,为官清正廉明,深得百姓爱戴,但他看到朝廷腐败至极,不愿再到京城作官,便要求免官回归故里。)
其他文献
在天祝草原凝视一株草  地要是低了,  天也就低了。  人要是低了,  天也就低了。  天要是  真的低了,  最高的就是那株  撑着天的  草了。  無名溪  坡桃正红,岸柳已绿,  只余一溪净水,寂寂长流,仍无饱胀之心。  不是不为所动,只是还要想想、等等、看看,  才可心动、行动。  但一直流者。冰封也得流着。  无一滴补给,也在流着。  人皆不知这溪,信心源自哪里。  钓鱼记  万里离乡路
期刊
窗 口  每面墙上  都有这样一只眼睛  它一合上  黑夜就呼啸而来  而一位轮椅上的老人  窗口是他目光  唯一出逃的路径  多少个夜晚  推开窗子  城市像个邋遢的妇人  月光如一把鼻涕  涂在她的脖子上  好在这个世界余温尚存  窗外一场盛大的绿  正在原野进行颜色革命  夕阳在午后  谋划了一场惊天血案  坐在轮椅上的人  视破碎为盛开  而窗口是阳光的麦田  春天还在远处日夜兼程  陶
期刊
痛 经  少女时代  在风平浪静的孤独中  静候每月来袭一次的风暴  那时候  大人们常说“结婚后就不痛了”  少女的脸飞过蜻蜓羞涩的绯红  若干年后才知道  结婚  不过是转移了她们的痛  而今  脸上有风霜的女人  对于疼痛依旧讳莫如深  相比生育的痛  日子里的争吵  早已冻结的情话  起初的痛经  多么令人回味啊  无论上升还是坠落  一种痛总有替代品  即 景  睡前儿子说要为我读首诗 
期刊
在卜水精舍  鸟鸣,还有马车走过的铃铛叮叮  露水打湿的脚印,像一行归来的船队  欸乃着我们的心跳之声  卜水。阳光的手,从每一棵桃树里打捞出  一盏粉红的灯笼  请占卜一下吧  一朵荷花里有几世的忠贞爱情  卜水,卜每一个早晨,也卜每一个黄昏,像  谢默斯·希尼*,爱尔兰的卜水者  打着手臂的火把寻找的人  水就在你们的身体里滚滚洪流  拾级而上  卜水啊。云南普者黑,能摸到星星的地方  摘云,
期刊
拯 救  当她在午夜,陷入枕头的荒芜  梦不停地压着身子  当身子,搬不掉头顶的一场大雨  沉沉的海,水涨,船身倾斜  当大雨,在她压抑的喉咙里叫啸、奔跑  美味的葡萄不在她的舌尖  当她的双唇,开不出一朵婆婆纳  更喊不出一个新鲜的名字  当名字,像月亮一样,在黎明前撤退  扔给她荒芜的中年  需要拯救。而拯救来得多么及时  不是万亩花田,不是金色太阳  不是别的什么  是你,笔尖倾泻的翰墨  
期刊
清明雨  从低空中一根根抽出雨丝。再细一点  细到像父亲花白的胡须  也像,父亲挑回  村庄的麦芒  细到扎疼生活的手指。细到  雨水落到中途  集体犹豫了一下  细到慈悲,停在草木的臉上  细到忧愁,堆积在  山下,报恩寺外  细到无声,堵塞了故乡的道路  最终,把持不住  自己的雨花  开上了父亲的坟头  细到雨滴,丢失了重量  我的父亲  将它认作人间的苦酒。再一次,咽下肚子  中药铺  假
期刊
走马陂  走在上面的人越来越慢越来越少  慢慢地走进了四周的山坡  慢慢只剩下空旷的大地和慢慢扩大的裂缝  风一吹天空更加孤独  霜 降  霜未落  走马陂的水位一降再降  稻子的身子一降再降  田埂上的黄连低到了泥土下面  風还是没有停止吹  还在瓦面上吹出了一个又一个大窟窿  大哥找不到检瓦补漏的人  为了扶住那四间老屋  他自己爬上了屋顶  峰山顶上  那些丝绒一样的黄花是我的  它的寂静是
期刊
春日读李义山,忆渠县芭蕉  一场春风过后,我已和去秋的自己  缓缓拉开更大的距离  如果另一个自己仍在黑暗的镜中  仍在时间代赠的,十一月的黄昏之下  那扇扇不展的芭蕉  就仍在渠江的涛声里,为满天星斗  打开重帏中忽转身来的过客  他胸怀离别之苦,我亦徒负暗恨之心  读陶潜  诗歌有时大于树梢上的雀噪  但大不过清晨的这场小雨  也大不过我们身体里  不断堆垒的废墟。又是夏天了  我们一直用力书
期刊
把西藏还原进一头牦牛  拆解一头牦牛,不如说  把西藏还原进一头牦牛  就像一碗酥油茶从早静放到晚  便可以固态点燃,流淌出白天吸收的阳光和经文  牦牛的油,把灯光还原成雪山的夜晚  马背上系挂的干奶酪重新化成奶酪和酸奶子  再化成牦牛奶流回牦牛体内  一段旅程便还原进牛腹  干奶酪喂养的旅人还原到草原  牛肉干把能量还原给叶片  还有扇扇门上饱满的祈愿  还原给牦牛骨头  还有高原的灵魂  还原
期刊
冬 天  秋分 寒露 霜降 一群婆娘  她们的语言是锋利的刀  将冷风一条条裁下来 封闭窗缝  以防春光外泄  少女躲进皮毛里 只留三分魅力  路边瑟瑟抖动的枫叶 孩童通红的脸  突然想起青梅竹马 屁股上的两块补丁  是口无遮拦的风 触痛的伤疤  洁白的芦花 雁过拔下的毛  湖面的残荷 一夜之间被大风折断  刚刚摊上甜日子的母亲走了  一粒流浪的泪水 突然迷失了方向  苦过累过恨过 经历过  冬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