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校本课程建设体系学校还应做些什么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pu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此,学校在保证实施国家、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还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努力建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体系。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本着多学科整合、全方位育人的原则,开发出丰富多彩的特色校本必修课程呢?近日,本刊编辑部特邀请了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杨素珍、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校长曾佑瑞、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邹正,就此进行了座谈。
  杨素珍山西大学附中校长,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特聘教授,山西省督学,山西省中学教师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山西省示范高中评估专家组成员;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曾佑瑞
  湖南省怀化市第三中学校长,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学高级教师,怀化市高中校长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怀化市政治教育教学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湖南省高考命题专家库成员;自参加教育工作20余年来,曾任政治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副校长、校长等职。
  邹
  正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校长,江苏省特级教师、首批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教育部NCCT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专家,教育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曾先后获得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基础教育专家等荣誉称号。
  本刊编辑: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课程作为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重要内容,被广为重视,各中小学校也都在大力开发与建设。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有些学校由于认识不足或失之偏颇,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还有些学校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曾佑瑞:校本课程不同于简单的活动课和综合实践课。第一,校本课程开发须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价值;第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民主的课程管理政策,它强调学校、社区、专家、家长多方共同参与、合作、探究与反思;第三,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新的教育改革策略,教师是变革的力量,学校是一种学习性组织,校本课程应凸显学校特色;第四,校本课程开发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的实施,从宏观上来说,对于改革传统的课程结构与体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使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从微观来说,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学校和教师的特色与个性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此,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广泛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的课程类型,它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可以是必修课。另外,校本课程开发与活动课的设置理念也有很大的区别。活动课只是简单地根据课程要素与结构的需要来划分、开设,而校本课程开发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和改革模式,以及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
  如果只是单纯地把开发校本课程当做开发课件来部署,或把校本课程当成活动来组织,那么,不仅在实践上“窄化”了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类型和内容选择的范围,而且也局限了教师发现和利用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的思维视野,使学生个性与教师个性都得不到充分张扬和发展。我认为,校本课程应体现在课表上,要具备“九有”,即有开发方案、有课程实施纲要、有教材(自编、选编、选用)、有教学计划、有教案、有考评方案、有考勤记录、有成果展示、有反思总结。
  杨素珍:我认为,课程不仅是学校各种学科的总和,更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所有学习活动的总和,还是学生在有计划、有目标的自主发展中,体验并持续提升人生发展能力的过程。因此,凡是具有教育功能的学校活动都应该纳入校本课程的范畴。学校育人最主要的载体是课程,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最主要的标志就是国家课程的执行力和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这个能力不仅可以直接反映学校的育人特色,而且还反映了校本教研、组织管理、资源整合等能力,是学校发展需要依靠和应该重点建设的领域。由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其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必然存在差异。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因此,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时,要知道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什么?国家课程缺少什么?学校又能做些什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一定要明晰,至于它呈现的形式,则不必求全责备。
  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应该体现自主化、多样化和个性化,其根本目的是满足学生多元发展的需求。如果说国家课程的优势体现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方面,那么学校的活动类课程,则是培育学生未来所需的核心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我们应该把活动类课程纳入校本课程进行管理,使之课程化、系列化、常态化,以便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在校本课程体系中,其中有非常大的一个部分就是校本活动类课程,包括以下三类。
  一是文化节课程,如英语节、语文节、读书节、科技节、艺术节等。如我校的语文节有古典名篇诵读专场、教师的文学讲座、学生主讲的文学沙龙、各班参与的话剧专场、名家报告、演讲与辩论专场等。二是专题性课程,即以重要节日、重大事件和主题教育为主的活动课程。如我校组织的物理年、感恩教育周、社区点亮生活等大型活动。三是社团类课程,如话剧社、爱心社、文学社等。它是学生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重要载体,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组织策划、沟通表达、创新合作等能力。
  邹正: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是以学校为基地而展开的由课程设计、课程试验、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重大活动组成的一种系统工程。因此,校本课程建设不是简单地编教材或开发课件,而是要依据学校实际与特点,进行学校教育哲学分析和需求评估,从而制定出校本课程开发计划或者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虽然有些活动课、选修课本身就体现了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校本课程的表现形态,可以直接归入校本课程。但是一些学校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只是简单地把原来的活动课、选修课改头换面,以完成所谓的“校本课程开发”。这样做的结果是使校本课程开发流于形式,课程结构比较混乱。我们所倡导的校本课程应是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以教师积极自主参与的形式、以学校特色发展为个性平台的课程。校本课程并非一般的兴趣课、活动课、点缀课等,而是实实在在立足学校、学生和教师的课程。   本刊编辑:在校本课程的构建过程中。如何把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有机结合,让其既体现国家课程意志,又兼备地方课程体系,同时形成校本课程特色呢?
  曾佑瑞:国家课程强调共性,地方课程强调区域性,而校本课程强调的却是个性。校本课程开发要注重社会和学生的个性需求,要将国家课程标准与已有课程资源相结合。因此,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立足于弥补国家课程之缺失的基础上,谋求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协调一致与均衡发展,其内容无论是从难度上,还是从选择与组织上,都应该是相互协调、相互平衡、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有机体。
  我们要注重课程内容、方法和学生生活实践的整合。国家课程关注的是学生的共性,作为弥补国家课程缺陷的校本课程,应着力于区域性和个性的基本要求,把课程与学生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经验结合起来。如“生活中的数学”、“前沿科技与现代物理”、“生活中的物理”、“魔力化学”等校本课,将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与能力整合在一起,使所学的课程内容融入学生的身心与生活之中,同时又使国家课程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不断拓展与延伸,不断丰富与完善。
  杨素珍:校本课程开发首先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即坚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相结合,坚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坚持学科类课程与活动课程相结合,坚持显性课程与隐陛课程相结合。
  校本课程的构建,一是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围绕国家课程进行适度拓展,这可称之为校本拓展类课程。二是可以把国家规定的一些社会实践类、研究性学习等非考试科目与校本课程“联姻”,延伸为校本特色课程的一部分。三是根据学校育人特色,围绕学生发展需求,利用学校优质资源,重点打造精品校本课程,逐步形成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课程载体。
  如我校素以理科教学见长,常规的国家课程很难满足一大批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我们开设了数学科技类选修课程,以充分满足部分优质学生对理科学习的需求。
  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课程整合强调的是课程的横向联系,其目的是让特定的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内容相联系,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贯穿起来。如“航空模型”,这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与物理学科知识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学科之间的整合。
  邹正:我认为,首先要弄清楚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关系。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之间具有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由于校本课程只是新课程计划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虽有独特的育人功能,但决不能取代国家课程及地方课程特有的重要功能,因而它必然要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密切联系,这样其育人功能才对国家课程具有辅助性。
  要在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前提下开发校本课程。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首先要保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实施。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现象。当然,我们也应结合实际,实施国家课程的校本化改造。
  以多元文化观念为指导来开发校本课程。由于区域文化背景不同,学生在心理素质、学习和生活习惯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不同的区域文化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的客观环境是有差异的,提供的课程资源也是不同的。因此,为了增强课程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就必须建立起一种多元文化理念的课程文化观,并以此来指导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挖掘区域文化、校本文化和学校传统文化中开发校本课程。资源是课程实施的原动力。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时,应在多元文化观念的指导下,客观地分析区域文化、校本文化和学校历史传统中的课程资源,有针对性地从区域文化、校本文化和学校的历史传统中选择课程内容,从而使课程内容更具地方特色与校本特色。
  本刊编辑:通常情况下,中小学校都比较注重特色建设,而支撑学校特色或者教育特色、教学特色的核心往往是课程特色。那么,应该如何通过校本课程的建设来打造学校的课程特色呢?
  杨素珍:校本课程作为支撑学校特色发展的载体,要直指学生的发展目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统选类课程,即所有在校学生的必选课程。如礼仪规范与传统文化、英语报刊阅读、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这类课程承担了学生的行为养成、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它与学生的培养目标紧密相连。
  二是任选类课程,这一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数学科技类课程,即由理科教师提供的数、理、化、生、信息学为主干的拓展性课程,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大学课程的渗透和下移。第二,人文社会类课程,即由文科教师开发的微型课程组成,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全球眼光和情操修养。第三,艺体综合类课程,这是为了满足学生的特长发展需求的课程。
  三是上面已经说过的活动类课程。
  曾佑瑞:新课程改革首先是课程体系的改革,即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下面以我校为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我校在新课改中,一方面立足课内,开齐开足国家课程,着力打造高效课堂;一方面放眼课外,从课程建设人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形成了“以校本选修课程开发为主体的课程文化建设”体系。
  第一,注重校本课程的多样性。目前,我校有40多位教师在高一和高二开设了40余门校本选修课,内容涉及文学、数学、历史、摄影、表演等各方面。同时,还开设“沈从文的文学人生”、“中学生诗词创作”、“趣味数学”等课程。
  第二,创建序列性校本课程。通过几年的探索,我校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鼓励教师编写各种教材,如《英美影视佳片欣赏》《生物与健康》《创意设计》《痴人说“梦”》等,这些课程既是学校课程文化建设中的一道靓丽风景,也是我校校本课程文化建设中的宝贵资源。
  第三,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认同度。学校要求高中新生入学前就要学习选课手册,每学期开课前教科室都会将校本课程的开课情况详尽地介绍给学生。开课以来,学生热情高涨,很多校本课程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如程小纯老师的人格心理学、覃中老师的“航空模型”、李松明老师的“创意设计”、肖云老师的“形体与礼仪”等课程就一直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第四,建立校本课程评价模式与激励机制。学校鼓励教师积极申报校本课程,申报过程先由学校专家组鉴定和评审,再征求学生意见,最终确定课程能否开设,每开出一门课程,都给予教师额外补贴。学校将校本课程开设作为教研组评优和教师晋级评优的重要依据。为更好地激励教师,学校每年均召开总结和表彰大会。
  校本课程的开设有利于促进与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与文化品位,营造了师生共同发展的特色校园文化氛围。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我校现有校本课程的开设不仅充分调动了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自主能动性,而且还强化了教师的专业研究,促进了学生的特长发展,凸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邹正:我认为,这里的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指“校本的课程开发”,而不单单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是学校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进行开发的过程,也可以是学校“校本化”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过程。尤其是作为后一种理解的校本课程开发,相对于我国各地区教育差异的教育实际更有其现实意义。“校本的课程开发”强调“以校为本”的理念,确立了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的主体地位,它使特色的学校课程的形成由此成为可能。
  本刊编辑:目前,学校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足呢?请根据贵校校本课程的建设谈谈自己的看法。
  曾佑瑞:就拿我校来说,校本课程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其课程质量、课程结构、课程种类、课程教材编写、自主开发程度等都存在许多不足。
  一是由于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教师在教所任学科的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查资料、写个例、充分备课,大多感到精力不足,负担较重。同时,开设的课程虽然有的学科已较为完善,但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科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其系统性与稳固性还有待加强。
  二是管理与评价机制还有待改进与完善。由于校本课程是走课形式,所以管理难度很大。因此,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提高指导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三是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家长、社区的资源,还没有充分地挖掘利用。我们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借“梯”上墙,借“鸡”生蛋;同时,还要联合同一地区的同类学校共同开发校本课程,进行资源共享。
  四是需进一步明确校本课程的内涵,逐步开发、不断改进和完善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发展和特色发展,完善校本课程教材。
  另外,学校的硬件不足、活动场地有限、教学资源缺乏和教师配置不足等,也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着校本课程的开发。如音乐、摄影、航模等课程,需要一定数量的器材,如何购置管理,尚在思考探索之中。
  杨素珍:首先,校本课程建设是学校的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课程的整合和开发涉及教师、学校现有资源与条件的利用。校本课程对于学校师生来说,最稀缺的资源可能是时间,它的开发、开设如果没有一定的时间保证,就只能停留在理想的王国,永远不能转化为现实的育人成果;校本课程开发如果没有资金的投入,一起步就会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因此,为保证课程发展的顺利进行,必须建立完善的实施与保障体系。
  其次,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校本课程正处在探索之中,很难成为与高考对接,且有规模、有系统、有实力的课程。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我国也有类似美国AP课程(AP即AdvancedPlacement的缩写,就是在美国大学课程中可提前放在高中学习的课程)的学生发展载体。比如,高中的学科竞赛课程有着较为扎实的课程内容,又有较为系统的学科体系,也有较为权威的评价考核,可以说为高中阶段学有余力的质优学生提供了具有挑战性的课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等,为高校培养了大批有潜能、有特长的优秀学生。
  最后,兴趣的保持需要激励,没有激励就很难有持久的兴趣,也很难使学生保持永久的人生追求;特长的发展需要评价,没有评价就没有特长的持续发展,也很难使其成为专业优势。可以说,没有兴趣与特长发展实际上也很难进行潜能开发。因此,当前推进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除了要凸显选拔人才的功能以外,更应具有激励各类优秀学生自主发展的功能,在激励学生修习高水平校本课程方面发挥有价值的引导作用。
  邹正:一是校际之间需加强合作。校本课程的开发必须立足于地域资源与校本特色的有机结合,促使资源开发与校本特色同步发展。学校之间要相互沟通、协调,同区域的学校要积极配合,走合作公关之路,避免学校与学校之间重复开发的弊端。
  二是课程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学校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努力把蕴藏于师生中的生活经验、特长爱好转化为课程资源;同时,还需充分利用和拓展校外的课程资源。
  三是需要课程专家的广泛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应该是由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代表和校外课程专家等人广泛参与、集体审议决策的过程。但在实际开发的过程中,各学校特别需要校外课程专家的引领和指导。
  (责任编辑 罗登廉)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