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份期刊专栏与一门新学术的诞生”,是学人对“清水江学研究”特色学术栏目的肯定性评价。该栏目的创办与建设,既为贵州历史文化研究奉献出一个走向全国的学术论坛平台,也将清水江学推向了全国和世界。彰显地域文化抢抓学术机遇,汇聚八方学者突出栏目特色,致力编校质量助推学术发展是近5年来栏目建设实践的经验性话语,也是栏目功能发挥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清水江学研究;特色栏目;地域文化;学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5-0133-03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5.027
一、前言
清水江文书,又称“清水江民间契约文书”或“锦屏文书”,主要是指明末以降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共约四百年里,中国贵州清水江中下游锦屏、天柱、剑河、黎平、三穗一带苗侗等族人民为了经营混林农业和木商贸易而形成的民间契约和交易记录。有专家推测清水江流域各县遗存的这类契约文书多达50余万件。这些文书具有数量大、时间长、内容丰富、归户性强等显著特点,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献遗产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的资料宝库,是世界林业法制的一个历史典范,被中外学者赞誉为“世界记忆”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1],并于2010年2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便开始注重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其中,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现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就在锦屏一带对部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山林田土契约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在《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向外界公布了部分契约文书[2]。1990年代,贵州大学学术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99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清水江干流沿岸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995),对清水江流域进行了包括碑刻、文书在内的广泛调查。2001-2002年正式公开出版的由唐立、杨有赓和日本学者武内房司合作编辑的《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3卷),首次将此前鲜为世人所知的中国清水江文书推向了世界学术舞台。而张应强、王宗勋主编的《清水江文书》第一辑(全13册)于2007年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则开启了文书整理实质性的进程。2011年,贵州大学、凯里学院、中山大学共同申报的“清水江文书抢救、整理与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复旦大学将“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列入985工程第三期研究项目后,相继又有数十项有关清水江流域文化的选题被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立项研究,同时流域各县也加快了对文书的收集、整理、馆藏与开发工作,不少博士生、硕士生也前来流域开展学位论文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而张新民先生主编的、作为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天柱文书》(22册)2013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及其“清水江文书与中国地方社会”等国际性、地方性学术会议的举行,更是推动了学界对清水江流域文化的研究成了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之势,研究的范围也由文书本身扩展至经济、社会、教育、法律、文化等领域,区域性的“清水江学”学科于此应运而生。
二、抢抓学术机遇,搭建研究平台
“清水江学”是一门既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又有普遍文化意义的重要地域性学问。为集中展示学术界关于以文书为重要引擎的清水江学的研究成果,搭建较高质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发表平台,《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2012年第1期起,以上述课题为依托,在张新民、徐晓光、林芊等著名学者的支持下,开设了“清水江学研究”特色栏目。
关于栏目的开办目的,有如张新民先生为栏目创办而作的《走进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再论建构清水江学的题域与研究发展方向》一文开宗明义地表明“本栏目即为建立清水江学而努力。”文章强调,“清水江文书是可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并埒的三大文书系统,也是极为珍贵的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凭借此新材料必将开出的研究新问题、获取新成果,繁荣学术的局面,“有助于我们走进清水江文书的世界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走进乡民生活的世界和乡土中国的世界,最终则必然能够将地域性的清水江学提升为国际性的专门显学。”[3]
为办好栏目,学报编辑部在学报网站发布了“清水江学研究”的征稿启事、来稿规范及其研究方向性选题指南,制定了编辑人员与专家学者的联系制度以及相应的约稿用稿机制,使栏目的建设有了制度性的保障。据统计,自学术界重视对清水江流域文化研究的十余年来,清水江学的论文数量或竟可以千计,已成为明清以迄民国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果组成。知网信息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至2015年40余年间,全国范围涉及刊登清水江学的相关刊物者总计现已达三十余家,《贵州大学学报》之“清水江学研究”栏目自开设以来,共组织、刊发了20余组90余篇关于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历史文化的研究论文,所发论文几乎实现了基金项目比的全覆盖,已成了全国刊载清水江学的相关刊物中数量之集中、题域之广泛、特色之鲜明的栏目,为一个新学术领域创建从“量”的积累到方向性引领作出了积极的学术贡献。
三、汇聚八方学者,突出栏目特色
“清水江学研究”栏目自开办以来,便注意汇聚八方学者,注重栏目的特色打造与亮点呈现。一个期刊栏目的文章质量、建设的持续性与栏目的特色、生命力、影响力密切相关,是办刊人始终关心并为之不懈努力的大事。“清水江学研究”专栏开办后,便聚集起一批该领域研究的省内外学者队伍。其中,既有知名学者,如张新民、王振中、朱萌贵、钱宗武、徐晓光等;又有成果迭出的中青年教授博士,如林芊、李斌、马国君、张明、安尊华等;再有一批从专栏论坛上崛起的青年学者,如吳才茂、李向宇、李一如、吴声军等;还有一批在地方从事清水江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如王宗勋、戴泽军、龙令冽等。尤其重要的是,专栏的开办,还培养起一批训练有素和学术前景光明的硕士研究生,他们中的林东杰、李士祥、谢开键等,在专栏上独立或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都得到了学界的较好评价。可以说,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是“清水江学研究”栏目学术创新生命力的坚强保证,而勤奋耕耘的作者群及其所培养的一批学术新军,则是专栏得以持续建设的学术队伍支持。 从2000年以来在各种刊物发表的利用清水江文书进行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看,多局限于林契文书中体现出来的法律关系和林业经济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地方社会与国家制度的关系两个主题。“清水江学研究”栏目开设后,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内容则下至经济生活、风规习俗,上至伦理价值、宗教信仰,无不灿然具备。”[4]具体主要在研究综述、学术笔谈、文书整理、土地经营、营林植造、纠纷调处、社会管理、制度习俗、文化教育、宗教生活等专题领域组稿、编辑,以突出清水江流域的地域文化特征,立体呈现清水江学这一地域性学术的体系轮廓。从“清水江学研究”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方法上突出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运用而向民族学、经济学、法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学科渗透,交叉研究特点突出。如栏目在2015年连续发表的林芊教授的“明代清水江文书”系列研究论文,即体现了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运用。
四、致力编校质量,助推学术发展
由于“清水江学”领域的研究文章,其资料来源除数有50余万份的“清水江文书”外,还有大量存在于流域各地的各类碑刻、私家著述、公私建筑、历史遗迹等文献和实物资料,以及广泛传承于无文字的苗侗等族民众中的“口承资料”,形式多样、内容庞杂、表达不一,研究与编辑的难度较大。以清水江文书为例,在种类上,既有红契与白契之分,又有林契、地契与民契(社会规约)之别,还有“断契”与“活契”之辩;在格式上,既有汉族地区传统而成熟的固定体式,还有结合当地民族表达方式而变通的灵活样张,又有代表国家权力表达的“通告周知性”体裁,对其内容的识读、背景的透视、作用的分析稍不注意就会不及其里,或释而未详。同时,由于契约文书是在汉文化进入清水江流域之后而为民族社会逐渐接纳、认同的一种社会规约载体,不可避免地被深深打上民族地域社会的烙印,如,其中书写程式的宗族性、内容上的汉字记苗音与汉字记侗语、纪年格式之“天运”表达、民间计量单位的规范转换等赋有苗侗等族的本土知识和民间智慧等。这既挑战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与释读能力,也考量栏目编辑的学识阅历与编校素质。为此,我们做了如下针对性的工作:一是栏目编辑努力知晓清水江学的研究动态与队伍状况,把握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的进展和流域各县区的契约文书等档案的整理与出版等工作,在约稿、组稿上做到主动积极、有的放矢;二是除坚持规定的编校程序外,始终坚持与审稿专家、作者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不断向流域的知名地方学者请教,以求史事的详实和研究的深入;三是先后与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人文学院、凯里学院原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吉首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在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结合中,培养栏目的作者和读者队伍,使栏目建设获得必要的推荐与评价资源;四是建立与贵州省期刊审读专家和学报顾问组、编委会成员的联系机制,定期或不时倾听办刊意见,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与此同时,栏目编辑还力所能及参与相关的学术活动与研究工作,并在活动中推荐栏目文章,商讨栏目选题,约请撰稿组稿,借以持续稿源,活跃学术,推进研究向广度、深度发展。近5年来,栏目编辑人员先后在贵阳、上海、广州、凯里、锦屏、麻江等地参加了“清水江文书与中国地方社会”,“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林业生态文化”“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首届国际清水江学高峰论坛”等学术会议,撰写并发表了“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及其当代教育价值”“清水江流域7000年悠悠文化”等学术论文。
五、结语
“清水江学研究”栏目推出以来,得到了政、学两界的广泛好评。其中,《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曾以“《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清水江学研究’专栏有特色”为题,评价专栏的创办“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突出了地方特色,彰显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5]林芊在其“一份期刊专栏与一门新学术的诞生:读《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水江学研究’”一文中,认为该专栏“是《贵州大学学报》五十多年来的一次大变革,也是对贵州学术文化、中国学术文化做出的贡献”,“为贵州历史文化研究奉献出一个走向全国的学术论坛平台,实际上是将清水江学推向全国和世界”,是“为贵州学术、中国学术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6]此外,为方便读者阅读、引用,进一步提升“清水江学研究”栏目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报编辑部将该栏目刊发的文章分为研究综述、学术笔谈、文书整理、土地经营、社会管理、纠纷调处、营林植造等几个板块重行编辑,分两辑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
参考文献:
[1]Long Yuxiao.The Hmong/Miao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Discovering China’s Ethno history in the Qingshuijiang Manuscripts of Old Forestry Contracts. The 5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 Conference on Asian Affairs,Northfield,Minnesota,USA,October 2008.
[2]錢宗武. 清水江文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9.
[3]张新民.走进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再论建构清水江学的题域旨趣与研究发展方向[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
[4]张新民.清水江文书的整理研究与清水江学的建构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2.
[5]《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编辑部.《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清水江学”专栏有特色[J]. 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2012(5):207.
[6]林芊.一份期刊专栏与一门新学术的诞生——读《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水江学研究”专栏[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4(3):203,207.
(责任编辑:蒲应秋)
关键词:清水江学研究;特色栏目;地域文化;学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G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615(2017)05-0133-03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7.05.027
一、前言
清水江文书,又称“清水江民间契约文书”或“锦屏文书”,主要是指明末以降止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共约四百年里,中国贵州清水江中下游锦屏、天柱、剑河、黎平、三穗一带苗侗等族人民为了经营混林农业和木商贸易而形成的民间契约和交易记录。有专家推测清水江流域各县遗存的这类契约文书多达50余万件。这些文书具有数量大、时间长、内容丰富、归户性强等显著特点,是一种独特的民间文献遗产和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法制、文化的资料宝库,是世界林业法制的一个历史典范,被中外学者赞誉为“世界记忆”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之一[1],并于2010年2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便开始注重清水江文书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其中,中国科学院贵州分院民族研究所(现贵州省民族研究所)就在锦屏一带对部分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山林田土契约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在《民族问题五种丛书》之一的《侗族社会历史调查》中,向外界公布了部分契约文书[2]。1990年代,贵州大学学术团队先后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人口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理论与实践”(1990)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省清水江干流沿岸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1995),对清水江流域进行了包括碑刻、文书在内的广泛调查。2001-2002年正式公开出版的由唐立、杨有赓和日本学者武内房司合作编辑的《贵州苗族林业契约文书汇编》(3卷),首次将此前鲜为世人所知的中国清水江文书推向了世界学术舞台。而张应强、王宗勋主编的《清水江文书》第一辑(全13册)于2007年在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发行,则开启了文书整理实质性的进程。2011年,贵州大学、凯里学院、中山大学共同申报的“清水江文书抢救、整理与研究”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立项、复旦大学将“贵州清水江文书研究”列入985工程第三期研究项目后,相继又有数十项有关清水江流域文化的选题被国家社科基金、省部级项目立项研究,同时流域各县也加快了对文书的收集、整理、馆藏与开发工作,不少博士生、硕士生也前来流域开展学位论文的调查与研究工作。而张新民先生主编的、作为国家重大招标课题阶段性成果的《天柱文书》(22册)2013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的出版及其“清水江文书与中国地方社会”等国际性、地方性学术会议的举行,更是推动了学界对清水江流域文化的研究成了如火如荼、方兴未艾之势,研究的范围也由文书本身扩展至经济、社会、教育、法律、文化等领域,区域性的“清水江学”学科于此应运而生。
二、抢抓学术机遇,搭建研究平台
“清水江学”是一门既具地域特点和民族特点,又有普遍文化意义的重要地域性学问。为集中展示学术界关于以文书为重要引擎的清水江学的研究成果,搭建较高质量的相关学术论文发表平台,《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自2012年第1期起,以上述课题为依托,在张新民、徐晓光、林芊等著名学者的支持下,开设了“清水江学研究”特色栏目。
关于栏目的开办目的,有如张新民先生为栏目创办而作的《走进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再论建构清水江学的题域与研究发展方向》一文开宗明义地表明“本栏目即为建立清水江学而努力。”文章强调,“清水江文书是可与敦煌文书、徽州文书并埒的三大文书系统,也是极为珍贵的世界记忆文化遗产”,凭借此新材料必将开出的研究新问题、获取新成果,繁荣学术的局面,“有助于我们走进清水江文书的世界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走进乡民生活的世界和乡土中国的世界,最终则必然能够将地域性的清水江学提升为国际性的专门显学。”[3]
为办好栏目,学报编辑部在学报网站发布了“清水江学研究”的征稿启事、来稿规范及其研究方向性选题指南,制定了编辑人员与专家学者的联系制度以及相应的约稿用稿机制,使栏目的建设有了制度性的保障。据统计,自学术界重视对清水江流域文化研究的十余年来,清水江学的论文数量或竟可以千计,已成为明清以迄民国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成果组成。知网信息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至2015年40余年间,全国范围涉及刊登清水江学的相关刊物者总计现已达三十余家,《贵州大学学报》之“清水江学研究”栏目自开设以来,共组织、刊发了20余组90余篇关于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历史文化的研究论文,所发论文几乎实现了基金项目比的全覆盖,已成了全国刊载清水江学的相关刊物中数量之集中、题域之广泛、特色之鲜明的栏目,为一个新学术领域创建从“量”的积累到方向性引领作出了积极的学术贡献。
三、汇聚八方学者,突出栏目特色
“清水江学研究”栏目自开办以来,便注意汇聚八方学者,注重栏目的特色打造与亮点呈现。一个期刊栏目的文章质量、建设的持续性与栏目的特色、生命力、影响力密切相关,是办刊人始终关心并为之不懈努力的大事。“清水江学研究”专栏开办后,便聚集起一批该领域研究的省内外学者队伍。其中,既有知名学者,如张新民、王振中、朱萌贵、钱宗武、徐晓光等;又有成果迭出的中青年教授博士,如林芊、李斌、马国君、张明、安尊华等;再有一批从专栏论坛上崛起的青年学者,如吳才茂、李向宇、李一如、吴声军等;还有一批在地方从事清水江学研究的知名专家,如王宗勋、戴泽军、龙令冽等。尤其重要的是,专栏的开办,还培养起一批训练有素和学术前景光明的硕士研究生,他们中的林东杰、李士祥、谢开键等,在专栏上独立或合作发表的研究论文都得到了学界的较好评价。可以说,学界著名专家学者的支持,是“清水江学研究”栏目学术创新生命力的坚强保证,而勤奋耕耘的作者群及其所培养的一批学术新军,则是专栏得以持续建设的学术队伍支持。 从2000年以来在各种刊物发表的利用清水江文书进行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成果看,多局限于林契文书中体现出来的法律关系和林业经济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民族地方社会与国家制度的关系两个主题。“清水江学研究”栏目开设后,研究范围不断拓展,“内容则下至经济生活、风规习俗,上至伦理价值、宗教信仰,无不灿然具备。”[4]具体主要在研究综述、学术笔谈、文书整理、土地经营、营林植造、纠纷调处、社会管理、制度习俗、文化教育、宗教生活等专题领域组稿、编辑,以突出清水江流域的地域文化特征,立体呈现清水江学这一地域性学术的体系轮廓。从“清水江学研究”所发表的学术论文来看,方法上突出了历史学、人类学、社会学的运用而向民族学、经济学、法学、农学、林学、生态学、文化学等学科渗透,交叉研究特点突出。如栏目在2015年连续发表的林芊教授的“明代清水江文书”系列研究论文,即体现了多学科研究方法的交叉运用。
四、致力编校质量,助推学术发展
由于“清水江学”领域的研究文章,其资料来源除数有50余万份的“清水江文书”外,还有大量存在于流域各地的各类碑刻、私家著述、公私建筑、历史遗迹等文献和实物资料,以及广泛传承于无文字的苗侗等族民众中的“口承资料”,形式多样、内容庞杂、表达不一,研究与编辑的难度较大。以清水江文书为例,在种类上,既有红契与白契之分,又有林契、地契与民契(社会规约)之别,还有“断契”与“活契”之辩;在格式上,既有汉族地区传统而成熟的固定体式,还有结合当地民族表达方式而变通的灵活样张,又有代表国家权力表达的“通告周知性”体裁,对其内容的识读、背景的透视、作用的分析稍不注意就会不及其里,或释而未详。同时,由于契约文书是在汉文化进入清水江流域之后而为民族社会逐渐接纳、认同的一种社会规约载体,不可避免地被深深打上民族地域社会的烙印,如,其中书写程式的宗族性、内容上的汉字记苗音与汉字记侗语、纪年格式之“天运”表达、民间计量单位的规范转换等赋有苗侗等族的本土知识和民间智慧等。这既挑战研究者的知识结构与释读能力,也考量栏目编辑的学识阅历与编校素质。为此,我们做了如下针对性的工作:一是栏目编辑努力知晓清水江学的研究动态与队伍状况,把握省部级以上研究课题的进展和流域各县区的契约文书等档案的整理与出版等工作,在约稿、组稿上做到主动积极、有的放矢;二是除坚持规定的编校程序外,始终坚持与审稿专家、作者的交流与沟通,同时不断向流域的知名地方学者请教,以求史事的详实和研究的深入;三是先后与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人文学院、凯里学院原生态文化研究中心、吉首大学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协作关系,在与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结合中,培养栏目的作者和读者队伍,使栏目建设获得必要的推荐与评价资源;四是建立与贵州省期刊审读专家和学报顾问组、编委会成员的联系机制,定期或不时倾听办刊意见,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与此同时,栏目编辑还力所能及参与相关的学术活动与研究工作,并在活动中推荐栏目文章,商讨栏目选题,约请撰稿组稿,借以持续稿源,活跃学术,推进研究向广度、深度发展。近5年来,栏目编辑人员先后在贵阳、上海、广州、凯里、锦屏、麻江等地参加了“清水江文书与中国地方社会”,“锦屏文书暨清水江木商文化”,“清水江流域林业经济与林业生态文化”“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首届国际清水江学高峰论坛”等学术会议,撰写并发表了“清水江流域状元文化及其当代教育价值”“清水江流域7000年悠悠文化”等学术论文。
五、结语
“清水江学研究”栏目推出以来,得到了政、学两界的广泛好评。其中,《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曾以“《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清水江学研究’专栏有特色”为题,评价专栏的创办“具有鲜明的本土性”,“突出了地方特色,彰显了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5]林芊在其“一份期刊专栏与一门新学术的诞生:读《贵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清水江学研究’”一文中,认为该专栏“是《贵州大学学报》五十多年来的一次大变革,也是对贵州学术文化、中国学术文化做出的贡献”,“为贵州历史文化研究奉献出一个走向全国的学术论坛平台,实际上是将清水江学推向全国和世界”,是“为贵州学术、中国学术做的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6]此外,为方便读者阅读、引用,进一步提升“清水江学研究”栏目的学术影响力和知名度,学报编辑部将该栏目刊发的文章分为研究综述、学术笔谈、文书整理、土地经营、社会管理、纠纷调处、营林植造等几个板块重行编辑,分两辑已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于今年4月出版发行。
参考文献:
[1]Long Yuxiao.The Hmong/Miao Agroforestry Systems in Late Imperial China: Discovering China’s Ethno history in the Qingshuijiang Manuscripts of Old Forestry Contracts. The 57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Midwest Conference on Asian Affairs,Northfield,Minnesota,USA,October 2008.
[2]錢宗武. 清水江文书研究之回顾与前瞻[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89.
[3]张新民.走进清水江文书与清水江文明的世界——再论建构清水江学的题域旨趣与研究发展方向[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0.
[4]张新民.清水江文书的整理研究与清水江学的建构发展[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02.
[5]《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编辑部.《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清水江学”专栏有特色[J]. 贵州报刊审读与管理,2012(5):207.
[6]林芊.一份期刊专栏与一门新学术的诞生——读《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清水江学研究”专栏[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4(3):203,207.
(责任编辑:蒲应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