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cond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2015年教育部修订后的专业目录和专业建设管理办法,高职院校开始了新一轮的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工作。本文旨在探讨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基金项目】本文为院级教改项目《高职院校新专业建设与管理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0-0029-02
  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当前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一种必然趋势,原因如下:
  第一、当前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专业设置盲目,缺乏基础性、整体性与科学性,专业建设经费短缺,实践环节不足,师资队伍缺乏,专业建设内涵不实,人才培养目标模糊、课程与教材建设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专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来解决。
  第二、特色是一所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没有特色的学校,不仅在院校间生源竞争上缺乏竞争力,也很难获得政府办学经费支持的青睐。高职院校只有办出特色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而想要学校办出特色,必须从专业结构入手。
  第三、专业结构优化是国家对普通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发展的导向。2015年版专业目录与原《目录》相比,专业由原来的1170个调减到747个,凸显了国家在专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上的倾向。
  针对上述事实,专业结构优化成为高职院校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经道路,但这是一场攻坚战,对于一个学校、对于部分专业和教师来说还像一场变革。这一过程中一定会遇到各种阻力和困难。
  一、专业结构优化中需要撤销专业的思考
  (一)已经开设的专业如何处理?
  前些年,高职院校的发展方向不清,综合发展成为扩大生源的重要途径,很多学校走向大综合的道路,诞生了一大批于学校特色不相宜且“拖油瓶”性质的新专业。专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要根据学校发展定位,以核心专业群为中心,修剪旁支,砍掉那些与学校发展整体定位和目标不一致的专业。但是砍掉一个专业,本身就是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倘若是新开设不久的专业,根基较浅,尚可以速战速决,设立时间较久的专业,常常会遇到各种阻挠和困难。这些专业究竟该直接砍掉还是转型,考验着每一个决策者全盘考虑的能力。
  (二)现有的师资如何解决?
  专业设置过程中,师资队伍起到关键性作用。专业结构优化过程中,需要撤销的专业,庞大的教师队伍如何转型?有些高职院校将部分专业教师重新分配到专业稍近或者行政人员的岗位上,虽然表象上看,师资队伍得到了解决,但潜在的矛盾是不可忽视的。转到相近专业岗位的教师,由于专业背景的原因,所能承担的授课任务是有限的,在以课酬为收入风向标的高职院校,势必会影响到教师的收入。而转入行政岗位的教师,可能更加的怨声载道,因为高校内教师的地位和待遇是远高于行政人员的。所以,在撤销专业的师资处理上,一定要从教师的切身利益出发,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利益。
  (三)教学硬件如何处理?
  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超过百分之六十,实践课程需要场地和设施,场地可以易主,但设备却很难轻易转为其他专业所用。教学设备的采购往往会花费大量的学校经费,倘若就此搁置或者报废变卖,都不是最经济的处理措置,也容易引起教职员工的不满,因此在这些教学硬件的处理上,要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
  二、专业结构优化中新增专业的思考
  一旦明确了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定位,锁定了专业群,不仅要修剪旁支左道,还要巩固专业群力量,增设与专业群相关的专业。但增设的过程中也要全盘考虑,不可盲目上马,具体要做到:
  (一)开设新专业前仔细评估
  新专业设置前,首先要明确新专业是否与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相一致。充分做好行業、企业、就业市场调研,做好人才需求分析和預测,形成详实的专业设置可行性报告,并经相关行业、企业、教学、课程专家论后,方可设置。形成人才培养所必须的师资队伍。于经费预算中划拨专门经费用于新专业建设,还要配置好校舍、仪器设备、实习实训场所、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还有一点不容忽视,从制度入手,使新专业能持续健康发展下去。
  (二)新专业开设后持续健全
  新专业开设后,注重提升专业建设平台,推进新专业发展。在专业设置的最初几年,除了与其他专业相同的建设经费,还要给予其额外的经费,供其早期建设。从制度上,给予新专业更多的经费或政策或资源上的支持,保证其能顺利过度到发展的稳定期。进一步稳定师资,创造条件提升师资队伍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7.
  作者简介:
  朱晓华(1981-),女,山东泰安人,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建设科科长,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高教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