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小花 帮到别人 心里暖暖的

来源 :人民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xuegua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小花一家,住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团部小城镇。从小在兵团长大的她虽然是维吾尔族,也说着一口流利的汉语。
  采访当日,她和丈夫阿尔肯早早准备好了一桌子桃子、李子、油馓子、馕等食品,热情招呼记者一行“不要客气,都尝尝”。
  现在的楼房,卡小花与丈夫阿尔肯于三年前搬入。在家里的电视机旁,一张兵团“最美家庭”的家庭照片上,有他们的孩子们。孩子们长大后,如今的房子只有卡小花和丈夫两个人住。
  卡小花有12个孩子,前后相差四岁,两名亲生,十名孤儿,有维吾尔族,有汉族。
  12个孩子的妈妈
  1988年,卡小花23岁,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四团粮油厂的一名普通职工,与丈夫阿尔肯育有一双儿女。
  当年,两个小家伙走进了她的家庭。高春节、高春亮因母亲突发心脏病死亡、父亲车祸离世而成为孤儿。卡小花永远记得两个小家伙当时的样子:“像小猫一样,身上脏兮兮的,小脸上有鼻涕、眼淚爬过的痕迹……”这戳痛了身为人母的卡小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告诉兄弟俩:“从今以后,我就是你们的妈妈,这里就是你们的家。”
  她烧水给兄弟俩洗澡、给他们里里外外换上新衣服。“多漂亮的孩子,以后一定是两个漂亮的巴郎(男孩)。”抚摸着兄弟俩的小脑袋,卡小花抬起头对丈夫说。
  此后的几年中,8名孩童相继走进了卡小花的家。就这样,她成为了12个孩子的妈妈。
  卡小花与丈夫阿尔肯都是普通职工,收入水平并不高。有限的收入,要负担家庭的日常开销,也要负担孩子们的学费。生活因此捉襟见肘。
  有人劝卡小花: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去打工,这样能减少些负担。但在卡小花看来,这些小家伙都是自己的孩子,她应该为他们的未来负责。孩子们要上学,受教育,需要成为有用之才。
  盼着长大 盼着成才
  那个时候,卡小花每天一睁眼就得想着挣钱。天蒙蒙亮,她便出门割草,为家里的家禽家畜备足粮草。割草回来,照顾12个小家伙吃饭、上学。之后,去上班。中午下班的空档里,她会在街上捡拾旧纸壳、废瓶子,售卖废品以获得收入。晚上下班后,她又会推着小车卖凉粉、馕饼……
  “前前后后做几份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喝,真的是从牙缝里抠出钱。”因为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们像其他的孩子一样“有衣穿、有饭吃、有书念”。
  卡小花的亲生女儿阿青,小学时因被评为“三好学生”需上台接受嘉奖。她很开心,希望妈妈能给自己买一双新球鞋。但家里刚给高春节买了新鞋,已经没有多余的钱再给她买。类似的事情,有很多:卡小花给阿青一个鸡蛋,但给其他孩子两个;给阿青一块钱零花钱,其他孩子有两块。卡小花说,小时候的阿青,经常会抱怨到底谁才是亲生的。“因为那些娃娃,没爹没娘,心里就多想着一点。”卡小花说。
  如今,卡小花最大的孩子已经34岁,最小的也有30岁了。他们成为了教师、医生、警察、厨师、维修工人、生意人……有8个孩子已经成家立业。“天天盼着孩子们长大,后来盼着他们上大学,再盼着他们成家立业,有着操不完的心。”卡小花说。
  春节的时候,卡小花的孩子们,带着他们自己的孩子,回到卡小花身边,做抓饭、包饺子,欢声笑语不断。
  孩子们的成长,有卡小花的付出,也有他人的奉献。无论是将卡小花家列入困难户行列的团党委,为卡小花提供食品的汉族邻居,为她多分一袋面粉的粮油厂,为她的三个孩子减免费用的乌什县二中,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帮助过她的人,卡小花都记在心里。她说,在她最困难的时候,是大家一起帮助了她,她也希望能够有所回馈。
  爱心 成为一种家风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卡小花家庭作为全国文明家庭代表参加了表彰大会,并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会见。
  卡小花很开心能够获得全国文明家庭荣誉称号,她满足于现在的生活,也觉得自己很幸福。“我们家会继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卡小花说,富有爱心,是她的家风。
  卡小花与丈夫阿尔肯是青梅竹马。阿尔肯的父亲与卡小花的父亲是战友。后来,阿尔肯父母离婚,阿尔肯成为了无人照看的小孩,是卡小花的父亲收养了他。卡小花说,父亲有爱心,乐于帮助别人,也常常如此教育他们,让他们做一个好人。而他们,也如此教育自己的子女。
  在医院工作的女儿阿青,常常将自己的饭卡借给家庭困难的病人及家属,让他们吃上一顿热乎饭;做生意的高春节,将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捐给了学校……
  2013年,卡小花发起了“卡小花爱心妈妈团队”。如今,团队已有200多人,她74岁的母亲也是其中一员。爱心妈妈们,一起打扫马路,看望孤寡老人,资助小学生;阿尔肯退休后,义务打扫马路卫生,维持马路秩序、保护小学生的安全,提醒人们不要乱停车;周围的人来借钱,即使自己的手头不宽裕,也会先周济别人的急用。
  卡小花说:“因为本身家境一般,所以在帮助别人时,很多人会不理解。有的人会说,自己都穷得要饭了,还去帮助别人。但是,这是我愿意干的,我干得也很高兴。帮助了别人,他们别人拉着你的手时,心里是暖暖的。”
其他文献
我们常常讲一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实讲的就是这里的人。  作为一座新兴建的城市,第一师阿拉尔市有着五湖四海的面孔。在这里,我们遇到了被称为“新疆人”的援疆干部郑文兵,扎根阿拉尔并帮助维吾尔族兄弟致富的尤良英,10团8连种植棉花的唐世绪,在阿拉尔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建厂的朱光辉,在纺织公司工作的阿卜力孜、阿丽椰姆,以及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小学生……是不同的他们,组成了阿拉尔。  郑文兵  46岁的郑文兵
期刊
2017年10月15日,在意大利撒丁岛奥尔比亚,国际中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席劳伦特·佩楚卡缓缓从信封里抽出执委会投票结果,郑重宣布:“2020年第18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的举办城市是——晋江!”  中共福建省晋江市委书记刘文儒至今还清晰地记得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当宣布晋江成功获得举办权那一刻,晋江申办组委会的全体成员及34位为这次申办做出巨大贡献的晋江企业家同时跃起,振臂欢呼,互相拥抱。和我们同台竞争
期刊
在中国,有一类特殊的城市叫军垦城市,它们是由兵团人设计并建造。坐落在塔里木河之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一师阿拉尔市,就是这样一座现代化的军垦城市。 三五九旅精神铸就了这座军垦城市的灵魂。戈壁荒原中,兵团人60多年风雨坚守,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一座军垦新城拔地而起。 2004年1月,阿拉尔市人民政府挂牌成立,实行“师市合一”的管理体制,成为共和国最年轻的城市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
期刊
2018年7月,在习近平主席对卢旺达共和国访问前夕,本刊记者来到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采访。正在修建的路段上,卢旺达工人操作着带有中国企业标识的大型设备,中国技术人员对卢旺达筑路工进行指导,在他们身边,各种车辆有序通过,构成合作共赢的生动场景。而这,只是中国企业参与卢旺达建设的一个缩影。  在卢旺达,由中国援建及中国企业修建的高标准道路、标志性建筑随处可见。  中国企业在卢旺达的发展,不仅提升了当地的基
期刊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纯正的中文发音,热情的表演,一曲由卢旺达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们演唱的《大中国》引发共鸣,最终形成中卢两国观众的大合唱。当地时间2018年7月6日上午,“美丽中国 美丽卢旺达”图片展开幕式在基加利的卢旺达大学举行。正值旱季的基加利,天高气爽,更加烘托出开幕式的热情洋溢。  “这次我们来到美丽的卢旺达,举办‘美丽中国 美丽卢旺达’图片展,希望
期刊
13 世纪,马可·波罗一行从威尼斯出发,开启了横跨欧亚大陆的漫长旅程。最终,他们来到了遥远的中国。彼时的中国,处于元朝忽必烈的大一统之下,马可·波罗一行人见证了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繁盛。17年后,他们回到故乡,此时的威尼斯开始酝酿一场伟大的文艺复兴,并最终成为欧洲文艺复兴的三大中心之一。13至16世纪,像马可·波罗一样往来奔波于欧、亚之间的西方人,成为连接中西的桥梁。中西文化由此带来的交流和碰撞,
期刊
踏着湘西原生态苗族古歌的旋律,身着“并蒂莲花”“蝴蝶探花”“百鸟朝凤”等传统苗绣纹样服饰的中外模特们在北京皇家府邸、古宅大院的“百年T台上”,为人们呈现出一场非遗服饰精品的饕餮盛宴。  中国丰富多样、历史悠久的纺、染、织、绣、印的独特技艺,为今天的纺织服装品牌和设计师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作为极具中国中国风格的纺染织绣类非遗活动,“锦绣中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经过三年的培育,已然成为恭王府
期刊
双良集团:骑在“虎背”上前行  今年6月,陕西麟游县的一家火电厂内,170.5米高的“钢巨人”岿然成形。这是全世界首例钢结构“烟塔合一”项目,集成了大型火电站烟囱与钢结构间接空冷塔。这座间冷钢塔既通风又排烟,不仅为火电厂节省了2000多万元投资,还能有效降低烟气中的污染物浓度。  这套环保设施的“缔造者”——双良集团位于距离陕西千里之遥的江苏省江阴市。1985年,双良集团早早打响名声,成功研发拥有
期刊
在北京最著名的商业街王府井大街上,有一座设计别致的门店,门口标志性的蓝白红转灯一望便知是家理发店。寥寥几笔线条勾勒出一幅女士的秀美面庞和飘逸长发,启功先生为其题写店名“四联美发”,这就是“中华老字号”——四联美发美容有限责任公司。  一以贯之的“讲究”  上午9点,喧嚣的王府井大街还未迎来一天的热闹,四联最早一批客人已经进店等待。“虽然开门时间是9点,但经常有客人9点不到就来了,只要师傅到岗,准备
期刊
在这个全民摄影时代,影像拍摄不再局限于相机,拥有足够优秀性能的手机也能拍摄到好的照片。邵广红,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就用手机和卡片相机与摄影结缘,并用影像记录下自己学生的生活点滴。  现任职于辽宁省北票市大三家镇中心小学的邵广红出生在大三家镇的一个小山村,在同为小学教师的父亲的影响下,2001年师范毕业后便回到家乡做了一名小学班主任。  跟学生们在一起,邵广红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她从小生活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