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送爽,硕果盈枝。近日,从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传来喜讯,该中心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多年来,该中心从“帆船之都”到“天府之国”再到“黔北高原”,跨越千里,与羌族、仡佬族等少数民族群众手挽手、肩并肩,谱写了一曲曲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民族团结之歌。
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9年年初,由原海军青岛第一、第二疗养院和原空军青岛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调整组建而成的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党委一班人坚决贯彻习主席加强党对民族工作领导和军队参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指示,积极开展助学兴教、医疗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扶贫帮困活动,帮助少数民族改变贫困面貌。
“没有全面小康是不完整的。”在该中心开展扶贫攻坚动员会上,党委一班人的发言掷地有声。
全国唯一的北川羌族自治县,羌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36%,占全国羌族人口近1/3。2008年地震时,家破园毁,满目疮痍,2014年被列入全国贫困县。庄坪村是距离北川县城最远、幅员面积最宽、基础条件最差的小山村,全村有38户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被誉为生活在“云朵上的民族”;遵义平正仡佬族乡,全乡共有少数民族4213人,以仡佬族居多,另外还有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占全乡总人口18.7%,有中国仡佬族第一乡之称。受自然条件影响,全乡有3个省级深度贫困村,是遵义脱贫攻坚主战场。
着眼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通过项目帮扶、技术帮扶和智力帮扶等形式,先后派出9批次90多人的帮扶工作组,采取走村入户、现地察看、召开恳谈会、党员干部会、群众代表会等方式,摸底数,听意见,商思路,建立“户有卡、组有表、村有册”的贫困户管理台账,形成了“一份调研报告、一套贫困户资料、一套帮扶方案”,分别制定3年脱贫攻坚规划,印制《民族团结守则》《民族团结公约》,把党的温暖送到老区人民的心坎上。
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
—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这天,医疗小分队再一次来到庄坪村,北川羌族自治县小坝镇镇长杨东海,将一面写有“千里扶贫助力脱贫攻坚 军民携手助推乡村振兴”内容的锦旗,郑重地送到中心政委蔡祥手中,感謝海军青岛特疗中心对羌族的无私援助。这是该中心倾心帮扶羌族乡亲的一个缩影。
“他们坚持‘输血’‘造血’相结合,从民生问题抓产业、强组织、育人才,在扶持特色产业、扶贫济困、助学兴教等方面出实招求实效。针对山岭地带适合黄莲、天麻、大黄等名贵中草药材生长的特点,海军青岛特疗中心出资为群众购置中药材种子、苗木,聘请技术人员,帮扶发展家庭规模化种植,按照‘高山木本药材、中半山草本药材、矮山特色蔬果’为总体产业布局,已初步形成‘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谈起帮扶取得的变化,四川羌族自治县县委书记赖俊如数家珍。
“以前总在电视上才能看到城里的各种娱乐设施,没想到现在村里也安装上了,还安装了路灯。‘感谢天、感谢地、感谢亲人解放军……’”北川退役军军人事务局、村第一书记蔡永艳见到笔者,就打开了话匣子,说到动情处还情不自禁唱起了自编的歌谣。
群众不脱贫,部队不撤兵。已连续3年参加老区帮扶义诊的医训部副主任王胜介绍,中心在工作人员中开展为贫困家庭捐赠活动,累计捐赠各类衣物等生活用品119 0余件;对2个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家庭,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助学金,共资助16名贫困家庭学生,累计捐资20余万元。在推进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战役中,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不断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和信心,才能真正让贫困户“拔穷根”“摘穷帽”,实现持续增收、稳定脱贫。利用调研、入户等时机,广泛宣传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帮助贫困群众克服等靠思想。投入10万元,在村委会建成集文化活动、休闲娱乐、养生保健于一体的健身养生广场,修建了院坝、入户路,完成了改厨改厕,全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还投资20万元建成了光伏发电项目,年收入1万多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每年选取特困户,发放救助金,帮助购买猪仔,发展家庭养殖业……”该县退伍兵、小坝镇党委书记唐祖华豪情满怀地介绍,截至2018年,庄坪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8户117人完全脱贫,在去年脱贫验收中被树为样板村。作为最边远、条件最差的边角村迎接了国检,得到评估组充分肯定,提前达到省级贫困村退出标准。目前正全力打造“幸福庄坪”。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天灾无情人有情,相信有党的好政策,有亲人解放军的帮助,乡亲们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好……”在四川北川羌族自治县李青海家,大家席地而坐,蔡政委就如何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增加群众收入等畅谈“新梦想”,官兵们与羌族相依相伴、相守相爱、相扶相助,旁边一簇簇跳跃的火苗,如升腾的希望,温暖着大家的心,处处播撒着丰收的憧憬,处处流淌着幸福的笑容……
送医、送药、送健康
—为少数民族培养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来了、来了……”10月18日,该中心组织医术精湛的内外科、中医科、康复理疗等12人专家医疗队,携带医疗设施设备及药品,翻山越岭再次来到四川、贵州,为少数民族群众开展送医、送药、送健康活动。得知亲人解放军不远千里送健康到家门口,无不欢呼雀跃,奔走相告……中心把支持革命老区卫生事业和群众健康需求摆上重要位置,纳入党委议事日程。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扶贫事关百姓福祉、脱贫质量。一大早,听说青岛来的海军医疗专家为大家送健康,群众一大早就排起“长龙”,把专家们“包围”起来。医疗专家们热情接待每一位就诊患者,耐心细致解答他们提的问题,并根据每一位患者病情给出治疗建议和健康指导。为了多看几位患者,专家们发扬连续作战作风,把脉问诊、看片开处方、赠送药品……忙得不亦乐乎。短短几天时间,共接诊2600多人次、辅助检查500多人次,赠送药品耗材15万余元。他们还精心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健康手册》,让大家一看就懂、一学就会。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点米汤喝。”这是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的真实写照。医疗队听说团结村有1200多名仡佬族群众生活在1500多米高山上,平时去一趟县城需要半天时间,很多群众养成了“小病扛、大病拖”的习惯。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医疗队临时决定去团结村为群众送医送药。
越野车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行进,不时还有路基塌方、滚石滑落,让人不寒而栗。超声诊断科军医朱艳玲死死抓住车把手,车辆不能通过的路段他们就徒步,肩扛手抬医疗设备及药品。下车后,朱艳玲不顾高原反应,迅速投入彩超检查中。每次義诊她都是最后一个上车。“能为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吃再多苦也值。”这是全体医疗队的共同心声。
“去年,经过专家精心治疗,我患病多年的腰腿疼得到很好缓解,精神头儿也足了,太感谢亲人解放军了……”73岁的老兵蒋祖玉拉着理疗科主任张勇的手激动不已,喃喃地说:“红军队伍又回来啦!”
“医疗队在参与扶贫中,增进了军民鱼水情谊,在翻山越岭中感悟初心,在脱贫攻坚一线践行使命。”中心主任鞠金涛深有感触地说。
拳拳赤子心,浓浓爱民情。为彻底解决当地群众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该中心发挥医疗卫生、健康维护的技术优势和资源强项,捐资50多万元,分别为仡佬族乡和羌族建立2个标准化、规范化的村卫生院和卫生室。“目前开设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检验室、药房等功能,免费提供价值12万元的心电图机、超短波治疗仪、药品冷藏柜、周林频谱仪、紫外线消毒车等84种常规医疗器械及121种常用药品,能同时满足周边20个自然村的60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免费看病吃药,已被树为‘县乡一级样板卫生院(室)。’”谈起变化,播州区区委常委、区人武部政委黄建华深有感触地说:“他们每年都派出医疗专家队面对面为群众查体看病,培训乡村医护骨干、教授中药草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专家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