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辅导员的工作效率,但是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作者从实际工作角度出发,梳理和总结了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带给辅导员在学生行为引导,师生关系和网络舆情监管方面的挑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关键词:手机媒体;师生关系;网络舆情
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普及,其带来的便捷通讯,新媒体社交等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在基层辅导员岗位上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们也认识到手机媒体的使用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其中很多方面更涉及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进行对策分析。
一、对学生行为引导和价值观教育的缺位
相信高校辅导员近几年的一个棘手的工作已经从网吧拉人变成了让低头看手机的学生抬头。智能手机的丰富应用吸引着青年学生,同时也消耗着他们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开会甚至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要使用手机,甚至产生了严重的依赖。虽然手机依赖症是当下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但极端的例子也较为鲜见,在这里并不将其作为辅导员工作视角下学生群体现象研究的典型案例,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不分时间场合的使用手机和将过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手机社交和娱乐上。
作为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媒体为用户提供了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可能,但是很多学生出现了将正常的学习、参加文体活动和面对面人际沟通的时间统统变成了手机时间。我们承认,智能手机的丰富应用吸引力巨大,但这不应该成为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借口。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通过班会,宣讲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正常的学习、工作时间是不应该使用手机的;同时,行为上的引导、监督和制度上的要求必不可少,例如不少高校都实行的禁止手机进课堂的活动,让学生行动起来,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相结合,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另外一个方面思考,被手机占用的时间原本应该被拿来做些什么呢?手机上吸引人的应用和网络世界有没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呢?是时候让学生意识到手机之外的“美好”了。因此,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开展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拉”回来。
另外,应该积极利用手机中的各种通讯和新媒体形式,建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例如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传递正能量。
二、师生间关系的“虚” 与“弱”
智能手机本身的电话,短信功能,加上使用广泛的QQ,微信等应用,使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看似四通八达的联络网络,而辅导员们也十分注重使用这些便捷的功能与学生沟通交流,处理学生事务。
但当我们过分依赖于这些带有虚拟性质的联系机制的时候,我们就会面临一些问题,师生间关系的不稳固,联系的不紧密,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对辅导员在处理常规事务尤其是突发性学生事件时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1.师生间关系的“虚”
辅导员知道学生网络上的昵称,听到过学生在电话中的声音,在现实中却分不清学生的脸;辅导员以为的“他或她”,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一致;辅导员努力在微信上推送各种正面新闻,却不知道学生早已取消关注或熟视无睹。
这样一些现实问题提醒我们,也许该回到最传统的教育方式上来,多种手段的结合丰富了我们教育的内容,拓展了外延,但最实用有效的方式,就是与学生面对面。
因此,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应注意,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同时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常规机制,例如定期与学生谈心,到学生的课堂、自习室和宿舍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师生间联系的“弱”
相信不少辅导员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你想联系某个学生时,发现其手机关机,无论通过QQ还是微信@他都没有回复,这时你发现,所有这些联络方式都依赖于学生的手机这个移动终端;更有的学生也许手机没有问题,但他不想理会,你的所有@他也不会予以回应,这时的你才知道,以互动为极大优势的社交媒体也可以变成单向,原本我们认为多向的联络网络,却在遇到一些情况时变得脆弱和易断。
而恰恰是这些问题考验着我们对学生事务的掌控能力和平日工作的细致程度,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注重师生,生生间多种联络方式的完善。首先,应该建立完整并动态的学生联络方式数据库,其中应包括学生家长和学生周围人群的联系方式。
其次,建立以学生干部体系为基础的学生层级联络网络,学生之间交往的频度较高,更容易形成紧密的联系纽带,充分利用学生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能够解决一些特殊事件。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对学生做到以诚相待,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你交流。
三、网络舆情监管的复杂性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网络的各种事件中去,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十分容易被一些网络事件吸引并参与其中,容易在虚拟世界中产生心理的失衡,触碰道德甚至是法律的底线。这些问题的存在就给高校在网络舆情监管上增加压力。
当前大多数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缺少相应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更多的是依靠基层辅导员的工作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辅导员工作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首先,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网络传谣、诽谤等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的危害;另外,辅导员应借用多种网络社交手段倡导正面的思想,为学生推介红色网站,与学生共同剖析网络事件。
其次, 充分借助班干部体系的力量,了解学生在网络上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苗头做到及早发现,不让不良舆情成为反面舆论。
最后,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应积极进行网络舆情的研究,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进行网络舆情监管和疏导的能力。
总之,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便利了辅导员的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正视困难,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小明,刘可文.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08).
[2]肖光荣,喻 娇.3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6).
[3]陈树湘.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转变[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4]伊甜园.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手机媒体;师生关系;网络舆情
随着智能手机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广泛普及,其带来的便捷通讯,新媒体社交等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和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为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是,在基层辅导员岗位上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们也认识到手机媒体的使用工作带来了很多挑战,其中很多方面更涉及深层次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下面我们就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进行对策分析。
一、对学生行为引导和价值观教育的缺位
相信高校辅导员近几年的一个棘手的工作已经从网吧拉人变成了让低头看手机的学生抬头。智能手机的丰富应用吸引着青年学生,同时也消耗着他们的金钱、时间和精力,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上课、开会甚至吃饭、睡觉的时间都要使用手机,甚至产生了严重的依赖。虽然手机依赖症是当下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但极端的例子也较为鲜见,在这里并不将其作为辅导员工作视角下学生群体现象研究的典型案例,我们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学生不分时间场合的使用手机和将过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手机社交和娱乐上。
作为移动智能终端,手机媒体为用户提供了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的可能,但是很多学生出现了将正常的学习、参加文体活动和面对面人际沟通的时间统统变成了手机时间。我们承认,智能手机的丰富应用吸引力巨大,但这不应该成为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借口。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通过班会,宣讲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明确认识到正常的学习、工作时间是不应该使用手机的;同时,行为上的引导、监督和制度上的要求必不可少,例如不少高校都实行的禁止手机进课堂的活动,让学生行动起来,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相结合,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从另外一个方面思考,被手机占用的时间原本应该被拿来做些什么呢?手机上吸引人的应用和网络世界有没有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参与呢?是时候让学生意识到手机之外的“美好”了。因此,辅导员工作中,我们应该积极开展文艺、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学生“拉”回来。
另外,应该积极利用手机中的各种通讯和新媒体形式,建立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例如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等形式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传递正能量。
二、师生间关系的“虚” 与“弱”
智能手机本身的电话,短信功能,加上使用广泛的QQ,微信等应用,使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建立起了看似四通八达的联络网络,而辅导员们也十分注重使用这些便捷的功能与学生沟通交流,处理学生事务。
但当我们过分依赖于这些带有虚拟性质的联系机制的时候,我们就会面临一些问题,师生间关系的不稳固,联系的不紧密,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将会对辅导员在处理常规事务尤其是突发性学生事件时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1.师生间关系的“虚”
辅导员知道学生网络上的昵称,听到过学生在电话中的声音,在现实中却分不清学生的脸;辅导员以为的“他或她”,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一致;辅导员努力在微信上推送各种正面新闻,却不知道学生早已取消关注或熟视无睹。
这样一些现实问题提醒我们,也许该回到最传统的教育方式上来,多种手段的结合丰富了我们教育的内容,拓展了外延,但最实用有效的方式,就是与学生面对面。
因此,在辅导员的工作中应注意,充分利用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同时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建立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常规机制,例如定期与学生谈心,到学生的课堂、自习室和宿舍中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2.师生间联系的“弱”
相信不少辅导员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当你想联系某个学生时,发现其手机关机,无论通过QQ还是微信@他都没有回复,这时你发现,所有这些联络方式都依赖于学生的手机这个移动终端;更有的学生也许手机没有问题,但他不想理会,你的所有@他也不会予以回应,这时的你才知道,以互动为极大优势的社交媒体也可以变成单向,原本我们认为多向的联络网络,却在遇到一些情况时变得脆弱和易断。
而恰恰是这些问题考验着我们对学生事务的掌控能力和平日工作的细致程度,要求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就要注重师生,生生间多种联络方式的完善。首先,应该建立完整并动态的学生联络方式数据库,其中应包括学生家长和学生周围人群的联系方式。
其次,建立以学生干部体系为基础的学生层级联络网络,学生之间交往的频度较高,更容易形成紧密的联系纽带,充分利用学生提供的有效信息往往能够解决一些特殊事件。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应对学生做到以诚相待,这样才能让学生敢于,乐于与你交流。
三、网络舆情监管的复杂性
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广泛应用,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参与到网络的各种事件中去,由于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他们十分容易被一些网络事件吸引并参与其中,容易在虚拟世界中产生心理的失衡,触碰道德甚至是法律的底线。这些问题的存在就给高校在网络舆情监管上增加压力。
当前大多数高校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尚不完善,缺少相应的人力和资金投入,更多的是依靠基层辅导员的工作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因此辅导员工作中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办法进行有效的监管,从而提高辅导员的工作效率。
首先,利用多种教育形式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让学生了解网络传谣、诽谤等行为对自身和社会的危害;另外,辅导员应借用多种网络社交手段倡导正面的思想,为学生推介红色网站,与学生共同剖析网络事件。
其次, 充分借助班干部体系的力量,了解学生在网络上的表现,对出现的问题苗头做到及早发现,不让不良舆情成为反面舆论。
最后,辅导员作为一线工作者,应积极进行网络舆情的研究,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进行网络舆情监管和疏导的能力。
总之,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便利了辅导员的工作,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应正视困难,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参考文献:
[1]何小明,刘可文.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2(08).
[2]肖光荣,喻 娇.3G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06).
[3]陈树湘.论新媒体时代高校师生关系的转变[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4]伊甜园.高校网络舆情预警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作者单位:青岛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