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态学的视阈下,教学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演替的人工系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还存在不少的生态缺失。本文从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现状,从生态学的原理分析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信息化教学对策,以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生态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4 — 0167 — 02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生态学的视阈下,教学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演替的人工系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环境、内容、对象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仍然停留在以往的传统模式上,还存在不少的生态缺失。因此,从生态学的视阈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建设,改进生态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环境
课堂的教学如同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健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系统不仅能够维持课堂教学的宏观性,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课堂,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生态学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使课堂各要素之间以及整个课堂与外界之间,以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协调共生的方式联系起来,并最终实现师生双方持续发展的一种课堂形态〔1〕。这种生态课堂以学生为主,尽量减少教师附加能源,寻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信息生产
教师是课堂生态系统中生物主导因子,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是课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传递、循环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教学准备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课堂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关系到整个课堂生态系统后续流动能量的正负。要在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实际,深研教材,把握国家时事政治,创新教学,输出正能量、使信息进学生脑海里,使能量在学生身上得到传递。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信息能量流动和循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生态系统中,老师和学生的相互能量的流动和循环。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教学信息的程度高低,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量流动和循环的快慢。而影响学生的接受教学信息的程度高低则取决于信息输出源(教师)与信息接受源(学生)之间的载体(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低。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多样化、差异化。信息接受源(学生)不是简单的信息加工和信息接受器,他们更多的是在原来认知的基础上,有意识有选择地过滤和接收与自己相关需要的信息。如果教师输出的信息过于简单、过于旧时、过于粗糙或信息量不大就会往往使学生不愿不想接收。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信息能量流动出现停滞和循环不良。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信息传递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其获取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多还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以往“填鸭”式说教模式,强调行政化政治化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只能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和逆反情绪。而利用信息技术则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信息传递处于开放、互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使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由单一变成多向性,师生相互间的交流更加平等开放,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和丰富。这种生态信息传递,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网上和生活身边的事物,以清晰的视频,生动活拨、具体形象的图片给学生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生态缺失表现
(一)社会信息良莠不齐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信息呈裂变式增长。信息的丰富,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生活。但信息的负面性使大学生容易陷入信息的陷阱不能自拔,如:网络游戏、色情网片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当前社会受浮躁性、急功近利的影响,各种对社会和国家的报道大多都是问题负面信息出现,这种信息的随意性、复杂性、多元性,淡化学生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感,动摇学生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面在课堂上极力坚守和维持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构建他们的价值取向,而社会不良信息也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不断的侵蚀和影响。这种教育信息化生态失衡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教师思想重视不够
部分教师在观念上尚未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仍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真正主导者,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说教方式是最管用、最有效的。对于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一则不懂运用,二是认为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口才好就行了,信息技术与理工学科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似乎没有关系,运用多媒体课件过于于形式,哗而取宠。部分院校为了增强教师的说课理论功底,规定年轻教师不能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育观念的落后,制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三)学生的漠视和抵触
当前利用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在大量信息充斥下,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沉迷于网络。他们对信息不能很好的过滤,缺乏有效的理性认识,盲信信息,易情绪看问题。特别是在思想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冲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下,使得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信息的正当性和说服力表示不同程度的质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的信息反映冷淡。他们认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上课,更多的是对他们进行洗脑和对现实的辩解。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环境
课堂生态环境是指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并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总和〔2〕。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环境,必须切实加强网络监管和法制制度建设,实施个人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和明确责任,大力发展红色网络文化,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特色,结合地方的红色革命资源,开发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络平台。要从资金上落实对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投入,如:多媒体教学仪器的购买、开发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络平台,高水平教学软件的采购。人力上,积极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积极整合和优化各学科的教学资源,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资源库。此外,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培训,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人才的发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鼓励和支持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
(二)提高教师生态因子的效应
教师作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态因子,起到主导的关键作用。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单靠教师的说教,而不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很难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更加理解和接受。而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涉及的视频动画、音乐、图片的编排和展示都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掌握一定的技术处理。它需要通过图形、图表、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具体、直观地展现出来,利于学生的接受〔3〕。但是,现实教学中,不少多媒体课件设计粗糙,内容陈旧,形式单调。有些只是简单的教材文字复制,而有些则过于花哨,过多强调色彩、灯光、音响效果,而忽视教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相统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与钻研上,在此基础上展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工作〔4〕,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选出更好的主题,教育意义重大的信息元素融入课件中,以提升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质量,使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达到和谐统一,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三)发挥学生生态因子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应是学习的被动者,而应是主动者,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更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习惯作为知识信息源的被动接受者,这种简单、机械、单一的接受模式,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所追求和体现的师生和谐发展、平等开放、互动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教学是不相适应的。探讨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发挥学生生态因子的主观能动性。以“概论”课为例,“概论”课涉及内容较多,时间跨度长,理论凝练强。要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发挥学生生态因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而且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和谐平衡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卢景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课堂的形成〔J〕.教育评论,2013,(02):75-77.
〔2〕张震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的生态学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02):142-144.
〔3〕陈 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PPT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2):293-294.
〔4〕張少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2):100-102.
〔责任编辑:侯庆海〕
[关键词]生态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04 — 0167 — 02
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信息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机遇。生态学的视阈下,教学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演替的人工系统。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环境、内容、对象和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仍然停留在以往的传统模式上,还存在不少的生态缺失。因此,从生态学的视阈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建设,改进生态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环境
课堂的教学如同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健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系统不仅能够维持课堂教学的宏观性,而且还能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课堂,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借鉴生态学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及关系的理论和方法,来审视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使课堂各要素之间以及整个课堂与外界之间,以整体关联、动态平衡和协调共生的方式联系起来,并最终实现师生双方持续发展的一种课堂形态〔1〕。这种生态课堂以学生为主,尽量减少教师附加能源,寻求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信息生产
教师是课堂生态系统中生物主导因子,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是课堂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传递、循环的关键。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教学准备充分与否,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课堂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关系到整个课堂生态系统后续流动能量的正负。要在教学中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的,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立足学生实际,深研教材,把握国家时事政治,创新教学,输出正能量、使信息进学生脑海里,使能量在学生身上得到传递。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信息能量流动和循环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生态系统中,老师和学生的相互能量的流动和循环。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接受教学信息的程度高低,制约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能量流动和循环的快慢。而影响学生的接受教学信息的程度高低则取决于信息输出源(教师)与信息接受源(学生)之间的载体(现代信息技术)的高低。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学生的需求多样化、差异化。信息接受源(学生)不是简单的信息加工和信息接受器,他们更多的是在原来认知的基础上,有意识有选择地过滤和接收与自己相关需要的信息。如果教师输出的信息过于简单、过于旧时、过于粗糙或信息量不大就会往往使学生不愿不想接收。这种信息的不对称就会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信息能量流动出现停滞和循环不良。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信息传递
在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今天,学生其获取的信息可能比教师还多还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以往“填鸭”式说教模式,强调行政化政治化的理论灌输教学方式是行不通的,只能造成学生的厌倦心理和逆反情绪。而利用信息技术则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信息传递处于开放、互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中。使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由单一变成多向性,师生相互间的交流更加平等开放,教学内容更加充实、生动和丰富。这种生态信息传递,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整合网上和生活身边的事物,以清晰的视频,生动活拨、具体形象的图片给学生表现出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生态缺失表现
(一)社会信息良莠不齐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使信息呈裂变式增长。信息的丰富,提高人们的认识,丰富人们的生活。但信息的负面性使大学生容易陷入信息的陷阱不能自拔,如:网络游戏、色情网片等,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当前社会受浮躁性、急功近利的影响,各种对社会和国家的报道大多都是问题负面信息出现,这种信息的随意性、复杂性、多元性,淡化学生对社会与国家的责任感,动摇学生的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面在课堂上极力坚守和维持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构建他们的价值取向,而社会不良信息也同时在对大学生进行不断的侵蚀和影响。这种教育信息化生态失衡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教师思想重视不够
部分教师在观念上尚未跟上信息时代的发展,仍认为教师才是课堂的真正主导者,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说教方式是最管用、最有效的。对于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部分教师对于信息技术一则不懂运用,二是认为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口才好就行了,信息技术与理工学科有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似乎没有关系,运用多媒体课件过于于形式,哗而取宠。部分院校为了增强教师的说课理论功底,规定年轻教师不能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教育观念的落后,制約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三)学生的漠视和抵触
当前利用互联网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在大量信息充斥下,部分大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的,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沉迷于网络。他们对信息不能很好的过滤,缺乏有效的理性认识,盲信信息,易情绪看问题。特别是在思想价值多元化和文化冲突、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影响下,使得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信息的正当性和说服力表示不同程度的质疑,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递的信息反映冷淡。他们认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等信息技术手段上课,更多的是对他们进行洗脑和对现实的辩解。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的对策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环境
课堂生态环境是指影响教学活动的开展、质量和效果,并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种因素的总和〔2〕。要优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生态环境,必须切实加强网络监管和法制制度建设,实施个人网络实名制,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规范人们的网络行为和明确责任,大力发展红色网络文化,积极传播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网络环境。高校要根据学校的历史和特色,结合地方的红色革命资源,开发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络平台。要从资金上落实对教育信息化的硬件设施投入,如:多媒体教学仪器的购买、开发和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络平台,高水平教学软件的采购。人力上,积极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积极整合和优化各学科的教学资源,构建一个开放、互动、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资源库。此外,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教师进修、培训,带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人才的发展。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鼓励和支持运用多媒体教学,积极开展信息化教学技能比赛。
(二)提高教师生态因子的效应
教师作为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态因子,起到主导的关键作用。教师要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信息化水平和能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单靠教师的说教,而不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很难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来表达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学生更加理解和接受。而多媒体课件教学中涉及的视频动画、音乐、图片的编排和展示都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工作者掌握一定的技术处理。它需要通过图形、图表、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性、思想性、政治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具体、直观地展现出来,利于学生的接受〔3〕。但是,现实教学中,不少多媒体课件设计粗糙,内容陈旧,形式单调。有些只是简单的教材文字复制,而有些则过于花哨,过多强调色彩、灯光、音响效果,而忽视教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相统一。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立足学生实际,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与钻研上,在此基础上展开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工作〔4〕,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选出更好的主题,教育意义重大的信息元素融入课件中,以提升多媒体教学制作的质量,使教学内容和表现形式达到和谐统一,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性和教育性。
(三)发挥学生生态因子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不应是学习的被动者,而应是主动者,传统的说教教学模式,更多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习惯作为知识信息源的被动接受者,这种简单、机械、单一的接受模式,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信息化所追求和体现的师生和谐发展、平等开放、互动平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课堂教学是不相适应的。探讨和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更好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更好发挥学生生态因子的主观能动性。以“概论”课为例,“概论”课涉及内容较多,时间跨度长,理论凝练强。要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好适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教学。这样不但可以发挥学生生态因子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而且达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生态的和谐平衡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卢景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生态课堂的形成〔J〕.教育评论,2013,(02):75-77.
〔2〕张震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堂的生态学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3,(02):142-144.
〔3〕陈 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PPT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12):293-294.
〔4〕張少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的若干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02):100-102.
〔责任编辑:侯庆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