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数量急剧增长。据统计,1995年高校毕业生为80万,突破以往一直徘徊的60万;1999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00万;2001年为115万;2004年毕业生人数达到280万;而2005年毕业生人数上升至338万。这一系列的数字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大规模的毕业生涌向社会,也意味着,大学生在选择工作岗位时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难免会给大学生带来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负担。出现择业过程中的心理障碍。这不仅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甚至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必须重视研究和分析大学生择业时遇到的心理危机及造成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对于大学生指导本身就业,提高就业率,以及国家人才的合理利用都有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
1.心理机制不够成熟,缺乏稳定性,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从大学生心理年龄看,他们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和缓解压力的途径单一。加之正处于“第二心理断乳期”,面对即将进入的外在世界显得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内心的惶恐不安和恐惧,导致毕业前心理过分焦虑。据《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焦虑。心理学认为,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产生压力感,增强积极向上,主动竞争的能力。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过分焦虑使大学生情绪消极,烦躁不安,悲观失落,面对选择常常不知所措,犹豫不决,缺乏果断性,影响就业的选择甚至失去机会;无法理智、清醒地分析问题,甚至无法面对和接纳事实。最近,网上载一则消息,南方某高校研究生由于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跳楼自杀。这就是由于心理不够成熟,缺乏心理调控机制,导致的心理失衡。必须帮助大学生摆脱这种焦虑和恐惧的危害,排除心理障碍的困扰。
2.面对竞争缺乏自信,导致自卑心理
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多,研究生、博士生也加入到了择业竞争的行列中,这在无形中给本科生、专科生的择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一些大学生只看到别人的长处盯着自己的不足,缺乏对自身优势的正确分析,对自身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遇到几次挫折,就退缩羞怯,不敢迎接挑战,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导致自卑心理。有调查显示,在“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的问题回答中,47.6%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显示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信心不足。
3.对自身期望过高,产生自负心理
有些大学生特别是优秀的大学生,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缺乏对现实择业市场的全面了解,产生人不如己的优越感。或是认为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这山望着那山高,屡屡违约。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孤芳自赏,缺乏从基层做起的信心,对用人单位的待遇期望过高。北京某高校在2003届毕业生中进行择业工资期望调查,38.98%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就拿到2000~3000元的月薪,30.98%的被调查者甚至希望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无法摆正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招聘时盛气凌人,用人单位也往往“敬而远之”,导致屡屡碰壁。
4.缺乏自立意识,产生依赖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中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宠爱,事事由父母包办,养成了“万事不操心”的习惯,父母已成为某些大学生的“全职保姆”,大学生只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工作的选择也缺乏主观能动性,开创意识和独立竞争的能力不强。在择业时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也会调动一切力量为子女找到一份在他们眼中不错的工作,而往往忽略子女的兴趣爱好。这种依赖心理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父母安排的工作没有兴趣或是本身性格不适合从事父母安排的工作,工作没有积极性和进取心,影响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
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原因
1.社会转型时期,造成大学生个体择业价值选择的矛盾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知识经济时代使大学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有对未来的渴望,也有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出现差异,以及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念也面临双重选择,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造成冲击。
在价值选择上,出现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往往胸怀宏伟的理想与抱负,渴望报效祖国,为国家建设出力。希望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改变家乡祖国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却往往注重的是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不愿到祖国的乡村、西北等艰苦的地方。
在价值判断和实现上,出现吃苦奉献与享乐索取的对立。大学生大多有正义感,崇拜英雄和模范,也渴望自己为社会奉献力量。然而,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也会出现贪图享乐讲求实际的心理。大学生追求个性、新奇,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价值实现上出现多元性,然而却忽视自身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可能导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背离。
2.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如果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本着市场需要的原则,来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基本上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然而,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相对落后,知识陈旧,适应不了知识更新的需要。还有一些高校在自身师资、设备尚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使热门专业毕业生急剧增多而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存在欠缺,没有竞争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信心。另外,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既有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高校盲目追求理论教育,忽视技能的培训,使大学生感到学无所用,能力不足,导致在择业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心理。
3.社会就业环境变化,企业用人观念与大学生择业理想存在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国营大企业不适应市场竞争,面临困境,导致大量职工下岗,富余劳动力充斥就业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而一些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也造成人才浪费。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乡镇,大中专毕业生本该有用武之地,但大学生却不屑一顾。据调查资料统计,只有28%的大专生愿意“屈就”到这些行业,仍有超出三分之二的大专生即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仍然不肯放下架子。这种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生择业时选择范围缩小,增加了择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排除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对策思考
1.高校根据大学生不同心理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侧重于高年级毕业生。所指导的内容也仅限于思想教育、形势分析、技巧传授等。基本属于“临阵磨枪”型,缺乏系统的规划,往往收效甚微,起不到真正的指导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进行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迷茫期:一年级,大学生处于适应期,面临着对自己的重新定位。这一阶段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规划职业生涯对自身未来职业的重要性。清晰期:二年级,大学生心理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开始了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深层次思考。这一阶段,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价值观、职业个性等,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的基本方向。形成期:三年级,职业目标逐渐形成,大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时可以开展职业心理测试与职业生涯心理训练。帮助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完成角色转变。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有效地缓解大学生择业时的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大学生拥有稳定积极的心态迈入社会。
2.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政策、择业价值取向的教育与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使之既有个人的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奉献的精神;既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可以拓宽大学生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能有效地弥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避免心理失衡。
3.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有些高校专业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知识的需求,应该及时更新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弹性学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利条件;许多大学生知识单一,技能不足,应鼓励大学生跨专业、多方向的选择课程,开阔大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含量。同时适当扩大实践在大学生课程中的比例,增强实践能力,建立技能培训基地。改变大学生“学无所用”的择业困境,增强就业竞争力。
4.净化社会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的择业竞争机制
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就业制度、就业规范还有待于完善。一些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可能依靠不正当关系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反而落榜;还有一些单位存在性别歧视,招聘时倾向男生而把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这种不公平现象严重地挫伤了大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怀疑整个求职环境的公平性,开始反思自身价值,以致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竞争机制,完善大学生择业政策措施,加强法制的监督指导,用人单位进一步提高平等意识,唯才是用。
综上所述,择业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起点,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是第一次独立面对社会作出的选择,产生心理困惑在所难免。所以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
1.心理机制不够成熟,缺乏稳定性,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
从大学生心理年龄看,他们心理不够成熟,社会经验少,自我控制和缓解压力的途径单一。加之正处于“第二心理断乳期”,面对即将进入的外在世界显得无所适从,从而产生内心的惶恐不安和恐惧,导致毕业前心理过分焦虑。据《中国青年报》进行的调查表明:有七成以上的大学生都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焦虑。心理学认为,适度的焦虑可以使人产生压力感,增强积极向上,主动竞争的能力。但过度的焦虑则会干扰人的正常生活,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过分焦虑使大学生情绪消极,烦躁不安,悲观失落,面对选择常常不知所措,犹豫不决,缺乏果断性,影响就业的选择甚至失去机会;无法理智、清醒地分析问题,甚至无法面对和接纳事实。最近,网上载一则消息,南方某高校研究生由于担心自己找不到工作,跳楼自杀。这就是由于心理不够成熟,缺乏心理调控机制,导致的心理失衡。必须帮助大学生摆脱这种焦虑和恐惧的危害,排除心理障碍的困扰。
2.面对竞争缺乏自信,导致自卑心理
随着毕业人数的增多,研究生、博士生也加入到了择业竞争的行列中,这在无形中给本科生、专科生的择业带来更大的压力。一些大学生只看到别人的长处盯着自己的不足,缺乏对自身优势的正确分析,对自身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遇到几次挫折,就退缩羞怯,不敢迎接挑战,认为自己事事不如人,自惭形秽,导致自卑心理。有调查显示,在“你对你的专业能找到工作是否有信心”的问题回答中,47.6%的人回答“有些信心”,28.6%的人回答“毫无信心”,只有21.7%的人回答“很有信心”显示出大学生对自己的工作信心不足。
3.对自身期望过高,产生自负心理
有些大学生特别是优秀的大学生,认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对自身实力估计过高,缺乏对现实择业市场的全面了解,产生人不如己的优越感。或是认为自己拥有一技之长,这山望着那山高,屡屡违约。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孤芳自赏,缺乏从基层做起的信心,对用人单位的待遇期望过高。北京某高校在2003届毕业生中进行择业工资期望调查,38.98%的被调查者希望毕业后就拿到2000~3000元的月薪,30.98%的被调查者甚至希望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无法摆正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招聘时盛气凌人,用人单位也往往“敬而远之”,导致屡屡碰壁。
4.缺乏自立意识,产生依赖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中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受父母宠爱,事事由父母包办,养成了“万事不操心”的习惯,父母已成为某些大学生的“全职保姆”,大学生只需“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对于工作的选择也缺乏主观能动性,开创意识和独立竞争的能力不强。在择业时取决于父母的态度,听从父母的安排,父母也会调动一切力量为子女找到一份在他们眼中不错的工作,而往往忽略子女的兴趣爱好。这种依赖心理会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父母安排的工作没有兴趣或是本身性格不适合从事父母安排的工作,工作没有积极性和进取心,影响自身未来职业的发展。
造成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原因
1.社会转型时期,造成大学生个体择业价值选择的矛盾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知识经济时代使大学生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有对未来的渴望,也有激烈竞争带来的压力。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群体利益分配出现差异,以及伴随而来的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择业价值观念也面临双重选择,对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造成冲击。
在价值选择上,出现自我价值实现与社会价值实现的矛盾。一方面,大学生往往胸怀宏伟的理想与抱负,渴望报效祖国,为国家建设出力。希望到最能发挥自己才能的地方,改变家乡祖国的落后面貌;另一方面,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却往往注重的是个人利益和未来发展,不愿到祖国的乡村、西北等艰苦的地方。
在价值判断和实现上,出现吃苦奉献与享乐索取的对立。大学生大多有正义感,崇拜英雄和模范,也渴望自己为社会奉献力量。然而,面对社会的种种诱惑,也会出现贪图享乐讲求实际的心理。大学生追求个性、新奇,希望自己与众不同,在价值实现上出现多元性,然而却忽视自身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可能导致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背离。
2.高校的人才培养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如果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本着市场需要的原则,来培养市场需要的人才,基本上能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然而,一些高校专业设置相对落后,知识陈旧,适应不了知识更新的需要。还有一些高校在自身师资、设备尚不具备的条件下,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使热门专业毕业生急剧增多而大学生所学的知识存在欠缺,没有竞争力,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择业信心。另外,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就是既有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而现在高校盲目追求理论教育,忽视技能的培训,使大学生感到学无所用,能力不足,导致在择业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从而产生自卑,焦虑心理。
3.社会就业环境变化,企业用人观念与大学生择业理想存在矛盾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国营大企业不适应市场竞争,面临困境,导致大量职工下岗,富余劳动力充斥就业市场,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压力。而一些企业在引进人才的时候,盲目追求高学历,造成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困难,也造成人才浪费。而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乡镇,大中专毕业生本该有用武之地,但大学生却不屑一顾。据调查资料统计,只有28%的大专生愿意“屈就”到这些行业,仍有超出三分之二的大专生即使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仍然不肯放下架子。这种人才需求与人才供应之间的矛盾导致大学生择业时选择范围缩小,增加了择业压力和心理负担。
排除大学生择业心理障碍的对策思考
1.高校根据大学生不同心理特点,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指导
高校传统的就业指导服务主要侧重于高年级毕业生。所指导的内容也仅限于思想教育、形势分析、技巧传授等。基本属于“临阵磨枪”型,缺乏系统的规划,往往收效甚微,起不到真正的指导作用。高校在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不同年级个体的不同学习任务以及心理发展的不同,进行各有侧重的职业生涯辅导。迷茫期:一年级,大学生处于适应期,面临着对自己的重新定位。这一阶段可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规划职业生涯对自身未来职业的重要性。清晰期:二年级,大学生心理已经基本适应大学生活,开始了对自己未来职业的深层次思考。这一阶段,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长、价值观、职业个性等,帮助大学生明确职业生涯的基本方向。形成期:三年级,职业目标逐渐形成,大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工作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这时可以开展职业心理测试与职业生涯心理训练。帮助大学生不断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开发大学生的潜能与创造力,培养大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完成角色转变。为大学生进入社会提前做好心理上的准备,有效地缓解大学生择业时的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大学生拥有稳定积极的心态迈入社会。
2.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与形势政策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国家的需要结合起来;加强对大学生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就业政策、择业价值取向的教育与引导,使大学生树立正确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使之既有个人的远大理想,又有为国家、为民族、为集体奉献的精神;既有崇高的职业理想,又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样,可以拓宽大学生就业领域,增加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同时,也增强了大学生的创业意识,提升了大学生的精神境界,能有效地弥补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避免心理失衡。
3.深化高校教育改革,提高大学生就业技能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要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有些高校专业比较陈旧,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对知识的需求,应该及时更新课程,拓宽专业口径,建立弹性学制,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利条件;许多大学生知识单一,技能不足,应鼓励大学生跨专业、多方向的选择课程,开阔大学生知识视野,丰富大学生的知识含量。同时适当扩大实践在大学生课程中的比例,增强实践能力,建立技能培训基地。改变大学生“学无所用”的择业困境,增强就业竞争力。
4.净化社会环境,建立公平、公正、平等的择业竞争机制
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就业制度、就业规范还有待于完善。一些不公平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大学生可能依靠不正当关系找到理想的工作,而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反而落榜;还有一些单位存在性别歧视,招聘时倾向男生而把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这种不公平现象严重地挫伤了大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怀疑整个求职环境的公平性,开始反思自身价值,以致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建立公开、公正、透明的竞争机制,完善大学生择业政策措施,加强法制的监督指导,用人单位进一步提高平等意识,唯才是用。
综上所述,择业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起点,也是一个重要的人生转折;是第一次独立面对社会作出的选择,产生心理困惑在所难免。所以要采取积极的措施,帮助大学生顺利完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