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提问作为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在社会迫切要求提高高中课堂效率的今天,新一轮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课堂提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就当前高中英语课堂提问所存在的教师引导不足、反馈不足、提问的艺术性不足、层次性不足等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效率;教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46-1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堂提问引导不足。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发现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不能马上回答,教师往往不会给予学生太多的思考时间,通常的做法是将答案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诚然,教师这样做无非是考虑到高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大,但是这种将答案直接输出的形式大大降低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思维惰性,“反正老师会公布答案,又何必再思考呢”。另一种教师引导不足的现象出现在当教师发现学生的答案偏离正确答案时,教师往往会用暗示性的语言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标准化的答案上,问题和答案之间看似有了教师的引导,可是实际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是在揣测教师的心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仍然属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2.教师课堂提问反馈不足。
课堂上,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的反馈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上,部分教师吝于表扬,给与学生的反馈缺乏诚意,过于简单。另一部分教师的反馈不明确,在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己组织答案的问题进行评价时,会习惯性地用“right”“good”等这类话语反馈学生的答案,表面上是对学生肯定的评价,可是却没有具体说明好在哪里,又或是哪里还需要改进。这样的做法会把问题的答案模糊化,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学生发现和改进自身的问题。
3.教师课堂提问艺术性不足。
这里所说的课堂提问艺术性不足主要体现教师过于单一的问题表达方式。部分教师偏爱设计一些yes或no的选择问句,看似课堂热热闹闹,师生对答流畅,可是仔细想来就会发现有些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学生思考。
4.教师课堂提问层次性不足。
(1)问题的层次性不足。
其主要表现是教师在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当:问题太简单或问题太难。简单的问题可以方便学生回答,可是往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无法激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复杂的问题则会打压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有心无力”,时间一长就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出现学习困难生吃不下的现象。
(2)答题者的层次性不足。
这一点在公开课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提问能够得到学生正确的反馈,所以部分教师包括笔者经常喜欢把问题,特别是有难度的问题抛给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这些学生也往往不负众望,稍加引导就能回答的头头是道。在这种表面上看来气氛活跃的课堂中参与教师提问的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课堂对于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而言,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损伤。
二、解决课堂提问问题的对策
1.确保学生主体性。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教师提出问题后,不应该只看重学生能不能回答出正确答案,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间的距离,然后由教师运用问题调整策略的相关知识,适度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确保评价有效性。
首先,在课堂里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用真诚的语言给与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赏识。但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的答案时,笼统的称赞和简单的表扬就无法实现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学生的可取之处,具体而细致地为学生指出在哪一个方面应予以肯定,在哪一个反方面还值得探讨纠正。
3.确保设问的技巧性。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中的每一个提问都要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意义。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该减少比较简单的Yes/No的问题,要增加Wh的问题,包括What,Who,When,Where等,这些问题难度适中,但可以考察学生的组词成句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单词和词组的掌握。同时也应该穿插How/Why的问题,这类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连句成篇,可以考察学生语法和关联词的掌握情况。
4.确保备课的全面性。
这里所说的备课的全面性既包括全面的备教材也包括全面的备学生。教师应该做到准备的问题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回答者。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应该围绕主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比如笔者在观摩牛津英语模块9 unit4的reading教学时就深有体会。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 ,课文中有大量重要的英语习语,教材中设计的问题是:
1. What did “by and by” mean in the Bible?
2. What dose “feet of clay” mean?
3. What dose “see 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 mean?
学生只要在文章中找到相关段落,照搬文章中的几句话就能解答,甚至都不用真正理解答案的意思。这样的问题显然不适合高三的课堂,于是教师把问题改成:
1. please make a sentence with the idiom “by and by” / “feet of clay” / “see 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
经过这样的修改后,大大提升了问题的难度,真正考查了学生对习语的掌握。在理解了原文的基础上,这样的问题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就属于只要跳一跳,就可以够到的。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做到因材施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基础的问题,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延伸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堂效率;教师提问
中图分类号:G63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46-1
一、现阶段高中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教师课堂提问引导不足。
在高中英语课堂上,如果教师发现提出的问题大部分学生不能马上回答,教师往往不会给予学生太多的思考时间,通常的做法是将答案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诚然,教师这样做无非是考虑到高中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大,但是这种将答案直接输出的形式大大降低了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长此以往,学生会产生思维惰性,“反正老师会公布答案,又何必再思考呢”。另一种教师引导不足的现象出现在当教师发现学生的答案偏离正确答案时,教师往往会用暗示性的语言将学生的思路引到标准化的答案上,问题和答案之间看似有了教师的引导,可是实际上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是在揣测教师的心理,并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思考,仍然属于被动地接受知识。
2.教师课堂提问反馈不足。
课堂上,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教师的反馈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现在的英语课堂上,部分教师吝于表扬,给与学生的反馈缺乏诚意,过于简单。另一部分教师的反馈不明确,在对于一些需要学生自己组织答案的问题进行评价时,会习惯性地用“right”“good”等这类话语反馈学生的答案,表面上是对学生肯定的评价,可是却没有具体说明好在哪里,又或是哪里还需要改进。这样的做法会把问题的答案模糊化,久而久之也不利于学生发现和改进自身的问题。
3.教师课堂提问艺术性不足。
这里所说的课堂提问艺术性不足主要体现教师过于单一的问题表达方式。部分教师偏爱设计一些yes或no的选择问句,看似课堂热热闹闹,师生对答流畅,可是仔细想来就会发现有些问题根本就不需要学生思考。
4.教师课堂提问层次性不足。
(1)问题的层次性不足。
其主要表现是教师在对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把握不当:问题太简单或问题太难。简单的问题可以方便学生回答,可是往往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无法激起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时间一长就会出现好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复杂的问题则会打压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使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有心无力”,时间一长就会降低学生的自信心,出现学习困难生吃不下的现象。
(2)答题者的层次性不足。
这一点在公开课上表现的尤为突出。教师总是希望自己的提问能够得到学生正确的反馈,所以部分教师包括笔者经常喜欢把问题,特别是有难度的问题抛给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这些学生也往往不负众望,稍加引导就能回答的头头是道。在这种表面上看来气氛活跃的课堂中参与教师提问的只是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这种课堂对于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生而言,学习积极性被严重损伤。
二、解决课堂提问问题的对策
1.确保学生主体性。
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教师提出问题后,不应该只看重学生能不能回答出正确答案,而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答案与正确答案间的距离,然后由教师运用问题调整策略的相关知识,适度引导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2.确保评价有效性。
首先,在课堂里教师应该尽可能地用真诚的语言给与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赏识。但在面对一些复杂问题的答案时,笼统的称赞和简单的表扬就无法实现评价的有效性。教师要敏感地捕捉学生的可取之处,具体而细致地为学生指出在哪一个方面应予以肯定,在哪一个反方面还值得探讨纠正。
3.确保设问的技巧性。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课堂中的每一个提问都要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意义。具体来说,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应该减少比较简单的Yes/No的问题,要增加Wh的问题,包括What,Who,When,Where等,这些问题难度适中,但可以考察学生的组词成句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对单词和词组的掌握。同时也应该穿插How/Why的问题,这类问题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连句成篇,可以考察学生语法和关联词的掌握情况。
4.确保备课的全面性。
这里所说的备课的全面性既包括全面的备教材也包括全面的备学生。教师应该做到准备的问题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回答者。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应该围绕主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钻研教材。比如笔者在观摩牛津英语模块9 unit4的reading教学时就深有体会。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Biblical idioms in English ,课文中有大量重要的英语习语,教材中设计的问题是:
1. What did “by and by” mean in the Bible?
2. What dose “feet of clay” mean?
3. What dose “see 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 mean?
学生只要在文章中找到相关段落,照搬文章中的几句话就能解答,甚至都不用真正理解答案的意思。这样的问题显然不适合高三的课堂,于是教师把问题改成:
1. please make a sentence with the idiom “by and by” / “feet of clay” / “see the handwriting on the wall”.
经过这样的修改后,大大提升了问题的难度,真正考查了学生对习语的掌握。在理解了原文的基础上,这样的问题对大部分学生而言就属于只要跳一跳,就可以够到的。
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教师还应该做到因材施问。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基础的问题,对于学习有余力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延伸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