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项肿瘤相关自身抗体检测联用在非小细胞肺癌辅助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来源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ytsxy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联用7项肿瘤相关自身抗体(7-tumor associated autoantibodies,7-TAAB)检测辅助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就诊的81例NSCLC初诊患者作为NSCLC组,同时选择肺部良性疾病患者46例及体检健康对象55名分别作为疾病对照组(BLD)和健康对照组(HC),采用ELISA方法检测p53、PGP9.5、SOX2、GAGE7、GBU4-5、MAGE A1和CAGE的7项TAAB在肿瘤组与对照组血清中的浓度。同时检测所有入组对象血清肺癌肿瘤标志物CEA、NSE、SCC和CYFRA21-1的水平。三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阳性率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及Fisher精确检验,并绘制ROC曲线。

结果

7-TAAB中有6项(p53、SOX2、GAGE7、GBU4-5、MAGE A1和CAGE)的血清水平在NSCLC组均分别高于BLD组(p53:Z=-4.370,P=0.000;SOX2:Z=-4.412,P=0.000;GAGE7:Z=-4.250,P=0.001;GBU4-5:Z=-2.678,P=0.025;MAGE A1:Z=-4.504,P=0.002;CAGE:Z=-4.646,P=0.001)和HC组(p53:Z=-3.543,P=0.000;SOX2:Z=-3.383,P=0.002;GAGE7:Z=-4.893,P=0.001;GBU4-5:Z=-3.381,P=0.025;MAGE A1:Z=-3.369,P=0.001;CAGE:Z=-2.981,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P9.5项在NSCLC组与BLD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71,P=0.044)、与HC组无差异(Z=-2.280,P=0.05),7-TAAB的单项水平在BLD组和H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53:Z=-1.917,P=0.917;PGP9.5:Z=-1.228,P=0.966;SOX2:Z=-1.789,P=0.325;GAGE7:Z=-0.563,P=1.000;GBU4-5:Z=-0.315,P=0.985;MAGE A1:Z=-2.310,P=0.857;CAGE:Z=-2.822,P=0.703)。将7-TAAB检测结果以阴阳性判断,单项自身抗体对NSCLC的特异度均≥89%,但敏感度≤39.5%。以7项中任意1项为阳性即判读为7-TAAB阳性,7-TAAB在早期(Ⅰ、Ⅱ期)NSCLC患者中的阳性率高于传统肺癌肿瘤标志物(7-TAAB:52.94%,CEA:23.53%,NSE:8.82%,CYFRA21-1∶20.59%,SCC:14.71%),对于晚期(Ⅲ、Ⅳ期)和提示预后不良的中低分化NSCLC患者敏感度更高。7-TAAB辅助诊断NSCLC的AUC为0.734,敏感度66.67%,特异度80.20%;协同CEA、NSE、CYFRA21-1和SCC后AUC为0.917,敏感度为87.70%,特异度为81.20%。

结论

7-TAAB是一组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辅助NSCLC诊断的血清标志物,对早期NSCLC患者的检出率优于传统血清肿瘤标志物,并且7-TAAB联合CEA、NSE、CYFRA21-1和SCC可以提高NSCLC患者的诊断敏感度。

其他文献
实验室检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治中的重要手段,对疾病的辅助诊断、病情评估和疗效判断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但当前自身免疫实验室体系内包括检测标准、质量控制、行业监督等方面不够健全,导致存在着检验结果不规范、各实验室间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等现象。在当前精准医疗背景下,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和深度学习与人工智能在检验领域的不断应用,自身免疫实验室迎来了集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新发展趋势。
目的 探讨胸腹水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腺苷脱氨酶(ADA)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评估其指标联合检测在良性和恶性胸腹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278例胸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胸腹水中MMP-3、ADA和LDH的水平,分析良性组(208例患者)和恶性组(70例患者)胸腹水MMP-3、ADA、LDH
颅内感染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早期明确诊断、合理及时治疗对改善患儿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颅内感染实验室常规检测方法的改进,探讨了常用感染标志物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及肝素结合蛋白在颅内感染病原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表现以侵蚀性、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早期诊断RA对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改善预后以及提高RA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目前,RA患者血清中已经发现多种自身抗体以及蛋白质类生物标志物,文章就以往发现的RA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几种自身抗体以及近年来新发现的血清标志物在RA中的诊断、预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目的 探讨抑制性受体TIGIT基因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NK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58例RA患者作为RA疾病组(其中疾病活动亚组30例,疾病缓解亚组28例),健康对照组(HC)22名。收集受试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应用流式细胞术比较两组外周血NK细胞TIGIT基因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外周血细
外泌体是一类由多种细胞类型分泌的大小约40~100 nm,具有脂质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外囊泡。它们天然存在于多种体液中,是细胞间通讯的重要介质。研究表明,外泌体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以及化疗耐药密切相关。本文综述了结直肠癌来源的外泌体在肠癌发病机制、诊断预后和治疗应用中的作用,以期为寻找结直肠癌治疗新靶点提供思路。
目的 探讨不同生化血清非定值质控品的瓶间差、开瓶稳定性及互换性。方法 于2016年5月在检验科分别对Pretrol®生化非定值质控品与伯乐生化非定值质控品进行了比对相关检测。瓶间差是连续测定多瓶质控品结果的批间不精密度,并剔除同一瓶质控品连续测定结果的批内不精密度,计算质控品的瓶间差。开瓶稳定性是按厂商说明书要求复溶,并分别计算在2~8℃条件下保存7 d,及在-20 ℃条件下保存30 d的不精密度
真核生物转录组中含有大量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ncRNA在基因表达调控和各种细胞生理、病理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ncRNA在肿瘤早期诊断领域的研究是热点。本文将以ncRNA中的微小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为代表,
目的 探讨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COL4A3、COL4A4和COL4A5基因诊断Alport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并拓宽基因突变谱。方法 观察性研究。先证者为一名6岁女孩,4岁时偶然发现镜下血尿。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哥哥、姐姐外周静脉血3 ml,提取基因组DNA,应用全外显子组测序检测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通过突变分析筛选到COL4A4的缺失突变,Sanger测序对筛选到的c.1826de
目的 探讨新生儿脐血IgE水平与36月龄儿童过敏性疾病(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喘息和过敏性鼻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队列研究设计,2012年10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收集779例足月产孕妇分娩时新生儿脐血。随访幼儿至36月龄638名儿童,问卷调查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喘息和过敏性鼻炎的患病情况。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样本IgE水平,多元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