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放以创新和服务建设软件企业家园

来源 :中关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f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我们将时间退到两年前。
  2005年6月17日下午,两辆面包车驶进中关村软件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国务委员陈至立来到这里,看望科技人员,了解科技园区的建设发展情况。
  软件产业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点和优势产业。温家宝来到港湾网络有限公司大厅,在中关村软件园沙盘前,他向介绍情况的一位精明干练的女同志,中关村软件园副总经理周放问道:“软件园的收入能达到多少?”
  “80多亿元。”
  “这个规模还比较小。软件开发一靠头脑,二靠市场。这两条我们都具备。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开发和对专利的保护,加快软件业的发展。要进一步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化重要基地的优势,努力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温总理语重心长的话语,深深地烙在周放心中。
  國家高新区要进行“二次创业”,必须始终坚持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根本任务,创造局部优化的环境,大力培育有竞争优势和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同时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改造传统产业相结合。
  经过研究发现,文化创意企业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渠道过剩、内容短缺的冲击,如果能将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结合起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局部集群和区域经济战略优势就能充分发挥。经过2年的发展,园区的“引擎”作用凸显。到2007年,软件园已有中国普天、汉王科技、港湾科技等近180家创意企业入驻园内,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2006年园区的产值达到121亿元,有804项知识产权完成登记,对相关产业的辐射作用十分显著。
  谈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周放用了一个形象的说法,“由于有软件,动漫制作才由吃苦变成吃蜜”。周放表示,中关村软件园二期建成后,就将成为北京软件产业核心区。作为创意“落地”的承载体,国内不少创意产业园区中,不仅有直接从事创意设计的企业和为文化创意提供相关技术和产品的企业,也有从事策划推广、信息咨询、文化经营的企业或机构;未来还会有从事知识产权应用开发、投融资和财务、内容产品传播等服务的企业。这种互补性很强的企业集群,构成多重交织的产业链,对提高园区整体的创新能力和促进园区所在的区域经济发展都具有实际意义。
  中关村软件园于2001年初正式开工建设。7年多来,园区市政基础设施、公建配套及景观建设初具规模,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产业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园区国际化、数字化、产业化等建设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中关村软件园先后被国家有关部委确定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2006年12月,被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目前,中关村软件园产业规模达全国首位。也就是在2006年12月,周放接过了中关村软件园董事长的职位。
  7年来,中关村软件园在推动产业聚集和创新聚集方面总结了一套创新的服务模式。周放说,主要是提供优化的产业服务体系:一是传统的商业服务体系,营造产业生态系统;二是符合软件产业特色的产业服务体系,比如软件企业的孵化、监理、知识产权代理等;三是技术支撑平台。
  周放说,建立软件园,是政府推动产业发展的最好平台。中关村软件园定位中高端。7年来,中关村软件园产业聚集和创新聚集效应明显:形成了较完善的产业链;在服务外包方面,企业互相配套,形成联合“出海”的局面。
  我们可以预想,在软件园入驻的企业的创业路上,有周放这样一位干练的女子把舵,“出海”的行程将不会有太多惊险!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