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企业量本利向价本利模式的转变

来源 :中国集体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房地产市场不大景气的宏观背景下,水泥市场需求增速大幅回落,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产能过剩的水泥企业在行业内十分普遍。传统的“CVP”(Cost-Volume-Profit)模式無法保障企业的正常利润水平,甚至大量水泥企业处于亏损状态及倒闭边缘,基于此,文章以 “PCP” (Price-Cost-Profit)模式作为研究对象,认为水泥市场应该保持一个合理的价格,而不是靠盲目的去增产。首先,阐述量本利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现阶段水泥市场现状深入分析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从销量、价格、成本、利润提出价本利的新思路及具体对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水泥企业;CVP;PCP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筑行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前些年,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发展需求迅速扩大的带动下,水泥行业迅速扩张,许多企业因扩张速度过快,造成产能过剩严重。加之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紧缩,水泥行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企业利润越来越少,迫切需要采取措施来走出市场困境。目前我国水泥业产业结构基本已稳定,要想继续保持较高利润水平,不被市场淘汰,水泥制造企业必须认识到量本利不适用目前的市场环境,需改变以往利润核算模式为抓手,制定相关改革调整措施,才能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得到有效保障,不会在夹缝中求生存,为此本文就采取何种经营模式问题及对策展开研究。
   一、量本利和价本利分析的基本原理
   (一)量本利和价本利的概念
   量本利分析法全称为产量(或销量)成本利润分析,也称CVP分析,是在成本习性分析和变动成本法基础上,揭示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量和利润等变量之间的内在规律和联系,为企业的经营预测、决策和目标控制提供必要信息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价本利分析法是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产能严重过剩和成本下降空间有限条件下推行的一种分析方式,水泥企业销价对利润的敏感性高于销量对利润的敏感性,就改善经营、提高效益而言,更直接、更快捷的途径就是提高销价。
   量本利着重是以销量为基础确定企业利润,价本利则是以销价为基础确定企业利润,它是对量本利的继承和创新,在市份额相对瓜分完毕,而且大体处于稳定的情况下,重点研究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水泥企业才能获取合理的利润。
   (二)应用量本利和价本利分析法的前提假设
   应用量本利分析的前提假设是:第一,产销平衡,也就是说期初期末存货水平稳定,以产定销;第二,单位产品售价不变,即销售收入与销售量成正比例关系;第三,生产和销售产品的品种结构不变;第四,固定成本总额保持不变,变动成本总额与产销量是线性关系;第五,基本是建立在市场短缺上,销量可以无限制增加,供给不足的情况下,随着销量的增加,单位固定费用减少,进而达到降低成本取得利润的效果。
   应用价本利分析的前提假设是:第一,市场竞争激烈,供需错位;第二,产能过剩,生产出来的产品卖不出去,以销定产;第三,产品数量基本固定,即销售收入与销售价格成正比例关系。
   传统的“量本利”模式是在成本和市场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将产能利用率发挥到极致,企业通过开展低价竞争,抢占市场,获取利润。但在市场产能过剩的形式下,“量本利”经营模式既使生产的产品难以实现应有的价值,也使企业和区域市场发展丧失了动力。在此形势下,“价本利”的新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价本利”模式将企业、行业和社会的利益统一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重视构建合理的价格体系,使生产的产品拥有合理的价值,带动行业整体价值的稳定实现。
   二、水泥企业实行量本利核算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基础:量本利模式假设被打破
   量本利的假设重要前提售价是常数而非销量,销量是可无限增大的,但水泥企业现状是产量和销量不对称,产能发挥偏低,产销极其不平衡,产能严重过剩,销量已不能无限增大,故假设条件被打破。如果水泥企业一味只能通过降价抢占市场,甚至售价降至成本以下,企业只能是持续亏损,然后倒闭。
   (二)政治基础:供给侧改革推动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水泥行业供需关系正面临着不可忽视的结构性失衡,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主要方式是淘汰低标号、淘汰落后生产线、停窑限产。市场上早已是供过于求,再采取量本利核算模式去核算只会导致企业利润亏损。
   (三)价格现状:水泥价格偏离价值
   以前水泥价格曾一度高于煤炭价格,甚至1吨水泥可买2吨煤炭。但2001年以后,煤炭价格一路飙升,翻了3倍多,而十多年时间全国水泥市场平均价格仍在300元/吨左右徘徊,最高时也不过430多元。虽然近两年煤炭价格有所下降,但仍是水泥价格的2倍,也就是2吨水泥才能购买1吨煤炭,甚至许多水泥生产企业的销售价格接近于成本线,水泥价格长期低位运行,导致水泥行业难以获得合理利润,整体效益不佳。
   (四)行业意愿与能力:行业集中度较高
   中国水泥行业在供给侧改革和国企改革的双重推动下,兼并重组逐步加快,如金隅和冀东的整合、中国建材和中国中材的合并、华新水泥进一步整合拉法基中国水泥资产,这三个事件的都是我国前十大集团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呈现出涉及企业多、产能大、范围广的特点。事实也证明重组带来市场竞争环境的明显改善,提升了行业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从江西省看,南方万年青、江西南方水泥、海螺水泥、红狮水泥、亚东水泥五家集团公司熟料产能占比80%以上,从2017年开始,价格往上拉升,水泥行业利润贡献率呈上升趋势。
   (五)市场现状:销量提升空间受限
   因产能过剩,目前单纯提高销量经营模式已成历史。截至目前,全国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累计约1769条,设计熟料产能达18.3亿吨,实际年熟料产能超过20亿吨。如2019年全国共生产水泥23.3亿吨,共生产熟料15.2亿吨,熟料产能(实际产能)发挥率为76%。    以某水泥制造企业为例, 2019年1月,经营数据销售总量32.08万吨,销售成本155.51元/吨,销售价格244.75元/吨,营业利润2862.82万元,净利润745.93万元;2019年4月,经营数据销售总量45.57万吨,销售成本154.09元/吨,销售价格207.64元/吨,营业利润2440.27万元,净利润438.17万元(同一企业不同期间),4月份销量增长了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销量因素:
   销量增长=45.57-32.08=13.49(万吨)
   销量增长率=13.49/32.08=42.05%
   增加营业利润=13.49*(244.75-207.64)=500.61(万元)
   销量的敏感性=500.61/42.05=11.91,即销量每增加1%,增加营业利润11.91万元
   销价因素:
   销价增长=207.64-244.75=-37.11(元/吨)
   销价增长率=-37.11/244.75=-15.16%
   增加的营业利润=-37.11*32.08=-1190.49(万元)
   销价的敏感性=1190.49/15.16=78.53,即销价每降低1%,减少营业利润78.53万元
   从数据看出,当前条件下市场竞争主要是几家大型水泥企业竞争,在产能严重过剩情况下通过降价增量取得效果给企业并没有带来效益支撑,必须改变现有核算模式,寻找一种更契合目前市场发展的模式,价本利模式应运而生。
   三、水泥行业实施价本利核算模式的对策
   (一)价格主导,回归正常盈利区间
   当前,“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水泥企业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要想解决此难题,没有价格绝对不行。由于市场份额基本固定且已处于稳定周期,一味的想通过增量来降低成本已成为过去,所以基于成本倒逼,水泥企业必须实施“价-本-利”。
   (二)市场竞合的主导,企业间联动发展
   “价-本-利”过程必须不断再平衡,避免“价格战”引发恶性竞争。事实上,“价-本-利”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再平衡”过程,涨价-下调-平衡-再涨价-再下调-再平衡-再涨价……,“价-本-利”再平衡表明,必须树立市场一盘棋思想。
   (三)基建市场、房地产市场、地销市场投入比较稳定
   国家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从小康社会横跨到美好生活阶段,市场基本需求是旺盛的,市场基本量还是有的,企业能活的下去。水泥企业“价-本-利”,如果没有量,也是有问题,守住基本量,这是水泥企业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国家供给侧改革推动
   供给侧改革主导,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打造水泥行业新动力寻求路径。故采取“价-本-利” 模式,水泥企业必须向同类企业主动发声,积极推进水泥行业供给侧改革,六个坚定不移,即停窑限产、错峰生产、限制新建、减量发展、淘汰落后、提高标准,改善水泥市场环境。
   (五)量本利的继承与创新
   第一,价格摆在首位,价为先,价为重,经营因子顺序变化—经营理念变化;并非完全颠覆,理论底蕴、理论基础、理论原理一脉相承,是继承和创新。
   第二,遵循经营规律,适应经营变化;作为全新的经营理念,“P(价)-C(本)-P(利)”是对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拔高与升华;把活跃性最强、敏感性最高、杠杆作用最大的经营因子放在水泥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地位,销售是龙头,价格是核心,客观反映了当前环境条件下水泥行业经营特征。
   第三,根本目的就是推动中国水泥行业水泥价格向水泥产品內涵价值回归,但销量的作用不可忽视,一定规模销量基础上的销售价格越高越好,高价格需要“源头活水”。“源头活水”就是一定规模的销量,没有一定规模销量支撑的销售价格是无源之水,强调量价并举。
   第四,当销售价格处于负边际贡献状态时,销售数量就是经营恶魔。这种状态下,销量越大,亏损越多(负现金流)。
   故“价-本-利”模式为水泥企业量身定制,高度契合了水泥企业当前经营特质,其借鉴意义和推广空间不可低估。
   四、结语
   价本利财务实践于水泥企业,主要思路就是根据管理会计原理,运用好相关管理会计工具,采取财务分析路径,归纳财务数据,提炼财务信息,分析得出财务结论,为管理层经营决策提供数据与信息支持,牵住并做好价格文章,提高水泥企业效益,做企业价值创造的推动者。
   参考文献:
   [1]马彬.价本利在水泥企业的实践[J].财务视野,2017(08):23-24.
   [2]卢静.浅析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J].商业经济,2020(03):146-147.
   [3]徐宁.本量利分析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的应用[J].经管空间,2020(10):105-106.
   [4]余琦.美德鲜公司果品定价管理改进研究——基于优势定价构成理论[D].兰州:兰州大学,2019(02).
   [5]李行.浅析水泥制造企业业财融合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0(04):179-180.
   [6]曹江林.中联水泥是“价本利”理念的最早实践者现代经理信息[EB/OL].水泥人网,2019-06-29.
   (作者单位:江西吉州南方水泥有限公司)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经营管理工作,不断开拓新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除此之外,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企业管理理念的改革及创新,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由原本的生产型变为生产销售型,更加看重市场销售,根据该销售理念,市场营销在企业管理中能够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文章首先讲述市场营销管理的主要内容。其次,对当前企业市场营销管理
摘要:文章主要对三大航空公司在2010~2016年度内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利润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旅客周转量、货邮周转量等二十个指标的收集,通过SPSS软件提取出贡献度最大的5大成分,计算出有关航空公司竞争力的计量模型,并通过计量模型算出三大航空公司在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的年度平均得分,并针对三大航得分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三大航;主成分分析;竞争力  
摘要:文章概述了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的概念及意义,探讨了财政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目前存在的几点问题,并就推动、完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建设提出建议,希望对进一步推动财政预算科学化管理有所帮助。   关键词: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财政预算;对策   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日趋明显,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当前5G技术的逐渐普及应用,其正在从纵、横两个维度影响、并改变政府的管理工作方式。其中,财政监
摘要:为了推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深度改革,发挥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优势,稳定国民经济增长。文章以经济新常态为宏观视角,以农业生产为切入点,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并列举出农业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阐述农业政策转型的方向和措施,希望能够给农业发展带来一些启示,仅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农业政策;转型探讨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也肯定了针
摘要:文章主要对企业商誉减值存在的问题和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商誉本质的意义,并且提出了企业商誉减值的应对方法与策略,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在商誉减值方面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企业商誉减值;问题;策略   在如今的企业当中,相关管理人员将企业商誉减值比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此“商品”在企业经营的过程当中,可以帮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益与效益,在企业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是在当前企业商誉测量情况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我国的市场竞争也趋于激烈,证券公司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需要与财政管理接轨,将全面预算管理方案应用于其中。但就目前来说,我国证券公司全面预算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探究了证券公司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使证券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得到强化,确保证券公司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证券公司;预算管理;全面预算   在新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