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方面的因素 ,更有社会的影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从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出发,重新整合教学内容,合理运用课堂教学形式,实施合作探究学习,努力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把教与学的重点放在“学”上,从学生实际出发 。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实效性 师生关系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工作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感染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一点,深受学生喜爱。
其次,应该做好角色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不但在于教,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自我激励,从而自觉地寻找学习方法,体会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需要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多地需要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强化。
二、实施合作学习做到组织到位,目标明确
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常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出现。由于受个人努力、目前我校教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和组织学习小组,建立学习群体。学会与人合作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学习方式首先改革了课堂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是通过集中小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提供了新的途径。只要教师组织恰当,氛围融洽,广大学生是喜欢在合作讨论的气氛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把自我融入群体,小组的成员为了达成小组学习目标而相互研究与探讨、相互启发与切磋、相互影响与带动,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知识共享”的情境中增强集体竞争意识、合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释疑能力,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学习方式中忽视人的能动性、自觉性与创造性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以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三、合理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而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课甚至一个阶段的教学只采用一种方法,如全部以讲授为主,则学生会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强化课堂内教学效果。于是,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品德教师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内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小品剧、开展知识竞赛、演讲等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只能作为教学形式的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思想品德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表演过程中要遵守什么规则,避免表演过程中出现学生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的情况。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没有什么实效性。又如:讨论几乎是思想品德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甚至有些问题是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迸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
因此,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果一味地追求表面形式,则会远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得不到保证。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强化和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实效性一定会大大提高,使学生“学得轻松,乐在其中”,教师也会“教得自如,苦中有甜”,进一步推动教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道德.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政治教学方式的对策.教学研究,2006,06(下旬刊).
[2]李黎明,杨必俊主编.现代中小学幼儿教师适用教学法[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3]李世春.新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5).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 实效性 师生关系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做一个有亲和力的老师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师生关系处于一种民主、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那么它所营造的和谐、愉悦的教育氛围必然会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工作转变观念,提高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感染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一点,深受学生喜爱。
其次,应该做好角色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不但在于教,更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自我激励,从而自觉地寻找学习方法,体会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和谐师生关系的确立更多地需要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以及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多地需要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至的爱和时时刻刻的尊重。相信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将会迸发出强劲的教育能量,促进教育效果的不断强化。
二、实施合作学习做到组织到位,目标明确
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常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出现。由于受个人努力、目前我校教育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现有知识、能力智力发展水平等方面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而,教师应当合理安排和组织学习小组,建立学习群体。学会与人合作是现代社会每个公民必备的素质。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富有创意的学习方式首先改革了课堂教学,给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是通过集中小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提供了新的途径。只要教师组织恰当,氛围融洽,广大学生是喜欢在合作讨论的气氛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的。在合作式的小组学习活动中,学生学会了把自我融入群体,小组的成员为了达成小组学习目标而相互研究与探讨、相互启发与切磋、相互影响与带动,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在“知识共享”的情境中增强集体竞争意识、合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释疑能力,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知识体系的建构;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学习方式中忽视人的能动性、自觉性与创造性的被动学习状态,使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以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三、合理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积极性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而单一的刺激容易产生疲劳,如果一堂课甚至一个阶段的教学只采用一种方法,如全部以讲授为主,则学生会产生疲劳;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强化课堂内教学效果。于是,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思想品德教师都在积极地探索多种教学形式,其目的是改变过去那种严格按照教学流程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的状况。教师在思想品德课堂内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编演小品剧、开展知识竞赛、演讲等常用的教学形式。在这些活动中,学生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
但是,有些活动只能作为教学形式的点缀。例如,小品剧是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但是思想品德教师在设计这些活动、指导学生编演时应该充分考虑要达到什么目的,学生可以从中了解些什么,表演过程中要遵守什么规则,避免表演过程中出现学生嘻嘻哈哈,内容简单、形式单一的情况。表演过后就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至于剧中表现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表演只是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没有什么实效性。又如:讨论几乎是思想品德教师每节课都要采用的教学形式,但是有些问题根本就不具有讨论性,甚至有些问题是在书中可以找到答案的,只要给学生时间看书,学生就能归纳出来,讨论实在是画蛇添足,不但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发争论,迸出火花,久而久之还会泯灭学生思考的热情。
因此,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从教学需要出发,从学生需要出发,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如果一味地追求表面形式,则会远离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也就得不到保证。通过对以上几点的强化和深入,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教学实效性一定会大大提高,使学生“学得轻松,乐在其中”,教师也会“教得自如,苦中有甜”,进一步推动教改和素质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道德.素质教育下的中学政治教学方式的对策.教学研究,2006,06(下旬刊).
[2]李黎明,杨必俊主编.现代中小学幼儿教师适用教学法[M].云南民族出版社,2005.
[3]李世春.新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