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创新为王的经济转型周期。在之前的数万年时间里,社会发展是线性的。但启蒙运动之后,人类文明的发展突飞猛进。站在历史大周期的角度看,今天很可能就是一个拐点,很多人的命运会因创新而改变,另外一些人的命运也会因为墨守成规而发生另一种改变。从个体的角度看,人们更加关注的是自己在时代中所处的位置,比如创业的时机与领域,创新的动机与角度。无论你是想要了解宏观趋势下的潮流,还是个体创新的发展机遇,这本书都不会让你失望。
本书的作者霍夫曼是硅谷最著名的投资人之一,他创立的孵化器Founders Space 帮助大量初创企业完成了从0到0.1的尝试,从0.1到1的奠基,还提供了从1到10、从10到无限可能的机会与方向。
凭着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创新的细致观察,霍夫曼发现了让创新者顺利起飞的风口,探索了让创业者迅速找到风口的渠道,还贡献了多种让投资者精准挖掘到优质项目的方法。
对于霍夫曼的很多理念,身为创业者的我有感同身受的理解与共鸣。为什么要创业?如何创新?创新和纯粹的技术发明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创新具有更值得期待的商业前景?创新如何增加与商业模式的契合度?
在你正式开始阅读本书前,我建议先试着罗列出几个关于创业、创新以及科技互联网的问题,放在一边。等你阅读完之后再看,或许问题就已经成为了答案的一部分。我想先罗列几个问题。
第一个:创新的第一要义就是技术创新吗?
这只是大部分人的错觉,你以为苹果的产品是技术导向吗?
霍夫曼认为,隐藏在iPhone背后的逻辑其实是设计主导的创新。独特而令人叹服的用户体验才是成功的基石。所以,包括iPhone在内的一系列获得巨大成功的苹果产品,它们的主要创新绝非在技术上,而是在重视用户体验的设计,以及App生态系统的设计上。
那些获得资本青睐的“十角兽”企业(创业不到10年但估值过百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同样如此。Uber、Airbnb、WeWork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们产品的设计提供给用户非常理想的体验。而技术呢?恰恰相反,专利技术很可能限制了开拓力。所谓为技术而技术,也就是霍夫曼所说的“技术陷阱”。
关于设计创新与如何避免落入“技术陷阱”的问题,本书有非常详细的解释。
第二个:创业就不需要技术了吗?当然不是。
霍夫曼说,当初创企业无法证明市场对其新技术有足够需求时,它会选择拒绝。我的理解是,初创企业的技术很重要,但开发技术的时机与方向一定要迎合市场。本书提供了很多精彩的案例,用以证明市场痛点之于技术的重要性。比如,乔布斯当年以施乐公司的新技术为基础,创造出伟大的麦金塔电脑。
第三个:技术与设计的融合,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霍夫曼通过硅谷的历史沿革给出了精准的答案。
今天的硅谷是全美高科技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区,全球科技的最前沿阵地。然而,当年的硅谷却汇聚了一群黑客、嬉皮士、艺术家、技术控。霍夫曼认为,正是因为跨界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在同一个空间内碰撞思想,才成就了硅谷。本书对于硅谷的成功有着深刻的思考与总结,这对于中国的广大创业者都是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回过来我们思考一下,创新到底是什么?
霍夫曼认为,创新是创造某种全新的东西,某种从未在这个世界中出現过的东西,某些从未被尝试过的东西。创新的基本元素是创造力与多样性。而创新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则是时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势。霍夫曼理解的创新,就是保持开放的头脑、尝试新的可能性、找出死胡同、从错误中学习。我想,这种理念应该被所有创业者牢记。今天,很多创业者都在公开场合说“不忘初心”,而这样的“初心”不只是情怀,还是一种在漫长探索中保持渴望的心态。
在今天的中国,这样一本关于创业、创新的著作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霍夫曼在丰富的投资生涯中遇到过很多悲伤的故事。比如,一些初创企业过早融到了太多的钱,随后却失败了,恰恰是资本成了限制它们开发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绊脚石。
联想到中国很多尝试O2O模式,但商业模式却缺乏持续性的初创企业,多轮融资掩盖了它们的伤口。霍夫曼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为依托,资本将成为初创企业的吗啡。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应该如何获得成功呢?本书最中肯的建议是:先实现一个小目标。这不是一个段子,而是一份严肃的商业计划书蓝本。很多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小目标开始的。比如,谷歌从搜索框开始,亚马逊初创期唯一销售的商品就是书,因为书是当年最容易搭建供应链的商品。
所谓创新,其实并不复杂,这个时代,简单本身就是最好的创新。
本书的作者霍夫曼是硅谷最著名的投资人之一,他创立的孵化器Founders Space 帮助大量初创企业完成了从0到0.1的尝试,从0.1到1的奠基,还提供了从1到10、从10到无限可能的机会与方向。
凭着对市场的判断和对创新的细致观察,霍夫曼发现了让创新者顺利起飞的风口,探索了让创业者迅速找到风口的渠道,还贡献了多种让投资者精准挖掘到优质项目的方法。
对于霍夫曼的很多理念,身为创业者的我有感同身受的理解与共鸣。为什么要创业?如何创新?创新和纯粹的技术发明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创新具有更值得期待的商业前景?创新如何增加与商业模式的契合度?
在你正式开始阅读本书前,我建议先试着罗列出几个关于创业、创新以及科技互联网的问题,放在一边。等你阅读完之后再看,或许问题就已经成为了答案的一部分。我想先罗列几个问题。
第一个:创新的第一要义就是技术创新吗?
这只是大部分人的错觉,你以为苹果的产品是技术导向吗?
霍夫曼认为,隐藏在iPhone背后的逻辑其实是设计主导的创新。独特而令人叹服的用户体验才是成功的基石。所以,包括iPhone在内的一系列获得巨大成功的苹果产品,它们的主要创新绝非在技术上,而是在重视用户体验的设计,以及App生态系统的设计上。
那些获得资本青睐的“十角兽”企业(创业不到10年但估值过百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同样如此。Uber、Airbnb、WeWork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们产品的设计提供给用户非常理想的体验。而技术呢?恰恰相反,专利技术很可能限制了开拓力。所谓为技术而技术,也就是霍夫曼所说的“技术陷阱”。
关于设计创新与如何避免落入“技术陷阱”的问题,本书有非常详细的解释。
第二个:创业就不需要技术了吗?当然不是。
霍夫曼说,当初创企业无法证明市场对其新技术有足够需求时,它会选择拒绝。我的理解是,初创企业的技术很重要,但开发技术的时机与方向一定要迎合市场。本书提供了很多精彩的案例,用以证明市场痛点之于技术的重要性。比如,乔布斯当年以施乐公司的新技术为基础,创造出伟大的麦金塔电脑。
第三个:技术与设计的融合,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
霍夫曼通过硅谷的历史沿革给出了精准的答案。
今天的硅谷是全美高科技人才密度最高的地区,全球科技的最前沿阵地。然而,当年的硅谷却汇聚了一群黑客、嬉皮士、艺术家、技术控。霍夫曼认为,正是因为跨界聚集在一起的人们,在同一个空间内碰撞思想,才成就了硅谷。本书对于硅谷的成功有着深刻的思考与总结,这对于中国的广大创业者都是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回过来我们思考一下,创新到底是什么?
霍夫曼认为,创新是创造某种全新的东西,某种从未在这个世界中出現过的东西,某些从未被尝试过的东西。创新的基本元素是创造力与多样性。而创新最重要的成功因素则是时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趋势。霍夫曼理解的创新,就是保持开放的头脑、尝试新的可能性、找出死胡同、从错误中学习。我想,这种理念应该被所有创业者牢记。今天,很多创业者都在公开场合说“不忘初心”,而这样的“初心”不只是情怀,还是一种在漫长探索中保持渴望的心态。
在今天的中国,这样一本关于创业、创新的著作具有更加重要的现实意义。霍夫曼在丰富的投资生涯中遇到过很多悲伤的故事。比如,一些初创企业过早融到了太多的钱,随后却失败了,恰恰是资本成了限制它们开发可持续性商业模式的绊脚石。
联想到中国很多尝试O2O模式,但商业模式却缺乏持续性的初创企业,多轮融资掩盖了它们的伤口。霍夫曼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为依托,资本将成为初创企业的吗啡。
作为一家初创企业,应该如何获得成功呢?本书最中肯的建议是:先实现一个小目标。这不是一个段子,而是一份严肃的商业计划书蓝本。很多获得巨大成功的企业都是从小目标开始的。比如,谷歌从搜索框开始,亚马逊初创期唯一销售的商品就是书,因为书是当年最容易搭建供应链的商品。
所谓创新,其实并不复杂,这个时代,简单本身就是最好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