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数控加工技术课的性质、特點、以及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内容,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方向、就业方向,而在教学中有所侧重。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进行分类教学,方能起到学以致用、为将来的就业尽快适应岗位需求打好基础。
【关键词】数控 机电 分类 理论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37-02
一、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数控技术,是典型的融机电与一体的专业技术,它集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维修保养、数控原理等系列技术于一体。数控加工技术课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教材以职业技能为依据,突出技能、突出各种工艺特点。从切削原理、刀具知识、加工工艺、手工编程等方面,全面涵盖机械加工技术基础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为学生学习现代加工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教材后半部分增加了数控加工实训操作部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学院机械系、自动化系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而且全部开设了《数控加工技术》课。所采用的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机械类)。教材内容包含绪论、金属切削基础、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车削工艺知识、数控镗铣削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基础、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数控镗铣削加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实训等共9个章节。
二、《数控加工技术》课分类教学的必要性及教学重点分析
数控加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技术课。它必须要求有机床、机床夹具、机床刀具、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等多门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现场实训经验作为支撑。本教材内容全面、章节具体,给教师查阅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困扰。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同样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也应该放在不同的方面。
对于机械方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侧重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知识的讲解和是数控加工技能训练。对于自动化方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数控机床原理、电器控制线路、接口、数控系统、控制原理等方面。
三、机械专业方向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的教学
机械专业的学生前期已经开设过足够的专业基础课,例如切削刀具、切削原理、机械加工工艺、金属切削机床、公差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具备足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来学习数控加工知识,提升数控操作技能。教师讲解起来也容易融会贯通,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学习起来自然水到渠成。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学中还可以再补充一些数控机床结构、及数控原理方面的知识,一边拓展知识面,提升技能,为将来可能从事的数控机床维修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应注重技能培养和训练。所以,对于机械方向的机电一化专业的学生,应该以模块化、课题化的方式去教学,侧重数控编程知识的学习和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典型零件为加工实例,让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和零件的编程方法和技巧。进而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在掌握了这些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后,就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实训环节,加强数控操作的技能训练。
四、自动化专业方向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的教学
对于自动化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课的教学,应该大大有别于机械专业方向。因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是设备的维护检修,包括设备控制线路维护、计算机控制要求变更、控制程序的调试等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由于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偏重的是“加工”技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应用需求,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就要理性把握教材内容,坚决避免照本宣科。要针对学生的就业去向,增补相应如数控机床结构、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电气自动控制、液压传动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课程教学仍然要秉承技能至上的原则,安排大量的实习实训课教学。也可以采用模块化、课程任务式的教学,把教学要求分解成一个个项目课题,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坚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巩固理论、提升技能,彼此互相依托互相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的教学中,要时刻牢记学生的专业方向,在机械方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中,要突出“加工”;而在自动化方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要注意忽略数控加工技术课中“加工”二字,突出实用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数控机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宏伟.数控加工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关键词】数控 机电 分类 理论 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7-0237-02
一、数控加工技术课程的特点:
数控技术,是典型的融机电与一体的专业技术,它集数控机床、数控加工工艺、数控编程、数控机床维修保养、数控原理等系列技术于一体。数控加工技术课也是高职高专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技术课。教材以职业技能为依据,突出技能、突出各种工艺特点。从切削原理、刀具知识、加工工艺、手工编程等方面,全面涵盖机械加工技术基础知识,内容全面、覆盖面广,为学生学习现代加工知识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教材后半部分增加了数控加工实训操作部分,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有一定的帮助。
目前学院机械系、自动化系都开设了机电一体化专业,而且全部开设了《数控加工技术》课。所采用的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机械类)。教材内容包含绪论、金属切削基础、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车削工艺知识、数控镗铣削加工工艺知识、数控编程基础、数控车削加工编程、数控镗铣削加工编程、数控机床操作实训等共9个章节。
二、《数控加工技术》课分类教学的必要性及教学重点分析
数控加工技术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专业技术课。它必须要求有机床、机床夹具、机床刀具、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制造基础、公差与技术测量等多门类课程的基础知识和现场实训经验作为支撑。本教材内容全面、章节具体,给教师查阅带来很多方便的同时,也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困扰。由于教学学时的限制,同样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也应该放在不同的方面。
对于机械方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本门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侧重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及数控编程知识的讲解和是数控加工技能训练。对于自动化方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数控机床原理、电器控制线路、接口、数控系统、控制原理等方面。
三、机械专业方向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的教学
机械专业的学生前期已经开设过足够的专业基础课,例如切削刀具、切削原理、机械加工工艺、金属切削机床、公差与技术测量等课程,具备足够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来学习数控加工知识,提升数控操作技能。教师讲解起来也容易融会贯通,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学习起来自然水到渠成。而对于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教学中还可以再补充一些数控机床结构、及数控原理方面的知识,一边拓展知识面,提升技能,为将来可能从事的数控机床维修方面的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高职高专学校的教学,应注重技能培养和训练。所以,对于机械方向的机电一化专业的学生,应该以模块化、课题化的方式去教学,侧重数控编程知识的学习和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以典型零件为加工实例,让学生熟练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的分析和零件的编程方法和技巧。进而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在掌握了这些必要的理论知识以后,就要将学习的重点放在实训环节,加强数控操作的技能训练。
四、自动化专业方向的数控加工技术课的教学
对于自动化方向机电一体化专业数控技术课的教学,应该大大有别于机械专业方向。因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大多是设备的维护检修,包括设备控制线路维护、计算机控制要求变更、控制程序的调试等技术含量非常高的工作。由于本课程涉及的内容偏重的是“加工”技术,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应用需求,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就要理性把握教材内容,坚决避免照本宣科。要针对学生的就业去向,增补相应如数控机床结构、数控原理、数控机床电气自动控制、液压传动等方面的内容。
同时,课程教学仍然要秉承技能至上的原则,安排大量的实习实训课教学。也可以采用模块化、课程任务式的教学,把教学要求分解成一个个项目课题,由浅入深,由小到大、由简单到综合,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坚持知识与技能相结合,巩固理论、提升技能,彼此互相依托互相提升。
五、结语
总而言之,在《数控加工技术课》的教学中,要时刻牢记学生的专业方向,在机械方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中,要突出“加工”;而在自动化方向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要注意忽略数控加工技术课中“加工”二字,突出实用的“技术”。
参考文献:
[1]李雪梅.数控机床[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王宏伟.数控加工技术[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