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任务目标链”合理定位阅读教学

来源 :英语学习·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梳理了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构建“任务目标链”解决目标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课堂实践具体展示了如何通过文本解读,构建目标链,从而定位阅读教学的过程。
  关键词:阅读课堂;教学目标;问题分析;任务目标链
  引言
  “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布鲁姆),教学目标既是一堂课中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其最终归宿。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目标意识不强,认为课前根本不需要思考目标,上完课后学生学到的东西就等于本堂课达成的目标,也有老师表示教学目标很难设定,虽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对目标进行了总体描述,为设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宏观思维框架,然而五个目标维度包含着很多的具体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于如何有效解决问题,合理定位阅读教学感到十分棘手。
  教学目标问题分析
  1. 目标空泛,缺乏可操作性指示
  如某教师制定的人教版必修四Unit 4 Reading Body Language部分教学目标:1) knowledge aim: learn 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in the passage. 2) language skill: have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 and discuss some questions in English. 3) cultural awareness: talk freely in a relaxed classroom atmosphere and learn with interest.
  上述教学目标中的some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以及some questions指示不明;talk freely未能指出就何话题进行自由交谈,这种目标对课堂教学过程没有明确、可操作性的指向,更像是超越具体形态化的一种理论指向,对教学后的结果无法检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要以理论目标为指导,确定出具体的教学目标,两者缺一不可,没有理论目标,具体目标就缺乏统一的指导,从而变成一盘散沙;没有具体目标,理论目标便失去了依托,成为空中楼阁,教学总目标的实现也无从谈起。目标需要用学生外显的行为来描述,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把教学目的落实到教学过程中去,必须把教学目标具体化、细拟化和操作化,建立教学目标体系,把教学目标按照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连续递增的形式进行有序的排列组合,使之系列化。
  2. 目标过多,一节课无力承载
  教师们按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中的五个维度制定目标,少的一堂课有5个目标,多的十几个。如某教师制定的人教版必修三Unit 1 Reading 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的教学目标:
  (1)学生能利用标题与副标题,把握文章主旨大意。
  (2)培养学生归纳与概括段落大意的能力。
  (3)让学生增进对中国节日的进一步了解,感悟外国的一些节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加强跨国文化意识。
  (4)比较中外节日的庆祝方式,学生能表达节日的种类、由来、作用、节日中人们的种种表现,以及节日的故事。
  (5)学生能了解节日当中人们所寄托的情感。
  (6)通过阅读培养学生“跳读”与“对比”能力,学生明白什么是skimming与scanning。
  (7)培养学生获取关键信息,达到对比中外节日的异同点。
  该教师课后说明:目标(1)(2)针对文章标题及结构;目标(3)(4)(5)基于对文章语意、文化背景、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解读;目标(6)(7)用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策略。
  教师从多个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根据每一项解读内容设置教学目标,于是一节阅读课要承担的教学目标的多少就取决于教师解读出多少东西,不考虑教学内容的价值导向,也忽视学生在一堂课中能接受多少内容。分析以上目标,目标4中的“节日的种类、由来、作用、节日中人们的种种表现以及节日的故事”是本文的重点,要学生做到“比较与表达”更是课堂的难点,仅这一目标已经承载了很多的任务,再加上其他6个,目标能否达成可想而知。
  3. 各教学目标相互孤立,缺乏整体性
  教学目标中的语言、技能、策略、情感等各个维度之间没有联系,各自独立的现象普遍存在。某教师在制定人教版选修六Unit 4 Reading Global Warming語言知识目标时,要求学生掌握there is no doubt that…,It is…that…两个句型,其语言技能目标为“查找气温变化的趋势”,与气温变化趋势相对应的文章中的语言主要有tend to,go up,as high as等等,显然,这两个目标之间没有直接的关系,这两个句型与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目标也是无甚关联,为了实现这一语言知识目标,教师借助句子翻译操练句型,同时简单讲解了两个从句,看似学生学会了使用句型,但课堂上的多个教学活动支离破碎,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整个课堂碎片化。
  教学目标之间应该相互融合,结构离不开语言,语言包含情感,切不可让课堂成为目标的跑马场。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教学目标都不是孤立的,一个准确有效的教学目标是和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它是教学活动的体现,也是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各环节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目标的达成展开,做到一一对应关系。
  “任务目标链”概念界定
  任务目标链(task-end chain)是基于“方法目标链或手段目标链(means-end chain)提出的概念。“手段目标链”是1982年由Gutman发展出来的一种广泛运用商业领域的一种研究方法,其实施过程为在确定目标的过程中,首先确定出一个总目标,然后对总目标进行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各部门甚至单个员工的目标。上下级的目标之间通常是一种“目标——手段”的关系,上级目标需要通过下级一定手段来实现。用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目标——手段”链。   “任务型教学法”一直是阅读教学中主要使用的方法,教师通过设计任务以达成教学目标,其中的任务与“手段目标链”中的“手段”异曲同工,笔者将“手段目标链(means-end chain)”模式引入到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目标制定中,构建“任务目标链(task-end chain)”,用以更好地定位阅读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具有控制功能,除了对教学活动外,其控制作用还表现在中心目标对于各个子目标的规范和制约上。一般地说,高层次的教学目标必然对低层次的教学目标具有约束力,迫使低层次的教学目标与其一致并为其服务,从而使目标系统内部达到一致,形成“任务目标链”。
  课堂实践
  下面以人教版必修五 Unit 3 Reading First Impressions的文本解读与目标定位过程为例,呈现如何构建任务目标链,定位阅读教学。
  1. 综合解读文本,分析五维目标
  First Impressions主要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向读者讲述了主人公李强是如何安全到达“未来世界”以及他对未来世界的第一印象。
  语言知识:作者通过“李强在未来世界的旅行”这一情景来反映未来世界的变化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一些描述性的语言表达主人公在旅行过程中的情感,情景中的言、行、情三者融为一体,而这三方面的语言正是教师需要解读的核心语言。
  语言技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语言技能目标(七级)对读的描述包括能从文章中获取和处理文章中信息、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意图、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等。笔者从文本信息、主旨到作者情感、意图,解读文本,梳理主线,形成了网络图(见图1)。
  学习策略:First Impressions这一标题的表述并不非常具体,其中包含两方面含义:the impressions of what和what impressions the writer had。因此学生需要理解What is the future life in 3008 like?以及How does the writer feel about the future life?其次文章中的三幅插图分别是the time capsule,hovering carriages,a future house,这是文章标题的一方面内容,也是作者在未来旅行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三个方面。通过标题及插图预测文本内容,借助非主体信息及非语言信息进行理解或表达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策略。
  情感态度与文化意识:文章中的未来世界相比现在而言,有好的和不好的一些的变化,作者对这些“印象”有乐观或是忧虑的情绪,学生通过理解未来世界同样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最终明白Problems exist everywhere, but actions count。
  2. 确定中心目标,形成任务目标链
  根据各个分项目标解读后的成果,笔者确定本课时的中心目标为:Ss will be able to understand what the future life in 3008 is like and how the writer feels about the future life. 其他各分项目标围绕中心目标,由任务串联在一起(夏谷鸣,2009),形成一个任务目标链(见图2)。
  任务目标链中的(1)(2)聚焦文本内容与情感,(3)聚焦思维,(4)聚焦文本结构,中心任务是综合体,注重语言运用与思维提升。


  3. 基于目标链,设计相应教学活动
  在课堂实践中,根据任务目标的驱动,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
  (1)聚焦文本内容:标题,插画,文章主体
  根据文中插画预测(见图3)。
  结合标题,阅读并检测预测内容,聚焦情感:对未来世界的印象(见表1)。
  (2)聚焦文本结构和脉络
  阅读文本,找出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并画出段落间的结构图(见图4)。对于基础薄弱的班级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仔細阅读第1段,找出与2、3、4段内容相关的信息结合点。
  ① I suffered from “time lag”.
  ② It seems you keep getting flashbacks from your previous time period.
  ③ My friend and guide, Wang Ping was very understanding…
  ④ Well-known for their expertise, his parents company transported me safely into the future in a time capsule.
  ① ② ③ 句中的划线部分在文章第3段有具体的描述,④句中的expertise在第2、4两段均有体现,而transported me safely into the future in a time capsule正是文章第2段所写的。
  通过图式激活主题,梳理段落间的联系,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线索,品味作者构思的巧妙。
  (3)聚焦语言与思维
  读后活动:关注文本核心语言,思考下列问题   Underline words, phrases, or sentences that are closely related to Li Qiang’s first impressions. (comfort, discomfort; transport, home…)
  在情境中让学生理解语言材料,才使学生做出反应、生成思想。
  What ideas do you think were believable\ unrealistic in this story? Why ?
  Do you think he feels comfortable in the future? Why or why not?
  What language does he use that gives you that impression?
  通过评判性的问题,将语言文字转化为思考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会解读,将文本解读转化为思考的过程,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以上3个不同层面的任务均指向目标链中的4个分目标,分目标的达成为实现中心目标搭建了脚手架,课堂中学生顺利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细化了的课堂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實现了。
  反思
  构建任务目标链合理定位课堂教学目标给提高课堂效率带来了实效,但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以下方面需引起重视。
  1. 目标中的学情解读
  解读文本的深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教学的深度,但教学的深度并不完全取决于文本解读的深度,因为学生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学生需要的、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在解读文本时,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2. 文本空白和思维目标的合理性
  伊瑟尔认为,文本中的空白指向文本中未曾实写出来的部分,为读者提供了重要暗示或提示。文本的空白召唤,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和填充,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契机。关注文本空白并对其进行合理解读,制定与文本主题一致的思维目标,才能对文本的空白部分作出有效的阐释。
  3. 多元评价目标的达成
  教学作为一个系统的、由多因素构成并由各个环节连接而成的序列活动,既包括设计、组织、实施,也包括测量和评价。测量和评价教学活动一个周期的终结,也是下一周期的开始。它既要准确预定教学目标是否实现或达到,又要确定目标达成度,还要获得调整目标的反馈信息,这些都要以已定的目标为尺度。而衡量这一尺度的标准不是唯一的,如何结合课堂,动态评价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W. 伊瑟尔. 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段湘萍. 充分解读文本 合理定位教学[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1(10): 7-12.
  谭晓玉,袁文辉等译,L·W·安德森,L·A·索斯尼克主编.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夏谷鸣. 试论英语教学目标设计[J]. 英语教师,2009(08):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湖南祁阳农田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具有30年(1982-2012)长期定位历史的稻-稻-紫云英及稻-稻-冬闲轮作水稻种子、根际及稻田土壤为材料,采用先进的分子生态学方法与传统的纯培养方法相结合,深入系统地研究绿肥轮作对水稻微生物多样性及数量的影响。本试验同时对分离培养的水稻种子内生细菌进行分泌生长素(IAA)功能的定性、定量研究。采用传统的分离培养方法和先进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对RMV与R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整个周期中会面临许多来自外界环境的危害,包括干旱、洪涝、病原菌侵染和机械损伤等。面对这些问题,植物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高效且有序的反应机制,以保护植物免受各种胁迫的危害。在这复杂的信号通路中,需要转录因子与抗性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结合,激活基因的转录。目前许多转录因子已被证实参与这一反应,例如EREBP、bZIP、MYB和WRKY转录因子等。WRKY蛋白是植物中特有的锌指类转
针对某化工厂50万吨高硫煤制甲醇项目配套空分装置流程进行分析研究,从空气分离的精馏原理着手,介绍现代大型化工企业对制氧的要求以及现代空分应采用的分离方法,空分在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