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的温度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dong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网络、资源、影像带来的便利,多元的视野与文化,自由的表达空间,世界艺术宝库的敞开,带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养分和机会。另一方面,这又是个迷失的时代,而信息爆炸,娱乐至死,快餐文化,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华,以此在图像的海洋里顛簸漂流。
  时至今日,当代艺术的特点是极端的多元与跨界,这是历史上罕有的现象,封闭的系统早已不复存在。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不同画种的界限变得模糊又相互融合相互渗透,这种形式渐渐成为主流。工笔画在这种渗透和融合中,仍以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与形形色色的架上与非架上(如影像、数码、装置等)并存,这无不证明着其坚持的意义所在,其艺术的品质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喜欢用纸,喜欢在纸上绘画的感觉。纸给我的感觉像皮肤,能呼吸,能与我交流,与人沟通,似一种有感知的存在。我不希望纸仅仅是一种被动的载体,所以我用金绢纸,有金的色彩又有绢丝的质感,成为我画面表达的重要部分。而矿物色的使用让我找到了更通心性、纯粹又直接的表达方式。我更偏爱朴素而节制的色彩——画面中简单的黑、蓝、黄的表达。我以漆黑的矿物色为背景,宛若永夜,象征无限的时空。中国画传统的线游走于纸面织成形状,这些线一方面自律的产生形式,又同时被画者和观者赋予着不同的意味。
  美是无辜且脆弱的,如同点亮夜空后消逝的烟花。那些精致姣好的面容,哪怕只是时空中的涟漪,绽放时却依然令人贪恋。就这样,我画着女子生命中最好年华的模样,画她们的妩媚,画她们的青涩,画她们的欢颜,画她们的落寞,画她们对命运的不自知,画她们时不时的顾影自怜……。
  我向往的画面是“安静而有温度”的。
  一方面,这是我对画面品质的追求。安静,我认为不仅仅是情绪上的,更是来自于对静默如迷的万物背后那未知意志的敬畏。而温度,则来自于人性的美好、生命的悸动以及人世烟火予我的滋养。
  另一方面,画画这件事儿于我本身也是如此,随着背井离乡独自面对繁杂广阔的世界、五味杂陈的生活,画画的时光则成了我生命里安静和温暖的一方净土,在这里我去休养去生息,更积极地去面对画外的生活。画画使我更热爱其他的艺术形式,把文学、音乐、戏剧、电影等转变成自己生命和艺术的养分,并学着以审美的态度去悦纳生活中遇到的一切。
  一路画下来,我想,作为一个画家,必先是一个贪婪而敏感的视觉动物吧。用眼睛去捕捉生活,用画笔去触摸每张面孔,去感知每个瞬间。在这不曾停歇的混沌琐碎嘈杂的世俗洪流中,总有那样的一部分如浪花泛起,生化出诗意与灵性被我所感知,等我去表达。凡我所画,必浸染了我的心绪情愫。生命里那温情的、炽烈的、爱恋的、绝望的、彷惶的、坚持的,都渗透在每道笔痕每次分染里。
  我希望能将从绘画中所得传递给大家,用我对美的态度,将我注入画中的心绪和感悟为自己和观者搭建一个美丽的灵魂后花园……。
  韩羽彤
  1988年出生于辽宁锦州。201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导师杨沛璋。现工作生活于北京。北京海淀美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
  2018年作品《金色的梦》入选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2016年作品《年华》获“中国精神”2016中国百家金陵画展收藏奖等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展览并被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关山月美术馆等单位收藏。
其他文献
1991年周向林创作了他那幅著名的作品《1969年11月12日·开封》,作品以“文革”中刘少奇逝世为题材,展现的却是画家对于“历史画”的深刻认识。周向林认为,“历史画”和历史题材绘画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历史画”是在再现和复原某个历史场景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去还原历史事件和史实,进而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对现实世界的看法。也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周向林开始将“历史画”作为自己创作的重要方式,通过“历史
期刊
家门前有条河,蜿蜒四五里,便汇入资江。河面宽有二十多米,在别的地方也就是江了,两岸绿树成荫,岸上有条青石板老街。春天的雨后,青石板路发出油亮亮的光泽,这便是我对“春雨贵如油”最早的理解。  沿着石板路走二三十米,有一座沧桑古朴的风雨桥,桥梁均是用两个人才能合抱的巨木搭建。曾经的雕梁画栋历经风雨已是斑斑驳驳。在家乡这里它连接的不是河西河东,也不是南村北镇,它连接的是天地与古今。人们常常从这里出发,去
期刊
一、什么是意境  意境就是指某一件艺术作品或者文章向人们传达出来的一种感悟,这样的感悟只能进行自身的意会、不可言传。同时,意境也是一种虚实的相互结合,它寄生于艺术作品之内,但又游离在作品之外。所谓意境,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就是自身主观的“意”与客观的“境”相互结合,也是情理与形神的相互结合,在这方面,技能相互制约,又能相互渗透,最终形成了统一的意境美。  二、绘画创作中的意境表现  (一)先意后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