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车水歌声传四方,
四垅飘来稻花香;
抗旱抗到天低头,
排渍排到水投降。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抗旱排渍主要是靠水车。那时,水车使用率很高,农民将它看得很贵重。每年冬天,农民用桐油对水车进行一次油洗,然后用绳索将它挂在堂屋的主墙上。春节过后,又小心翼翼地从墙上放下来,全面检修一次,以备抗旱排渍时可用。
每到生产季节,田垅最美的一道风景线是车水抗旱和排渍。车水工具很多,有手拉水车、脚踏水车、牛力水车和水力水车等。山区由于地形复杂,田土高低不平,用手拉水车者多;湖区和平原区田土成片,地势平坦,用脚踏水车和牛力水车者多;在靠近溪流边用水力水车(俗称筒车)者多。但无论哪种水车,工效都非常低,根本比不上现在的抽水机。在抗旱和排渍紧张的时候,常是户连户、村连村,所有水车和壮劳力全部出动,日夜不停,气势恢宏,场面壮观。尤其是在排渍时,常是一个车水埠头几台甚至是几十台脚踏水车一同作战,车水的人大都会唱歌,有时是很多人同唱一首歌,有时是男女对歌,此起彼伏,好不热闹,使人们忘记了车水的疲劳。到了晚上,有的小伙子为了凉快,甚至裸露身子车水,一车就是通宵,很少有人叫苦。不过,有时也有人为了争水塘车水和抢占车水埠头打起群架来,但通过调解,又会和好如初。


我每年都要拍摄很多抗旱和排渍镜头,拍摄时,我的心情特别激动,真正懂得了“一粒粮食一滴汗”的含义,现在看到这些很难见到的水车和再也拍不到的镜头,不免有些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