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来源 :家长·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iajun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单位。班级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是班级这个大家庭的家长,同时扮演着“严父”和“慈母”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为身心处于发展关键期的学生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氛围是班主任关注的话题。作为小学班主任教师,我们应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出发,积极探究并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方法和策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使其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对学科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和认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为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为营造良好的班风班纪和班级环境不断做出努力。
  一、以人为本,加强对学生的关爱
  以人为本,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更应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念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在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学生将教师视为绝对的权威,对教师的话言听计从,毫无自己的主体意识和观念。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小学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爱学生,尊重学生,注重学生个性化想法的表达,以此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班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例如,班主任可以在课间休息的时候多与学生交流、互动,如组织学生做一些小游戏,或带领学生唱一首歌,为学生营造和谐、轻松的班级氛围,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放松片刻,也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课间时间与学生谈心,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询问他们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麻烦,及时开导他们,帮助他们解决难题。针对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班主任还可以组织班上的学生募捐,给特困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缓解特困生的生活压力,保证他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好好学习。如此,便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充分凸显了出来,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活动,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班级凝聚力是一个班级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是班集体的核心。只有将班级凝聚起来,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伟大力量,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活动中才能以班集体的荣誉为主,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促进班集体的健康发展。而开展活动是培养学生班级凝聚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在活动中,学生之间能够有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从而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强彼此之间的认识,进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召开不同主题的班会,如以“加强班级建设”为主题,让学生畅所欲言,谈论自己眼中的优秀班集体,以及如何构建良好的班集体,进而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班级制度,要求学生严格、自觉遵守,为构建良好班集体共同努力。又如,班主任还可召开与“学习”有关的主题班会,让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习惯、学习方法,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从而各自制定出合理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相互监督,共同完成目标。除此之外,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户外活动,如组织学生春游或秋游,在出游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而提升班级凝聚力。如此,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为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组建班委,发挥班干部的优势
  班干部是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辅助力量。为此,小学班主任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应加强班委建设,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团队,从而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在挑选班干部时,可采取直接选取、学生自评或他评的方式,挑选一些品学兼优、有较强沟通组织能力和广泛群众基础的学生作为班干部。根据所选人员的学习能力、管理能力、身体素质等对其划分职责,让其负责某一版块的活动,如学习能力强的任命为学习委员,辅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任命为班长,负责班级的大小活动事宜,帮助学生解决矛盾纠纷;体育运动技能强的任命为体育委员,带领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这样各司其职,共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家校合作,发挥教育合力作用
  家庭教育是学生最早接受的教育,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不应忽视家長及家庭教育的作用,要加强与家长间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校外生活、学习状况,从而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将教育合力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例如,针对一些沉迷于网络游戏或电视剧、动画片的学生,班主任不应直接对其进行批评式教育,这样只会徒增学生的反感和厌烦情绪。班主任应首先与学生的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是家长无暇管教学生,还是家长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问题?让家长意识到学生对游戏、电视剧的痴迷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倡导家长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管教,如规定每天做完作业后可以少看一会儿电视,坚决杜绝游戏;分散学生对游戏、电视剧的注意力,培养学生一些业余爱好,如运动、绘画、唱歌等,使学生认识到参与这些活动的乐趣,并意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看电视的危害,从而改掉这些不良习性。如此,便将教育合力的作用充分发挥了出来,加强了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互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五、结语
  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这需要班主任教师在深谙管理方式的基础上,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作为小学班主任,我们应从小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出发,积极探究并合理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将营建良好的班集体和班级环境作为自身所追寻的目标,为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为推进班级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不断做出努力。
  (责编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那么在日常教学生活中,班主任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呢?我认为教师可以做学生诚信的表率,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开展主题班会,在诚信方面建立奖惩制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  什么是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古人云:“人无信无以立。”“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
期刊
目的:目前临床上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心肌灌注显像已成为公认的无创检查中最准确的方法,但随着血流储备分数概念的提出及应用,为有创评估心肌缺血成为可能
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意识与精神行为最重要的指引者和教育者,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建立良好且稳固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增强班主任的管理效率,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本文结合了小学生与班主任进行沟通的特点和要点,简要阐述了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沟通艺术的应用与作用。  一、小学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开展沟通的特点  沟通是交流和表达个人思想、情感、意见以及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一
期刊
初中是基础义务教学的重要阶段,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初中生面临着较大的学习压力,进而引发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本文从我的实践经验入手,简要分析了在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应该利用哪些管理艺术进行班级管理。  一、初中班级管理的意义及重要性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时代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改革之时,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能力知识,还需要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特别是初中班主任,更要做好学校与社会的衔接工作
期刊
目的:应用代谢组学技术对喉癌临床样本进行检测和数据分析,筛选出差异代谢物,结合蛋白质组学筛选差异表达蛋白,通过关联分析探讨参与喉癌关键代谢途径,为喉癌肿瘤标志物筛选提供依
雷锋精神与志愿者精神是不同时代的精神产物,两者存在差异,但又是一脉相承的。本文梳理了这两种精神的本质内涵——奉献精神,论述了两者的道德共性,即道德价值共性是促进中华
小学班主任工作在这个新时代被赋予重要工作。教育是“宽容”而不是“纵容”,需要用温和的心态对待学生的每一次过失,用欣赏的目光关注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作为班主任,有责任让他们都绚丽绽放,特别是那些“带刺的花蕾”,我们更应多一些关怀和呵护。“呵护孩子的心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这是我的治班理念,我也一直这么践行。  三年前,由于学校教师岗位变动,我“临危受命”成为三年级二班的班主任。三年的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