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高度关注与重视职业院校的教育,职业院校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也因此成为教育工作者及学生关注的焦点。因此,我国职业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体系是当前十分重要的问题。本文论述与分析了我国职业院校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有效策略,旨在全面通过这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操作水平,为社会发展培养出大批训练有素的高素质专业性人才,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一体化模式;招生;培养;就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14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职业院校已经向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发展。虽然职业院校的发展没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中坚力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但是教育领域的進一步拓展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职业院校在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等多个环节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包含专业设置培养与社会实际发展不符、专业设置十分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与社会发展相脱离、在就业上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以及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符等。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并不是职业院校在教学上不够创新,而是因为职业院校在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上没有重视一体化及系统化的运行。所以职业院校需要全面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院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全面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一体化模式,从而提高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
1 我国职业院校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招生、培养、就业分开进行,缺乏整体性
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上,招生、培养、就业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三者进行了分离,形成独立发展的局面。职业院校在招生工作上表现出了对母体院校的高度依赖性,并且招生方法与手段单一。职业院校在人才的具体培养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在学生的就业方面,即使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职业院校并没有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准合适的措施予以解决。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上还存在就业理念落后的现象;其次,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制度,在各种措施的执行上缺乏高度的执行力。
1.2 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发展相背离
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社会的发展及进步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应用性人才,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只是一味地扩大招生规模,对院校自身的地理位置条件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没有给予合理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相背离。职业院校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所以当职业院校的学生真正进入职场中,会出现与实际岗位不符合的情况。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对于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招生工作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1.3 就业实习的实践模式没有落到实处
职业院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安全以及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对就业市场进行较好的开辟,就业基地建设也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直接导致职业院校的就业实习实践遭到极大的制约与束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习单位数量较少,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实习需求,出现了实习单位少而实习学生较多的局面,实习单位无法保证每一位实习生都有合适的岗位,所以对学生实习并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到实习结束之后简单地给予学生实习的证明就草草了事。其次,学生实习实践时间十分短暂,通常情况下实习期为两个月,但是学生实际的实习时间一般都不足两个月,学生在实习期间刚熟悉工作业务就被迫结束,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
2 我国高校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建立特色的招生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就业机制
职业院校在招生阶段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与特点,全面制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积极通过优势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其他学科实现综合性的发展,结合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及特色教学资源,培养出理论联系实践的社会应用性人才。职业院校要突出自身的优势及人才培养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展开,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要努力适应,培养出动手实践能力强及思维能力强的人才,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职业院校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就业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就业观,将以往落后的人才评定标准及就业思维摒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
2.2 全面构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
国外相关实例表明,通过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能够实现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所以,我国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外学校与企业良好合作的教学经验,挖掘自身的人才培养潜能,立足于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总结出适合院校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化道路。在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让学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专业实习实践。此外,职业院校在招生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可以让企业积极地参与进来,实现深度校企合作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及就业能力,保证学生的能力符合企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为社会提供大批训练有素的应用性人才,推动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3 结 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全面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这对推动院校发展及人才专业技能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国职业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应当积极找寻合理科学的有效策略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进一步丰富职业院校中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与专业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这五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J].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2]毛忠云.职业院校图书馆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的发展机遇[J].职业,2012(21).
[3]华雪君,曹嘉燕,杨虹,胡馨.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探究——以浙江省内某独立院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4(32).
[4]毛娅.教育部发布《关于2010年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5]杨黎明.关于职业院校的招生——职业教育向所有愿意进入职业领域的年轻人敞开大门[J].职教论坛,2011(12).
[6]李先强.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成效的措施研究——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例[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3).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一体化模式;招生;培养;就业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0.143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0-0-0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业院校已经取得了全面的进步与发展,特别是进入21世纪后,职业院校已经向大众化的教育阶段发展。虽然职业院校的发展没有很长的历史,但是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中坚力量,为社会发展提供了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但是教育领域的進一步拓展也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职业院校在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等多个环节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中包含专业设置培养与社会实际发展不符、专业设置十分不合理、人才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与社会发展相脱离、在就业上缺乏专业性的指导以及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不符等。出现上述这些问题并不是职业院校在教学上不够创新,而是因为职业院校在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上没有重视一体化及系统化的运行。所以职业院校需要全面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结合院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全面构建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招生、人才培养及就业一体化模式,从而提高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素质与综合素养。
1 我国职业院校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招生、培养、就业分开进行,缺乏整体性
在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上,招生、培养、就业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们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将三者进行了分离,形成独立发展的局面。职业院校在招生工作上表现出了对母体院校的高度依赖性,并且招生方法与手段单一。职业院校在人才的具体培养过程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在学生的就业方面,即使当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但是职业院校并没有根据自身情况,结合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找准合适的措施予以解决。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上还存在就业理念落后的现象;其次,职业院校在开展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制度,在各种措施的执行上缺乏高度的执行力。
1.2 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发展相背离
职业院校进行人才培养主要是为社会的发展及进步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应用性人才,但是现阶段我国很多职业院校只是一味地扩大招生规模,对院校自身的地理位置条件及师资力量等方面的问题没有给予合理的关注,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发展需求相背离。职业院校对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所以当职业院校的学生真正进入职场中,会出现与实际岗位不符合的情况。毕业生的就业率低对于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招生工作都有极大的负面影响。
1.3 就业实习的实践模式没有落到实处
职业院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安全以及教育教学的资金投入,也没有对就业市场进行较好的开辟,就业基地建设也没有得到良好的落实,直接导致职业院校的就业实习实践遭到极大的制约与束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习单位数量较少,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实际实习需求,出现了实习单位少而实习学生较多的局面,实习单位无法保证每一位实习生都有合适的岗位,所以对学生实习并没有给予高度的关注,到实习结束之后简单地给予学生实习的证明就草草了事。其次,学生实习实践时间十分短暂,通常情况下实习期为两个月,但是学生实际的实习时间一般都不足两个月,学生在实习期间刚熟悉工作业务就被迫结束,很难得到真正的锻炼。
2 我国高校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有效策略
2.1 建立特色的招生机制、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就业机制
职业院校在招生阶段可以利用自身的独特优势与特点,全面制订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将自身的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积极通过优势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带动其他学科实现综合性的发展,结合职业院校师资力量及特色教学资源,培养出理论联系实践的社会应用性人才。职业院校要突出自身的优势及人才培养的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对于人才培养,职业院校必须根据时代发展的需求展开,对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要努力适应,培养出动手实践能力强及思维能力强的人才,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除此之外,职业院校应当积极转变传统的就业理念,帮助学生树立健康良好的就业观,将以往落后的人才评定标准及就业思维摒弃,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念。
2.2 全面构建院校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
国外相关实例表明,通过院校与企业合作的方式能够实现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所以,我国职业院校可以借鉴国外学校与企业良好合作的教学经验,挖掘自身的人才培养潜能,立足于院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从而总结出适合院校自身发展的校企合作化道路。在职业院校与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可以让学生进入企业内部进行专业实习实践。此外,职业院校在招生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可以让企业积极地参与进来,实现深度校企合作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水平及就业能力,保证学生的能力符合企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为社会提供大批训练有素的应用性人才,推动社会实现全面发展。
3 结 语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职业院校全面建立了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这对推动院校发展及人才专业技能的提高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我国职业院校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存在一些实际性的问题,因此我国高校应当积极找寻合理科学的有效策略构建招生、培养、就业一体化模式,进一步丰富职业院校中学生的专业技能操作与专业理论知识,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职业技术教育》编辑部.这五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大事记[J].职业技术教育,2007(30).
[2]毛忠云.职业院校图书馆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中的发展机遇[J].职业,2012(21).
[3]华雪君,曹嘉燕,杨虹,胡馨.独立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探究——以浙江省内某独立院校为例[J].科教文汇,2014(32).
[4]毛娅.教育部发布《关于2010年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单独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3).
[5]杨黎明.关于职业院校的招生——职业教育向所有愿意进入职业领域的年轻人敞开大门[J].职教论坛,2011(12).
[6]李先强.关于加强高职院校招生宣传成效的措施研究——以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为例[J].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