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播在文化传播中的历史担当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广播作为大众媒介,应当肩负起传播优秀文化的重任,而优秀本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广播媒體的素材库,同时也可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名片。所以,对于城市广播电台而言,必须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为优秀本土文化探寻传播途径,在节目中更好展现城市本土文化,满足当地听众的文化需求,这便是城市广播现阶段需要重视的历史担当,值得深入探究。
  【关键词】城市广播;本土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1.011..066
  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发展而留下的辉煌财产,从中体现出传统的思想、审美、道德及情趣。而传统文化的传播作为一项庞大且需长期坚持的工程,需要各方媒介共同助力,其中广播电台作为传统媒体代表,同样不可忽视。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新媒体的快速崛起,广播电台面临的生存压力日渐增大。在如今的融媒环境下,城市广播媒体一定要重视城市本土文化的推广传播,发挥本土文化优势,以所在城市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打造更多利于本土文化传播的城市广播节目。
  1. 城市广播传播城市本土文化的意义
  在当前新时代环境下,城市广播一定要坚定不移地代表着满足城市民众精神生活需求的文化,传播着独有地域特色、反映出城市历史及文明且在城市发展中不断沉淀、升华的本土文化。可见,发展城市广播的核心诉求在于提升城市文化的软实力,这其中便需要本土文化这一精神内核。
  1.1 城市本土文化具备前沿性
  由于城市本身的开放性,所以城市本土文化也具备前沿性,而城市广播作为城市对内和对外宣传的窗口,开放且前沿的城市本土文化促使城市民众的信息需求不断提高,而这也是城市广播的发展基础。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日渐加快,广播也成为了文化传播的关键渠道,城市广播在城市文化培育方面表现出的作用愈发明显。
  1.2 城市本土文化具备包容性
  由于城市作为文化、政治、经济交融之地,所以许多文化经过本土文化接纳后而实现共生发展,所以城市本土文化最终体现出了较一般区域文化更强烈的包容性。所以,城市广播寻求跨区域合作,便需要有包容性的本土文化作为基础。
  1.3. 城市本土文化增强城市影响力
  透过城市本土文化能够大致了解城市的风格与形象,属于城市对外展示的名片。极具特色的城市本土文化更是城市的品牌象征,也是城市的软实力。换而言之,特色越鲜明的城市,其知名度、社会影响力也会越高;而城市竞争力越强,城市广播则会有更雄厚的经济基础支持发展,进一步通过文化传播去增强城市影响力。
  1.4 城市本土文化增强城市凝聚力
  人类作为群居动物,对社会和地域会有一定归属感,而人群的聚集会形成具有共性的精神状态,所以健康积极的城市本土文化能形成强烈的凝聚力,增强城市民众对城市的认同感。作为城市广播,则要在节目内容制作中坚持贴近生活、贴近民众的原则,打造凸显本土文化特色内容,进一步凸显城市本土文化的凝聚力。
  2. 城市广播在城市本土文化传播中的实施策略
  城市广播不仅仅在节目制作内容方面贴近本地听众的心理,而且具备明显的地域文化特色的优势,所以能够生产出更多带有浓郁区域特色的节目。立足城市文化的本土属性,城市广播在文化传播中则要坚持“本土化”战略,具体来讲可实施如下几点策略。
  2.1 聚焦本地新闻,生产优质新闻内容
  城市广播要想提升核心竞争力,一定要坚持新闻立台的理念,生产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新闻。聚焦于本地新闻同时也能让更多城市本地民众对节目保持关注。
  一方面,要树立新闻直播理念。直播已成为目前融媒发展的潮流趋势,通过直播能够将实时发生的新闻事件即时向受众传播,明显拉近了广播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这种没有距离和时差的新闻传播方式,能让受众对发生在当地的新闻有强烈参与感。唯有让城市听众感受到要想知晓身边发生的新闻事件,就应该打开城市广播,收听广播节目。
  另一方面,重视民生新闻制作。民生新闻作为对民众生活重点关注的新闻节目,是“本土化”战略中的关键环节。城市广播立足于当地,其地方特色非常明显,而且其传播对象为在该城市生活的民众,所以制作的节目内容需要对民众生活有所反映,同时贴近民众的审美情趣以及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向市民展示出与他们的经济、文化、政治密切相关的变化,用声音去传播城市生活,促使民众对善恶美丑有更加直观的感受,在发挥文化传播作用的同时,也能得到教化民众的效果。
  2.2 打造方言节目,凸显本土文化特色
  近些年来,广播电台方言节目逐渐掀起热潮,越来越多方言节目在城市本地收获大量听众,奠定了一定的群众基础,形成固定的听众群体。方言节目凭借着独有的地域性亲和力,大大满足了城市民众的文化需求,实现了心理认同。而方言作为城市本土文化的载体,在许多方言俚语中都能找到城市文化之根,见证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和文化传承,所以通过打造方言节目,是向城市听众尤其是年轻听众进行本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值得注意的是,方言节目一定要遏制低俗化发展,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有内涵的节目,这也是目前城市广播方言节目需要重点监管的问题。
  2.3. 深挖文化内涵,找准文化与广播切入点
  每一座城市均具备独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城市广播节目中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元素,不但能提升节目本身的文化内涵及品味,同时也能赋予节目独有特点。一座城市的历史决定着城市的人文精神,在当前信息碎片化时代,我们通过回顾历史,能够从中深入挖掘出能够教化人心、提高城市民众文化素养的文化内涵,进而成为城市广播节目制作的切入点。对于城市民众而言,尤其是老一辈人,他们有着回忆不完的城市往事,所以城市广播可用声音语言去重现城市的过往,比如可站在今天的视角,诉说城市的历史故事;以评述艺人的口吻,讲述城市往事等等。城市广播媒体通过深挖城市文化内涵,带领本地听众一起回味历史,能让民众从历史文化氛围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情感,而这也是城市广播的历史担当。   2.4  重视自创节目,宣传城市本土文化
  城市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一定会沉淀下独有且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元素,通过对这类文化元素进行宣传,能够形成特有的城市名片。所以,对于城市广播而言,应当重视自我创办节目,融入城市本土文化特色。比如,创办一档城市旅游节目,由主持人在城市各个角落走街串巷,体验吃穿住行,采访寻常百姓,感受生活气息,只要能让听众感受到城市本土文化特色,便一定能吸引更多听众。
  2.5 线上线下联动,拓宽本土文化传播渠道
  伴随着现代广播听众的自我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城市民众对本地信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同时对城市本土文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强。因此,城市广播节目需要立足听众视角,扎根于本地,利用好本土文化中的优势资源,让本地听众“吃独食”。比如,城市广播电台可改变以往的讲堂节目模式,通过整合更多文献著作资源以及收集生动的音频资料,实施广播化改造,凸显出广播节目而的故事性及趣味性,从而促使文化与本地民众的生活进一步贴近。
  此外,除了线上节目制作以外,还应重视线下活动的开展。内容精彩且丰富的公益活动,不但能吸引听众关注与参与,还能扩大广播节目的社会影响,有效提升城市广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线下活动同样可作为城市本土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可与当地专业剧团或民间文艺团体合作,建立起稳定的演出机制,同时开展票友大會、社区合唱团等线下活动,进一步扩大城市本土文化在群众中的影响力。
  2.6 借助传统节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在如今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同时身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各种国外文化不断侵袭,城市广播作为传统媒体的一份子,一定要勇于承担起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担。随着《汉字听写大会》等文化类节目广受欢迎,也让广播电台看到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新途径与新思路。在文化传播中,需要坚守“接地气”的原则,唯有以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才能扩大影响力。而传统节日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广为人知的特点,所以可借助传统节日去深挖其中的文化内涵,通过文化宣传去渗透城市民众的内心
  比如,在中秋节期间,城市广播电台可开展“中秋诗词会”的系列活动,将独有的文化风韵与明月诗词情境进行融合,凸显出中秋文化。在端午节期间,城市广播电台可诚邀专家学者、作家、电台主持人、学生等各界人士,围绕“端午”畅谈民俗、诗词、历史、歌曲等,启发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思考,激发民众的家国情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广播在本土文化传播中需要肩负起历史担当,把握好城市本土文化的多面性与区域特色,通过创新传播形式与开拓融媒渠道,向外界推广城市本土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同时,城市广播电台也应借助于本土文化优势,扎根于本地为城市民众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如此一来,通过本土文化的传播,强化城市广播的核心竞争力,在媒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松林.城市台如何强化服务功能实现精准传播[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07):111-113.
  [2]马松林.浅析城市广播在文化传播中的历史担当[J].中国广播影视,2020(10):84-86.
  [3]许峰.城市电视台跨文化传播的路径与方法——以广州广播电视台供稿CNN八年经验为例[J].当代电视,2013(03):85-86+89.
  [4]庞丹阳.媒体融合背景下城市广播文化节目创新研究[D].扬州大学,2020.
  [5]刘冰.助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  打造有声博物馆——广播节目《城市文化范》的创作实践[J].视听,2020(02):9-10.
其他文献
近年来,B站屡屡出圈,从一个二次元文化小众视频网站逐渐成为了“年轻人的潮流文化娱乐社区”。B站如今作为中国最大的视频分享网站,现在聚集了一批高质量的UGC内容创作者,有着极高的用户粘性。本文通过分析B站的运营模式,思考B站模式的优劣,试图对B站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摘要】新媒体时代,传播的即时性和信息需求的多元化使得新闻业更加注重报道的时效性。然而大众由于受到大量信息洪流的冲击,有限的注意力被庞大的信息量裹挟,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被削弱。在此背景下,慢新闻越来越受到新闻业的追捧,相较于“快餐化”的快新闻而言,慢新聞更强调全方位、深层次揭示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通过挖掘新闻背后的价值,唤起人们对新闻事件的深沉反思。慢新闻作为新媒体时代新闻实践的一种新的尝试,是对
随着经济社会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搭乘新时代的这列快车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变化着,短视频现如今正逐渐取代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成为最流行的大众传播媒介之一。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我们需要“快餐式”的视频来填补我们碎片化的时间。于是,短视频呈现井喷式发展,出现了以快手、抖音、火山、小红书为代表的一系列的短视频软件。本文将以抖音短视频为例,在抖音的众多短视频分类中,选择以知识类短视频为研究核心,通过数据和案例来分析知识类短视频,探寻知识类短视频对于人们的影响究竟是“学会了”还是“学废了”,从而分析知识
近年来,中国的崛起为更深的融入全球体系奠定基础。虽然中国媒体话语权相对提升,但是对于世界影响人需努力。所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在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形象建构。本文以慢综艺真人秀节目《中餐厅》1-3季为例,运用拉斯韦尔的传播学5w模式来分析该节目的跨文化传播以及国家形象建构。
【摘要】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渐渐衍生出网络新闻传播方式,由此改变传统新闻编辑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新闻编辑就需要正确面对这样的冲击,然后以正确的视角去审视网络新闻编辑与传统新闻编辑之间的异同点,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有效的突破口,确保可以实现顺利转型,这样就可以在未来的媒介发展过程中更好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关键词】网络新闻传播;传统新闻编辑;新闻传媒  中图分类号:TN94
【摘要】在媒介融合的传播背景下,为顺应发展,新闻报道与融媒体也以一种崭新的融合姿态展现出来。主持人的影响力在新闻报道方式发生变更后不断放大,如何在融媒体环境下脱颖而出,顺势塑造出全新的媒体形象,是现阶段新闻主播需要深入探索的领域。本文将针对“Vlog+新闻”模式下新闻主播如何变更播报方式进行探究,将真实的情感流露、自信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创新多变的报道方式相结合,使新闻主播能够更好的适应当下新的报道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大多数人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新闻传播。正是由于新闻传播主体的增多,所以网络新闻失范现象频频发生。本文将梳理网络新闻的特征,主要分析新媒体传播平台上网络新闻失范的原因,并根据具体的问题提出针对新媒体平台上的网络新闻失范对策,提出网络新闻今后的发展方向。以期为新闻传播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平台;网络新闻  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
【摘要】城市形象是城市软实力的直观体现,是公众通过传播媒介对于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印象感知。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媒介对个人时空生活全面渗透,城市形象的传播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形象传播的旧有格局发生改变,新媒体时代加速危机的舆论分化,城市形象建设不再由政府部门主导,而是由人们通过各网络平台实现,也彰显了官方城市形象建构的略有不足。面对这些问题,应以特色城市文化为基础,重构城市文化认同、
【摘要】什么是传播?这是传播学研究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但迄今为止,有关传播的定义众说纷纭,尚无定论。詹姆斯·凯瑞认为,主流传播学派通常采用传播的“传递观”,认为传播是信息的单向传递。但局限于单一的理论会让传播学的发展走向瓶颈。本文从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人与客观世界三个维度梳理了学者对于传播学的定义,并最终对传播做出定义:传播是维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环境,人与客观世界之间关系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
【摘要】韩综《新西游记》迄今为止已播出八季,每一季都在受众的翘首盼望中开始,也在受众的依依不舍中结束,其俘获的不仅是本国受众的喜爱,海外尤其是中国观众对其也是狂热追捧。那作为一档国外综艺节目,《新西游记》缘何这般深受海外受众喜爱?本文试从现代阐释学的视角,运用阐释学的“前理解”与“视域融合”相关理论来对《新西游记》造成的海外良好传播效果动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新西游记》;视域融合;前理解;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