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宋本玉篇》与《说文解字》几处异文问题

来源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ms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玉篇》与《说文解字》两部著作的比较,前辈学者已经作了不少研究,其重点在“异文”的问题上。因条件限制,笔者未能得见《原本玉篇残卷》,故参照《宋本玉篇》,以及大徐本《说文解字》,拟就这两部书中“玉”部、“土”部、“人”部的几处异文,参考其他资料,加以讨论阐述对比。有些异文较《宋本玉篇》为胜,有些异文较《说文解字》为胜,而二者不相上下的地方,阙如存疑。
其他文献
摘 要:“答记者问”是新闻发布会的重要环节。过去对“答记者问”中的“答”的研究较多,而对记者的“问”研究较少。本文以2009年上半年9部委87次新闻发布会中的全部记者“问”为分析样本,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提问数量、提问方式、问题指向、语体色彩和礼貌系数等几个方面对“答记者问”中的记者提问进行了初步考察和分析。  关键词:新闻发布会 答记者问 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又称记者招待会,
摘要:“原来”由表示时间的名词引申为表示发现义的副词,并进一步虚化为一个话题标记。随着词义的虚化,“原来”一词的主观性程度不断加强,其主观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句法位置上。  关键词:语法化 主观化 主观性 话语标记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对泰语学习者来说,汉语结构助词“的”的泰译处理方法仍然是很难的事情。泰语学习者用泰语来对应“的”不正确。他们遇到“的”时往往翻译成泰语“kong”和“ti”这两个词。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