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31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uyus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31例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处理措施进行讨论分析。方法:31例以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等为首发症状的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做12~18导联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后,在积极处理严重并发症的同时,采取正规尿激酶溶栓、抗凝、调脂治疗。结果: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无痛性 心肌梗死 严重并发症
  
  资料与方法
  
  2003年4月~2008年6月收治冠心病、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31例,男25例,女6例。年龄40~50岁2例,50~60岁4例,70~80岁22例,>80岁3例。诱因:情绪激动2例,劳累8例,饮酒3例,支气管感染6例,外科手术后3例,无明显诱因9例。临床症状:胸闷、气短、呼吸困难5例,哮喘3例,心律失常6例,恶心、呕吐3例,发作性晕厥2例。并发症:高血压9例,糖尿病5例,高血脂6例,脂肪肝1例。
  辅助检查:①常规心电图:29例呈ST段弓背向上,抬高型改变,ST段抬高0.2~0.8mV;2例呈非ST段抬高型,ST段下移0.15~0.4mV。出现病理性Q波23例;非病理性Q波8例。心率45~60次/分7例;70~80次/分5例;>90次/分5例;>100次/分4例。②心肌坏死标记物:31例入院后均立即抽血行心肌坏死标记物测定:肌钙蛋白(TnT;TnI),肌酸肌酶(CK-MB),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及同工酶均升高,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③梗死部位:广泛前壁8例;急性前间壁3例;局限性前壁3例;急性下壁6例;急性前壁+高侧壁2例;急性下壁+右室2例;急性前侧壁+正后壁1例;急性下壁+前壁+高侧壁2例;急性前壁+右室2例;急性心内膜下2例。
  并发症:并发急性心力衰竭5例,心源性哮喘3例,心源性休克4例,心房纤颤2例,Ⅱ°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2例,窦性心动过缓13例,短阵室速1例,频发室早2例,肺部感染2例。
  治疗方法:31例无痛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入院后经询问病史,查体,做12~18导联常规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均符合WHO制定的AMI的诊断标准。AMI经确诊后,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镇静、止痛,积极处理心源性休克、心源性哮喘、急性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同时,嚼服阿司匹林肠溶片300mg,排除溶栓治疗的绝对禁忌证及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结合患者年龄、身体状况,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签字后,采用尿激酶(100~150)×104U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30分钟内静脉滴入,同时静滴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注射液,钾镁液及细胞活化剂,服用他汀类调脂剂及β受体阻滞剂(无禁忌证时),阿司匹林肠溶片150mg,每日2次;3天后改为100mg,每日1次;溶栓后6小时测APTT时间,恢复正常后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日2次,连用5天。其中2例因Ⅲ°房室传导阻滞安装了临时心脏起搏器。
  
  结 果
  
  本组31例,其中1例高龄大面积心肌梗死患者因心源性休克死亡,其余30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讨 论
  
  本组31例无痛性急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分析为:①老年人AMI患者多见,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疼痛阈值下降,大多数无明显的胸痛部位。②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脱水、酸中毒的患者,由于神经病变,疼痛阈值下降,部分患者只有一般性的胸闷或钝痛,甚至无任何不适,做心电图检查时才发现已发生急性心肌梗死。③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大多数一开始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类似急性胃肠炎或胃溃疡,或易与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急腹症相混淆。④以脑供血障碍为起始症状,常出现病人反应迟钝、头昏、头晕、乏力、冷汗甚至晕厥,或出现肢体无力,或同时合并脑血管意外。⑤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是AMI最常见的并发症,但又常表现为本病的首发症状而不出现胸痛。⑥外科手术或手术后发生的急性心肌梗死,由于麻醉药物的作用和外科疾病症状较突出,而不出现胸痛。
  急性心肌梗死病死率较高,一旦确诊应及早采取溶栓治疗,使梗死的血管再通,挽救濒死的心肌细胞,由于无痛性心肌梗死存在者无典型的胸痛,而表现为形式不同的其他部位症状,容易造成误诊,应对疑似冠心病病人,或高度疑似冠心病的病人做好对急性心肌梗死防治知识的宣教工作,使病人在出现一些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时及早到医院进行诊治。同时医生对一些症状不典型无胸痛,或心电图检查尚未发现心梗超急性期改变的患者,不要轻易让其回家等待观察,以免延误治疗,甚至丧失抢救的时机。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 陈灏珠,主编.心脏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3 陈在嘉,徐义枢,主编.临床冠心病学.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评价观察滋阴清肺饮治放射性肺炎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77例放射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地塞米松、阿奇霉素,加滋阴清肺饮)39例,对照组(地塞米松、阿奇霉素)39例,共治疗1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中显效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25%者5例(12.6%),肺部炎症阴影消失50%者9例(23.7%),肺部炎症阴影消失>25%者10例(26.3%),肺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冬病夏治”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以中药穴位贴敷配合口服达源咳喘丸,对照组为单纯贴药组,两组均于每年三伏天贴药,连续贴敷3年为1个观察周期进行统计疗效。结果:穴位贴敷配合口服中药治疗组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  关键词 冬病夏治 中药穴位贴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64    糖尿病顽固性腹泻是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系指糖尿病久病后可能出现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顽固性腹泻的患者。临床原有糖尿病病史,有反复腹泻,症见便溏滑泻,完谷不化,或五更腹泻,泻下清水,伴面色白,神疲畏寒,气短懒言,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细弱脾肾阳虚证候者。这类患者采用现代医学治疗基本无效,引用中医固肾健脾法调理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糖尿病性视网膜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化瘀汤(葛根、川芎、丹参、泽兰、牛膝等)配合普通胰岛素治疗272例。结果:总有效率96%。结论:本方法有化瘀、止血、降糖等功效。  关键词 视网膜出血 糖尿病 复方(中药) 化瘀汤 二双胍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65    资料与方法    1998~2008年共观察2
期刊
摘 要 根据对2007年对168例实施急腹症手术麻醉的老年人病情治疗过程的分析,讨论基本治疗措施,并加以总结。  关键词 老年人 急腹症 手术治疗 麻醉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49    资料与方法    我院麻醉科2007年168例老年人实施急腹症手术,其中男86例,女82例;年龄65~91岁;胆道疾病30例,肠梗阻38例,胃肠穿孔37例,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66  足跟痛,即足跟部局部性疼痛,临床上以中老年人多见。大部分患者由慢性损伤引起,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给生活及工作带来很多不便。笔者自2003~2007年自拟中药外用方治疗足跟痛42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42例,男23例,女19例;年龄39~71岁;病程0.5个月~5年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通腑降浊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对97例CRF住院患者以2∶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用通腑降浊汤治疗,对照组(33例)用包醛淀粉酶胶囊治疗;除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尿酸(UA)、白蛋白(Alb)、中分子物质(MMS)、甲状旁腺激素(PTH)、血钙(SCa)、血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反复早期自然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加味寿胎丸(菟丝子、桑寄生、党参、炒白芍、阿胶等)配合绒促性腺素(HCG)治疗本病36例。结果:总治愈率为91.6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反复早期自然流产 加味寿胎丸 绒促性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68    反复早期自然流
期刊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2.070    我门诊部在2005年8月~2008年2月应用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中期前收缩96例观察如下。    资料与方法    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稳心颗粒组96例,男51例,女45例,平均年龄63.2岁;心律平组84例,男44例,女40例,平均年龄60.9岁。两组患者室性期前收缩77例,房性期前收缩91例,节性期前
期刊
摘 要: 比较阿昔洛韦与利巴韦林治疗疮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阿昔洛韦治疗疮疹性咽峡炎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阿昔洛韦 疮疹性咽峡炎 柯萨奇病毒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8月接诊疮疹性咽峡炎患者48例,病程72小时内,根据流行病学及其典型的临床症状确诊为疮疹性咽峡炎[1]。男31例,女17例,年龄0.5~5岁。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男20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