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在新一轮全球科技经济竞争中我国由“跟跑者”向“并行者”、“领跑者”转变的必然选择。北京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是履行“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职能、引领京津冀及全国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需要,也是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内在要求。
北京创新资源密集,创新发展基础雄厚,但实现创新驱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仍然面临一些束缚。未来,北京应从四方面努力突破,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全国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稳步迈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突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释放首都创新效能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多年来,中关村与北京一直挺立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潮头,但当前首都科技体制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等还不完善。2012年,北京369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26.7%的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总计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1%,这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3%-5%的水平相差甚远。
北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激发各主体创新创业、成果产业化的动力和活力,真正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一方面,要促进和扶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吸引、整合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实现市场化的集成。比如,显示领域的京东方,集成电路领域的中芯国际,电动汽车领域的北汽,要充分发挥这些龙头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带动产业链整体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在深化中关村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创造条件,鼓励智力要素和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创新收益分配。
在扶持、激励创新主体的同时,北京还应通过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营造宽松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无缝衔接服务机制,发挥联盟、协会等新兴社会组织的创新创业服务作用,从聚焦重点企业的“点对点”支持转变为聚焦创新创业平台的“平台性”服务,增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针对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行政力量分配科研资源、项目评选不透明、项目经费预算与支出脱离实际等问题,探索实行评审专家实名公开评价制度、探索科研生产中的“智力补偿”机制等,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同时,北京应重视落实好中关村“1+6”和“新四条”先行先试政策以及“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现有政策,同时根据新形势和新需求,寻求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政策突破,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支持。
强化中关村龙头带动作用,推进重大技术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我国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积极发挥“创新国家队”的先锋作用,引领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担负起推进原始创新、突破重大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任。
一是面向全国、全球发现与挖掘重大技术,力争形成一批能够影响产业格局的颠覆性技术。硅谷成为全球创新高地,源于其不断推出能够引领科技和产业潮流的原创性创新成果。比如谷歌眼镜正在颠覆人们的拍摄方式,特斯拉汽车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关村也孕育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但渐进性创新多,能够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打破行业固有格局的突破性创新少。未来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之机,发力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纳米技术、超导技术、干细胞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原始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积极追踪大数据、生命健康、可穿戴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興业态,及时发现具有行业领先和颠覆性变革的原创技术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实现原始创新的重大跨越,不断涌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
二是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作用,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2013年,中关村高技术产业总收入突破3万亿元,形成了收入超万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等3个收入超三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但中关村现有集群的竞争优势仍局限于国内市场,还未形成国际竞争力。未来应聚焦“64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甄别出其中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可能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适度超前部署科技攻关计划,率先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技术主导权、万亿量级的产业集群。
三是探索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有效模式,培育世界级领军科技企业。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离不开对市场具有控制力和话语权的品牌企业。中关村有联想、百度、京东方等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企业,但从企业规模、市场份额来看,距离全球性行业领军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中关村应面向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培育更多的“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和“金种子工程”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按照总部经济模式,开展跨区域、跨国并购和联合重组,实现迅速壮大。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在海外设立销售中心、研发机构及进行海外并购、技术和产品出口等提供支撑服务。
凝聚国际一流创新要素,打造全球活力强劲的创新策源地
集聚创新人才,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北京的高学历人才密度全国领先,在全球也屈指可数,但国际型高端人才和顶尖技术创新人才仍然缺乏。北京在引进、留住高端人才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制约,比如落户难、限购房、限购车、雾霾天气等都对高端人才引进带来负面影响。未来应依托首都优势和国际化平台,加大对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引进的政策创新,比如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高管落户的限制、放宽外籍高端人才办理居留的条件等,营造适宜创新创业人才落地、创业、生活的生态环境,形成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栖息地。 集聚高端企业总部,打造世界高端企业總部聚集之都。企业的创新功能一般由总部或研发职能总部承担,总部集聚能够直接带动各类创新资源的聚集,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北京已集聚了众多企业总部,但主要集中在能源、金融、工程建筑等传统领域,高科技企业总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等体现创新特征的总部资源较少,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未来,北京应按照“高端化、高质化、高层次性”标准,坚持“积极引进与重点培育并重,国内总部与国外总部并重”原则,着力引进一批效益好、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国内外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进一步提升北京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集聚金融资本,打造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北京金融机构众多,各类资本活跃,但发展中仍面临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风险投资规模波动大等困扰。面对新时期科技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北京应通过“两手抓”来促进科技、创意与资本的顺畅对接:一手抓科技金融资源集聚,建立覆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过程的科技金融体系;一手抓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科技企业信用体系、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创业投资体系等,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扫清障碍,打造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功能链,构筑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
当前,京津冀既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这一共同的难题,也各自面临转型压力,突出表现为北京的“城市病”治理、河北产能压缩倒逼产业升级、天津投资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等。须把协同创新、创新驱动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打造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经济竞争的前沿阵地。
做好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推进三地创新一体化进程。发挥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统筹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规划,明确重点创新区域的功能定位与分工,优化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布局等顶层设计,实现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建议三地联合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基金”,以支持区域内城市产能压缩与新兴替代产业培育;支持三地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创制;支持三地创新主体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
开展跨区域合作利益共享试点,增强各省市协作积极性。为推进跨区域合作,各地区在积极探索按产业链进行收益分配、共建园区税收分成等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较大困难,迫切需要建立制度化、公开化的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建议国家层面针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需要,支持开展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创新试点,对跨区域共建的重大项目、共建园区、共建产业基地、整体性产业转移等形成的GDP、地方税收,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后,可进行跨区域的GDP核算,允许区域间自行划拨跨区域共建所形成的地方性收益。
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构建“一廊、三带、多点支撑”创新合作新格局。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换空间、共建科技园区、共建创新社区等多元化合作模式,发挥京津冀各自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构建“一廊、三带、多点支撑”创新合作新格局。一是共同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整合中关村的研发、服务、市场优势,天津滨海新区的高端制造优势,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的新能源优势,吸引大数据上下游企业,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二是打造三条协同创新发展带。沿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三条主要交通干道,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协同打造三条带状的高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密集区。三是构建多个具有强劲竞争优势的创新创业战略支点。以中关村为核心,选择津冀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突出的天津滨海新区、武清、宝坻、北辰、东丽以及河北保定、廊坊、秦皇岛等区域,共同打造一批创新社区,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节点。
(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沈 聪
北京创新资源密集,创新发展基础雄厚,但实现创新驱动、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仍然面临一些束缚。未来,北京应从四方面努力突破,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引领作用,构建“高精尖”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对全国创新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稳步迈向全国科技创新中心。
突破科技创新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释放首都创新效能
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为紧迫的是加快科技体制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多年来,中关村与北京一直挺立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潮头,但当前首都科技体制仍然存在一些弊端,突出表现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机制、产学研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体制机制等还不完善。2012年,北京3692家大中型工业企业中,只有26.7%的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活动,总计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仅为1%,这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3%-5%的水平相差甚远。
北京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充分激发各主体创新创业、成果产业化的动力和活力,真正解决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一方面,要促进和扶持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吸引、整合上下游的创新资源,实现市场化的集成。比如,显示领域的京东方,集成电路领域的中芯国际,电动汽车领域的北汽,要充分发挥这些龙头企业整合创新资源、带动产业链整体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增强科技人员的创新动力。在深化中关村股权激励、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科研项目和经费管理等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创造条件,鼓励智力要素和技术要素以各种形式参与创新收益分配。
在扶持、激励创新主体的同时,北京还应通过完善科技服务支撑体系、加快科研管理体制改革等,营造宽松良好的创新环境。促进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等科技服务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构建“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无缝衔接服务机制,发挥联盟、协会等新兴社会组织的创新创业服务作用,从聚焦重点企业的“点对点”支持转变为聚焦创新创业平台的“平台性”服务,增强创新创业服务能力。针对科研管理体制中存在的行政力量分配科研资源、项目评选不透明、项目经费预算与支出脱离实际等问题,探索实行评审专家实名公开评价制度、探索科研生产中的“智力补偿”机制等,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热情。
同时,北京应重视落实好中关村“1+6”和“新四条”先行先试政策以及“京校十条”、“京科九条”等现有政策,同时根据新形势和新需求,寻求新一轮的科技创新政策突破,并积极争取国家相关支持。
强化中关村龙头带动作用,推进重大技术突破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指出,我国要跟踪全球科技发展方向,明确科技创新主攻方向和突破口,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加速赶超甚至引领步伐。中关村作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积极发挥“创新国家队”的先锋作用,引领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担负起推进原始创新、突破重大技术、培育新兴产业的重任。
一是面向全国、全球发现与挖掘重大技术,力争形成一批能够影响产业格局的颠覆性技术。硅谷成为全球创新高地,源于其不断推出能够引领科技和产业潮流的原创性创新成果。比如谷歌眼镜正在颠覆人们的拍摄方式,特斯拉汽车引领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中关村也孕育了一批重要创新成果,但渐进性创新多,能够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打破行业固有格局的突破性创新少。未来应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之机,发力于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纳米技术、超导技术、干细胞技术、清洁能源技术等原始创新最活跃的领域,积极追踪大数据、生命健康、可穿戴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興业态,及时发现具有行业领先和颠覆性变革的原创技术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争实现原始创新的重大跨越,不断涌现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成果。
二是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作用,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2013年,中关村高技术产业总收入突破3万亿元,形成了收入超万亿元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及先进制造、新能源与节能、新材料等3个收入超三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但中关村现有集群的竞争优势仍局限于国内市场,还未形成国际竞争力。未来应聚焦“641”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引领工程,甄别出其中最具发展潜力、最有可能的领域,在这些领域适度超前部署科技攻关计划,率先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和相关知识产权,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具有全球技术主导权、万亿量级的产业集群。
三是探索支持企业做强做大的有效模式,培育世界级领军科技企业。打造具有技术主导权的产业集群,离不开对市场具有控制力和话语权的品牌企业。中关村有联想、百度、京东方等在业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大企业,但从企业规模、市场份额来看,距离全球性行业领军企业还有较大差距。中关村应面向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培育更多的“十百千工程”、“瞪羚计划”和“金种子工程”企业。鼓励龙头企业按照总部经济模式,开展跨区域、跨国并购和联合重组,实现迅速壮大。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为企业在海外设立销售中心、研发机构及进行海外并购、技术和产品出口等提供支撑服务。
凝聚国际一流创新要素,打造全球活力强劲的创新策源地
集聚创新人才,打造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北京的高学历人才密度全国领先,在全球也屈指可数,但国际型高端人才和顶尖技术创新人才仍然缺乏。北京在引进、留住高端人才还面临着一系列特殊的制约,比如落户难、限购房、限购车、雾霾天气等都对高端人才引进带来负面影响。未来应依托首都优势和国际化平台,加大对全球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引进的政策创新,比如放宽对高新技术企业高管落户的限制、放宽外籍高端人才办理居留的条件等,营造适宜创新创业人才落地、创业、生活的生态环境,形成全球创新创业人才栖息地。 集聚高端企业总部,打造世界高端企业總部聚集之都。企业的创新功能一般由总部或研发职能总部承担,总部集聚能够直接带动各类创新资源的聚集,提升区域整体创新能力。北京已集聚了众多企业总部,但主要集中在能源、金融、工程建筑等传统领域,高科技企业总部、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等体现创新特征的总部资源较少,对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未来,北京应按照“高端化、高质化、高层次性”标准,坚持“积极引进与重点培育并重,国内总部与国外总部并重”原则,着力引进一批效益好、潜力大、科技含量高的国内外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进一步提升北京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集聚金融资本,打造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北京金融机构众多,各类资本活跃,但发展中仍面临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风险投资规模波动大等困扰。面对新时期科技企业多元化的融资需求,北京应通过“两手抓”来促进科技、创意与资本的顺畅对接:一手抓科技金融资源集聚,建立覆盖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全过程的科技金融体系;一手抓服务体系建设,包括科技企业信用体系、知识产权投融资体系、创业投资体系等,为科技型企业融资扫清障碍,打造与“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国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建立和完善区域创新功能链,构筑京津冀协同创新体系
当前,京津冀既面临生态环境压力增大这一共同的难题,也各自面临转型压力,突出表现为北京的“城市病”治理、河北产能压缩倒逼产业升级、天津投资驱动发展方式转变等。须把协同创新、创新驱动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加强创新资源的跨区域整合,打造以创新驱动为特征的世界级城市群,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经济竞争的前沿阵地。
做好协同创新的顶层设计,推进三地创新一体化进程。发挥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统筹京津冀区域创新体系规划,明确重点创新区域的功能定位与分工,优化创新链、产业链和价值链布局等顶层设计,实现创新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建议三地联合设立“京津冀协同创新基金”,以支持区域内城市产能压缩与新兴替代产业培育;支持三地科研院所、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和技术标准创制;支持三地创新主体联合建设实验室、工程中心、中试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
开展跨区域合作利益共享试点,增强各省市协作积极性。为推进跨区域合作,各地区在积极探索按产业链进行收益分配、共建园区税收分成等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面临较大困难,迫切需要建立制度化、公开化的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建议国家层面针对京津冀协同创新的需要,支持开展跨区域利益共享机制创新试点,对跨区域共建的重大项目、共建园区、共建产业基地、整体性产业转移等形成的GDP、地方税收,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后,可进行跨区域的GDP核算,允许区域间自行划拨跨区域共建所形成的地方性收益。
探索多元化合作模式,构建“一廊、三带、多点支撑”创新合作新格局。探索科技成果转化、品牌换空间、共建科技园区、共建创新社区等多元化合作模式,发挥京津冀各自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优势,构建“一廊、三带、多点支撑”创新合作新格局。一是共同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整合中关村的研发、服务、市场优势,天津滨海新区的高端制造优势,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的新能源优势,吸引大数据上下游企业,建设“京津冀大数据走廊”。二是打造三条协同创新发展带。沿京津塘、京保石、京唐秦三条主要交通干道,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领域,协同打造三条带状的高新技术研发与产业密集区。三是构建多个具有强劲竞争优势的创新创业战略支点。以中关村为核心,选择津冀区位优势明显、创新资源密集、产业特色突出的天津滨海新区、武清、宝坻、北辰、东丽以及河北保定、廊坊、秦皇岛等区域,共同打造一批创新社区,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节点。
(作者: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责任编辑:沈 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