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EAP内部团队建设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gig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大型制造企业纷纷面临产业转型,探索管理新途径的今天,EAP作为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综合性福利项目,能以优质的服务为企业员工提升心理资本,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学共同开展的EAP服务项目在完善夯实传统EAP服务项目的同时,着力于内部EAP“强心”团队的建设,克服了国内EAP服务项目中常见的专业人才和管理思想两方面的痼疾,共同走出一条大型制造业EAP项目探索与实践的道路。
  关键词:EAP项目  内部团队建設  大型制造业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b)--02
  1 国内EAP需求概述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已步入经济和产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着转型的巨大挑战,既要应对市场需求变化和跨行业竞争对手带来的冲击,又要面对内部人员优化调整带来的压力,对很多传统企业来说是内忧外患兼具的困难时期。这样的时代发展背景促使很多大型企业主动地寻求改善组织环境,解决员工心理和行为问题,提升员工心理资本进而提高其工作绩效,更好地实现企业目标的服务项目。EAP(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EAP)即员工心理援助计划作为组织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综合性福利项目,通过专业心理学工作者对组织的诊断和建议,对员工和其家属提供专业咨询、指导和在组织内部进行心理学相关培训,为员工和组织赋能,能够很好地应合企业的需求。
  近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人民的心理健康,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十九大报告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从执政党的政策层面、执政理念方面, 为EAP在中国的全面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2 国内EAP项目中常见痼疾
  在社会需求和国家政策的带动下, EAP服务自2001年由联想集团初次引入中国以来,已在国内高校、军队、银行、石化、电信、制造业等诸多领域内被大量应用, 在充分借鉴国外EAP发展的基础上,探索并累积了一些中国国情下的实践经验, 同时也必须承认EAP的中国实践中尚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 “痼疾”,本文以以下两个突出的要点为例进行列举。
  一是专业人才的欠缺。当前国内从事EAP服务的专业人员,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严重不足, 既缺乏足够称职的咨询师,也鲜有“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EAP专业团体。而自2017年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以来,中国心理学界尚未建立统一的资格水平认证标准,导致有志于心理学的学子们求学无门,求业无法。而目前国内从事EAP服务的专业人员,普遍存在着学用脱节、经验匮乏的明显缺陷。真正源自企业,了解企业,深度服务于企业的EAP服务人员十分匮乏。
  二是管理思想是我国EAP实践中的重要短板。EAP服务根植于现代管理理念中,其专注于将员工身心状况的改善转变为组织的效益。管理者是否能够理解、认同、坚守这种管理理念,对EAP项目在中国企业的引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追求效益和高速发展的企业目标下,EAP服务不可避免的被某些管理者视为一种解决短期危机问题的急救措施。这一短视的管理思想导致一些EAP项目在取得了初步效果后便草草结束。管理者在思想上的认知不足,是导致EAP服务在国内发展缓慢,鲜有深入开展成功典范的重要原因。
  3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学的EAP实践
  为能够解除这些“痼疾”,在EAP服务实践中有所突破,很多企业都作出了努力的尝试。笔者所在的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自2018年起引入了重庆西南大学的EAP服务,在双方密切配合不断向前探索的过程中,通过传统EAP服务与创新的专业团队打造,锻造了一批扎根于企业内部同时又武装了心理学知识的内部团队, 其团队成员在EAP心理工作中取得的良好作用对管理者思想起到了积极的影响,此举针对中国国情下EAP服务存在的“痼疾”对症下药,较好地改善了这两方面的情况,走出了一条具有一汽-大众特色的EAP实践道路。
  3.1 EAP内部团队的打造
  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是拥有年产200万辆乘用车产能的大型汽车制造企业, 其员工年龄覆盖范围广,文化水平差异悬殊,群体心理需求较为多元。为满足一汽-大众高体量的需求,充分调动现有资源实现EAP服务供需双方的有效对接,西南大学和一汽-大众工会强强联手, 在大力推广传统EAP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性地采取了以下四项举措, 共同着力,打造了一支一汽-大众内部的EAP “强心”团队。
  3.1.1 地面+云端——扎实灵活的专业课程
  自2018年起连续两年,公司工会组织长春生产基地各部门、工厂的心理学爱好者和有志于助人的员工参与了为一汽-大众量身制定的EAP培训课程,先后共80人/次进行了八个工作日密集的现场心理知识培训。课程涵盖心理学基础、EAP基础知识与操作实务、员工常见心理行为问题表现与识别、工作与婚姻家庭生活的平衡、职场沟通技巧、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辅导、员工谈心谈话技巧这几大方面的内容。除地面培训外,西南大学同时提供了诸多的线上微课,涵盖了压力调节、谈心谈话技能打磨、自我认知、亲子教育与亲子关系协调等。在新冠疫情期间, 双方更是积极应对危机情境,为这支强心团队开展了一系列危机下的心理赋能课程。使团队的培训真正做到专业性、创新性与实用性并举。
  3.1.2 心理测评+知识考核——多重测试遴选人才
  针对这支“强心”团队,EAP项目组在培训前进行了多次包含如SCL90、焦虑、抑郁、心理资本等维度的心理健康评估以及MBTI职业性格测试,保证了进入团队员工本身的心理健康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在各培训完结后都安排了相应的知识掌握程度考核,为公司进一步遴选人才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3.1.3 分流发展+一对一督导——专项提高实操能力
  2019年末在对团队成员进行了双定向选择后,由专业咨询师和培训师为EAP内部心理辅导员和EAP内训师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一对一案例督导,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内部队伍的实操能力。
  3.1.4 成长沙龙——激活团体心理能量
  经过系统的心理课程培训后,一汽-大众内部EAP “强心”团队成员在对心理学的学习热情下,自发组织了定期的心理学成长沙龙。在开放、活跃的氛围中,团队成员在扎根于企业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部门、车间、班组面临的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并尝试以科学心理学为手段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随着团队成员对于心理学更为主动的学习和对EAP项目更为深入地理解,成员们也逐渐根据自己的优势特点各自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深入推行EAP项目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储备了丰富的人才资源。
  3.2 打造EAP内部团队的收效
  一汽-大众内部EAP “强心”团队的打造让整个项目有了更为可靠的群众基础。团队成员来自于公司各部门、工厂、车间、班组,他们深处岗位一线,跟员工有着天然的沟通优势,能够设身处地去了解并及时、准确地反映员工的身心需求,能够有力地支撑EAP项目安全网络的建设。
  一汽-大众内部EAP “强心”团队的打造为EAP项目的长期实施储备了人才队伍。在原有仅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一位应用心理学研究生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对于科学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高涨的学习热情,并在专业的指导下,建立了一支源自企业,了解企业,深度服务于企业的内部 EAP服务队伍。在有效地解决了国内EAP服务中常见的“专业人才匮乏痼疾”的同时,使企业实现了内外联动完美的学术与实践对接。
  一汽-大众内部EAP “强心”团队的打造对稳定管理者管理思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EAP团队中的骨干成员在其工作中通过运用科学心理学理念, 宣传EAP服务内涵, 积极影响其所在的小环境小氛围, 实现了管理者通过借助科学心理学来完善管理体系的目标,证实了EAP能够成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和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管理者能够深入地认识到EAP服务不仅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精神福利和员工关爱的重要举措, 在新时期更应该将EAP服务视为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有效途径。一汽-大众内部EAP团队的建设实践,进一步解除了国内EAP实践中“管理思想的痼疾”。
  3.3 未来展望
  面向未来,一汽-大众将与西南大学更加紧密地合作,在夯实并进一步拓展传统EAP服务的基础上,重点进行内部EAP “强心”团队的深化建设。依托工会的力量,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EAP工作机制,使EAP项目内外衔接更加牢固、平顺。做到企业一线有问题早发现,早干预,转介渠道畅通,真实起到积极守望每一位员工的心理健康,体现EAP项目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的作用。
  4 结语
  当前乘用车市场需求变化速度加快,大型车企纷纷寻求产业转型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着管理转型的路徑。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与西南大学强强联手,在完善夯实传统EAP服务项目的同时,着力于内部EAP “强心”团队的建设,克服了国内EAP服务项目中常见的专业人才和管理思想两方面的痼疾。 在一汽“老大哥”精神的鼓舞下EAP项目边实践,边突破,边整合,边规范,相信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既有一汽-大众特色又能充分满足企业需求的大型制造业EAP项目的探索与实践道路。
  参考文献
  张捷.EAP国际动态与中国实践[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3.
  李不言.EAP时代,你准备好了吗?[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4(09).
  赵然.员工帮助计划:EAP咨询师手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吴媚,彭丽华.培育心灵的力量:企业EAP与组织心理健康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8.
  鲍旭平.推行员工发展帮助 传递企业人文关怀——一汽锡柴EAP的探索与推行[J].现代企业文化,2014(34).
其他文献
摘 要:沪深创业板上市公司作为中国市场化经济活力的体现,是研究中国公司内部机理的理想样本。本文选取2017年和2018年沪深两市创业板上市公司的相关财务数据,在剔除不合格数据后运用AMOS进行结构方程的解析。本文提出相关研究假设,研究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负相关,资产负债率加强了两者关系;独立董事比例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正向加强了正相关关系;董事会规模与企业价值显著负相关,
期刊
摘 要: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作为国家助力中原经济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郑州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鲁宾反事实框架,利用合成控制法对19个大中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拟合出虚拟的郑州,分析空港经济区的设立对郑州经济发展的政策效用,并用排序检验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关键词:空港经济区 合成控制法 反事实框架 稳健性检验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
期刊
摘 要: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促使企业渠道朝着多元化发展,许多企业都从传统渠道与线上网络渠道中获利。然而这种渠道模式存在双方受销售资源之间激烈竞争、冲击价格体系等影响,通过对紫罗兰家纺的案例分析,本文提出渠道协同发展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渠道冲突管理 线上网络渠道 渠道协同  中图分类号:F7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b)--02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企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上市公司商誉减值风险剧增,对资本市场造成巨大冲击,降低商誉减值风险需“对症下药”。基于此,本文以H电气公司并购其销售渠道M外贸公司为例,详细介绍并购过程并深度分析其并购动因,就其商誉初始确认虚高、跨行业跨区域并购风险较高、未及时确认商誉减值损失和承诺期后对被并购方的约束力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地分别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从多角度对降低商誉减值风险提出相应地建议。  关键词:企
期刊
摘 要:城市旅游形象是城市形象的一个分支,是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如何描述、呈现、评价一个城市,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对该城市的认知、观念和态度。因此,将城市旅游形象传递给消费者这一过程至关重要。新媒体语境下,传播主客体和传播方式急剧变化,新的技术又层出不穷,制定科学有效地传播策略对于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旅游 形象传播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转型,国家更多地寻求人才进行创业,一方面为经济转型探明方向,另一方面则带动就业与消费。在国家多重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创业人数一路攀升,但创业成功率堪忧。许多创业者准备不足,难以应对变化莫测的市场。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有关文献对创业学习、创业能力与创业成功的关系探讨,提出了以商业模式为中介作用的假设,并建立了二者的整合模型。  关键词:创业理论 商业模式 创业成功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民族和国家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青年是创新创业的生力军和中坚力量,青年创业园是青年创新创业的重要平台和有效载体。近年来,虽然很多地方都建立了青年创业园,但在推进青年创新创业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在实地走访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三瓜公社青年创业园基础上,进行分析思
期刊
摘 要:我国现代饭店业从最早满足消费者的简单住宿需求,到提供住宿餐饮之外的多功能、综合性、高质量服务的市场需求,其发展历程是伴随着酒店业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如何更好的以衡量和提高酒店业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地改善酒店业的服务质量,提高酒店业的盈利水平,通过分析国际上相关的饭店管理运作模式中关于衡量和提高酒店消费者满意度的先进经验,对我国的饭店服务质量管理提供可借鉴的有益运作模式,为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动态能力理论框架的四个方面来解读所选案例VIPKid如何参与开放性创新。首先,本文对开放式创新理论和OEC的动态能力进行了文献综述。其次,以VIPKid的开放式创新业务模型为例,并研究内部和外部资源对VIPKid动态能力的影响。最后,讨论OEC创新的发现和趋势。  关键词:在线教育 开放式创新 VIPKid商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
期刊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开始使用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互联网办公平台,对员工进行劳动纪律考核,协助员工办理行政事务,或者进行在线会议,这一新兴互联网应用已成为企业办公的主流管理模式。但关于研究移动互联网平台对企业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影响的文献比较少,特别是国内缺乏用管理学相关理论解释钉钉软件应用对企业结构和员工办事效率的研究。基于此,本文将现有的信息共享理论、权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