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澳大利亚外长唐纳说得明白,尽管“安全扩散计划”“并不是针对哪一个国家的,但是它跟政府对朝鲜的关注及其核武器计划有关”。
9月13日,天刚蒙蒙亮,多国空军的侦察机在澳大利亚附近的珊瑚海海面上发现一艘挂着日本旗的商船,有情报显示该船上可能载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的物质”。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四国海军和执法机构随即展开追逐。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公海上发出登船检查命令,并成功登船控制了“可疑船只”……
这是日前由澳大利亚主持的“太平洋保卫者”演习的场景。参加演习的有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驱逐舰、“波特尼湾号”快艇和“海岸观察者”侦察机,美国的“科蒂斯号”驱逐舰和海岸警卫队的“登船小组”,日本海保厅的快艇,法国的海上巡逻机和目标船。此次演习的筹划由来已久,它是以美国为首的“扩散安全计划”系列演习的一部分,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加大海上拦截力度,增加运输核生化武器以及导弹部件的成本和难度,以此向伊朗和朝鲜的核开发计划施加更大的压力”。
《扩散安全计划》出台
9.11事件以后,美国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恐怖主义视为对美国安全最严重的威胁。2002年9月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宣称,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在于极端主义与技术的结合”,美国的敌人“正在谋求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美国必须“采取行动”。当年12月,布什政府又出台了“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将反扩散列为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第一支柱。伊拉克战争其实就是以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而发动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一场“军控战争”。但是美国蓄意要予以打击的另外几个国家———朝鲜、伊朗等国与伊拉克情况有所不同,不顾国际舆论发动战争并非上策,美国认为有必要就反扩散问题纠集新的“志愿者联盟”,以便在应对“邪恶轴心”国家时有更多的手段和资源可供利用。于是,5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波兰时提出了“安全扩散计划”(PSI),表示美国将对装有可疑货物的飞机、船只进行检查,以截获违禁武器、导弹以及相关物品。此后,布什又多次提及此事,希望有关各国迅速组建一支拦截部队,应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对峙局面”。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6月4日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作证时,详细阐明了对于该联盟的设想:“伙伴国家密切协作,发挥各自能力,使用法律、外交、经济、军事和其他手段拦截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与导弹相关的设备、技术的船只、飞机等”。
6月中旬,澳、法、德、意、日、荷、波、西、葡、英、美等11国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议。与会国官员讨论了如何设法拦截、检查涉嫌偷运毒品、伪钞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零件的朝鲜飞行器和货船。会议最终通过“马德里倡议”,就政策原则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伊拉克战争后的反扩散新机制,组建了一套以美国为主导,以欧亚盟友为主要支撑,以经济封锁甚至武力核查为手段的体制。7月9日~10日,上述11国又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召开会议,研究了反扩散的具体措施和对象,将反扩散对象扩大至朝鲜、伊朗、叙利亚和利比亚四国,并进一步讨论这项计划的细节、各国负责的范围以及如何具体贯彻落实“马德里方案”的事项。9月3日~4日,11国在巴黎签署协议,批准了一系列对走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部件的飞机和船只进行拦截的管理规定。该计划的主要原则规定还分发给许多国家,希望得到支持和响应。美国官员称,新的反扩散战略正在以“光速”前进。与此同时,美国认为要让“安全扩散计划”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就必须通过演习提高各成员国的相互协作能力。珊瑚海演习是系列演习中的第一场,今后几个月里美国还将与其他一些国家举行10场海上拦截联合演习,这些演习将由不同国家来主持进行:10月13日~17日,西班牙在地中海主持举行海上训练演习;10月,英国主持空中拦截指挥演习;11月24日~28日,法国在地中海主持海上训练演习;12月3日~4日,意大利主持举行空中拦截训练演习;2004年1月,美国在阿拉伯海主持举行海上拦截演习;2004年初,波兰主持进行地面拦截演习;2004年春,意大利在地中海主持海上拦截演习,法国主持模拟空中拦截演习,德国也将主持一次演习。
剑锋所指
美国宣称,之所以在太平洋地区实施第一次拦截演习主要是出于后勤考虑,并没有专门针对朝鲜的意思。但是澳大利亚外长唐纳说得明白,尽管“安全扩散计划”“并不是针对哪一个国家的,但是它跟政府对朝鲜的关注及其核武器计划有关”。其实,“安全扩散计划”出台最初就是因拦截朝鲜船只而起。去年12月9日,在非洲之角以东的阿拉伯海海域,西班牙“纳瓦拉”号驱逐舰和辅助舰“帕蒂尼奥”号根据美国情报共同拦截了朝鲜的“小山”号货轮,并强行登船找到了隐藏在水泥下的15枚“飞毛腿”导弹和超过80桶的化学药品。后来也门政府称,这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的武器,美国和西班牙不得不将该船放行。在“扩散安全计划”开始正式运作之前,法、日、澳等国以及台湾当局已经针对运往朝鲜的敏感物资采取了一些行动。4月份,法国根据德国情报,命令一艘法国货轮在埃及卸下了一个装有22吨铝管的集装箱。铝管可以用来制造提炼浓缩铀的高速离心分离机,而德国认为这批货最终将运往朝鲜。此外,法、德还共同拦截了运往朝鲜的氰化钠。澳、日也都对朝鲜船只采取了严厉措施。4月份,澳大利亚在一艘朝鲜籍货轮上发现50公斤海洛因,便大肆宣扬这与朝鲜政府有关,并对船员提起诉讼。6月份,1000多名日本警察、海关官员借口朝鲜客货船“万景峰”号从事非法活动,对其进行了大搜查。8月22日,台湾当局在高雄扣留了一艘载有化学药品的朝鲜货轮,并将这批货品扣押一段时间后才放行。“安全扩散计划”紧锣密鼓出台后,朝鲜的安全利益无疑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针对此次演习和反扩散计划的出台,朝鲜发表声明称其是“强盗式海上封锁”计划,与“海上恐怖主义”如出一辙,严重违反了国际法。朝鲜报纸《劳动新闻》说:“没人能担保这种封锁行动不会导致全面战争的严重后果。”
公海私设公堂
此举引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如果要在公海实施拦截,将需要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或者通过新的国际条约。但是很多反扩散联盟成员在联盟创建初期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声称联盟“有权”在公海和国际空域实施拦截,这在联盟内外都引起了很大争议。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反对和质疑,美国提出在三种条件下可以在公海实施拦截:1.船上没有悬挂国旗,可以将其作为海盗船缉拿;2.如果该船使用的是某国“方便旗”,而该国又允许美国或其盟国进行检查,则可以拦截该船进行搜查;3.如确信该船上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材料,则可以依据“自卫权”加以拦截。但这些说辞并不能令人信服,澳大利亚一位国际法专家指出:公海是供所有国家自由航行的海域。除非在少数例外情况下,如存在贩奴、海盗、贩毒,以及非法广播等行为外,任何人都无权在公海拦截任何外国船只,特别是无权拦截任何军舰或者政府船只。澳大利亚正义和平组织的代表说,公海拦截是在国际上私设公堂,是一种“袋鼠法庭”。日本、韩国也担心美国采取的强硬措施将会恶化朝鲜半岛形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官在演习前就称,“这将向朝鲜和伊朗发出特别警告”。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上,美国再次发出强硬信息。
9月13日,天刚蒙蒙亮,多国空军的侦察机在澳大利亚附近的珊瑚海海面上发现一艘挂着日本旗的商船,有情报显示该船上可能载有“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的物质”。澳大利亚、美国、法国、日本四国海军和执法机构随即展开追逐。日本海上保安厅在公海上发出登船检查命令,并成功登船控制了“可疑船只”……
这是日前由澳大利亚主持的“太平洋保卫者”演习的场景。参加演习的有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号”驱逐舰、“波特尼湾号”快艇和“海岸观察者”侦察机,美国的“科蒂斯号”驱逐舰和海岸警卫队的“登船小组”,日本海保厅的快艇,法国的海上巡逻机和目标船。此次演习的筹划由来已久,它是以美国为首的“扩散安全计划”系列演习的一部分,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加大海上拦截力度,增加运输核生化武器以及导弹部件的成本和难度,以此向伊朗和朝鲜的核开发计划施加更大的压力”。
《扩散安全计划》出台
9.11事件以后,美国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和恐怖主义视为对美国安全最严重的威胁。2002年9月出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宣称,美国“面临的最严重的威胁在于极端主义与技术的结合”,美国的敌人“正在谋求大规模毁灭性武器”,美国必须“采取行动”。当年12月,布什政府又出台了“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国家战略”,将反扩散列为抗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第一支柱。伊拉克战争其实就是以搜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而发动的,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称之为一场“军控战争”。但是美国蓄意要予以打击的另外几个国家———朝鲜、伊朗等国与伊拉克情况有所不同,不顾国际舆论发动战争并非上策,美国认为有必要就反扩散问题纠集新的“志愿者联盟”,以便在应对“邪恶轴心”国家时有更多的手段和资源可供利用。于是,5月31日,美国总统布什访问波兰时提出了“安全扩散计划”(PSI),表示美国将对装有可疑货物的飞机、船只进行检查,以截获违禁武器、导弹以及相关物品。此后,布什又多次提及此事,希望有关各国迅速组建一支拦截部队,应对“可能发生的潜在的对峙局面”。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6月4日在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作证时,详细阐明了对于该联盟的设想:“伙伴国家密切协作,发挥各自能力,使用法律、外交、经济、军事和其他手段拦截运载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与导弹相关的设备、技术的船只、飞机等”。
6月中旬,澳、法、德、意、日、荷、波、西、葡、英、美等11国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会议。与会国官员讨论了如何设法拦截、检查涉嫌偷运毒品、伪钞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零件的朝鲜飞行器和货船。会议最终通过“马德里倡议”,就政策原则达成了一致意见,确立了伊拉克战争后的反扩散新机制,组建了一套以美国为主导,以欧亚盟友为主要支撑,以经济封锁甚至武力核查为手段的体制。7月9日~10日,上述11国又在澳大利亚的布里斯班召开会议,研究了反扩散的具体措施和对象,将反扩散对象扩大至朝鲜、伊朗、叙利亚和利比亚四国,并进一步讨论这项计划的细节、各国负责的范围以及如何具体贯彻落实“马德里方案”的事项。9月3日~4日,11国在巴黎签署协议,批准了一系列对走私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部件的飞机和船只进行拦截的管理规定。该计划的主要原则规定还分发给许多国家,希望得到支持和响应。美国官员称,新的反扩散战略正在以“光速”前进。与此同时,美国认为要让“安全扩散计划”成为一个有效的工具,就必须通过演习提高各成员国的相互协作能力。珊瑚海演习是系列演习中的第一场,今后几个月里美国还将与其他一些国家举行10场海上拦截联合演习,这些演习将由不同国家来主持进行:10月13日~17日,西班牙在地中海主持举行海上训练演习;10月,英国主持空中拦截指挥演习;11月24日~28日,法国在地中海主持海上训练演习;12月3日~4日,意大利主持举行空中拦截训练演习;2004年1月,美国在阿拉伯海主持举行海上拦截演习;2004年初,波兰主持进行地面拦截演习;2004年春,意大利在地中海主持海上拦截演习,法国主持模拟空中拦截演习,德国也将主持一次演习。
剑锋所指
美国宣称,之所以在太平洋地区实施第一次拦截演习主要是出于后勤考虑,并没有专门针对朝鲜的意思。但是澳大利亚外长唐纳说得明白,尽管“安全扩散计划”“并不是针对哪一个国家的,但是它跟政府对朝鲜的关注及其核武器计划有关”。其实,“安全扩散计划”出台最初就是因拦截朝鲜船只而起。去年12月9日,在非洲之角以东的阿拉伯海海域,西班牙“纳瓦拉”号驱逐舰和辅助舰“帕蒂尼奥”号根据美国情报共同拦截了朝鲜的“小山”号货轮,并强行登船找到了隐藏在水泥下的15枚“飞毛腿”导弹和超过80桶的化学药品。后来也门政府称,这是通过合法途径购买的武器,美国和西班牙不得不将该船放行。在“扩散安全计划”开始正式运作之前,法、日、澳等国以及台湾当局已经针对运往朝鲜的敏感物资采取了一些行动。4月份,法国根据德国情报,命令一艘法国货轮在埃及卸下了一个装有22吨铝管的集装箱。铝管可以用来制造提炼浓缩铀的高速离心分离机,而德国认为这批货最终将运往朝鲜。此外,法、德还共同拦截了运往朝鲜的氰化钠。澳、日也都对朝鲜船只采取了严厉措施。4月份,澳大利亚在一艘朝鲜籍货轮上发现50公斤海洛因,便大肆宣扬这与朝鲜政府有关,并对船员提起诉讼。6月份,1000多名日本警察、海关官员借口朝鲜客货船“万景峰”号从事非法活动,对其进行了大搜查。8月22日,台湾当局在高雄扣留了一艘载有化学药品的朝鲜货轮,并将这批货品扣押一段时间后才放行。“安全扩散计划”紧锣密鼓出台后,朝鲜的安全利益无疑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针对此次演习和反扩散计划的出台,朝鲜发表声明称其是“强盗式海上封锁”计划,与“海上恐怖主义”如出一辙,严重违反了国际法。朝鲜报纸《劳动新闻》说:“没人能担保这种封锁行动不会导致全面战争的严重后果。”
公海私设公堂
此举引出一个很大的问题,即如果要在公海实施拦截,将需要取得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或者通过新的国际条约。但是很多反扩散联盟成员在联盟创建初期并不想讨论这个问题。美国副国务卿博尔顿声称联盟“有权”在公海和国际空域实施拦截,这在联盟内外都引起了很大争议。为了应对国际社会的反对和质疑,美国提出在三种条件下可以在公海实施拦截:1.船上没有悬挂国旗,可以将其作为海盗船缉拿;2.如果该船使用的是某国“方便旗”,而该国又允许美国或其盟国进行检查,则可以拦截该船进行搜查;3.如确信该船上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相关材料,则可以依据“自卫权”加以拦截。但这些说辞并不能令人信服,澳大利亚一位国际法专家指出:公海是供所有国家自由航行的海域。除非在少数例外情况下,如存在贩奴、海盗、贩毒,以及非法广播等行为外,任何人都无权在公海拦截任何外国船只,特别是无权拦截任何军舰或者政府船只。澳大利亚正义和平组织的代表说,公海拦截是在国际上私设公堂,是一种“袋鼠法庭”。日本、韩国也担心美国采取的强硬措施将会恶化朝鲜半岛形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官在演习前就称,“这将向朝鲜和伊朗发出特别警告”。在朝鲜核危机问题上,美国再次发出强硬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