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喜与愁

来源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x760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其主要指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自主探究相关生物问题,同时,探究性学习的开展还对学生形成科学素养有着重要影响,并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探究中促使学生实现独立学习.基于此,主要对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愁”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用“喜”.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应用;“愁”;“喜”;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0107-02
  收稿日期:2021-08-15
  作者简介:曹建文(1973.11-),男,福建省漳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生物教学研究.
  传统化教学通常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通常有着显著的差异,传统化的教学模式相对单一且枯燥,无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生物知识的自觉性与兴趣,并影响到学生的学科素养形成,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将其运用于生物课堂的教学中,其不仅更符合初中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需求,而且还能使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依据中学生的具体状况设计出与学生生活更加贴近的探究性课堂,以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发现与探究生物知识,并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形成浓厚的兴趣以及探究欲,从而使学生通过自主思考与探究,实现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
  一、初中生物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愁”
  在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当中主要是通过假设、提问等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引导,以科学的方法对生物知识进行解决,引导学生验证自身的猜想,以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但是,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中,仍存有相应的问题,影响着这探究性学习的作用发挥,具体表现为:
  1.课堂时间有限,影响探究效果
  初中生物课堂上的时间相对有限,学生无法高效地运用课堂时间,在面对相关探究实验的时候,往往不能够明确目标而漫无目的进行探究,无法做到一次性完成,且探究性实验的安排时间相对较长,这就会影响到学生实现顺利探究相关生物问题与知识.例如,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由于需要进行对比,处理绿叶,在课堂上学生往往不能够准备充分,探究的变量也不明确,学生对于实验的目标和步骤没有清晰的认识,在探究过程中漫无目的,一节课并不能够完成实验,从而影响了探究效果.
  2.操作能力薄弱,探究效果不佳
  操作能力是探究实验的基础,也是学生将实验的想法付诸实施的关键环节.然而,中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常会花费较多的时间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以记忆代替实际操作,这就使其没有时间进行动手操作,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融合.比如,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须材料”实验中,很多学生在用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的时候,由于操作不恰当,不能够完全去除装置中的二氧化碳,这就使得叶片中都有淀粉产生,使得植物叶片都能够在碘液中变蓝,得出了错误的结论,探究效果不佳.
  3.教师干涉较多,代替学生探究
  生物教师过于担心学生不能顺利完成生物实验,对学生的实验干涉较多,但是,对于实验而言,其本身就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其都属于一种探究过程,因此,生物教师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需注重自身的位置,只能给予学生合理的引导与指导,而不能过多的干预,避免影响到学生的实验探究效果.例如,在“某些生态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探究实验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个锥形瓶放入清水,然后分别放入河泥、水藻、小金鱼,分别置于阳光和黑暗的环境进行观察,探究河泥、阳光、水藻、小金鱼等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理解不同因素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探究实验在教师的干涉中完成,学生按照教师的探究步骤得出结论,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思考比较少,只是根据教师的指示进行实验,削弱了探究实验的教育价值.
  二、初中生物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喜”
  1.合作学习,提高自主探究力
  初中生物的教学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通常需通过不同教学法进行体现,对于合作学习而言,其作为新型的一种教学方法,可引导学生以小组构建的形式实施合作学习,以呈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同时,合作学习的开展,还能使学生自身的自主探究意识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实现高效教学的同时,促使學生的探究素养与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对“水生生物”相关知识点开展讲解时,想要使学生充分理解与掌握该知识点,则可通过合作学习的开展,将学生划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实施自主探究与思考.首先,生物教师可准备许多小鱼以及小鱼缸,将学生分成6个小组,让每个小组的组长领一个小鱼缸装满水;其次,每个小组再派个代表领条小鱼,将小鱼放在鱼缸中进行观察,观察目标为:小鱼的颜色、形状、身体结构等,然后进行记录,并实施整体总结.此时,小组内部就能进行分工合作,部分学生观察小鱼的特征,部分学生实施记录与归纳,部分学生加以补充,以促使结论更完整,并让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在课堂上实施总结性阐述.经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而且还能使学生明白小鱼的身体特征与构造,从而使学生实现自主探究的同时,实现初中生物的教学效率与质量提高.
  2.信息技术运用,提高探究意识
  初中生物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相关的现代化设备运用,其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提高,而且还能使课堂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通过信息技术讲解相关生物知识,还能使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探究相关生物知识,从而使学生自身的学习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对于初中生而言,其对信息技术通常有着较高的依赖度,初中生物通过信息技术学习相关知识,不仅可以使学生自身的思维意识得到拓展,而且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
  例如,在对“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开展教学时,生物教师可在课前通过网络化的教育平台查找与肺内呼吸相关的图片、动画等较为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并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呈现给学生,以促使学生对于肺内气体交换具有更为形象直观的认知,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而且还能使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实验探究,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力
  实验既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又是学生深刻理解知识的关键.对于教师而言,其作为实验教学的引导者,需注重实验有效性与科学性的全面提高,经过全方位的指导,实现可行性的实验方案构建,并通过梯度设计,转变传统化过于注重理论的思维,把实验构建为学生自主思考与探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与操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在“食物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通过抛砖引玉的形式,提出:草原上的食物链有青草→野兔→狐狸→狼,请问同学们能够见到的食物链都有什么?以引发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探究性学习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就是突破传统化课堂教学的束缚,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之间存有的相互作用和引导,促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素材,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标.另外,生物教师可以将实验教学延伸至课外,对于生物实验而言,其通常具有多元性与随机性,教师可引导学生随时提出实验方法与对象,并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实验,构建学习生物实验的兴趣,从而使学生亲身经历生物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最终形成科学的生物学素养.
  综上所述,生物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通常有着显著的价值,其通常能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并确保生物学科的教学效果.因此,生物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提供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性学习的环境,通过多元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丰富课堂教学,这不仅能实现趣味性教学,而且还能实现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美虾.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2.
  [2]王华.关于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9(07):38.
  [3]李鹏武.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实用性[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5):250.
  [4]张春艳.浅析探究性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视界观,2019(6):1.
  [5]薛顺芳.初中生物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9(02):197.
  
  [责任编辑:季春阳]
其他文献
患者女,59岁,因发现右颈部肿块15年伴逐渐增大到诸暨市第二人民医院手术治疗.患者5年前至诸暨市人民医院就诊,甲状腺功能检查示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甲状腺素(T4)均偏低,促甲状腺素(TSH)、甲状腺球蛋白(TG)均偏高;甲状腺B型超声见左侧甲状腺囊性暗区,右侧0.5 cm×0.4 cm低回声结节,考虑甲状腺功能减退,予左甲状腺素钠口服,右颈部肿块无明显增大。
期刊
克罗伊茨费尔特-雅各布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国内学者简称克-雅病即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是一个罕见的疾患,在世界范围内的发病率大约是每年百万分之一,本病国外报道较多,国内首次报道为1980年[1].该病由变异的朊毒体引起,是可传递的、慢性、进展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死率高达100%,现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人类朊毒体病表现复杂多样,包括散发性
期刊
摘 要:形象思维占据了学生头脑中的主体位置,因此,学生倾向于透过形象、直观的方式,对知识进行理解.而微课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带给学生灵动的学习体验.所以,在现阶段开展生物课程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当主动地改良传统施教结构,积极地利用微课教授生物知识.  关键词:微课;课堂教学;初中生物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1)32-0109
目的 了解人类博卡病毒(HBoV)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检出情况,并探讨HBoV载量与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2013年1月至6月因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4 105例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将入院后HBoV检测阳性的患儿分单纯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再将HBoV DNA载量≥1×104拷贝/mL者归为高病毒载量组,HBoV DNA<1×104拷贝/mL
随着感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日趋增多,人类健康受到严重威胁.其中病毒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其导致的结果也较为严重.近30多年来又出现20多种新的病毒性疾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H7N9禽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目前,对于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检测,多通过免疫学方法,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且不同病毒需要相应的检测试剂,故病毒感染的检测迫切需要新的方法。
期刊
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E.cloacae)属于肠杆菌科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是肠道正常菌种之一.该菌是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体.随着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临床出现对该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阴沟肠杆菌,这给临床医师抗菌药物的选择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研究对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分离出的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阴沟肠杆菌菌珠分子特征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期刊
目的 探讨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HBeAg阳性CHB患者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HBeAg阳性CHB初治患者332例.最后完成研究316例.其中经超声证实合并NAFLD者106例(合并NAFLD组),单纯CHB者210例(单纯CHB组),均使用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或恩替卡韦
目的 比较马来酸恩替卡韦与恩替卡韦(ETV)治疗CHB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选患者随机分为ETV组和马来酸恩替卡韦组,分别接受ETV 0.5 mg/d或马来酸恩替卡韦0.5 mg/d治疗48周,49周后两组患者均接受马来酸恩替卡韦0.5 mg/d治疗.定期随访患者,检测血清ALT、HBV血清学标志物及HBV DNA,记录不良事件.符合正态分布的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的病因及其与感染性疾病的关系,为临床经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374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热原因及患者分布科室等临床资料.结果 374例患者中经各种检查或诊断性治疗最终明确诊断者327例,确诊率为87.4%.感染性疾病209例,占55.9%,其中结核病78例(20.9%),布鲁菌感染23例(6.1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位居妇科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第2位,我国2009年的发病率为12.96/10万,病死率为3.28/10万。从初期的宫颈病变发展为宫颈癌通常需要十年至数十年,在演变过程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持续感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女性生殖道高危型HPV感染情况进行监测、并及时给予合适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宫颈癌发生。2012年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