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前言确立发震时间的长期预测模式,对于推断地震活动的危险性和制定地震预测报的基本战备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地震空区、历史地震和活断层研究,长期预测发震地点、位置及其规模,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成为可能。可是,过去是用统计的方法预测地震的发震时间。岛崎和中田根据断层破坏强度不变的原理,提出时间预测模式。根据这种模式,在同一断层反复发生地震时,其发震间隔与上次地震的位移量成正比。即如果位移量大,到下次地震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确立发震时间的长期预测模式,对于推断地震活动的危险性和制定地震预测报的基本战备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通过地震空区、历史地震和活断层研究,长期预测发震地点、位置及其规模,在某种程度上正在成为可能。可是,过去是用统计的方法预测地震的发震时间。岛崎和中田根据断层破坏强度不变的原理,提出时间预测模式。根据这种模式,在同一断层反复发生地震时,其发震间隔与上次地震的位移量成正比。即如果位移量大,到下次地震的时间
其他文献
本文提供了在 IBM-PC/XT 微机上绘制各种有限元图形的一套技术,诸如绘制基本有限元图形、变形、局部放大、图形越界的剪裁、曲边单元绘制以及三维图形显示技巧等。
板块界面分布深度可根据求出沿界面上的地震震源分布推断(严格的说,物质界面与力学界面可能并不一致)。对于这一点,虽然关于板块厚度信息知道的很少,但是根据面波等,某种程度上可推断板块厚度。如果推测出板块的形状,可以在假设它与周围物质之间有相应密度差的基础上,就能够求出板块的重力分布。如果从观测到的布格异常分布中减去计算板块的重力分布,其剩余异常一定包含莫霍面起伏、康氏面起伏,或是增生层厚度等的影响。
作者于1984年得出了世界上主要高地震活动区地震的古登堡里希特重复率参数(α,β)的估算值,并指出参数β有较大的地区性变化。既然地震是岩石圈构造发展的体现,可以假定,构造活动类型相同的地区应具有相近的β值。在检验这一假定时,采用了大地构造分类的最一般原则,这些原则只适用于构造特征十分清楚且实际资料十分丰富的地区。当β值为
近年,以断层为主题的论文与日俱增。在60年代初期,有关地区的地层和化石的报道很多,但对以活断层为主题的研究极少,这是令人费解的。表1 讨论断层的论文数目在不同时期的比较
战后,日本广泛开展了为查明地壳构造的大规模爆破地震的研究。这和地慢、地核结构的研究同样,地壳构造也曾是使用天然地震波走时曲线进行调查的。但是,在天然地震波的走时曲线上一定会伴有确定震源的误差,对于半径达6000公里以上的地球,只详细调查薄薄一层地壳构造是不够的。
1985年日本地质调查所地震地质科分3处对阿寺断层进行了挖掘调查。调查地点主要是根据断层位移地形和周围状况选定的。可是,实际上在所有的探槽壁面,都发现了完整的断层露头,现在正在开展对最新活动期和活动间隔以及过去几次位移量等的解释分析工作。地质调查所的调查地点大致位于阿寺断层中段一东南段,在这段断层上,阿寺断层系的主活断层,大致连接成一条直线。不过,至阿寺断层的西北段,竟分支为几条活断层,密集地分布
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浅源地震的发生清楚地显示了该地区现今构造过程。预报地震发生能力可能随着我们对震源力学知识的增加而改进。即使对能量积累和释放过程了解的非常清楚,但是由于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及有关的物理性质不能精确地了解,所以对特殊地震事件的预报是非常困难的。那么另外一种好的方法是统计预报,其方法是应用算子估计未来地
地震随深度分布的状况取决于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而且还与地壳的地热状态密切相关。Sibson(1982)用一个剪切强度随深度变化的模型,研究了美国大陆壳断裂带内的地热和地震参数,发现剪切强度的峰值对应于有震—无震的过渡带。Meissner和Strehlall(1982)论述了热流密度值不同的大陆区在最大剪切值的深度和震源的最大密度值的深度上一致。
前言本文是在观察断层露头查明活动方式的基础上,用简单计算推测断层位移速度的实例。若地震是沿着具有同一规模的断层发生,并产生相同位移量。那么,从地壳运动的观点来看,这些地震就是同等震级的地震。但是,震源区的建筑物等的破坏,则是由产生地震动灾害的短周期(0.1—10秒)的地震波造成的,其破坏程度与断层的位移速度成正比,而与最终的位移量无关。因此,查明地震时断层的位移速度,既是推断地震危险性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在各地震活动区域内对地震波速比V_P/V_S的波动,波速比与长期平均值的偏离Δ(V_P/V_S)及该参数在时空上的分散特性进行了观测。这些研究表明,参数场在形态上是不均匀的。观测到有Δ(V_P/V_S)参数的负值和正值出现,各区域经同样时间段(ΔT)积累,这些值在空间上组成大的负异常和正异常∑[Δ(V_P/V_S)]。这说明强震是有前兆的,强震发生在负异常区或不同符号最大异常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