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插图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重视对历史插图的研究,发挥其在教学中的独特作用。
关键词:中学历史;插图;教学作用
人们的对历史的认识大都从感性认识开始,尤其是初中学生在记忆内容方面,具体形象识记仍占主导,抽象识记正在逐步发展。这就决定了直观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历史教科书中插有大量图像,有些是彩色的,有些是黑白的,除历史地图外,还有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文化遗迹等多方面丰富多彩的照片、图画和示意图,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丰富的历史信息,形象地再现了过往的历史,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形象素材,给人以鲜活的立体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专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某种憧憬和追求。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插图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科学、准确地把握图画内涵的前提下,要运用生动、精炼、直观的语言对历史图画进行细腻描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利用多媒体把整幅《清明上河图》搬上银幕,同时进行配音解说。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追寻着历史的足迹,看到了宋朝汴河两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耳边仿佛听到了街上小贩们的叫卖声,再配合课文中的几幅插图和设置的相关问题,使本课的知识点很快得到了落实。
二、简单实用,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谓形象直观,学生喜闻乐见。比如,在讲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时,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朱元璋画像进行描述,接着出示朱元璋的另外一种画像,同时进行说明。朱元璋的相貌一说其方面大耳,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说其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麻子,可以说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究竟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登上皇位,在位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这样通过利用教材的插图,简单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诱发了学生急切了解新课内容的求知欲望。
1. 利用插图,培养观察想象力。
教材中的插圖有不少是漫画图片,而漫画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它蕴涵着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无穷的历史韵味,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而且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能力的珍贵教学素材。如《辛亥革命》一课,讲同盟会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照讲解的同时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雄鸡一唱天下白,图中竹叶由三民主义的某个主义四字组成。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竹叶组成的特征,想象其涵义,再进行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学生很快说出是族字,即民族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样加深了学生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又如,讲武昌起义时,利用课本插图.野火烧不尽,让学生注意观察图中人物形象、人物神态、周围环境等,以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最后通过讨论深刻理解其寓意。这样,学生的具体感知与联想思维紧密结合, 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概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中国现代史中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它艺术地记录下了1949年10月1日那一瞬间激动人心的历史,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 便会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
比较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具有共同主题或表示共同内容的插图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如,在讲北宋东京城.时,让学生把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两幅图进行比较,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了两座城的不同点,并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超过了唐代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思维分析能力,并学会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关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 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柱状图,又很容易地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化难为易,突破要点
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抽象的知识,如果离开插图教学,往往重点难以突出,难点不易讲清。教师运用插图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如在学习元朝行省制度前,可以先出示汉唐版图和元朝疆域图进行比较,强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指导学生在地图中找出中书省和其他11个行省,指出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提问我们处于什么省?从而理解“我国省级政府设立始于元朝”。如“洋务运动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洋务运动”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插图就可形象地浅化这一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对此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洋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师夷长技以自强”,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一笑中,深刻地认识了洋务运动的本质所在。 四、资源整合,优化复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插图作为考试内容中一个重要板块已不容置疑了。利用教学插图来复习历史知识,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很多时候,一幅插圖可以反映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知识点,而多幅相关插图放在一起则可以反映几个相似或相关的事件或知识点。结合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图,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领海主权、内河航运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综合比较地图册或教科书中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结合此图分析)等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把以上信息放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就是诞生在最早成为通商口岸的沿海地区。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既有恶劣的消极作用,也有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五、以图铺路,培养历史审美感
课本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图片, 如人物图、文物图、复原图、遗址古迹图、艺术珍品图等。这些图片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图文并茂,烘托出浓厚的历史审美气氛,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亲和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如,讲《唐朝手工业发展.时》,结合课本“唐三彩骆驼载乐佣 ”和“唐代花鸟纹锦” 彩图,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了历史情趣,感受到唐代丝织业技术水平的高超,认识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并鼓励学生谈感受,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总之,插图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教科书的辅助材料,而且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插图,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我们应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深入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的实现形式,这样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无疑将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插图不仅是教科书的辅助材料,而且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插图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以较感性的方式接触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历史信息、主动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夏子贤.中学历史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陆贵湘,何成刚.历史从插图中走出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0)
关键词:中学历史;插图;教学作用
人们的对历史的认识大都从感性认识开始,尤其是初中学生在记忆内容方面,具体形象识记仍占主导,抽象识记正在逐步发展。这就决定了直观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意义。历史教科书中插有大量图像,有些是彩色的,有些是黑白的,除历史地图外,还有关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文化遗迹等多方面丰富多彩的照片、图画和示意图,它不仅是对课文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了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丰富的历史信息,形象地再现了过往的历史,给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形象素材,给人以鲜活的立体感,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综合等方面能力。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专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某种憧憬和追求。在教学中利用教材的插图创设生动、形象的历史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科学、准确地把握图画内涵的前提下,要运用生动、精炼、直观的语言对历史图画进行细腻描绘,将学生带入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一课,利用多媒体把整幅《清明上河图》搬上银幕,同时进行配音解说。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追寻着历史的足迹,看到了宋朝汴河两岸的风光和繁荣景象,耳边仿佛听到了街上小贩们的叫卖声,再配合课文中的几幅插图和设置的相关问题,使本课的知识点很快得到了落实。
二、简单实用,导入新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也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利用插图导入新课,可谓形象直观,学生喜闻乐见。比如,在讲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时,首先让学生对教材提供的朱元璋画像进行描述,接着出示朱元璋的另外一种画像,同时进行说明。朱元璋的相貌一说其方面大耳,慈眉善目,胡须稀疏,面白细润,身穿龙袍,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一说其脸颊狭长,立眉深目,大耳隆鼻,胡须浓密,脸上长满了麻子,可以说五官不正,相貌丑陋。究竟朱元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如何登上皇位,在位时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这样通过利用教材的插图,简单自然地导入了新课,诱发了学生急切了解新课内容的求知欲望。
1. 利用插图,培养观察想象力。
教材中的插圖有不少是漫画图片,而漫画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趣味性和教育性。它蕴涵着深刻的寓意,给人以无穷的历史韵味,不但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而且是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维、分析能力的珍贵教学素材。如《辛亥革命》一课,讲同盟会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紧密地有机地结合起来。对照讲解的同时指导学生看课本插图雄鸡一唱天下白,图中竹叶由三民主义的某个主义四字组成。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竹叶组成的特征,想象其涵义,再进行讨论,你一言我一语,学生很快说出是族字,即民族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先生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这样加深了学生对三民主义的理解。又如,讲武昌起义时,利用课本插图.野火烧不尽,让学生注意观察图中人物形象、人物神态、周围环境等,以准确地获取有效信息,最后通过讨论深刻理解其寓意。这样,学生的具体感知与联想思维紧密结合, 形成了一定的历史概念,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教材内容,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中国现代史中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它艺术地记录下了1949年10月1日那一瞬间激动人心的历史,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 便会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2. 利用插图,培养学生思维分析能力。
比较法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把具有共同主题或表示共同内容的插图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向广度、深度发展,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如,在讲北宋东京城.时,让学生把唐长安城和北宋东京两幅图进行比较,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了两座城的不同点,并得出宋代都城商业繁荣超过了唐代的结论,从而培养了学生运用对比方法观察历史事物的思维分析能力,并学会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世界历史.第二册中,关于《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一节。可让学生先对比本课中的两幅扇形图,会很自然地得出美、德经济发展迅速,英、法相对缓慢的结论; 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两幅柱状图,又很容易地分析出英、法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化难为易,突破要点
针对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知识,尤其是抽象的知识,如果离开插图教学,往往重点难以突出,难点不易讲清。教师运用插图进行适当的补充说明,则可以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
如在学习元朝行省制度前,可以先出示汉唐版图和元朝疆域图进行比较,强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了进行有效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指导学生在地图中找出中书省和其他11个行省,指出行省制度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对后来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提问我们处于什么省?从而理解“我国省级政府设立始于元朝”。如“洋务运动为何未能使近代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是中国近代史学习的一个重点又是一大难点,使用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洋务运动”内容中的“天津机器制造局”插图就可形象地浅化这一重难点,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从而可以清楚地看到天津机器制造局在外观上是中国封建传统宫殿式建筑为主,又加上了一些西洋式厂房和高大烟筒,对此教师可加以启发,由学生思考这一建筑的特点是什么以及与洋务运动在本质上的相似点,即洋务派只不过是将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生产力的枝芽嫁接到了满清封建主义腐朽的病枝上,又怎能“师夷长技以自强”,学生在这种形象类比的轻松一笑中,深刻地认识了洋务运动的本质所在。 四、资源整合,优化复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历史插图作为考试内容中一个重要板块已不容置疑了。利用教学插图来复习历史知识,不仅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还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很多时候,一幅插圖可以反映一个历史事件或者一个知识点,而多幅相关插图放在一起则可以反映几个相似或相关的事件或知识点。结合运用不同历史阶段相同方面的图,来加深对历史知识线索或专题的理解。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开辟通商口岸,破坏中国的贸易主权、领海主权、内河航运权,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侵华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综合比较地图册或教科书中的《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示意图》、《帝国主义国家在华划分势力范围示意图》(《马关条约》的内容可以结合此图分析)等图。通过比较可以看出,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辟通商口岸的特点是:从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地区,从沿海到长江中下游,直至西南内地。总的来说就是步步深入。把以上信息放到当时中国的大背景中分析,可以得出以下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用枪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大量的商品输入一方面造成白银外流,给中国带来灾难;另一方面,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条件。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就是诞生在最早成为通商口岸的沿海地区。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既有恶劣的消极作用,也有客观上的积极作用。
五、以图铺路,培养历史审美感
课本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具有较高艺术欣赏价值的图片, 如人物图、文物图、复原图、遗址古迹图、艺术珍品图等。这些图片与课文内容紧密结合,图文并茂,烘托出浓厚的历史审美气氛,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亲和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欣赏图片,培养学生的历史审美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如,讲《唐朝手工业发展.时》,结合课本“唐三彩骆驼载乐佣 ”和“唐代花鸟纹锦” 彩图,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劳动创造了美,培养了历史情趣,感受到唐代丝织业技术水平的高超,认识唐三彩造型美观,釉色绚丽,是世界工艺的珍品。并鼓励学生谈感受,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总之,插图教学在历史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是教科书的辅助材料,而且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地运用插图,在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热情、发展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等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我们应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深入探讨利用插图培养学生能力的实现形式,这样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无疑将为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插图不仅是教科书的辅助材料,而且是实用性极强的直观教材。插图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可以帮助学生以较感性的方式接触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获取历史信息、主动探究能力的重要一环。
参考文献:
[1]夏子贤.中学历史教学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2]陆贵湘,何成刚.历史从插图中走出来[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