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国际收支双顺差与美国经常账户逆差说明了两国国际收支处于失衡状态,而且失衡的程度越来越严重。但是作者认为两国的国际收支在结构上是一种均衡的关系,存在着均衡的发展趋势。本文将从美国统计的中美两国间国际收支入手,分析两国相对均衡关系。
关键词:均衡;经常账户;货物;资本与金融账户
为分析中美国际收支结构,本文采用1999-2008十年间由美国统计的美国对华国际收支平衡表作为分析依据。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交易金额迅速增长,美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无法弥补经常账户逆差,但两者缺口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经常账户来看,货物项目是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服务项目是经常账户中唯一的顺差项目。收入项目逆差额不断增加说明了美国向中国支付利息费用超过来自中国的收益。在金融项目中,美国在中国资产十年中有六年是正值,说明在这六年中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而中国在美国资产在这十年间迅速膨胀,2006年比1999年增长了15倍,即使是2007,2008年也保持了增长的态势。错误与遗漏账户表现为较大的贷方余额,作者认为是中国存在较大数量的资本外逃的表现。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在不考虑净要素收入的情况下,直接反映一国的进出口情况。也就是:CA=X-M,当NFP=0时。由美国统计的中美两国间的经常账户余额反映了中美两国进出口的概况。
1.货物
从近几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可知,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传统的轻纺产品转向以机电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杂项制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美国向中国出口主要以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机电产品为主,一些原料性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有所下降,由于美国政府对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实施限制,中国自美国进口高新技术占中国整体进口比重下降。根据美国学者Wayne(2008)的研究,认为虽然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的依靠正在迅速增加,但中美两方的进口产品重叠度很小,中美贸易竞争度不大,因为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还是廉价劳动力。这反映了中国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工业,美国主要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2.服务
美国对中国服务项目顺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中美两国服务贸易交易额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服务项目上美国具有比较优势。在图1中我们看到,旅游和其他运输服务是美国主要的服务逆差项目,使用费和许可费以及其他个人服务(美国跨国公司的资金流入)是顺差的主要来源。而美国的逆差即为中国的顺差,美国的顺差即为中国的逆差。可以看出在服务项目上中国是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美国则是以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为主。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在中国资产多以正值出现,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私人持有的中国证券以及债券的减少,但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中国在美资产是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原因,其中美国银行债务占了绝大的份额。按照美国统计方法,美国在中国资产主要集中于美国私人资产,其资金主要用于直接投资和持有银行债权,而中国在美资产主要集中于美国银行债务(中国官方资产统一记录在美国银行债务项目中)。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在2003年前并不稳定,2004年后对美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中国持有的美国证券(除国库券)也多以正值出现,只在2003、2007和2008年出现负值(2003年对减少对美国证券的投资是受到2002年美国众多公司丑闻的影响,2007、2008年投资的减少则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总体上,美国在中国的资产主要是以直接投资的形式流入中国,而中国在美国资产主要是以美国银行债务的形式存在。
三、小结
从中美两国经常账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货物贸易,美国在服务贸易具有竞争力,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贸易结构符合中美两国目前的发展程度,也是两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资本与金融账户中,中美主要交易方式是中国购买美国债券,而美国向中国投资。美国需要外国资金的支持为其经常账户融资,中国为维持其汇率的稳定和储备资产的安全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债券,这维持了美国国际收支的稳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采取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希望通过外资帮助中国更快的发展,美国跨国公司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获取更多利润,对中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这种循环模式满足了两国各自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从整体上看,中美国际收支结构处于一种“双循环”模式:一方面为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为了积累外汇储备,中国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出口增长率,形成了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同时,由于近年来欧洲和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内需不振,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为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的巨额赤字。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较高的资产收益率、为了保持储备资产安全(包括维持美元汇率稳定,避免储备资产损失),中国资金又回流到美国市场,弥补了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维持了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正是这种“双循环”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中美经济保持了一种动态均衡,从而使中美经济在失衡中保持了较快增长。
关键词:均衡;经常账户;货物;资本与金融账户
为分析中美国际收支结构,本文采用1999-2008十年间由美国统计的美国对华国际收支平衡表作为分析依据。
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美两国交易金额迅速增长,美国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无法弥补经常账户逆差,但两者缺口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从经常账户来看,货物项目是经常账户逆差的主要原因,服务项目是经常账户中唯一的顺差项目。收入项目逆差额不断增加说明了美国向中国支付利息费用超过来自中国的收益。在金融项目中,美国在中国资产十年中有六年是正值,说明在这六年中减少了对中国的投资。而中国在美国资产在这十年间迅速膨胀,2006年比1999年增长了15倍,即使是2007,2008年也保持了增长的态势。错误与遗漏账户表现为较大的贷方余额,作者认为是中国存在较大数量的资本外逃的表现。
一、经常账户
经常账户在不考虑净要素收入的情况下,直接反映一国的进出口情况。也就是:CA=X-M,当NFP=0时。由美国统计的中美两国间的经常账户余额反映了中美两国进出口的概况。
1.货物
从近几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可知,在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中,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从传统的轻纺产品转向以机电产品、耐用消费品和杂项制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也有一定程度的增长,美国向中国出口主要以技术密集度较高的机电产品为主,一些原料性工业制成品和资源密集型产品比重有所下降,由于美国政府对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实施限制,中国自美国进口高新技术占中国整体进口比重下降。根据美国学者Wayne(2008)的研究,认为虽然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产品的依靠正在迅速增加,但中美两方的进口产品重叠度很小,中美贸易竞争度不大,因为中国的比较优势主要还是廉价劳动力。这反映了中国主要从事劳动密集型的初级加工工业,美国主要是以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
2.服务
美国对中国服务项目顺差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一方面是由于中美两国服务贸易交易额增加,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在服务项目上美国具有比较优势。在图1中我们看到,旅游和其他运输服务是美国主要的服务逆差项目,使用费和许可费以及其他个人服务(美国跨国公司的资金流入)是顺差的主要来源。而美国的逆差即为中国的顺差,美国的顺差即为中国的逆差。可以看出在服务项目上中国是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美国则是以具有高技术含量的行业为主。
二、资本与金融账户
从表2可以看出,美国在中国资产多以正值出现,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私人持有的中国证券以及债券的减少,但美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中国在美资产是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原因,其中美国银行债务占了绝大的份额。按照美国统计方法,美国在中国资产主要集中于美国私人资产,其资金主要用于直接投资和持有银行债权,而中国在美资产主要集中于美国银行债务(中国官方资产统一记录在美国银行债务项目中)。中国对美国直接投资受到国家政策影响在2003年前并不稳定,2004年后对美国直接投资持续增长。中国持有的美国证券(除国库券)也多以正值出现,只在2003、2007和2008年出现负值(2003年对减少对美国证券的投资是受到2002年美国众多公司丑闻的影响,2007、2008年投资的减少则是因为美国次贷危机影响)。总体上,美国在中国的资产主要是以直接投资的形式流入中国,而中国在美国资产主要是以美国银行债务的形式存在。
三、小结
从中美两国经常账户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在货物贸易,美国在服务贸易具有竞争力,中国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而美国在技术密集型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这种贸易结构符合中美两国目前的发展程度,也是两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来源。
资本与金融账户中,中美主要交易方式是中国购买美国债券,而美国向中国投资。美国需要外国资金的支持为其经常账户融资,中国为维持其汇率的稳定和储备资产的安全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债券,这维持了美国国际收支的稳定,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采取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希望通过外资帮助中国更快的发展,美国跨国公司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获取更多利润,对中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这种循环模式满足了两国各自的需要,促进了经济的均衡发展。
从整体上看,中美国际收支结构处于一种“双循环”模式:一方面为了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为了积累外汇储备,中国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出口增长率,形成了巨额的经常项目顺差。同时,由于近年来欧洲和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内需不振,中国的贸易顺差主要为美国市场吸收,表现为美国经常账户的巨额赤字。另一方面,为了追求较高的资产收益率、为了保持储备资产安全(包括维持美元汇率稳定,避免储备资产损失),中国资金又回流到美国市场,弥补了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维持了美国的国际收支平衡。正是这种“双循环”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中美经济保持了一种动态均衡,从而使中美经济在失衡中保持了较快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