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上的追求不遗余力,却恰好掩饰了人物内在的苍白。房屋看上去像房屋;街道看上去像街道;人物举止、说话像人物,但缺乏人性、可信性和动机。”《金钱无眠》显然不是揭示人性的大片
艺术家的伤感与银行家的冷血
《华尔街》续集《金钱无眠》(Wall Street—Money Doesn’t Sleep)主要讲的还是华尔街的故事,是金融危机的全景故事,是需要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故事,被压缩到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故事片中略显拥挤。影片画面重叠,故事也重叠,有如转动不停的万花筒,涉及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还有爱情故事,既要讲大人物的故事,又要讲小人物的故事。《金钱无眠》犹如各类影片的重叠,既有《福尔摩斯》的悬念、《现代启示录》的世界末日、《基督山伯爵》的恩仇记、《金色池塘》的温馨,又有《西雅图未眠夜》的温情浪漫。故事太多,导演讲得吃力,观众看得也吃力。
如果要拍爱情故事,那么爱情故事必须是主旋律,历史故事只能是背景,两者不能平分秋色,否则爱情故事会被边缘化,还有喧宾夺主的感觉。《金钱无眠》就有这个问题,气场太强的华尔街让一切真情虚假。李安的《色·戒》就以爱情为主旋律,战争再残酷,也始终是故事的虚淡背景。
艺术家是伤感的,而银行家是冷血的。《金钱无眠》是资本市场的丛林故事,但背景音乐却是缓慢忧伤的旋律,有上个世纪60、70年代老歌的意思。想来苏格兰作曲家格雷克·阿姆斯壮(Craig Armstrong)也是领会和反映了导演奥尔弗·斯通(Oliver Stone)的意图。斯通幼年长期由父亲单独照料,父子情深,其执导的电影作品中反复出现父子关系或是类似父子关系的师徒关系,《金钱无眠》也不例外。斯通是想塑造人性化的金融家,扮演男主角杰克的凯里·马里根虽是演喜剧出身,但在《金钱无眠》中一反常态,眼中充满忧郁。但每到阴谋戏暂停,角色诉说衷肠的时候,总是节奏上的一种干扰,而且给人很假的感觉。资本市场讲温情比较困难。“斑竹一枝千滴泪,遍地哀鸿遍地血。”在资本市场这个地方,没有白毛女,也没有杨白劳,只有恶霸地主黄世仁和其管家穆仁至。在金融绞杀战中,各大银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是帮凶或帮闲。
斯通早年曾在法国的金融交易所工作过,但拍摄《金钱无眠》时仍然虚心求教,遍访各界相关人士,而且不惜重金聘请专家团队。据说,斯通为了此片曾经咨询过二三十位专家。《金钱无眠》原先塑造的反面人物是对冲基金经理,后来改成了投资银行高盛。剧本的金融顾问们说服了斯通:“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银行和证券公司,而不是对冲基金的经理们。”
顾问们不只在剧情上进行把关,对台词也同样重视。金融家们喜欢用脏话,片中银行家们在纽约美联储开会时对骂,原先有一句台词非常粗俗,但影片顾问们告诉斯通,在政府高官面前说话,银行老大们还是有所收敛的,于是斯通对这句台词进行了修饰。
投资银行家乱来是出于嫉妒
演员大段念台词难度很大,电影导演通常不敢安排这样的大段独白。但反过来说,独白也最见演员功夫,《巴顿将军》的片头巴顿将军的大段独白被视为经典。道格拉斯扮演的戈登·盖库(Gordon Gekko)在 《金钱无眠》中有大段独白,道格拉斯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仍有其巅峰时的风范。道格拉斯台词念得好,但台词本身也是警句迭出,像“这个政府比老婆还要可恶”,“父母的骨头是孩子磨牙的好地方”,还有“打鱼人遇到打鱼人,那是未见其人,已闻其声”。独白中还借用了巴菲特的一句名言,“金融衍生产品是大规模杀伤武器”,杠杆债务也被定性为“所有邪恶投机之母”(Leveraged debt—the mother of all evil speculations)。
《华尔街》一片的主题是贪婪,人物动机也同样体现了贪婪二字。《金钱无眠》中则再添一个动机:嫉妒。斯通的金融顾问们为高盛投资银行家们做了心理分析,其结论是:投资银行家乱来是出于嫉妒。从事投资的人自视本领高强,但拿的钱却没有对冲基金经理多,心中很是不平,所以大赌特赌,最后高盛也成了一支变相的对冲基金,资本市场也成了一个赌场,拿整个经济押宝,拿所有人的安危冷暖押宝。顾问们给的原话是这样的:“你是丘吉尔·施瓦茨公司(虚拟的)的首席执行官,就说这家公司是高盛的合成吧。立于世界之巅的本来应该是你,但你有一种空虚感,因为那个叫乔的对冲基金经理赚钱比你多,一年赚5亿美元,而你只赚7000万美元。那你怎么办?你会犯下极愚蠢的错误。”
就其能量来说,投资银行远胜于对冲基金。在资本市场这个丛林中,对冲基金是游击队,是特种部队,神出鬼没,机动灵活。而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是主力部队,是罗马军团,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过之处,摧枯拉朽,片甲不留。是这样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主战场,敌后根据地建立得再多,也难以扭转乾坤,反倒会牺牲许多武工队员,甚至还会连累乡亲们。
细节的到位掩饰了内在的苍白
《华尔街》一度引领服装潮流。金融界从业人员争相模仿男主角的穿着打扮:吊带裤、大背头在华尔街一时走俏。《金钱无眠》中突出的是Armani和Ralph Lauren牌西装和Etro牌领带,还有盖库在伦敦量身定做西装的镜头。饰演银行家比较实惠,拍完电影之后,估计西装行头就免费归个人,不像武打或古装戏,衣服归了个人也穿不出门。
《金钱无眠》中导演斯通很注重细节。比如,银行家们和政府高官们开会时,桌上没有任何文件,连一张纸也没有。据说这也是顾问们的意见:金融界大头头们开会,桌上是不会放任何文件的。的确,领导都是大处着眼,繁文缛节自有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操办,而且细节经常是为了迷惑对手、迷惑大众。别说银行大头头的桌上没有什么文件,美国大律师的办公桌上也没有文件。
注重细节是好莱坞的特点,但影片却难免存在“内在的苍白”。美国作家詹姆斯·法雷尔在《好莱坞的语言》一文中批评过好莱坞,说“细节上的追求是不遗余力,场景、服装等所有表面细节都很到位。细节的到位却恰好掩饰了人物内在的苍白。房屋看上去像房屋;街道看上去像街道;人物举止、说话像人物,但缺乏人性、可信性和动机”。好莱坞也有揭示人性的大片,但《金钱无眠》不是。女主角温妮太假,英国演员凯利·马利根几乎无戏可演,水平发挥不出来。
作为炒作已久的大片,《金钱无眠》有差强人意之处,但作为纪实性的影片,仍然是一部看得下去的作品,它揭开了华尔街的部分面纱。金融界的面纱不好揭。政界、司法界、学术界、新闻界,大多已经屈服于华尔街。通过海量政治捐款,华尔街搞定了华盛顿的政客。招安教授就更加容易了,资助几个项目,出点咨询费,学者们就欢天喜地了。金融寡头更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许多新闻媒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尔街和其他领域中的同盟军终于搞定了美国最高法院,至少是搞定了半壁江山——大法官中半数是亲近大公司的共和党人。只有好莱坞还没有被华尔街攻陷,尽管两个山头有不少相似之处——从编写剧本、拍摄,到发行、上映,电影很像一个小型规模,甚至是中等规模的公司上市。好莱坞能够守住自己的地盘靠的是天才。斯通是个天才。许多中国朋友眼巴巴地想得一个奥斯卡奖,可斯通得奖简直是信手拈来,好像奥斯卡奖就是他家办的。斯通本人得过两次最佳导演奖,其导演的影片共得过9个奥斯卡奖:《野战排》4个、《出生在7月4日》2个、《华尔街》1个、《刺杀肯尼迪》1个。好莱坞的导演有才、有钱,自己可以筹钱、赚钱,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述资本市场的故事。
责任编辑:刘潇潇
艺术家的伤感与银行家的冷血
《华尔街》续集《金钱无眠》(Wall Street—Money Doesn’t Sleep)主要讲的还是华尔街的故事,是金融危机的全景故事,是需要一部长篇小说讲述的故事,被压缩到一部两个小时左右的故事片中略显拥挤。影片画面重叠,故事也重叠,有如转动不停的万花筒,涉及父子关系、母子关系,还有爱情故事,既要讲大人物的故事,又要讲小人物的故事。《金钱无眠》犹如各类影片的重叠,既有《福尔摩斯》的悬念、《现代启示录》的世界末日、《基督山伯爵》的恩仇记、《金色池塘》的温馨,又有《西雅图未眠夜》的温情浪漫。故事太多,导演讲得吃力,观众看得也吃力。
如果要拍爱情故事,那么爱情故事必须是主旋律,历史故事只能是背景,两者不能平分秋色,否则爱情故事会被边缘化,还有喧宾夺主的感觉。《金钱无眠》就有这个问题,气场太强的华尔街让一切真情虚假。李安的《色·戒》就以爱情为主旋律,战争再残酷,也始终是故事的虚淡背景。
艺术家是伤感的,而银行家是冷血的。《金钱无眠》是资本市场的丛林故事,但背景音乐却是缓慢忧伤的旋律,有上个世纪60、70年代老歌的意思。想来苏格兰作曲家格雷克·阿姆斯壮(Craig Armstrong)也是领会和反映了导演奥尔弗·斯通(Oliver Stone)的意图。斯通幼年长期由父亲单独照料,父子情深,其执导的电影作品中反复出现父子关系或是类似父子关系的师徒关系,《金钱无眠》也不例外。斯通是想塑造人性化的金融家,扮演男主角杰克的凯里·马里根虽是演喜剧出身,但在《金钱无眠》中一反常态,眼中充满忧郁。但每到阴谋戏暂停,角色诉说衷肠的时候,总是节奏上的一种干扰,而且给人很假的感觉。资本市场讲温情比较困难。“斑竹一枝千滴泪,遍地哀鸿遍地血。”在资本市场这个地方,没有白毛女,也没有杨白劳,只有恶霸地主黄世仁和其管家穆仁至。在金融绞杀战中,各大银行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也是帮凶或帮闲。
斯通早年曾在法国的金融交易所工作过,但拍摄《金钱无眠》时仍然虚心求教,遍访各界相关人士,而且不惜重金聘请专家团队。据说,斯通为了此片曾经咨询过二三十位专家。《金钱无眠》原先塑造的反面人物是对冲基金经理,后来改成了投资银行高盛。剧本的金融顾问们说服了斯通:“这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是银行和证券公司,而不是对冲基金的经理们。”
顾问们不只在剧情上进行把关,对台词也同样重视。金融家们喜欢用脏话,片中银行家们在纽约美联储开会时对骂,原先有一句台词非常粗俗,但影片顾问们告诉斯通,在政府高官面前说话,银行老大们还是有所收敛的,于是斯通对这句台词进行了修饰。
投资银行家乱来是出于嫉妒
演员大段念台词难度很大,电影导演通常不敢安排这样的大段独白。但反过来说,独白也最见演员功夫,《巴顿将军》的片头巴顿将军的大段独白被视为经典。道格拉斯扮演的戈登·盖库(Gordon Gekko)在 《金钱无眠》中有大段独白,道格拉斯指点江山,激昂文字,仍有其巅峰时的风范。道格拉斯台词念得好,但台词本身也是警句迭出,像“这个政府比老婆还要可恶”,“父母的骨头是孩子磨牙的好地方”,还有“打鱼人遇到打鱼人,那是未见其人,已闻其声”。独白中还借用了巴菲特的一句名言,“金融衍生产品是大规模杀伤武器”,杠杆债务也被定性为“所有邪恶投机之母”(Leveraged debt—the mother of all evil speculations)。
《华尔街》一片的主题是贪婪,人物动机也同样体现了贪婪二字。《金钱无眠》中则再添一个动机:嫉妒。斯通的金融顾问们为高盛投资银行家们做了心理分析,其结论是:投资银行家乱来是出于嫉妒。从事投资的人自视本领高强,但拿的钱却没有对冲基金经理多,心中很是不平,所以大赌特赌,最后高盛也成了一支变相的对冲基金,资本市场也成了一个赌场,拿整个经济押宝,拿所有人的安危冷暖押宝。顾问们给的原话是这样的:“你是丘吉尔·施瓦茨公司(虚拟的)的首席执行官,就说这家公司是高盛的合成吧。立于世界之巅的本来应该是你,但你有一种空虚感,因为那个叫乔的对冲基金经理赚钱比你多,一年赚5亿美元,而你只赚7000万美元。那你怎么办?你会犯下极愚蠢的错误。”
就其能量来说,投资银行远胜于对冲基金。在资本市场这个丛林中,对冲基金是游击队,是特种部队,神出鬼没,机动灵活。而高盛这样的投资银行是主力部队,是罗马军团,排山倒海,势不可挡,所过之处,摧枯拉朽,片甲不留。是这样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主战场,敌后根据地建立得再多,也难以扭转乾坤,反倒会牺牲许多武工队员,甚至还会连累乡亲们。
细节的到位掩饰了内在的苍白
《华尔街》一度引领服装潮流。金融界从业人员争相模仿男主角的穿着打扮:吊带裤、大背头在华尔街一时走俏。《金钱无眠》中突出的是Armani和Ralph Lauren牌西装和Etro牌领带,还有盖库在伦敦量身定做西装的镜头。饰演银行家比较实惠,拍完电影之后,估计西装行头就免费归个人,不像武打或古装戏,衣服归了个人也穿不出门。
《金钱无眠》中导演斯通很注重细节。比如,银行家们和政府高官们开会时,桌上没有任何文件,连一张纸也没有。据说这也是顾问们的意见:金融界大头头们开会,桌上是不会放任何文件的。的确,领导都是大处着眼,繁文缛节自有下面的普通工作人员操办,而且细节经常是为了迷惑对手、迷惑大众。别说银行大头头的桌上没有什么文件,美国大律师的办公桌上也没有文件。
注重细节是好莱坞的特点,但影片却难免存在“内在的苍白”。美国作家詹姆斯·法雷尔在《好莱坞的语言》一文中批评过好莱坞,说“细节上的追求是不遗余力,场景、服装等所有表面细节都很到位。细节的到位却恰好掩饰了人物内在的苍白。房屋看上去像房屋;街道看上去像街道;人物举止、说话像人物,但缺乏人性、可信性和动机”。好莱坞也有揭示人性的大片,但《金钱无眠》不是。女主角温妮太假,英国演员凯利·马利根几乎无戏可演,水平发挥不出来。
作为炒作已久的大片,《金钱无眠》有差强人意之处,但作为纪实性的影片,仍然是一部看得下去的作品,它揭开了华尔街的部分面纱。金融界的面纱不好揭。政界、司法界、学术界、新闻界,大多已经屈服于华尔街。通过海量政治捐款,华尔街搞定了华盛顿的政客。招安教授就更加容易了,资助几个项目,出点咨询费,学者们就欢天喜地了。金融寡头更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了许多新闻媒体。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华尔街和其他领域中的同盟军终于搞定了美国最高法院,至少是搞定了半壁江山——大法官中半数是亲近大公司的共和党人。只有好莱坞还没有被华尔街攻陷,尽管两个山头有不少相似之处——从编写剧本、拍摄,到发行、上映,电影很像一个小型规模,甚至是中等规模的公司上市。好莱坞能够守住自己的地盘靠的是天才。斯通是个天才。许多中国朋友眼巴巴地想得一个奥斯卡奖,可斯通得奖简直是信手拈来,好像奥斯卡奖就是他家办的。斯通本人得过两次最佳导演奖,其导演的影片共得过9个奥斯卡奖:《野战排》4个、《出生在7月4日》2个、《华尔街》1个、《刺杀肯尼迪》1个。好莱坞的导演有才、有钱,自己可以筹钱、赚钱,所以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讲述资本市场的故事。
责任编辑:刘潇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