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记者,姚凤珍像个心直口快的大姐,既不回避困难,也不扩大渲染。
作为大型国有公交企业沈阳客运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姚凤珍背上的负资产相当沉重,有历史的沉疴,也有现实的痈疽,有积累的负担,也有经济的压力。当市场经济的浪潮已席卷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时,沈阳公交也开始在改革的道路上踽踽前行。当然,要完全实现欲火重生般的涅槃,肯定要经受一番磨难,而且这条艰辛之路曲折而漫长。
谨慎应对历史负担
姚凤珍认为:“公交最重要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定位,一个是立法。”
她分析沈阳公交口碑一直不理想的四个原因:第一是经营主体多,不利于整个线路的整体规划和公交事业的发展;第二是历史欠账多,企业无力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提高整体运行能力;第三,历史遗留问题多;第四,政府在财政投入和场站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作为国有企业,21世纪初经过一场改制,公司现有7000到8000名正式退休员工,加上因为改制而产生的3500名内退员工,共计10000多名。因此,客运集团一个月就要筹集500万的资金来养活人员。
据统计,沈阳客运集团公司的历史欠账累计亏损达十多个亿,2009年营业利润就亏损达7712万元。
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同样也影响了公交职工的工资待遇。据统计,2008年沈阳公交行业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1538元,低于沈阳市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462元的标准,差距达37.5%,而且绝大多数驾驶员劳动时间超过12个小时,长年累月超时劳动,职业病增多,使公交企业缺乏吸引力,从业人员流失严重。
多主体考验公益定位
姚凤珍回忆称,2000年,沈阳公交车数量约为2000台,随着沈阳城市发展对公交车需求的逐渐增多,加之当时一批老旧车辆面临更新,公司急需大量的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招商引资。第一个引进的是香港丰城,随后,香港康利、新加坡康福德高公司也陆续进入,甚至包括国内一些民营资本也开始动作。沈阳就形成了今天多种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其中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股份制、国有独资等多种资本形式。
外资的进入使得沈阳公交行业一批老旧车辆很快得到了更新,公交车数量也渐次增多。但是外资公交企业大多都是以投资盈利为目的,这就要求政府据实兑现公交补贴。但长期以来,政府的补贴并没有达到要求。
沈阳现有公交线路199条,公交车辆近5000台,由14家企业在经营。经营主体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验着公交公益性的定位。多家企业共同经营,势必造成在线路分配上对某些路权的争夺,也造成了某些线路上车辆资源的浪费。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历史因素,带来了市内繁华地段公交线路过多、城市边缘公交线路不足等各地公交行业较为常见的问题。
公交企业众多,不利于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对公交线路布局的优化调整。“如今沈阳要开通地铁,而跑该线路的各家公交企业却没有达成下线的协议,让谁家下线都很难。”姚凤珍说。
在全国多数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公交朝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时候,沈阳也有着类似的思路,“整合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比较困难。”姚凤珍说,要整合必须考虑为历史埋单。
不遗余力谋求出路
审视过去,姚凤珍总结说,“我们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研究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政策形势的分析研究,对客运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掌握不够,缺乏灵活机动应对能力。二是管理比较粗放,主要表现在劳动人事、经济定额、运营服务、治理公交顽症等方面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面对诸多历史问题,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不卑不亢,从改变企业落后经营模式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着眼,积极谋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鉴于信访稳定工作形势严峻,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在总部单独设立信访部,所属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单位、外资单位设置专门信访工作人员和联系人,共同负责管理、处理信访稳定工作。
据统计,2009年全年累计接访案件169件次,共549人次,其中:纯案件数75件(其余为重复访),立结案75件,结案率100%。全年处理遗留问题投入资金999万元,其中:补缴职工养老统筹376万元,补发陈年取暖费386万元,返还安全服务保证金等237万元。
为构建沈城绿色公交体系,2009年以来,通过公开招标,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在沈阳市第一次购置了环保天然气公交车370台,为城市环保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做出了贡献。并根据公交车驾驶员市场需求,主动降低培训费用扩大招生,全年招生3240人,为一线驾驶员双班制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保障天然气公交车的气源供应,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合资兴建了12个撬装式加油、加气站。在借鉴青岛等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物资部,为7个基层运营单位搭建了物资统购平台,初步实现了大部件的统购,降低了采购成本。2009年仅试行2个月,就节省采购资金15万元。
沈阳客运集团公司还积极争取基本建设资金,加快运营场站改造。2009年,为加速公交站点、港湾站、场站建设,争取到市政府基本建设投资1800万元,用于建设、改造沈南运营场、大东运营场、文大路运营场等项目。目前,沈南运营场正在建设中,大东运营场、文大路运营场项目招标工作也已经完成。
经营管理寻求突破
沈阳公交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其竞争的激烈。作为沈阳唯一一家大型国有公交企业,沈阳客运集团公司积极应对挑战,寻求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2009年,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到各运营线路和公交覆盖空白区域深入调研,积极争取,集团公司所属沈苏、通利、沈鑫、沈北、天益等公司,共新开线路8条,调整线路5条,回购个体租赁经营线路2条,扩大了国有市场份额。
姚凤珍介绍说,2009年以来,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从强化、细化经营管理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经济效益的举措。
首先,安全管理上,2009年,沈阳客运集团公司责任死亡事故间隔里程等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国家要求的标准范围内,无群死群伤事故和工业伤亡事故。集团公司深入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定期开展安全法规知识宣传和人员教育培训,牢固树立起“长抓不懈,全员参与”的安全意识,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安全管理。
其次,细化经营目标管理。对国有独资的单位、集团公司的各部(室)实行目标管理,年初签订《责任状》,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在考核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不胜任工作的干部进行调整。并对国有控股、参股的合资合作、股份制单位,坚持财务报表报送制度。强化了董事会、监事会作用,通过派入人员,行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首席责任。
再次,做好增收节支工作。集团公司注重发挥场站管理分公司的双重职能,加大了对票款收入的稽查力度,对学生等低票价 IC卡的串用起到了遏制作用。同时,还加强了对其它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在劳动力配置、财务文出、后勤保障等方面坚持按章办事、有效避免了不合理开支。
成功改造城郊小公汽
让姚凤珍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是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对城郊小公汽的成功改造。
据姚凤珍介绍,沈阳公交市场化运作已有十余年,大公交小公汽同时上线运营时期,客运市场呈现出形式上的繁荣,也确实给市民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公交运营服务质量问题也凸显出来,尤其是原沈阳由个体经营的城郊小公汽线路,运营车辆使用期近十年,车体老化,普遍存在漏雨、漏风、漏尘土的情况,车况变差导致运营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个体车主为争效益抢客快跑,极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线路运营中,个体车主索要高价,野蛮服务情况经常发生。乘客意见非常大,投诉率居高不下,成了新闻媒体经常关注的焦点,也是沈阳市政府主管部门最为头痛的线路。小公汽线路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从2005年开始着手做市区城郊小公汽线路经营方式改造的准备。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争取,沈阳市交通局于2007年底召开了局长办公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确定沈阳城郊小公汽公司化改造主体是沈阳客运集团公司。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于2008年10月运作成立沈阳鑫畅巴士公司并于2008年1月开始对城郊小公汽实施改造。2008年底,突破重重困扰,公司对城郊18条小公汽线路公司化改造全部完成。
其后,个体经营的小公汽全部改为由鑫畅巴士公司经营,其拥有18条线路的所有权、经营权,新配备213台7.5米长柴油公交车辆,并将其租赁给原个体经营车主,个体经营者与鑫畅巴士公司签订了期限为8年的租赁经营协议,对其线路和运营车辆实行有偿使用。
沈阳鑫畅巴士公司拥有线路所属权和运营车辆产权后,加强了企业管理,运营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双提高,同时,小公汽变大公交也得到了不少市民的好评。
今年“两步走”
2010年,随着沈阳城市区域结构的调整,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公交原有格局必然被打破,公交市场整合势在必行。与此同时,资金紧张问题也日益突出。
2010年,沈阳客运集团公司订立的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20000万元,实现营业利润9300万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将按照“两步走”的思路,今年上半年,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将把分布在兴华、南塔、黄河、沈苏四个分公司的退休、内退人员全部转籍到企业管理咨询分公司,实现全集团内退、离退休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为运营公司减负,做好客运市场资源整合的前期准备。下半年,将积极参与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线网布局,提高运营效率,方便市民出行。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姚凤珍介绍说,今年内将尽快解决好与新加坡康福德高巴士公司资产转让中存在的人员身份问题;与香港丰城巴士公司合资合作中双方权益划分问题;并将康利巴士公司外方股权回购到位,以打牢企业发展的基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提高,全年企业将增加支出1352万元;燃油的不断涨价,全年企业将增加支出980万元;企业完成更新改造车辆任务,2010年交付贷款本金、利息将高达4426万元。
虽然压力巨大,挑战众多,但沈阳公交这个黑土地上昔日的“老大哥”一路前行,不言止步。城市公交是基础行业,老百姓离不开它,这就决定了其面临的市场就像它所在的黑土地一样肥沃。只要辛勤耕耘,丰收的秋天就一定能够到来。
当年,外资的进入使得沈阳公交行业一批老旧车辆很快得到了更新,公交车数量也渐次增多。但是外资公交企业大多都是以投资盈利为目的,这就要求政府据实兑现公交补贴。但长期以来,政府的补贴并没有达到要求。
作为大型国有公交企业沈阳客运集团公司的总经理,姚凤珍背上的负资产相当沉重,有历史的沉疴,也有现实的痈疽,有积累的负担,也有经济的压力。当市场经济的浪潮已席卷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时,沈阳公交也开始在改革的道路上踽踽前行。当然,要完全实现欲火重生般的涅槃,肯定要经受一番磨难,而且这条艰辛之路曲折而漫长。
谨慎应对历史负担
姚凤珍认为:“公交最重要的就是两个问题:一个是定位,一个是立法。”
她分析沈阳公交口碑一直不理想的四个原因:第一是经营主体多,不利于整个线路的整体规划和公交事业的发展;第二是历史欠账多,企业无力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客运服务质量、提高整体运行能力;第三,历史遗留问题多;第四,政府在财政投入和场站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
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作为国有企业,21世纪初经过一场改制,公司现有7000到8000名正式退休员工,加上因为改制而产生的3500名内退员工,共计10000多名。因此,客运集团一个月就要筹集500万的资金来养活人员。
据统计,沈阳客运集团公司的历史欠账累计亏损达十多个亿,2009年营业利润就亏损达7712万元。
企业经营状况不好,同样也影响了公交职工的工资待遇。据统计,2008年沈阳公交行业从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1538元,低于沈阳市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462元的标准,差距达37.5%,而且绝大多数驾驶员劳动时间超过12个小时,长年累月超时劳动,职业病增多,使公交企业缺乏吸引力,从业人员流失严重。
多主体考验公益定位
姚凤珍回忆称,2000年,沈阳公交车数量约为2000台,随着沈阳城市发展对公交车需求的逐渐增多,加之当时一批老旧车辆面临更新,公司急需大量的资金。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开始招商引资。第一个引进的是香港丰城,随后,香港康利、新加坡康福德高公司也陆续进入,甚至包括国内一些民营资本也开始动作。沈阳就形成了今天多种经营主体并存的格局,其中包括外商独资、中外合资、股份制、国有独资等多种资本形式。
外资的进入使得沈阳公交行业一批老旧车辆很快得到了更新,公交车数量也渐次增多。但是外资公交企业大多都是以投资盈利为目的,这就要求政府据实兑现公交补贴。但长期以来,政府的补贴并没有达到要求。
沈阳现有公交线路199条,公交车辆近5000台,由14家企业在经营。经营主体多在一定程度上也考验着公交公益性的定位。多家企业共同经营,势必造成在线路分配上对某些路权的争夺,也造成了某些线路上车辆资源的浪费。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历史因素,带来了市内繁华地段公交线路过多、城市边缘公交线路不足等各地公交行业较为常见的问题。
公交企业众多,不利于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和对公交线路布局的优化调整。“如今沈阳要开通地铁,而跑该线路的各家公交企业却没有达成下线的协议,让谁家下线都很难。”姚凤珍说。
在全国多数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公交朝集约化方向发展的时候,沈阳也有着类似的思路,“整合是美好的愿望,但是比较困难。”姚凤珍说,要整合必须考虑为历史埋单。
不遗余力谋求出路
审视过去,姚凤珍总结说,“我们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学习研究不够,主要表现在对政策形势的分析研究,对客运市场大环境的变化掌握不够,缺乏灵活机动应对能力。二是管理比较粗放,主要表现在劳动人事、经济定额、运营服务、治理公交顽症等方面还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
面对诸多历史问题,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不卑不亢,从改变企业落后经营模式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着眼,积极谋求解决问题的出路。
鉴于信访稳定工作形势严峻,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在总部单独设立信访部,所属各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国有参股单位、外资单位设置专门信访工作人员和联系人,共同负责管理、处理信访稳定工作。
据统计,2009年全年累计接访案件169件次,共549人次,其中:纯案件数75件(其余为重复访),立结案75件,结案率100%。全年处理遗留问题投入资金999万元,其中:补缴职工养老统筹376万元,补发陈年取暖费386万元,返还安全服务保证金等237万元。
为构建沈城绿色公交体系,2009年以来,通过公开招标,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在沈阳市第一次购置了环保天然气公交车370台,为城市环保和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做出了贡献。并根据公交车驾驶员市场需求,主动降低培训费用扩大招生,全年招生3240人,为一线驾驶员双班制的推进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保障天然气公交车的气源供应,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合资兴建了12个撬装式加油、加气站。在借鉴青岛等地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成立了物资部,为7个基层运营单位搭建了物资统购平台,初步实现了大部件的统购,降低了采购成本。2009年仅试行2个月,就节省采购资金15万元。
沈阳客运集团公司还积极争取基本建设资金,加快运营场站改造。2009年,为加速公交站点、港湾站、场站建设,争取到市政府基本建设投资1800万元,用于建设、改造沈南运营场、大东运营场、文大路运营场等项目。目前,沈南运营场正在建设中,大东运营场、文大路运营场项目招标工作也已经完成。
经营管理寻求突破
沈阳公交市场经营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决定了其竞争的激烈。作为沈阳唯一一家大型国有公交企业,沈阳客运集团公司积极应对挑战,寻求企业发展的新途径。
2009年,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到各运营线路和公交覆盖空白区域深入调研,积极争取,集团公司所属沈苏、通利、沈鑫、沈北、天益等公司,共新开线路8条,调整线路5条,回购个体租赁经营线路2条,扩大了国有市场份额。
姚凤珍介绍说,2009年以来,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从强化、细化经营管理入手,采取了一系列提高经济效益的举措。
首先,安全管理上,2009年,沈阳客运集团公司责任死亡事故间隔里程等主要指标均控制在国家要求的标准范围内,无群死群伤事故和工业伤亡事故。集团公司深入贯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工作方针,定期开展安全法规知识宣传和人员教育培训,牢固树立起“长抓不懈,全员参与”的安全意识,以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形式,落实安全管理。
其次,细化经营目标管理。对国有独资的单位、集团公司的各部(室)实行目标管理,年初签订《责任状》,定期进行量化考核。在考核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不胜任工作的干部进行调整。并对国有控股、参股的合资合作、股份制单位,坚持财务报表报送制度。强化了董事会、监事会作用,通过派入人员,行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首席责任。
再次,做好增收节支工作。集团公司注重发挥场站管理分公司的双重职能,加大了对票款收入的稽查力度,对学生等低票价 IC卡的串用起到了遏制作用。同时,还加强了对其它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在劳动力配置、财务文出、后勤保障等方面坚持按章办事、有效避免了不合理开支。
成功改造城郊小公汽
让姚凤珍至今仍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是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对城郊小公汽的成功改造。
据姚凤珍介绍,沈阳公交市场化运作已有十余年,大公交小公汽同时上线运营时期,客运市场呈现出形式上的繁荣,也确实给市民出行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公交运营服务质量问题也凸显出来,尤其是原沈阳由个体经营的城郊小公汽线路,运营车辆使用期近十年,车体老化,普遍存在漏雨、漏风、漏尘土的情况,车况变差导致运营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个体车主为争效益抢客快跑,极易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在线路运营中,个体车主索要高价,野蛮服务情况经常发生。乘客意见非常大,投诉率居高不下,成了新闻媒体经常关注的焦点,也是沈阳市政府主管部门最为头痛的线路。小公汽线路已经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
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从2005年开始着手做市区城郊小公汽线路经营方式改造的准备。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争取,沈阳市交通局于2007年底召开了局长办公会议并形成会议纪要,确定沈阳城郊小公汽公司化改造主体是沈阳客运集团公司。沈阳客运集团公司于2008年10月运作成立沈阳鑫畅巴士公司并于2008年1月开始对城郊小公汽实施改造。2008年底,突破重重困扰,公司对城郊18条小公汽线路公司化改造全部完成。
其后,个体经营的小公汽全部改为由鑫畅巴士公司经营,其拥有18条线路的所有权、经营权,新配备213台7.5米长柴油公交车辆,并将其租赁给原个体经营车主,个体经营者与鑫畅巴士公司签订了期限为8年的租赁经营协议,对其线路和运营车辆实行有偿使用。
沈阳鑫畅巴士公司拥有线路所属权和运营车辆产权后,加强了企业管理,运营服务质量显著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双提高,同时,小公汽变大公交也得到了不少市民的好评。
今年“两步走”
2010年,随着沈阳城市区域结构的调整,地铁一号线的开通,公交原有格局必然被打破,公交市场整合势在必行。与此同时,资金紧张问题也日益突出。
2010年,沈阳客运集团公司订立的目标为:完成营业收入20000万元,实现营业利润9300万元。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将按照“两步走”的思路,今年上半年,沈阳客运集团公司将把分布在兴华、南塔、黄河、沈苏四个分公司的退休、内退人员全部转籍到企业管理咨询分公司,实现全集团内退、离退休人员的集中统一管理,为运营公司减负,做好客运市场资源整合的前期准备。下半年,将积极参与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优化线网布局,提高运营效率,方便市民出行。
面对历史遗留问题,姚凤珍介绍说,今年内将尽快解决好与新加坡康福德高巴士公司资产转让中存在的人员身份问题;与香港丰城巴士公司合资合作中双方权益划分问题;并将康利巴士公司外方股权回购到位,以打牢企业发展的基础。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的提高,全年企业将增加支出1352万元;燃油的不断涨价,全年企业将增加支出980万元;企业完成更新改造车辆任务,2010年交付贷款本金、利息将高达4426万元。
虽然压力巨大,挑战众多,但沈阳公交这个黑土地上昔日的“老大哥”一路前行,不言止步。城市公交是基础行业,老百姓离不开它,这就决定了其面临的市场就像它所在的黑土地一样肥沃。只要辛勤耕耘,丰收的秋天就一定能够到来。
当年,外资的进入使得沈阳公交行业一批老旧车辆很快得到了更新,公交车数量也渐次增多。但是外资公交企业大多都是以投资盈利为目的,这就要求政府据实兑现公交补贴。但长期以来,政府的补贴并没有达到要求。